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8月医院门诊和住院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入组前均未诊治。随访7年。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6周后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治疗期间视网膜发生变化情况,并比较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血脂、血压等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T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年后低于治疗前,治疗7年后又高于治疗5年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治疗后7年略有升高,而观察组TG治疗5年、7年后均有降低,且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治疗7年后的FPG、HbA1c、血压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DR发生率均逐渐增高,治疗7年后观察组发生率(9.6%)低于对照组(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治疗7年后与本组治疗5年后比较DR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延缓DR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方法 2003年3月—2009年3月,采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800例;平均每次治疗(3.6±2.5)个病灶,肿瘤平均直径(3.0±0.4)cm。对病灶较多、体积较大的转移瘤病灶行分次治疗。结果治疗后6~12个月随访到610例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2±1.9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3个月;治疗后6个月、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7%和52.3%;肿瘤控制率为93%;KPS评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多发病灶较单发病灶高,体积大者较体积小者高(P<0.01)。结论伽玛刀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具有侵袭小、痛苦少、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安全可靠、并发症低的特点,可作为脑转移瘤、尤其是多发性脑转移瘤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随访研究内镜下微量射频技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5年疗效。方法 对接受微量射频治疗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选择治疗前、治疗后1年、治疗后5年三个时间点,对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GERD-HRQL)、症状控制满意度、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微量射频治疗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发作明显减轻,GERD-HRQL积分由治疗前的25.6±9.0,降至8.7±3.4(治疗后5年,P<0.01);烧心积分由治疗前的3.3±1.3,降至1.3±1.0(治疗后5年,P<0.05);患者对症状控制满意率由治疗前的31.1%升至71.6%,满意度积分由治疗前的1.4升至3.8(P<0.01)。治疗前全部患者需要使用质子泵抑制药(PPI)PPI控制症状,治疗后5年,70.1%患者不需要服用PPI。结论 微量射频治疗技术可以显著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显著减少PPI的用量,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γ-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with γ-knife,γ-SBRT)配合靶向药物索拉非尼 (sorafenib)治疗复发及转移性肾癌的效果。 方法 2007-05至2009-05收治的肾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45例中 ,26例单纯行γ-SBRT,19例行γ-SBRT配合Sorafenib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80.0%(36/45)。单纯γ-SBRT组的1年、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2.3%(11/26)、 19.2% (5/26);中位生存12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6.2%、19.2%。γ-SBRT+Sorafenib组的1年、2年局部控制率分 别为47.3%(18/19)、21.1%(4/19),中位生存1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7.9%、26.3%。 结论 采用γ-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结合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对复发及转移性肾癌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多数患者能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血管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7年5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20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介入组);60例在足量抗凝治疗基础上,经患肢足背静脉局部溶栓(对照组);所有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2年;介入组26例患者停止抗凝后血栓复发,再次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其后终身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髂静脉通畅率及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 结果:介入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100% vs. 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679,P<0.05);介入组治疗1、2、5、10年后,患侧髂静脉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9.2%、95%、84.6%、100%,远高于对照组的8.3%、5%、0%、0%;介入组PTS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单纯抗凝治疗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管腔内治疗能有效提高DVT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PTS的发生率,血管腔内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周燕斌 《西南军医》2011,13(4):635-63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于2007年7月~2010年7月期间临床收集需要保宫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随访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大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同时,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依从性。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全程不均等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儿皮肤血管瘤是临床较常见的婴幼儿皮肤血管病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使用放射性32P纯β射线近距离照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疗效显着1;而对具体的治疗剂量率效应研究的文献国内外报道不多。我院自1997年5月~2000年11月共收治小儿血管瘤159例,均施行放射性32P纯β射线近距离连续照射治疗,并研究治疗剂量率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单纯脑电图异常的新生儿惊厥患儿治疗后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断及治疗的63例单纯脑电图异常的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规范性治疗30例,未治疗33例。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之间惊厥发作情况和神经发育指标。结果 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儿的惊厥发作次数低于非治疗组(t=6.935,P<0.001);治疗组患儿的适应性(t=9.345,P<0.001)、大运动(t=2.436,P=0.018)、精细运动(t=3.968,P<0.001)、个人社交能力(t=14.989,P<0.001)、语言能力(t=2.484,P=0.016)以及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得分(t=13.759,P<0.001)高于未治疗组。结论 及时对单纯脑电图异常的新生儿惊厥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新生儿癫痫发作次数,对智能发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腰肌劳损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44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银质针配合推拿治疗组(Ⅰ组)、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组(Ⅱ组)和单纯推拿治疗组(Ⅲ组),每组各48例。