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同一高血压分级情况下服用不同种类降压药物对其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未行降压治疗或规律服用单一种类降压药物8周以上的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902例,按照血压水平将其分为3组;比较3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及同一高血压等级患者在分别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进行降压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受试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糖(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SUA)均呈上升趋势;1级高血压患者中,利尿剂组TG、Cr显著高于未用药组,CCB、ACEI及ARB组TG、BUN、Cr、SUA水平显著低于利尿剂组,ARB组尿酸排泄分数(FEUA)较其他各组显著升高(P均<0.05);2级高血压患者中,CCB、ACEI、ARB组与利尿剂组及β受体阻滞剂组相比SUA降低,ACEI及ARB组较其他各组Cr降低,ARB组较其他各组FEUA升高(P均<0.05);3级高血压患者中ACEI及ARB组TG、SUA、Cr低于利尿剂组,ARB组FEU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正确选择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目前常用降压药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2007年-2009年间收治的512例60~85岁患者的BMD.其中高血压患者378例,非高血压者13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5组:噻嗪类利尿剂组63例,钙通道阻滞剂组(calcium-channel blocker,CCB)113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组(angiotensinⅡreceptorblocker,ARB)92例,联合用药组56例,高血压未用药组(54例).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EXA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非优势侧股骨近端Femur Neck、Troch、Ward's 三角和L1~4的BMD.结果 非高血压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腰椎的BMD最低.非高血压组LIBMD值与ACEI/ARB组和高血压未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非高血压组L2、L3、L4、Neck、Troch的BMD与ACEI/AR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各组问腰椎与髋部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EI/ARB降压药可能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的BM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年龄对BMD有一定的影响且为负性作用,而BMI与BMD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治疗推荐(1)高血压合并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既往心肌梗死患者用β-受体阻滞剂,既往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障碍、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用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一种噻嗪类利尿剂(ⅠA)。(2)对无心肌梗死既往史、左心室功能障碍、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患者,也应考虑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和噻嗪类利尿剂联合使用(Ⅱa B)。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试纸法检测高血压病人微量白蛋白尿(MAU)的阳性率及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5月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人236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18岁~45岁组,46岁~60岁组,61岁~79岁组,≥80岁组;按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分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ACEI)组和非ARB/ACEI组。所有入组病人依照诊断标准做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诊断。采集病人就诊时尿标本,采取试纸法检测,10 min内完成检测,采用比对色卡法判断病人微量白蛋白及肌酐水平。结果 (1)MAU阳性总检出率为40.68%,男性组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检出值均明显高于女性组(P0.05);(2)18岁~45岁组尿微量白蛋白检出值明显高于61岁~79岁组(P0.05);(3)非ARB/ACEI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检出值高于ARB/ACEI治疗组(P0.01);(4)各中医证型MAU检出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结论 (1)高血压病人MAU检出阳性率高达40.68%,重视高血压病人MAU的检测并定期复测,以评估和早期发现病人潜在的肾功能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2)男性、青壮年病人MAU阳性率更高,可能与青壮年男性病人舒张压升高显著且控制达标率偏低有关;(3)使用ARB/ACEI降压治疗的病人,MAU阳性率明显低于未使用该类药物的病人,进一步证实ARB/ACEI在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应重视降压治疗方案中ARB/ACEI类药物的应用,提升降压治疗的内涵;(4)高血压中医证型中痰湿壅盛证MAU阳性率最高,阴虚阳亢证最低,提示中医证型与MAU存在一定的关联,降压治疗的同时联合中医药治疗,在降低MAU阳性率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CCB和用ARB/ACEI治疗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RB/ACEI组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100例高血压患者降压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CCB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ARB/ACEI组降低幅度更大,与CCB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RB/ACEI可明显提高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的降压效果,而且降低微量蛋白尿。  相似文献   

6.
