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病历简介女 ,6 6岁。反复腹泻 4年 ,于 1999年 7月 4日入院。大便呈黄色水样便 ,每天 4~ 5次 ,无脓血。一直诊为“肠炎”,服用抗生素等无好转。入院查体 :消瘦 ,面色苍白 ,浅表淋巴结未及舌体胖大 ,表面有颗粒状隆起 ,双颌下腺肿大 ;心界稍大 ,心率86次 / m in,律齐 ,未闻及杂间 ;肺无异常 ,腹平软 ,肝肋下 2cm ,脾肋下 3cm ,未及肿块 ,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3.5× 10 9/ L,血红蛋白 91g/ L,血小板 10 2× 10 9/ L,血沉30 m m/ h;尿蛋白 ( ) ,尿镜检正常 ;大便黄色糊状 ,白细胞( ) ,培养无致病菌生长。骨髓成熟浆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2.
病例:男,56岁,于1991年8月25日入院。近一周腹泻,尿少伴发热与腹痛。大便呈水样,其中漂有黄色细渣,无粘液,每日十余次,无里急后重感。排尿如滴,日尿量300ml,不伴尿痛与尿急,既往有前列腺肥大及反复尿路感染史4年余。体检:T38.4,P100,R24,Bp12/8kPa,无脱水征,皮肤与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下腹正中有压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4~5次/分。前列腺Ⅱ度增大.Hb118g/L.WBC8.2×10~9/L,NO.62,L0.38;大便镜检:白细胞0~3个/HP,红细胞1~3个/HP.初步诊断为感染性腹泻,投用痢特灵,甲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腹泻1年,加重2月,于1997年3月26日收住消化内科。患者一年前无原因大便次数增多,2~3次/日,呈黄色稀糊状便,无脓胨、血液,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无畏寒、发热。未予重视。近2月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5~6次/日,含少许泡沫粘液,曾在当地卫生院拟诊“肠炎”予“黄连素、乐托尔”等治疗,效果不佳。既往无肺结核等特殊病史。查体:体温37.1℃,脉搏85次/分,血压17/10kPa,消瘦,两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  相似文献   

4.
秋季婴幼儿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1],以6~24个月婴幼儿为主,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大便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临床表现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腹泻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一天大便可达10次,呈黄色或黄绿色,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一般无全身症状;重型腹泻起病较急,除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较重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发热等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5.
乙状结肠脂肪瘤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女 ,4 6岁。因腹痛、腹泻、便血 1个月余于 2 0 0 2 - 0 5入院。入院前 1个月余 ,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下腹疼痛 ,呈阵发性绞痛 ,每次发作数分钟 ,伴腹泻 ,里急后重 ,大便多为稀糊状 ,1~ 4次 / d,偶解黄色成型大便 ,多呈细条状或带凹槽 ,便外带鲜红色粘液脓血。在当地卫生院予抗炎治疗无好转 ,体重下降 5 kg。入院查体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心肺无异常 ,腹部未见胃肠型 ,腹软 ,左下腹轻压痛 ,无反跳痛 ,肠鸣音 4~ 5次 / min。肛门、直肠指检 :患者取左侧卧位 ,9点处扪及一 5 cm× 6 cm× 6 cm大小包块 ,轻触痛 ,质中 ,未扪及基…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7 岁,因"排便习惯改变3 个月,便血1 月余"入院.患者3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变细,量少,为成形黄色软便,大便1 次/d,伴排便费力,无腹痛、腹胀,口服中药治疗无明显改善.1 个月前出现便血,为鲜血,血与大便不相混,每次量约2 ml,2 ~3 d 血便1 次,就诊于外院,考虑为内痣,予马应龙痔疮膏外用,仍间断出现便血.行直肠镜检查示:直肠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建议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就诊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口5 ~8 cm 可见大小约3 cm ×4 cm 隆起病变,表面伴溃疡及糜烂,质硬;距肛门口20 cm 可见大小约2 cm ×3 cm 半球形黏膜下隆起.肠镜病理:(距肛门口5 cm)腺癌;(距肛门口20 cm)黏膜慢性炎.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状况尚可,饮食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患者麦×,女性,62岁,广东南海人,已婚,家务,住院号117575。于1964年6月16日因腹痛3月余,腹胀、腹泻2月入院。现病史:于1964年3月开始腹部脐周隐痛和阵发性绞痛,每天发作3~4次,每次持续约30~60分钟,无恶心、呕吐,疼痛不向他处放散,大便每天1~2次,呈黄色,稍稀,无脓血及粘液。同年4月觉腹胀并逐渐增剧,腹痛加重,为全腹性胀痛,大便次数增加,每天3~4次,呈黄色稀烂。踝部轻度浮肿,5~6天后自行消退。起病后胃纳欠  相似文献   

