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建论 《广西医学》2002,24(2):281-282
成人腹部外伤及手术后肠套叠临床少见 ,我院1 995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4月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例 1 男 ,4 0岁 ,因腹痛 2天入院 ,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小肠无异常、阑尾轻度充血、结肠脾曲粘连、扭曲、不全性梗阻 ,行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 ,术后第 2天肛门排气排便 ,并且出现阵发性腹痛、进行性腹胀、呕吐、仍有少量排气 ,可见肠型、肠蠕动波 ,未触及包块 ,X线示机械性肠梗阻 ,术后第 1 0天再次剖腹探查见 :回—回型肠套叠 ,外套部与周围有较多粘连 ,套入部长约 1 5 cm表面有少许灰色小结节、肠…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茧症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腹茧症临床极为少见 ,笔者于 1981年 2月~2 0 0 0年 10月曾遇到 5例 ,均经手术证实 ,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性 ,36岁。腹痛、腹胀伴停止排便排气 4天 ,以急性肠梗阻手术。术中见一层光滑半透明的纤维薄膜包裹横结肠及全部小肠 ,呈巨大囊袋状 ,未见大网膜 ,诊断原发性腹茧症。剪开纤维膜见肠管相互之间疏松粘连、扭曲 ,部分回肠扩张、壁厚。切除纤维膜 ,松解肠粘连。术后 2 0年无复发。例 2 ,男性 ,2 7岁。腹痛 8年、腹鸣 3年入院。查体 :消瘦、中度贫血貌 ,腹膨隆、上腹见肠型及蠕动波 ,未扪及包块 ,肠鸣音亢进、站…  相似文献   

3.
例1:男,68岁,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时有排便排气6天入院;4个月前因肠扭转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查体:全腹膨隆、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呻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诊断性腹穿抽出粪臭样液体,X线透视见肠管充气扩张、多个高低不一液平面。入院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并肠坏死。即刻剖腹探查见肠内容物溢出,肠管无粘连及系带绞窄造成梗阻,原肠吻合口愈合良好。探及回肠末端部分肠管疝入右侧股环并嵌顿,松解后见有6cm肠管坏死并穿孔。行坏死肠段切除术,修补股环,清理腹腔。术后应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4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0岁,因腹痛2天,停止排气排便1天,加重伴恶心呕吐半天入院。体检:病人表情痛苦,腹肌紧张,以右上腹明显,未见胃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未们及包块,肠鸣音1-2次/分,可闻及气过水声。白细胞12.1X109/L、N92%。X线腹平片:左中上腹见数个积气肠拌,其下可见数个长短不一液气平面。入院诊断:急性低位机械性小肠梗阻,人院后即行手术治疗、术后情况良好,伤口按期愈合拆线,但术后1周病人再出现呕吐胆汁样水溶液800ml,腹胀痛,大便1次少许粘液便。体检时发现腹部稍隆起,肠鸣音减弱,外科考虑为术后肠粘连压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SBO)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10月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38例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充电解质、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愈,1例保守三天后症状不缓解中转手术,术中见小肠广泛粘连,松解粘连时多处肠管破裂而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保守治疗5天厉中转手术,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出现肠瘘,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质早期炎性肠梗阻如诊断明确,应保守治疗.如过早手术,容易如现肠瘘,短肠综合征,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老年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并发肠绞窄坏死后处理较棘手。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1月 ,作者收治老年腹腔肿瘤根治术后远期肠梗阻合并肠绞窄坏死 5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女性 ,72岁。2a前因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癌 ,在本院行直肠癌根治术。 2 0 0 0年 8月因腹痛、腹胀、肛门不排便 5d入院 ,诊断肠梗阻 ,因中下腹疼痛加重而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广泛粘连 ,小肠粘连成团 ,但无肿瘤转移及复发 ,中下腹回肠段部分小肠发黑坏死 ,局部有血性渗出液。切除坏死肠段 ,肠对端一层吻合。术后第 6d并发肠瘘 ,经引流管以…  相似文献   

7.
