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野战医疗所手术组布局与工作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战外科手术是战伤救治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主要环节,根据野战医疗所手术组的编制和设备配置,设想将两顶网架帐篷和一辆手术车呈"T"字型展开分成三个手术间,为防止和减少交染,类似于洁净手术室的物流要求,对医护人员流、伤员流、洁净物品流、污染物品流实行分流。将手术组成员分成三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个手术间,组内人员严格分工,术前准备、手术、术后复苏呈流水作业式进行,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展开布局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野战医疗所移动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介绍野战医疗所移动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应用。方法:在明确系统设计目标.保证系统可行性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工作流程、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等。结果:系统安全、稳定,功能完善,便于操作。结论:野战医疗所移动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在现代战争环境下野战所批量伤员救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借鉴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野战医疗所护理标准化管理模式构建.结合野战医疗所多年卫勤保障中护理管理的经验,探讨护理标准化管理模式:健全演练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参训护士岗位职责;规范战地技术操作标准,创新战地技能训练方式;标准化伤员救治护理流程,细化功能组室展开布局;制定全面护理应急预案,应用标准伤员综合演练;严格军事素质科目训练,系统化培训卫生勤务全员.实践证实,野战医疗所护理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军护士的医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谈大批量伤员救治的卫勤保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未来战时大批量伤员的特点,提出其救治原则:组织指挥统一,信息管理自动化;救治流程优化,力量分工模块化;检伤分类快准,后送工作标准化;救治方案标准,医疗操作规范化。以分类后送组、手术组、抗休克组为代表,从编成与分工、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三方面,对各组在处置大批量伤员时的工作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模拟野外条件下,野战手术车快速展开流程的研究分析.方法 利用平战结合演练模式,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野战医疗所手术组野战手术车展开模块训练的时间,对野战手术车展开流程分对照组(常规按统一标准展开)和观察组(优化流程快速展开),两组各随机抽取50次展开手术车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野战手术车展开包括手术车车体展开,手术过道帐篷的搭建,洗手装置的安装,手术仪器设备的归类放置安装,并调整到手术备用状态.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车的展开时间由平均36.3分钟降至18.5分钟,时间缩短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野战手术车展开质量考核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对野战手术车优化流程后快速展开,定人、定位、定物、定序,"四定"的方法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是在战时或灾害救治时快速有序地展开野战手术车,缩短手术准备时间,快速展开手术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野战医疗所实现战伤伤员基本信息的快速采集和战伤救治信息的管理。方法:采用二维电子伤票作为伤员信息载体,使用编程读码器解析伤员信息,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伤员基本信息、救治信息的管理和资源共享。结果:该系统首次在大规模演练中使用.完成了80人次的伤员信息录入、信息解析和传输、战伤救治信息的管理。结论:伤员的基本信息录入、解析率为100%.信息管理流程符合野战条件需求。  相似文献   

7.
野战医疗所批量伤员救治信息保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高技术条件下战争野战医疗所大批量伤员救治的需求和特点,应用无线网络、移动计算和智能识别等相关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无线移动信息保障系统,以实时、移动、高效率的信息共享处理方式再造伤员救治信息流转流程,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记录、反复转抄、人工传递信息的工作模式,也弥补了电子伤票和有线信息管理系统的不足,真正实现了伤员救治信息流转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实现了指挥员对伤员流、物资流的实时可知,对伤员救治全程的实时可控,极大的提高了救治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由于救治延误造成的伤死率和伤残率,为野战医疗所批量伤员快速通过提供了高效、便捷、稳定的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8.