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对3组治疗后1个月、1年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后1个月,Ⅰ组、Ⅱ组、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7.5%和70.8%,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Ⅱ组明显高于Ⅲ组(均P<0.05);治疗后1年,Ⅰ组、Ⅱ组、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2.5%和47.9%,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Ⅰ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Ⅱ组明显低于Ⅲ组(均P<0.05);治疗后1年,Ⅰ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肌劳损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局限;银质针配合推拿治疗腰肌劳损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肩周炎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颇不一致。本门诊部2007年7月-2009年12月以针刺加多功能远红外线局部照射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选取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病毒学指标转阴率更高;研究组经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经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可以充分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射波刀治疗小肝癌前瞻性临床研究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小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33例小肝癌的患者资料,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采用修改后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分级标准评价治疗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局部控制(CR+PR+SD)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平均随访19.3(2.3~30.8)个月。截止随访日期,共有33个病例含33个靶点纳入研究。其中18个病灶(54.5%)完全缓解,7个病灶(21.2%)部分缓解,5个病灶(15.2%)稳定,3个(9.1%)进展。总有效(CR+PR)率为75.8%,局部控制率为90.9%。1年局部控制率为100%,2年局部控制率为83.6%,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DPFS)为15.0个月。未照射肝脏体积≥ 1 000 ml、治疗前甲胎蛋白(AFP)<100 ng/ml、治疗后CTCAE分级≤ 1级均有助于延长生存期。V5与2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相关(P=0.015)。治疗后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肝损伤主要为1、2级不良反应,1例出现3级肝功能损伤在治疗半年后缓解,1例出现4级肝不良反应在治疗后1年治愈。结论 射波刀治疗小肝癌不良反应可耐受,局部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正>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较多。自1999年4月—2002年12月,笔者使用西咪替丁、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C、维生素D_3混合液联合治疗19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早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前3个疗程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比较两组6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3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6个月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早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优于常规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前肿瘤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化疗 ,由于化疗的副作用较大 ,使许多患者难以接受治疗或难以完成整个疗程而达不到治疗效果 ,我院从 2 0 0 2年 2月至2 0 0 3年 7月用百令胶囊加胸腺肽治疗肿瘤 4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介绍 病例 1,男性 ,70岁 ,诊断精原细胞瘤 ,于 2 0 0 2年 4月 2 2日入院。查 :右颈部淋巴结肿大 ,大小约 5 .0cm× 4 .0cm× 2 .0cm ;左颈部淋巴结肿大 ,大小约 2 .5cm× 1.5cm× 1.0cm ;两腋下淋巴结肿大 ;中腹部可触到大小约 3.5cm× 3.5cm× 3.0cm包块。患者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给予化疗治疗 ,疗…  相似文献   

16.
<正>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中老年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自我牵伸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均符合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8~64岁;右侧18例,左侧7例;病程10 d~1.5年。1.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采取以下自我牵伸方法进行治疗,每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第1疗程在医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4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替吉奥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替吉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数据观察:临床近期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评分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标准、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7%(26/3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5.96%(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199及TS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CEA及CA199、TSGF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EA及CA199、TS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态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均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或处理后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较好抑制患者肿瘤细胞增殖及扩散,患者体力状态好,不良反应可缓解,较为安全,且患者1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联合顺铂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0例,均给予IMRT外照射,总剂量为50 Gy,2 Gy/次,共25次,5次/周;外照射2周时开始行内照射,1次/周,6~7 Gy/次,共6~8次,总剂量为42~48 Gy。联合治疗组加顺铂同步化疗,静脉滴注,1次/周,30~40 mg/m2,连用4~5周。观察近期疗效和1、3、5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比较,近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联合治疗组的3年与5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治疗组(χ2=3.843、4.336、4.336、4.960,P<0.05;χ2=3.934、4.454、4.000、4.244, P<0.05)。联合治疗组放射性直肠炎、白细胞总反应率高于单纯治疗组(χ2=4.110、4.320,P<0.05),两组膀胱炎、贫血、血小板总反应率比较无差异,均未出现3~4级直肠炎和膀胱炎。结论 IMRT联合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比单纯IMRT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儿科呼吸组自1997年9月-2002年8月采用中药外敷辅助治疗炎性胸腔积液30例,并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比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不能手术唾液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17年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不能手术唾液腺癌患者23例,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应用QLQ-C30(V3.0)及QLQ-H&N35中文版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并分析疾病及治疗相关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23例患者治疗后1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与67%,其治疗前及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平均分为201.48分和199.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及各项功能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疾病及治疗相关因素中,肿瘤发生部位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9.127,P<0.05),其余因素的影响规律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能较好的保存不能手术唾液腺癌患者的头颈部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