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推进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溶栓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溶栓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的主要治疗措施。溶栓治疗在国外已有 4 0余年的历史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于 1977年、1978年和 1990年先后批准了链激酶、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rt PA)用于急性PTE的溶栓治疗 ,具体方案 :(1)链激酶负荷量 2 5 0 0 0 0IU/30min ,继以10 0 0 0 0IU/h ,持续 2 4h静脉滴注 ;(2 )尿激酶负荷量4 4 0 0IU·kg- 1·10min- 1,继以 4 4 0 0IU·kg- 1·h- 1,持续 12~ 2 4h静脉滴注 ;(3)rt PA 10 0mg/2h持续静脉滴注[1] 。但直至 2 0世纪 80年代中叶 …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急诊科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4例AMI患者在急诊科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rt-PA总量原则为“三级剂量,开通则停”。即当临床显示血管再通时将剂量限制在50mg、75mg及100mg,特殊情况适当加量。负荷量及余量输注速率视梗死部位而异。结果药物总量达50mg、75mg及100mg时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9%、77%及84%。3例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剂量达100mg后无再通且病情恶化,分别追加50mg、50mg及100mg后血管再通且存活。总再通率为91%。轻度出血率为27%,无严重及颅内出血。结论提示在急诊科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 PA)是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剂 ,早期血管再通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病死率 ,并改善患者心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发病时间 6h内者 ,一般传统 3h给药法冠脉再通率 6 0 %~ 70 % ,近有报道rt PA加速给药方案可使冠脉再通率提高在80 %以上。我院应用德国BoehringerLn gelhein公司产的rt PA(商品名栓体舒 )溶栓治疗 14例老年AMI患者 ,采用静脉加速给药方案 ,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发病时间 2 4h内 ;年龄≥ 6 5岁 ,原则上不…  相似文献   

4.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使用溶栓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再灌注 ,最大限度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 ,维护心室功能。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和给药方法 :选择 1996~ 2 0 0 0年到我院就诊的AMI患者 (年龄≥ 70岁 ,符合诊断与溶栓标准 ) 75例 ,分 2组静脉溶栓。I组 3 6例 ,年龄 70~ 79岁 ,平均 ( 73± 6 8)岁。使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 50mg ,先给10mg冲击量静脉注射 ,继之 40mg在 90min内滴注完毕。Ⅱ组 3 9例 ,年龄 70~ 80岁 ,平均 ( 72± 7 1)岁 ,尿激酶 (UK)150万U在 3 0min内…  相似文献   

5.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4例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太,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再经。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14例AMI患者,冠脉再通10例,再通率71.43%,其中10例发病6h以内栓再通8例,再通率80%,4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2例,再通率5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肺栓塞病人溶栓前后血浆Ang Ⅱ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材料与方法 选用 198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5月的 2 0例病人。其中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2 8岁~ 74岁。病人均经过肺同位素显影或血管造影证实为肺动脉栓塞 ,其范围最少为 3个肺段 ,最多为 12个肺段。该组病人分别患有下肢静脉血栓、糖尿病、房颤等易引起肺栓塞的原发病及术后不久的病史 ,并排除影响血中AngⅡ浓度的疾病。所有病人均行血气、常规血液生化及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检查。首次用rt PA 10mg静脉推注 ,随后 2h之内经静脉滴入 90mg ,总剂量为 10 0mg。分别在溶栓前 1h左右、溶栓即刻、溶栓后 2h、8h、2 4h取…  相似文献   

7.
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996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 ,在冠心病监护病房 (CCU)住院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共 436例 (AMI的诊断参照WHO 1979年有关AMI诊断标准 ) ,根据伴有胸痛及不伴有胸痛 ,将入选患者划分为 :不伴有胸痛组 141例 ;伴胸痛组手臂、头部、颌部疼痛 2 95例。入选病例如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AMI溶栓参考方案》溶栓适应证 ,且除外禁忌证 ;给予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立即服阿司匹林 30 0mg ,以后每日服 10 0mg ,5周后改为每日服 5 0mg、长期服用 ;静脉注射尿激酶 2 0 0万U、30min输完…  相似文献   