8.
任斌 《新医学》2003,34(9):568
患者,男,61岁,因腹胀、腹泻,呕吐2日入院。大便性质为黄色水样,每日10~20次;呕吐5次,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液,非喷射状;伴头昏、四肢乏力。病程当日到附近诊所予以输葡萄糖液1000mL,及抗炎、止泻等处理,病情无好转。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9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7.1/10.7kPa。精神差,眼眶轻度凹陷,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8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胀,肌软,未触及包块,脐周轻压痛,未引出病理反射征。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粪便常规:黄色、水样,白细胞(+)。尿常规…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 病案 :患者 3岁 ,女 ,因腹痛、腹泻、发热到院内科就诊。体查 :体温 39℃ ,大便 8~ 2 0余次 /d ,化验 :大便粘液血便 ,红细胞 /HP ,白细胞 /HP。拟诊菌痢 ,遂对症给予补液、抗炎、灌肠处理 ,10日后仍无明显好转。大便标本作细菌培养 +药敏 :检出志贺氏福  相似文献   

10.
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为2个月至学龄前儿童,病史为1~10天,大便次数均增多,有的伴呕吐、腹胀,部分发热(体温在37.8~39℃),少数伴不同程度脱水;大便性状多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或带少量粘液便.  相似文献   

11.
2008-10-08北京地区气温骤降,2周内本门诊先后接诊37例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婴幼儿患者,经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9~41(平均16)月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为黄色稀水样大便,大便次数一日三次至十次不等,19例大便有少量泡沫,小便色黄量少,4例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7例伴发热,T 37.3~38.8℃。患儿精神状况尚可,无明显脱水症状。腹部触诊柔软,听诊肠鸣音活跃,大便常规检查为黄色稀水样大便,镜检可见或无少量脂肪球,有或无少量白细胞。诊断为“婴幼儿腹泻”。  相似文献   

12.
一、本病例有以下特点:1.患者为青年男性,无肝炎、痢疾、肺结核等病史,无疫水接触史,手术,外伤及滥用抗菌药物等。2.起病缓慢,有反复发作的腹痛(脐周为主):腹泻5年.3.日解大便3~5次,多者可达10余次,为黄色水样便,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缓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3岁.因间歇性心悸、腹痛、呕吐2年余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疲乏无力、多汗、震颤、厌食,继之出现下腹部阵发性隐痛、恶心、呕吐,2~4次/日,进食后加重,非喷射样,吐出物为食物残渣或黄绿色黏液.大便1~4次/日,黄色、成形,未见脓血,有下坠感.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慢性胃炎、结肠炎",经治疗(具体不详)后无好转.因心悸、腹痛伴呕吐加重,再次就诊于某医院,行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为152次/分.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90年5月~1991年12月应用三九胃泰治疗50例急性肠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1990年5月~1991年12月内科住院的急性肠炎,病程1—5天,以吐泻为主,大便呈黄色水样便或水样,每天3~30次不等伴有不同程度脱水,大便镜检正常或有少许白细胞,部分潜血阳性;血象正常或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大便培养无致病菌者,均列为治疗的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简称Ⅰ组)50例,对照组(简称Ⅱ组)50例。  相似文献   