福辛普利与氯沙坦联用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福辛普利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氯沙坦联用和单一药物剂量加倍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影响.方法 此研究为随机双盲实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名随机分为单用福辛普利组(10 mg/d,n=50)、氯沙坦组(50 mg/d,n=41)和联合用药组(福辛普利5 mg 氯沙坦25 mg/d,n=45).所有患者治疗4周后能够耐受者增加药物剂量达到目标剂量,随访4周.人选患者均分别于研究开始、治疗4周、8周后测定MAU及血压.结果 治疗8周后3组血压下降幅度分别为:福辛普利组[n=42,(12.6±2.3)/(9.2±1.5)mmHg],氯沙坦组[n=39,(12.2±2.1)/(9.3±1.5)mmHg],联合用药组[n]=43,(12.2±2.2)/(9.6±2.1)mmHg],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U降低幅度分别为:福辛普利组[(18.3±3.1)×10~mol/L].氯沙坦组[(18.5±3.3)×10-8mol/L],联合用药组[(26.1±4.35)×10-8mol/L],两个单用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P均<0.01.结论 ACEI类药物和ARB类药物联用和单用ACEI或ARB加大单药物剂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没有明显差别,但是联用两种药物较单用加大单药剂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及高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北京大兴区长子营地区1240例60岁以上正在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查。降压药分为三类:推荐制剂、传统制剂、中药制剂。推荐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噻嗪类利尿剂(HCTZ);传统制剂:包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等;中药制剂:包括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降压药物使用后血压≤140/90 mmHg为血压达标。结果 1240例调查对象中710例(57.2%)使用推荐制剂,499例(40.2%)使用传统制剂,9例(0.7%)使用中药制剂,22例(1.7%)使用推荐制剂+传统制剂;血压达标率分别为43.1%、40.7%、33.3%和54.5%;总体达标率为42.3%。使用推荐制剂患者中选用单种及两种或三种降压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占66.9%、31.0%和2.1%,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4.1%、60.0%和80.0%。使用单种推荐制剂的患者中使用CCB、ACEI/ARB,βRB和HCTZ比例分别为62.1%、29.9%、6.3%和5.6%。使用两种推荐制剂联合治疗的患者中CCB+ACEI/ARB占83.2%,HCTZ+其他推荐制剂患者仅为2.3%。结论北京局部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药物使用尚不够规范,推荐制剂使用不足60%;推荐制剂组达标率高于传统制剂组和中药制剂组。40%以上的患者使用传统制剂和中药制剂,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降压效果和是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西部城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家协作医院符合中国AMI治疗指南Ⅰ类推荐标准的患者1886例,其中2001年218例、2006年531例和2011年1137例,将服用ACEI/ARB患者为研究组1348例,未服用ACEI/ARB者为对照组538例。分析ACEI/ARB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患者ACEI/ARB使用率分别为74.3%、75.0%和69.3%(P=0.036)。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入院时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未测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患者更倾向使用ACEI/ARB,而女性、非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测量LVEF、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ARB。结论中西部城市老年AMI患者约1/3住院期间未接受ACEI/ARB治疗,且10年间无明显改善,该类药物的应用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的降压药物治疗——从ALLHAT临床试验得到的启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降压药物治疗已取得重要进展 ,传统的降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和 β阻滞剂降压治疗的受益早已得到确认。近年来 ,一些新的降压药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钙拮抗剂 (CCB)、α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又相继应用于临床 ,ACEI和CCB与安慰剂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已证实其在高血压患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 ,但这些新的药物是否比价格明显低廉的传统药物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尚不明了。2 0 0 2年 12月在JAMA杂志发表的“降血压和降血脂预防心肌梗死临床试验 (anti hypertensiveandlipidloweringtopreventheartattac…  相似文献   

10.
匡培清  洪淇  周平南  朱爱萍  徐轶 《内科》2008,3(6):850-85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加利尿剂(BBs+Diu)与钙通道拮抗剂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CB+ACEI/ARB)两种降压方案对男性高血压患者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226例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8例使用BBs+Diu降压方案,B组148例使用CCB+ACEI/ARB降压方案,采用调查问卷方法,使用国际勃起功能(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评分5项(IIEF-5)评估阴茎勃起功能。结果A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特别是中、重度ED发病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中青年或性活跃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应首选CCB、ACEI、ARB,尽量少用BBs、Diu,从而减少ED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及降压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