8.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可缩小梗死面积 ,保护左室功能 ,降低死亡率。我们对 73例AMI的患者进行尿激酶 (U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静脉溶栓治疗 ,并于溶栓后 90min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 ,评价两药的疗效。一、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73例AMI患者 ,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及溶栓条件。按照抽签的随机原因将其分为A、B两组 ,A组38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 36~ 70岁 ,平均年龄 5 7 7岁。B组 35例 (再随机分为B1 组UK 15 0万U治疗组 19例和B2 组 30 0万U治疗组 16例 )。取B1 组…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后 6~ 12h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可以降低住院病死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 ,但静脉溶栓治疗临床再通率为 6 0 %~ 70 % ,90min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心肌梗死血流分级 (TIMI) 3级者仅 5 0 %左右 ,早期再闭塞率约 5 %~ 10 % ,晚期再闭塞率 30 % ,颅内出血及卒中等并发症限制了溶栓治疗的使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 (PCI)治疗AMI是对胸痛症状发作 6~ 12h内的患者直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经皮穿刺冠脉血管成形术 (PTCA)或同时置入支架将闭塞的冠脉开通 ,恢复血流灌注 ,初步临床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 5 0mg快速静脉输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并辅以肝素 (静脉注射 )。目前已抢救了 2 8名患者 ,按再通标准衡量 ,90min再通率达 79%。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8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5 2~ 75岁 ,平均年龄 (6 7± 4.5 )岁 ,均为初次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时间至溶栓时间 5 0min~ 8h ,平均 (4.5± 1.3)h。其中下壁心肌梗死 8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 8例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12例。伴有各种心律失常 7例。入院时平均血压 (130 / 76± 13.5 / 7.2 )mmHg ,…  相似文献   

11.
标  题 a .静脉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有创疗法和保守疗法的对比。心肌梗死溶栓 (简称TIMI)Ⅱ期试验结果。b .心肌梗死溶栓研究Ⅱ期试验 1年结果。作  者 a .TIMI研究组 b .WilliamsDO ,BraunwaldE ,KnatterudG ,etal  参考文献 a .NEnglJMed ,1989,3 2 0 :618~ 62 7 b .Circulation ,1992 ,85 :5 3 3~ 5 42  疾  病 急性心肌梗死。目  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rt PA溶栓后 18~ 48h内采用冠脉造影和血管成形术的有创疗法…  相似文献   

1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3):174-179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mg对国人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国产尿激酶(UK)常用剂量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该研究系在17所医院进行的开放、多中心随机理平行对照试验。在55例患作为rt-PA50mg预试验完成后,研究继续进行,其人选合格患324例。符合条件的患随机分为rt-PA与UK两组:前后rt-PA给予8mg静脉注射,继之42mg在90  相似文献   

13.
Q -T离散度 (QTd)已经作为判定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预后 ,评价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 1项指标。QTd延长可明显增加心脏猝死、室速、室颤的发生率。现回顾性分析 47例急性心肌梗死者溶栓前后QTd的改变报告于后。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AMI溶栓治疗后存活共 47例 ,男 3 9例、女 8例 ,年龄 3 5~ 75 ( 5 6 3 7± 3 2 1)岁。部位 :间壁或前壁AMI 18例 ,下壁和 或后壁和 或右室AMI 2 6例 ,前壁并下壁AMI 3例 ,溶栓方法 :①尿激酶 (UK) 15 0万U 快速静脉滴注 ;②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 5 0 - 10 0…  相似文献   

