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的了解镇江市新发尘肺病的现状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病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6—2013年新发尘肺病例资料,按照尘肺病种类、接尘工龄、发病年龄、期别、行业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镇江市共报告尘肺新发病例527例,其中,男性患者485例,占92.03%;女性患者42例,占7.97%,男女性别比约为11.5∶l。在各尘肺病例中,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和电焊工尘肺为主要病种分别占59.20%、15.94%、9.87%、7.78%;主要发生在建设、建材、电力、制造、采矿行业(91.08%)。结论镇江市的尘肺病以矽肺为主,集中分布在建设、建材、电力、制造、采矿行业,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尘肺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2年间淄博市报告的新发尘肺病例资料,按病种、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企业性质、经济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2006—2012年本市新发病例1043例,男性病例980例,占94.0%;女性病例63例,占6.0%。病例中壹期尘肺905例(86.79%),贰期尘肺97例(9.30%),叁期尘肺41例(3.93%);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分别为652例和313例,占62.51%和30.01%,以驻地淄川区的国有企业的煤工尘肺病例尤其集中。提示我市新发尘肺病例数仍然较高,尘肺病防治形势比较严峻,防尘任务依然艰巨,控制尘肺病的重点在煤炭系统和建材行业。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2006—2012年间共报告尘肺病1245例,新病例1159例。其中壹期尘肺占新发病例的78.86%;发病患者男性远高于女性,45~54岁诊断率最高;病种主要为矽肺和煤工尘肺,占新发生尘肺患者的75.15%;1977—1989年开始接尘的患者发病率居首,实际接尘工龄以20~29年为主;以煤炭、有色金属、冶金和轻工等行业患者最多,占新发尘肺病的89.56%;主要分布在吉林、长春、通化和白山4个城市,占全省新发病例的92.4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唐山市2006—2014年新发尘肺病发病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新发尘肺病病例导出后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唐山市共报告新发尘肺病例1 399例,其中男性1 352例,女性47例;壹期尘肺1 192例,贰期尘肺159例,叁期尘肺48例;新病例种类最多的为煤工尘肺,其次为矽肺、陶工尘肺;大型企业新发尘肺病最多,其次是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不同规模企业尘肺病开始接尘年龄和接尘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尘肺病例行业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结论我市尘肺病例以壹期尘肺为主,主要为煤工尘肺,分布在大型国有企业,主要行业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近年来中小企业是我市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汇总山东省2006~2008年诊断的全部尘肺病例资料,分析尘肺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工种、接尘年代、接尘工龄和所在行业、地区及企业规模的分布。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底,山东省尘肺病现患22 939例,2006~2008年共报告尘肺病3 349例,新病例2 854例,其中Ⅰ期占新发病例的85.22%,发病患者男性远高于女性,45~54岁诊断率最高,病种主要是矽肺和煤工尘肺,占新发尘肺患者的86.06%,以矿山主要工种为主,1970~1989年开始接尘的患者发病率居首,实际接尘工龄以20~29年居首,以煤炭、有色金属、机械等行业患者最多,占新发尘肺病的72.46%,主要分布在烟台、淄博、泰安、济南和临沂5个市,患者人数占全省新发病病例的82.81%。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地区为矿业基地,主要为矽肺和煤工尘肺。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安徽省尘肺病发病的现状,为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2007年尘肺病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安徽省尘肺病现患人数17 282人,新发病例461人,死亡17人,病死率为0.010%.安徽省尘肺患者、新发病例主要分布于煤炭行业和金属及冶金行业,尘肺病种类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煤工尘肺现患病例和新发病例构成比分别为59.9%和43.4%,矽肺现患病例和新发病例构成比分别为37.1%和54.4%.尘肺现患病例主要分布于淮北、淮南、铜陵、马鞍山4个市,新发病例集中于淮北、淮南、铜陵、宿州、巢湖、马鞍山6市,死亡病例集中在淮北市.结论 尘肺病防治的重点为煤炭、金属及冶金行业,主要尘肺种类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地区为淮北、淮南、铜陵、马鞍山等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兰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兰州市新发尘肺病监测资料用Excel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兰州市共报告各种新发尘肺病264例,发病呈增长趋势。兰州市七里河区、永登县及红古区的新发病例较多,占81.8%。不同种类尘肺中,煤工尘肺最多,占46.6%。不同分期尘肺中,壹期病例最多,占83.3%。