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击法治疗增生性跟痛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炳华 《中国骨伤》1995,8(4):40-40
推击法治疗增生性跟痛症浙江医院(310013)范炳华笔者采用推击法治疗跟骨骨质增生性因痛症23例,疗效明显,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29足中,男17例,女6例;左13足,右16足;平均年龄62.8(54~76)岁;病程6个月以内12例,6个月~1...  相似文献   

2.
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跟痛症1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跟痛症121例山西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郑仰林,粱稳元作者从1990年~1994年2月,应用小针刀经皮松解治疗顽固性足跟痛121例161足,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1例中男57例,女64例;平均年龄54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跟痛症的发病机制及闭合型松解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24例跟痛症患者,观察其压痛点及X线片的变化,采用闭合型松解疗法.分析局部松解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通过闭合型松解跖腱膜高应力纤维或减轻跟前神经卡压并配合热敷,治愈率达83.5%.结论 高应力纤维及跟前神经的卡压是跟痛症的发病机制之一;闭合型松解跖腱膜高应力纤维或跟前神经卡压是治疗跟痛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改良小针刀治疗骨刺性跟痛症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法:骨刺性跟痛症是骨科门诊常见病,我科应用改良式小针刀本病22例。结果;经1-3年随访,总有效率95.46%。小针刀具有针灸和手术刀的双重特征,既可切割垂直骨刺,剥离松解软组织的无菌性粘连,减轻跖腱膜的张力,又有地灸的治疗效应,治疗骨刺性跟痛症简单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低温冷冻足跟神经治疗老年性跟痛症38例郑州市153医院(450065)陈永明我院自1991年以来,利用上海第六手术器械厂生产的液氮冷冻治疗机配合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的冷冻针,对38例老年性跟痛症患者施行了穿刺冷冻跟神经治疗术,经1年后的随访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跟骨滑囊炎、跟腱炎、跟腱膜炎、骨刺等)所致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对于一般跟痛症可运用局部封闭,中药外敷、小针刀治疗可得到治愈。对于顽固性跟痛症病因较多,往往采用单一方式治疗效果不佳,因而从1999~2004年我院用外科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26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确诊病例应用小针刀治疗,每周1次,联合中药浸泡、熏洗,每次30分钟,每日3次,每周1疗程,治疗3~5疗程.结果 治愈33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3例,有效率94.0%.结论 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跟痛症212例临床治疗体会(摘要)李开贤,罗桂英,黄庆山自1986年8月~1995年3月,作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212例(305足),获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男99例,女113例;年龄16~80岁,发病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单侧119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跟痛症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45例跟痛症患者,采用局部痛点阻滞、小针刀和中药等综合治疗作回顾性疗效分析.结果:治疗一周后疗效评定,优良率97.8%,随访一年,疗效评定,优良率达91.1%.结论:跟痛症采用局部痛点阻滞、小针刀和中药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郭传安 《中国骨伤》1996,9(5):55-56
中药跟痛散治疗跟痛症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74030)郭传安笔者在1984~1996年,采用跟痛散局部贴敷的方法治疗跟痛症88例,收到简便易行、确实可靠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8例中,男40例,女48例;年龄20~82岁;单侧足痛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激光消融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小针刀治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72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激光消融治疗组和小针刀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后1、3、6、12、24、36个月随访疼痛缓解和步行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6个月激光消融治疗组疗效优于小针刀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消融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短期疗效与小针刀治疗基本相当,中远期疗效优于小针刀治疗。  相似文献   