14.
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主要措施 ,近 5年来我们采取尿激酶 (uk)对AMI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995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 64例AMI患者 ,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A组 ) 34例 (采用uk静脉溶栓 ) ,男 2 6例 ,女 8例 ,年龄在 40~ 70 (平均 61 )岁 ,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为 30min~ 1 5h ,梗死部位 :前壁 1 1例 ,前间壁 1 3例 ,下壁 5例 ,双处梗死 5例。对照组 (B组 ) 30例 (采用常规疗法 )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5.
超声心动图在判断急性肺栓塞溶栓疗效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尤士杰  杨跃进  柳志红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627-628,I019
通过超声多普勒心动图 (UCG)观察右心超负荷的特征性改变 ,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对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及其程度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旨在应用床旁UCG来判断APE溶栓的早期疗效。一、资料与方法我院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7月经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证实为APE患者 6例 ,男 4例 ,女 2例 ,35~ 80岁 ,平均(6 3± 16 )岁。 6例患者均于溶栓前 4~ 10h先行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和UCG检查 ,发病后平均 (5 6 7± 33 6 )h实施了溶栓治疗 ,给予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 (rt PA) 10 0mg静脉滴注 ,溶后 4~ 6h依据部分凝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比较了氟达拉滨 (Fludarabine ,FAMP)和两种含蒽环类抗生素的方案 (CAP方案和ChOP方案 )作为一线药治疗初治的B期或C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的疗效。方法 从 1 990年 6月 1日至 1 998年 4月1 5日 ,将 73个中心共 93 8例 75岁以下初治的B期或C期CLL患者 (B期 651例 ,C期 2 87例 )随机分 3组 ,分别接受每月 1疗程共 6个月的ChOP、CAP方案或氟达拉滨治疗 ,具体方案是 :①ChOP方案 :第 1天长春新碱 1mg/m2 及阿霉素 2 5mg/m2 ,静脉推注 ,第 1~ 5天环磷酰胺 3 0 0mg·m 2 ·…  相似文献   

17.
[英 ]/NicolauJC…∥AmJCardiol 1 999,83 ( 1 ) 2 1~ 2 6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早期可出现侧支循环 ,但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 ,尤其是对溶栓治疗后AMI病人的远期后果尚未明了。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方法 给AMI病人于症状发生后 2 0min至 6h期间接受静注链激酶溶栓治疗且在住院期间存活的 42 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3 5 5例 ,中位数年龄 5 7岁 )。每例病人于AMI后 48~ 72h内进行了冠状动脉和左室造影。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畅通情况根据MI溶栓研究 (TIMI)的标准分为 0、1、2、3级 (…  相似文献   

18.
静脉溶栓已成为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判断溶栓再通的临床标准采用 1991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的参考方案。本文旨在以冠状动脉造影 (CAG)为标准 ,对参考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6 - 0 5~ 1999- 0 9我院收治的 16 0例AMI患者 ,男性 135例 ,女性 2 5例。年龄 38~ 70岁 ,平均(5 6 2± 8 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 :发病时间≤ 6h ,年龄 <70岁 ,无溶栓禁忌证。其中急性前 (间 )壁心肌梗死 42例 ,急性广泛前壁心…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 2年用尿激酶 (UK)对急性心肌梗塞 (AMT)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 38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 ,按全国AMI尿激酶溶栓方案放宽溶栓时间至 2 4h以内。本组中男 2 4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9 8岁。1 2 梗塞部位 前壁、广泛前壁 17例 ,下壁 13例 ,下壁 右心室 正后壁 5例 ,高侧壁 3例。1 3 发病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  2h以内 2例 ,6h以内 2 5例 ,12h以内 8例 ,2 4h以内 3例。1 4 给药及观察方法 持续心电图示波监测 ,18导联心电图 ,心肌酶谱、出凝血时…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栓疗法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主要措施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溶栓疗法能明显降低AMI的病死率[1] 。目前国内溶栓疗法选择对象一般年龄≤ 70岁 ,且采用15 0× 10 4 / 30min内静脉给予方法[2 ] ,但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 70岁以上高龄老年AMI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为了探索高龄老年AMI患者溶栓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 ,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对高龄老年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收到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1992年 2月至 1999年 6月住院的高龄AMI患者 6 8例 ,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 ,无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