平均发病年龄为(53.5±11.1)岁,平均接尘工龄为(24.4±10.8)a;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煤工尘肺、其他尘肺、矽肺;新发病例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企业(49.2%)和中小型企业(59.1%),非公有制企业尘肺平均接尘工龄较公有制企业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病例较多,占42.4%;工种主要分布在矿山开采,占43.6%;开始接尘年代在1971-1980年间新发病例最多,占37.9%。结论兰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应重点监管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重点加强对煤矿工人和企业退休前后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京市2006—2015年新发尘肺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南京市尘肺病报告卡,对南京市新发尘肺病病例的病种、行业、发病年龄、接尘工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南京市新发尘肺病病例127例,主要分布在机械、煤炭、建材行业。以矽肺为主(66.93%),电焊工尘肺次之(12.60%)。平均发病年龄(60.04±9.78)岁,平均接尘工龄(18.82±9.02)a。小型企业的尘肺病病例数占61.4%,为78例。与南京市1955—2004年尘肺病病种构成比比较,2006—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中水泥尘肺所占比重较前明显下降(P0.05),矽肺所占比重较前明显上升(P0.05);电焊工尘肺病例比重显著加大。电焊工尘肺接尘工龄较矽肺、铸工尘肺、煤工尘肺明显缩短(P0.01)。结论小型企业尘肺病最为突出,南京市粉尘危害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须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依据青海省职业性尘肺病报告卡片及健康危害因素网络直报资料对新发尘肺病例进行汇总分析。2006—2014年共报告新发职业性尘肺820例,病种以矽肺和煤工尘肺为主,占87.3%;男性远高于女性,发病以矿山工种为主;1990年以后开始接尘的患者发病率最高,占52.0%,实际接尘工龄5年者占45.2%,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行业患者占新发病例的80.9%,西宁、海东、海西3个地区患者人数占全省新发病病例的95.4%。提示我省应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工种和重点人群的职业病监督执法力度,提高监护覆盖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2006~2010年泉州市尘肺新发病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市尘肺病发病特点,为尘肺病的防治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6~2010年诊断和报告的尘肺病新病例为对象,分析尘肺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工种、发病工龄、发病年龄和所在工业系统分布等。结果2006~2010年尘肺新发病例101例,5年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尘肺I期64例(占63.37%),尘肺Ⅱ期28例(占27.72%),尘肺Ⅲ期9例(di8.91%)。矽肺和煤工尘肺是主要的尘肺病,分别占总例数的71.29%和26.73%;尘肺病主要发生在煤炭和建材行业,工种以主掘进、采煤工、石工及破碎工为主;平均发病年龄为49.47岁,平均发病工龄为12.80年,其中煤炭和建材行业尘肺的平均发病工龄分别为16.32年和9.31年,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必须严格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工种职业人群的健康监护工作,从而遏制尘肺病例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郴州市2008--2012年尘肺病发病情况,为控制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职业病诊断资料,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尘肺病初次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2年郴州市初次诊断尘肺病病例共627名,全部为男性;Ⅰ期233例,Ⅱ期278例,Ⅲ期116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9.24±8.74)岁,平均接尘工龄(16.38±8.14)a,不同期别尘肺诊断年龄与接尘工龄存在差异;尘肺病病例主要来自私有企业,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该市11个县市区均有尘肺病病例发生,按企业所在地和劳动者户籍所在地划分,排在前3位的均为嘉禾县、宜章县、永兴县;尘肺期别高的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重。结论重点抓好煤炭、有色金属行业的尘肺病防治工作,加大职工定期健康检查范围和力度,及早发现尘肺病患者,对控制尘肺病发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探讨衢州市2006—2010年新发尘肺病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尘肺病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方法对2006—2010年全市77例新诊断尘肺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从病种、年龄、接尘时间、所属地区和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尘肺发病病种以煤工尘肺为主,构成比为44.2%;平均发病年龄为(60.9±11.0)岁,≥50岁占85.7%;平均实际接尘工龄(14.6±11.3)a,2000年开始接尘的工人已经发生尘肺。结论衢州市尘肺病的防制形势比较严峻,应重点针对煤炭行业开展监督管理,并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捷  严峥  冯鸿义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03-1704,1707