<正> 1 病例介绍 例1,男,58岁。因胃部胀满,腹部隐痛3天,加重4小时,伴有呕吐入院。平素大便干燥,有时需借助药物排便。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痛苦病容,腹轻度膨隆,无肠型,右中腹压痛明显,可闻及金属撞击音。X线透视见小肠胀气,并有数个液平面。诊断为小肠梗阻。行保守治疗,4小时后疼痛加重,出现肠型,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小肠极度扩张,肠管颜色较暗,回盲部未段有一长10×6厘米软便堵塞肠管,切开肠管取出干大便约150克,大便中间有一3.5×3.5厘米的较硬粪石1枚,切开后见为沉积的大便,核心为辣子皮1块。术后10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自 1994年 6月以来我院应用胃管行小肠内固定术治疗和预防粘连性肠梗阻 37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3例 ,女性 14例 ,年龄11~ 6 8岁。肠粘连程度均在Ⅲ、Ⅳ度。其中 34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 ,但均未曾行小肠排列固定术。全组因下述三种情况而行小肠内固定术 :①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18例。此类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 ,其中12例因粘连性肠梗阻已行手术 1~ 4次 ;②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5例。此类系腹部手术中发现有广泛性肠粘连而行小肠内固定术 ,其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 12例 ;闭合性腹外伤延误诊…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裂孔疝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南平  方善富 《重庆医学》2002,31(1):F003-F003
患者 ,男 ,34岁 ,因腹痛腹胀伴呕吐 2 4h入院。发病前有饱食后干重体力劳动的诱因。入院时查体 :急性痛苦病容 ,右侧卧位 ,面色苍白 ,脉搏细速 ,四肢冰冷 ,BP1 0 / 8kPa。腹部膨隆 ,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以下腹部最明显 ,右下腹可扪及胀大的肠袢 ,不能推动 ,叩呈浊音 ,肝浊音界存在 ,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鸣音消失。腹透见肠积气明显 ,肠间隙增宽 ,双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初诊为绞窄性肠梗阻。经术前准备 ,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 :腹腔大量血性腹水 ,小肠充气扩张 ,回肠末段系膜近回盲部处有一裂口 ,小肠由裂口疝入 ,并形成逆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肠部分切除在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62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及手术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听诊评分、术后排气、体重、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听诊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肠部分切除在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患者中具有明显效果,可促进肠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张晨  蔡伟耀 《上海医学》2007,30(1):71-73
一、案情摘要患者男。于2004年12月在某省人民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约每2个月出现1次右下腹疼痛,有时伴恶心。腹部立、卧位X线片未发现肠腔扩张及液平,诊断为肠粘连,于2005年12月在原省人民医院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第3天排气,但第8天再次出现阵发性腹痛,腹部X线平片证实为肠梗阻,转入某大学附属医院,经保守治疗出院。2006年3月,因腹痛再次收住某大学附属医院,入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小肠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正> 分析与讨论手术与病理诊断:外科会诊后认为有可能为空肠溃疡出血或空肠平滑肌瘤、血管瘤溃烂出血。决定转外科手术治疗。于1980年2月13日行剖腹探查术,进入腹腔后见小肠广泛片状粘连,胃和结肠均无溃疡、肿瘤触及。即从回盲部向上分离小肠粘连,发现在距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30厘米与90厘米处有一侧侧吻合口,口宽4厘米,吻合口对侧可触及一溃疡。作吻合处肠段切除,恢复原肠道连续性,作两个端对端吻合。为预防术后肠粘连,加作小肠内固定术。切除肠段剖检,在原吻合口对侧有一0.5×1.5厘米大小溃疡(见附图)。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3.