15.
病史摘要患儿女,9岁,浙江省兰溪县人。因不规则间歇发热,最高体温39.8℃,无畏寒,伴右上腹触痛5个月,曾疑诊肠结核在外接受一线抗痨药加激素治疗1个月,未好转。纳呆、消瘦、面色苍白与日俱增而入院。腹痛多在进食后3小时左右阵发性加剧,大便黄色稀糊状,3~5次/日或1~2天1次,无呕吐、便血及吃生牛奶史。未种卡介苗。父母健康,无结核病史。体检:慢性病容,重度贫血貌,发育一般,精神软弱,骨瘦如柴,检查合作,呼吸平稳,身高124厘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22岁。因间歇性上腹部隐痛3个月,反复血便20余天入院。疼痛与进食无关,无反酸、嗳气。1个月前出现阵发性上腹绞痛,便后痛减轻,间有腹泻4~5次/日,黄色水样便,无里急后重感。20天前一次饮酒暴食后,出现便血,色鲜红,1~2次/日,经当地医院治疗,出血未止。体查:体温36.2℃,贫血貌,消瘦,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中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9.8×10~9/L,中性82%,淋巴细胞17%,单核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肝肾功能正常。胸片示:心肺及纵隔无异常。 入院后先后4次行肠镜检查,均在横结肠段发现2~3个溃疡,诊断为结肠溃疡并出血,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隆病。病理报告均为慢性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3岁.高血压头晕史10余年,呈间歇性发作,大便带血1年.1年前开始解大便时带乌红血块及粘液冻子,偶为鲜血便,时而变扁,大便习惯改变,由1~2次/日增为4~5次/日,无腹痛及大便困难,曾在当地以痔疮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体检:神志清,慢性重病容.血压160/95 mmHg,呼吸20次/min,脉搏82次/min,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直肠肛门指诊肘膝位距肛门1~6 cm,6~12点处可触及一质硬凸凹不平菜花状包块,活动度差,指套带血.血常规:白细胞8.1×109/L,中性粒细胞 0.75,淋巴细胞0.25,红细胞3.53×1012/L,血红蛋白100 g/L.大便常规:粘液血便,镜检脓球( ),红血球( ).其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腺病毒能致婴幼儿急性胃肠炎,近年来已为多数学者所证实(J Clin Microbial 1984;20(3):356~72),但成人罹患者罕见。笔者于1988年夏在我院传染科,经PAGE-银染确诊一例,报道如下。 女,70岁。4小时前突起呕吐5次,全为胃内容物,腹泻7~8次,每次约100~150ml,黄色水样大便。无发热、腹痛及里急后重。体查:急性病容,轻度脱水征。血压10.7/8.0kPa,心、肺无特殊,腹平软无压痛。血白细胞5.9×10~9/L,中性68%,淋巴32%。粪常规:黄稀水样,镜检白细胞0~2/HP,悬滴(一)。粪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粪PAGE-银染,有腺病毒DNA区带一条(相当于轮状病毒RNA第一  相似文献   

19.
患者1,男,23岁,学生,以"反复脓血便1个月余"入院,大便1日3~4次,脓血便,体格榆查:生命体征、心肺查体无异常,右下腹,左下腹压痛,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大便OB(+).血、尿常规无异常;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无异常;C-反应蛋白无异常.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1 68例患儿均来自本院收治的儿科病人 ,其中男 1 1 9例 ,女 4 9例 ,年龄 2 8天~ 3岁全部病例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案选择  治疗组 83例患儿 ,根据其大便性状、pH值、细胞学检查决定是否选用抗生素治疗。1 2 1 非抗生素治疗组的标准 大便呈黄色水样便 ,无里急后重 ,镜检白细胞少量pH值为 7以下。该组患儿 53例 ,其中男 4 0例 ,女 1 3例 根据患儿实际脱水情况 ,予以补液 ,药物治疗 :消化道保护剂思密达 ,剂量 :1岁以下每日 1袋 ,1~ 2岁 ,每日 1~ 2袋 ,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 (1岁以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