目的分析江阴市近年来新发尘肺病发病情况,以便为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区域内2006—2011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健康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新发尘肺病例的监测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该市新发尘肺病例共513例,其绝大多数发生于2004年江阴已关闭的采矿企业所遗留的接尘人员中。其中尘肺病Ⅰ期313例,尘肺病Ⅱ期148例,尘肺病Ⅲ期52例;尘肺病Ⅰ期病例数占61.01%。病种中矽肺为494例,占96.30%;工种以运输工为主,占44.64%。尘肺病发病年龄(59.85±8.49)岁,潜伏期(33.27±9.26)a。结论江阴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确保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近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2006-2008年诊断的职业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合计报告新诊断职业病3577例,其中尘肺、职业中毒分别占79.79%和10.90%,矽肺病例占尘肺病例的82.8%,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中毒病例的45.80%。全部职业病患者中,烟台市、淄博市、泰安市、济南市、青岛市报告病例数分别占33.07%、20.56%、12.23%、8.82%、5.74%;煤炭业、有色金属业分别占32.71%、23.68%;死亡201例,病死率为5.62%。[结论]山东省职业病发病数仍然较多,尘肺和职业中毒是主要职业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有色金属公司50年来尘肺病发病的动态变化。[方法]对某有色金属公司50年来确诊为尘肺病患者的有关资料,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50年来共诊断尘肺病人1896例,死亡1112例,现患784例;尘肺病人的主要工种为凿岩、运搬、支柱和爆破;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逐年增加;尘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尘肺病的病程逐年延长;早期肺结核是尘肺病的主要死因;现在前四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结论]综合防尘及综合治疗措施延迟了尘肺的发病,延长了尘肺病患者的寿命,但尘肺病的防治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宁津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8):945-946
目的了解天津职业病防治院2007—2010年尘肺病诊断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PSS 17.0软件包对新诊断尘肺病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新诊断尘肺病例1 512例,其中矽肺601例(39.75%),铸工尘肺220例(14.56%),石棉肺209例(13.77%),水泥尘肺183例(12.11%),滑石尘肺164例(10.85%)。新诊断的尘肺病患者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92岁,平均年龄(53.50±9.29)岁;最短接尘工龄3 a,最长接尘工龄45 a,平均接尘工龄(22.27±7.98)a。结论尘肺发病以矽肺、铸工尘肺、石棉肺和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为主要病种。这5种尘肺占新诊断尘肺病例总数的91.07%,主要分布在建材、机械、冶金和轻工系统中,这4个系统是天津市尘肺病防治重点行业。对离岗的既往接尘人员也要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雅安市2006-2009年尘肺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雅安市2006-2009年尘肺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雅安市2006-2009年共确诊尘肺患者563人,以I期煤工尘肺为主。不同工种尘肺患病构成比不同:采煤工最高(43.87%),其次是混合工(27.71%);掘进工最低(8.53%)。2006-2009年尘肺患者的平均接尘工龄为12.77±8.79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6.91±11.18岁。尘肺合并结核率为6.39%。结论雅安市应以I期煤工尘肺为防治重点,以采煤工为重点防治对象,同时应加强结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职业性尘肺病发病趋势以及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9-2018年青浦区所有职业性尘肺病新发病例和2018年在岗期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8年青浦区新发职业性尘肺病52例,其中矽肺21例(占40.38%),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各9例(各占17.31%),铝尘肺4例(占7.69%),煤工尘肺、滑石尘肺各1例(各占1.92%),其他尘肺7例(13.46%)。10年间,矽肺新发病例有增多趋势,而电焊工尘肺呈下降趋势,煤工尘肺已多年未发生新病例。尘肺病病例以壹期尘肺病为主。矽肺患者和电焊工尘肺患者工龄短于铸工尘肺工龄(P < 0.05)。2018年共检查粉尘作业人员1 673人,肺功能异常331例,异常率为19.78%。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异常率有升高趋势(P < 0.05)。
结论 近10年青浦区尘肺病发病数量先是逐渐减少,但2016年后尘肺病发病数量有升高趋势。接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较高。尘肺病防治仍然是青浦区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应注意年龄大人员的尘肺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006—2019年间南京市新发尘肺病主要特征及生存状况进行描述,为制定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9年全国职业病和职业卫生报告系统报告的企业归属地为南京市的尘肺病新发病例,对病例进行分析和随访。