1病情简介病人女75岁脐周阵发性腹痛6天入院伴吐胃内容物食胆汁,腹痛后来解大便偶有肛门排气。无可疑食物史无腹部手术史。既往右上腹发作性绞痛史30年多次B超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半月前右上腹绞痛,复查B超示胆囊萎缩、胆囊结石25mm×30mm,经保守治疗好转。入院后体检:未见黄疸,腹膨见肠形,肌软满腹轻压痛,未及肿块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透视,小肠积气有液平。术前诊断小肠机械性梗阻原因待定。行剖腹探查。术中见梗阻近端小肠明显扩张在空回肠交界处肠管内触及块状物。向近端小肠推移后切开肠管职出30mm×30mm×40mm的…  相似文献   

14.
异位胰腺比较少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胰腺报告如下。患者女,36岁,以下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三月余的主诉入院。门诊以肠粘连、腹膜炎待除收住.查体:中下腹部压痛( ),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入院后经抗炎,对症等处理,效果不佳,故行剖腹检查术。术中见:距Treitz韧带12cm处小肠系膜侧有一肿块,质硬,约2×2×1.5cm大小,外观似胰腺组织,故行肠切除术,切除包括肿物在内的小肠约7cm,行肠端端吻合术。病理诊断:小肠壁异位胰腺组织.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核性广泛粘连性小肠梗阻(TBEAIO)的手术时机、方法及再梗阻的预防。方法:对8例TBEA IO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手术操作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8例中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31.6岁,皆有典型小肠梗阻表现,经手术与术后病理证实为本病。7例行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术,术中予以抗粘连预防,均获得满意疗效,1例就诊过晚,仅行破裂肠袢外引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TBEAIO应遵循手术指征,正确施行肠粘连松解术,做好肠袢再粘连、再梗阻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很多疾病可引起小肠坏死,坏死肠段过长致大部小肠切除可出现短小肠综合征症状,死〔率较高。我秤自行设计新手术方法即小杨新生粘膜形成术治愈1例切除小肠3人的患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仅患儿男,毛月。因旧泻、政胀、便血、高热入院。经非手术治疗无级鲶、考虑为“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大部小肠充气扩张,肠壁遍布麻片状坏死及浆肌层血肿,行肠减压后切除坏死肠段约llbem,赢余肠段运端行包理缝合,近端行单口道疾。4月后再行闭疫及小肠新生粘膜形成术。术中分离粘连切除狭窄水肿肠管后,发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肠粘连松解术与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的临床效果差异,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诊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按1:1的比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常规常规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后者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相应治疗方法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7.89±10.37)小时、(75.67±9.15)小时,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共计住院(11.69±2.0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术后共计住院(17.42±1.71)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常规肠粘连松解术疗效更加显著,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小,在临床上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35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A组),13例行小肠部分切除(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呜音听诊评分、术后排气、体重、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率。结果:B组患者的肠鸣音听诊评分、术后排气、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率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部分切除术能够促进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例1。男性,30岁,于1972年3月5日入院,诊为急性肠梗阻。经剖腹探查见小肠扭转,行单纯小肠复位减压。术后第三天有肛门排气,腹不胀,进食流汁。第四天上午九点,病者饥饿难忍,进食稠小米粥四碗,后感腹痛。当晚八点腹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保守治疗未见缓解,且腹胀较重,无大便及肛门排气。体检:无肠型。腹部压痛轻,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腹部透视可见多个梯形液面及腹腔胀  相似文献   

20.
黎斌 《医学文选》2001,20(2):236-236
1病历简介 患者,女,16岁。1997年12月1日因肠梗阻术后2周,脐周阵发性痛,停止排便排气,呕吐1天入院,拟诊“肠粘连”。患者2周前在院外因粪石性肠梗阻,行小肠切开,取出一枚约5cm×4cm×4cm的柿石,术后恢复顺利出院。第1次手术前10天患者吃过4个柿子,术后至本次入院未吃过水果类食物。查体:T36℃,R20次/min,P71次/min,BP105/75mmHg;腹稍胀,未见肠型及肠蠕动波,腹肌轻抵抗,全腹压痛,反跳痛,未们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闻及气过水音,腹平片提示肠梗阻征象。入院当天行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