野战医疗所卫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野战医疗所的应急保障能力。方法:程序设计语言采用PowerBuilder,数据库选用Oracle。结果:实现了野战医疗所人员、战材、装备、伤员等信息的管理和辅助组织指挥功能。结论:野战医疗所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可在执行野战医疗任务的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野战医疗所任务要求,进行野战医疗所对检验医学模块项目、设备、布局、工作流程等方面需求分析,探讨野战医疗所检验模块发展趋势,以期提高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野战医疗所医学检验模块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常规武器条件下野战医疗所重症伤员48小时护理需求。方法应用PRN系统评估183例不同意外事件致重症外伤患者所需护理项目,预测战时该类伤员直接护理内容,测算单项护理内容完成所需时间、PRN分值及各类伤部重症伤员48小时人均护理项次和PRN分值。结果与平时PRN护理项目相比较,该类伤员战时PRN护理项目8个方面,共55项直接护理内容,其PRN分值除情感支持外均低于平时;战时该所各类伤部重症伤员48小时人均护理项次119.70,PRN分值62.30。结论研究所得结果量化了常规武器条件下野战医疗所重症伤员护理需求,为管理者科学调配护理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症护理技能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伤员模拟和标准化化妆实现的方式和流程,为后期伤员模拟剧本、伤情化妆和伤情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熟悉并比较各品类化妆材料的理化特性,寻找最适合上肢锐器伤大出血伤情的化妆材料配置,制订标准的化妆流程、模拟剧本,使得伤情呈现的效果统一标准。制订标准化剧本库、伤情库,通过剧本库和伤情库的建设,实现伤员模拟程序和化妆程序标准化。将参训人员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标准组,分别用传统方案和标准化方案模拟伤员,分析并比较2组的化妆时间和模拟效果。结果:拟定了用于伤员模拟和化妆的标准化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培训和演习。与传统组比较,标准组化妆时间明显缩短,而妆效维持时间明显延长。参训人员对标准组的满意度更高、体验感更好。结论:伤员模拟剧本和化妆标准化可以实现,且有助于渲染实战氛围,增强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伤科黄水促进大鼠创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伤科黄水促进大鼠背部开放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雌性SD大鼠45只,体重250g~300g,随机分为伤科黄水组、呋喃西林组和生理盐水组。手术造模形成大鼠背部开放创面模型,术后每日分别以相应药物作用于创面。于第3、5、7、9、15天对大鼠背部修复组织行大体及光镜观察;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大鼠血清TNF-α含量。结果伤科黄水组较对照组创面组织水肿轻、肉芽生长快、创面结痂快、修复疤痕薄;术后第3、7、15天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光镜观察见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增生多,炎性细胞浸润早;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伤科黄水具有显著促进创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与TNF-α水平适度增高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伤科黄水促进大鼠背部开放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雌性SD大鼠45只,体重250g~300g,随机分为伤科黄水组、呋喃西林组和生理盐水组。手术造模形成大鼠背部开放创面模型,术后每日分别以相应药物作用于刨面。于第3、5、7、9、15天对大鼠背部修复组织行大体及光镜观察;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大鼠血清TNF-α含量。结果伤科黄水组较对照组创面组织水肿轻、肉芽生长快、创面结痂快、修复疤痕薄;术后第3、7、15天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光镜观察见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增生多,炎性细胞浸润早;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伤科黄水具有显著促进创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与TNF-α水平适度增高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空运情况下对伤病员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伤病员空运后送前医学准备的主要要求:维持伤病员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机上医疗护理操作;处置伤病员使其符合航空环境要求。指出伤病员空运后送前医学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伤病员进行分类,确定其空运后送的顺序;对伤病员进行更换敷料、包扎固定等一般性处置;针对不同的伤类、伤部和伤势进行特殊处置等。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tests the ability of medical work groups to overcome coordination problems related to group decision-making in allocating clinical resources to inpatient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ver a 32-month period in two medium-sized acute-care hospitals located in Montreal, Quebec, Canada.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hand from the medical charts of 10,456 patients in the surgical and medical departments. The 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 (LISREL) approach was employed to address the work-group issue using a task contingent model of work-group organization. In this model, the nature of the task is fundamental because its level of complexity determines both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ork group and the use of resources. Medical work-group mechanisms should be efficient to the extent that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explained solely by task characteristics rather than by work-group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two major organizational concepts were used as factors to explain resource use: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group characteristics. Our analysis confirme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ask contingency theory as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medicine. First,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explained mainly by task complexity. Second, they confirm that medical work groups modulate their structures on the basis of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do not explain resource use.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a more complex model in which, for instance, the concepts of medical task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 work are not easy to separate.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nterest in conceptualizing and analysing medical practice in work groups. It raises important issues that have seldom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tudy of medical practice variations, which has tended to focus on attending physicians.  相似文献   

16.
野战X线诊断车和野战手术车快速展开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叙述了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和WCY2002—2/40野战手术车的对接,从地域勘察、车辆定位、人员分工、动作顺序、操作技巧等方面探讨了两车快速展开的方法及过程,取得了又好又快的效果,积累了经验做法,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设想,为危重伤员的治疗赢得了时间,为提高救治效率与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卫生运输船伤病员病区合理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卫生运输船伤病员病区的合理设置。方法:首先根据不同要求模拟设置了3种模式的病区,然后通过实际模拟演练.由参演医护人员和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选择适合卫生运输船病区设置模式。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和专家都选择了按照伤情是否需要处置设置病区的模式。结论:表明按照伤情是否需要处置的方法设置病区,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符合卫生运输船伤员救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大型舰船医疗系统的战时内部救治流程,对其救治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方案。方法:使用MedModel仿真分析软件,根据医疗系统现有配置及救治方案建立医疗系统救治流程仿真模型,运行模型并分析结果,找出仿真模型中的低效和瓶颈环节,据此提出优化措施。结果:针对伤员到达较集中时伤员分类场、外科包扎室和监护病房的排队时间与排队伤员数较多的瓶颈,采取了增加床位、改进救治流程等优化措施,优化后伤员分类速度加快,各科室的利用率均降至50%以下,达到了负载均衡的目的。结论:MedModel用于大型舰船医疗系统救治流程的仿真与优化是便捷、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