  结果  共收集尘肺病新发病例195例,其中初次诊断主要为壹期(占80.0%);病种以矽肺(占62.6%)、电焊工尘肺(占11.3%)、煤工尘肺(占9.7%)为主。2014—2019年历年发病率分别为每万人13.9、5.6、1.8、2.0、1.4、1.6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6年诊断病例最多,为25例;栖霞区病例数最多,为52例;男性、60~69岁年龄组、20~29年工龄组高发,占比分别为91.8%、33.3%、35.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大型规模企业、中型规模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病例数较多,分别为27例、25例、59例、70例、161例。其间南京市尘肺病病死45例,病死率为23.1%。
  结论  南京市尘肺病防治形势整体可控,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应采取措施,加强重点病种、重点人群、重点地区以及重点企业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浙江省尘肺发病特点,为制定浙江省尘肺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浙江省职业病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6至2009年新发尘肺病例资料,就患者分布地区、行业、发病年龄、接尘工龄、期别、企业规模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6至2009年,浙江省报告新发尘肺分别为157例、173例、209例和280例,共819例,其中,矽肺占86.9%.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宁波市、温州市等地区;分布行业以建材、机械、煤炭、地质矿产、轻工、建设为主.新发尘肺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47.8±10.0)、(52.5±13.1)、(55.5±11.2)、(55.9±12.2)岁,发病年龄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尘肺患者的接尘工龄分别为(12.4±8.6)、(12.9±9.4)、(12.4±8.6)和(15.7±10.0)年.Ⅰ、Ⅱ、Ⅲ期尘肺患者的接尘工龄分别为(14.3±9.87)、(12.4±8.7)、(11.4±7.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浙江省新发尘肺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以矽肺为主,其分布与区域和行业有关,且接尘工龄较短.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neumoconiosis ca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pneumoconiosi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in Zhejiang province. Methods The data of new pneumoconiosis cases were from national surveillance system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in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2006-2009, and were analyzed for distribution, age, exposure duration, pneumoconiosis phases and enterprise types. Results During 2006-2009, 819 new pneumoconiosis cases (173, 157, 209 and 280 cases, respectively) were reported, 86.9% cases suffered from silicosis. Most of pneumoconiosis cases were distributed in Ningbo, Wenzhou areas and in building materials, machinery, coal, geological and mining, light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average ages of new pneumoconiosis cases were (47.8±10.0),(52.5±13.1),(55.5±11.2) and (55.9±12.2) years old, respectively and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trend (P<0.05 ). The average exposure duration of new pneumoconiosis cases were ( 12.4± 8.6), (12.9±9.4), (12.4±8.6) and( 15.7±10.0) years. The average exposure duration of phase Ⅰ , phase Ⅱ, phase Ⅲ new pneumoconiosis cases were(14.3±9.87), (12.4±8.7) and (11.4±7.1) years,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New pneumoconiosis ca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main type of pneumoconiosis is silicosis, the distribution of pneumoconiosis cas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s and enterprises, and the exposure duration of new pneumoconiosis cases is relatively shor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