12.
跟痛症的跟骨跖侧压痛点与跟骨结节骨赘的位置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骞  陈振伟  解谦 《中国骨伤》1998,11(3):44-45
跟痛症是一个症状性诊断。关于跟痛症与跟骨结节处骨赘(以下简称“跟骨骨刺”)究竟有无关系颇有争论~([1~3])。但是,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仅根据跟骨侧位X线片判断和推测跟痛症与跟骨骨刺的关系,尚缺乏跟痛症跟骨跖侧压痛点(以下简称“压痛点”)与跟骨结节及跟骨骨刺在相应跟骨轴位X线片的位置关系。为了解跟痛症跟骨负重痛的病因,1996~1997年对眼病症28例(34只足)的42个压痛点进行金属标记,跟痛症不分单侧、双侧.全员并足拍摄双侧跟骨侧位X线片及轴位片,研究跟痛症的压痛点与跟骨结节及跟骨骨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局部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与足跟痛的关系。方法:解剖20例足踝部尸体标本,分别以内,外踝尖水平钱以及内,外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观测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局部封闭跟内,外侧皮神经支治疗35例足跟痛患者,以“治愈,”,“有效”,“无效”标准进行评判疗效。结果:跟内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内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内侧突后最突出处连线中点的稍下方;跟外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外踝尖至跟腱后缘水平线中点稍下方;临床局部封闭跟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 的治愈率81.3%,而封闭跟外侧皮神经支的治愈率为41.7%,结论:跟内侧皮神经支卡压是产生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局部封闭跟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跟痛症病因很多 ,治疗方法也很多 ,1984年许振华等人倡用钻孔减压治疗。1994~ 1999年 ,我们收治跟痛症 6 2例 ,按有无静息痛分为 2组 ,均施以钻孔减压术治疗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患者 6 2例 ,男 4 5例 ,女 17例 ,年龄 2 3~ 6 0岁。病程 1~ 2 1年。单足 32例 (左侧 2 0例、右侧 12例 ) ,双足 30例 ,共 92足。全部患者按孙树椿等跟痛症病因分类〔1〕,并按有无静息痛分为 2组。有静息痛组 38例 6 0足。跟后痛 :痹症性跟痛症 10例 18足 ,跟后滑囊炎5例 8足 ;跟下痛 :肾虚性跟痛症 12例2 0足 ;跖腱起点筋膜炎 6例 9足 ;跟…  相似文献   

15.
神经卡压征是常见的手外科疾病,其主要表现是卡压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如麻痛、感觉碱退;严重时可发生运动功能障碍,如无力、肌肉萎缩等。肌皮神经卡压的病例目前国内罕见报道。我院曾收治1例肌皮神经神经卡压征,病程为10个月,作神经外膜松解术后症状稍为好转。  相似文献   

16.
跟痛症分型治疗68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杰林 《中国骨伤》1998,11(1):25-26
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4年10月,分型治疗跟痛症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26~72岁;发病时间20天~2.5年,平均1.2年;左足跟29例,右足跟30例,双足跟9例,共77足跟。分型治疗方法1.跟骨内压增高症型:先用热水泡足20分钟,擦干。将独角膏(辽宁省铁岭杜记膏药厂)热水浸软,摊于布上,跟骨后下方贴敷。每帖5天,20天为1疗程。2.跟骨隆突周围炎型:氢化泼尼松注射液25mg、2%利多卡因5ml、红花注射液2ml、注射用水2ml混合后跟…  相似文献   

17.
跟痛症是以足跟承重时疼痛而命名的疾病,临床比较多见。我院自1993年以来,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各种不同原因的跟痛症48例(64足),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13例,女35例,年龄40~72岁,平均51岁;单足发病32例,...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顽固性跟痛症的病因及综合性手术治疗。方法分析26例(35侧跟骨)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接受了骨刺切除、跖腱膜松解、跟骨钻孔减压手术。结果平均随访2年,13例17足疼痛完全消失;9例13足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无影响;4例5足疼痛稍减轻,行走仍有部分障碍。结论跟痛症病因多样,综合性手术治疗对顽固性跟痛症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依据压痛点及局封效果和跟骨骨刺综合判断。无明确压痛点又无明显跟骨骨刺则行跟骨钻孔减压;有明确压痛点又有明显跟骨骨刺,并且局封效果好,压痛在跟骨结节则行骨刺祛除加跖腱膜切断术;内踝处有压痛,则同时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有明确压痛点又有明显跟骨骨刺,但局封效果不完全,则行骨刺祛除、跖腱膜切断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同时跟骨钻孔减压。结果:21例病人经6~18个月随访,优良率达95.2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选择得当,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跟痛症(calcaneodynia)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踝部疼痛症候群,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发病因素有:足底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垫病变、跟骨滑膜炎、跟骨骨刺、神经卡压等。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