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36例(42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的为对照组21眼,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为观察组21眼。术后随访5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滤过泡发生率及眼压。结果:术后5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的滤过泡发生率及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滤泡瘢痕的形成,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60例(共7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34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36眼)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7%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前房形成Ⅰ级、Ⅱ级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前房形成Ⅲ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型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52眼,经多种抗青光眼药物联合治疗眼压难以控制到正常,其中接受小梁切除术20眼,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32眼;术后观察前房和滤过泡形成情况,并通过评估远期眼压控制情况比较两种手术的成功率。结果随访3个月。小梁切除术组:手术成功10眼(50%),条件性手术成功2眼(10%),手术失败8眼(40%),术后7眼发生了浅前房(3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手术成功24眼(75%),条件性手术成功8眼(25%),没有手术失败眼,术后4眼发生了浅前房(12.5%)。根据眼压控制的结果,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成功率低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P〈0.01)。所有患者中无1例发生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控制眼压,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改良,以我院眼科2005-2011年间资料完整的难治性青光眼33例(33眼)为观察对象,行巩膜瓣层间埋藏式缝合方法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浅前房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87.9%。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操作安全,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羊膜移植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膜移植应用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分别施以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62例高眼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在对高眼压青光眼疾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应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平均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高眼压青光眼治疗期间,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水平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经角膜进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同一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8例33眼,行经角膜进路小梁切除术。对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进行比较,并观察术后滤过泡、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等。结果本组治愈29眼,有效3眼,无效1眼。视力比术前提高者16例18眼,相等者8例11眼,下降者4例4眼。有功能性滤过泡32眼占97%,非功能性滤过泡1眼占3%。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角膜进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眼压水平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P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依照眼压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45例(45只眼),眼压≤21 mm Hg;和研究1组30例(30只眼),眼压28~40 mm Hg;研究2组19例(19只眼),眼压40 mm Hg,观察在不同眼压水平下PACG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式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同时随访观察不同时间段前房深度变化。结果 (1)有效率:9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11%,其中研究1组为83.33%,研究2组78.95%,对照组88.89%,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前房深度:手术前、后比较,对照组,t6个月=11.625,t12个月=25.198;研究1组,t6个月=11.444,t12个月=23.190;研究2组,t6个月=8.618,t12个月=17.369,均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t对照组=10.694,t研究1组=9.178,t研究2组=6.782,均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3)房角状态:术前及术后6个月,3组Shaffer分级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同组术前对比,对照组(X~2=41.092,P=0.000),研究1组(X~2=24.439,P=0.000),研究2组(X~2=22.697,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4)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G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不受术前眼压水平高低的影响,高眼压水平状态手术治疗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同低眼压无明显差异,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3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结果36例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及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随诊6~12个月,31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手术成功率为86.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68例(6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34眼),实验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前房情况、滤过泡情况及眼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p〈O.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传统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82例,将患者采用抽签方法分为超声乳化组(n=41例)和联合手术组(n=41例)。超声乳化组给予超声乳化手术干预,联合手术组在超声乳化手术基础上进行小梁切除术。两组术后7d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手术组手术成功率高于超声乳化组(P<0.05);联合手术组术后眼压升高、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破裂及瞳孔轻度移动发生率低于超声乳化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基础上联合小梁切除术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安全性较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在眼科领域内为一严重影响视力的常见病,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常规小梁切除手术后有可能眼压失控以及一系列并发症,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们采用了可调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治疗76例(85眼)青光眼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和方法治疗组:可调缝线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共40例(46眼),男18例(21眼),女22例(25眼);有6例双眼先后手术,年龄50~85岁。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36例(39眼),男16例(17眼),女20例(22眼);有3例双眼先后手术,年龄50~85岁。85眼中闭角型青光眼68眼,开角型青光眼1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因,为今后临床此类情况提供应对措施和参考.方法:对在本院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36例40眼青光眼患者眼压不降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在统计后发现其中恶性青光眼有9例11眼,滤过泡扁平瘢痕化有16例18眼,手术后前房出血的有4例4眼,术前有持续高血压的3例3眼,术后白内障2例2眼,手术方法不佳1例1眼,手术操作失误1例1眼.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滤过泡扁平瘢痕化,比其他情况造成的眼压不降概率明显要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甲基纤维素在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85例(92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甲基纤维素,对照组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情况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6个月至1年,术后6个月两个组眼压正常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91.3%和78.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浅前房的发生率实验组(4.5%)明显低于对照组(16.3%)。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调节房水滤过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正>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较传统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浅前房发生率明显降低[1],但术后浅前房仍是复合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不能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可导致虹膜周边粘连、角膜内皮损伤、恶性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眼损害[1],因此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及时配合医生处理浅前房具有重要意义。1临床资料共96例(108眼)均为我院眼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行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患者。男42例(45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全调节缝线法在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POAG患者55例(61只眼),分为2组:全调节缝线组26例(31只眼),部分调节缝线组29例(30只眼),分别给予小梁切除手术配合不同的调节缝线,观察术后前房、滤过泡的情况,和术后6个月眼压的情况。结果 (1)术后眼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眼压比较,在7 d(t=-2.197,P=0.032)、3个月(t=-2.040,P=0.046)及6个月(t=-2.054,P=0.04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并发症:试验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浅I级6.45%;浅III级3.23%)低于对照组(浅I级13.33%;浅III级10.00%),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滤泡形态:试验组I型滤泡的比例(64.52%)高于对照组(33.33%),有统计学意义(x~2=5.931,P=0.015),但试验组总体功能性滤泡(I型+Ⅱ型)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1.828,P=0.176);(4)术后6个月手术成功率:试验组总成功率96.77%(30例),而对照组86.67%(26例)。但是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其它:术后使用降眼压药及再次手术情况,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组在术后降低眼压效果、降低术后浅前房等方面优于部分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组,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活血利水中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在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加服中药治疗.于治疗后定期复查,随访12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视力明显增高(λ2=4.511,P<0.05),眼压降低(...  相似文献   

18.
王宗全 《环球中医药》2013,(Z2):123-124
目的探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近期疗效和预后。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组32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比分析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房角粘连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脉络膜脱落、7例浅前房,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治疗组3例角膜水肿和前房炎症、1例眼压>30mm Hg,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33,P=0.1203)。结论临床上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和房角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案,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韶关爱尔眼科医院治疗的184例(18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2)和对照组(n=92)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渗出、浅前房、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疗效较好,利于控制眼压,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致盲的眼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滤过性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早期低眼压,浅或无前房,远期滤过泡纤维化是主要并发症,如何尽可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形成功能良好的滤过泡.我院从2009-1/2010-12对89例92眼青光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可调节缝线,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