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李小娟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为气、痰、瘀壅结而成,临床治疗以疏肝行气、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为主,自拟散结方加减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
林兰教授诊治甲状腺结节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家林兰教授重视甲状腺结节早期诊断和结节性质的判断,强调甲状腺结节的生成是由于甲状腺助肝疏泄功能失调所致,在治疗方面首次提出了"三结"治疗:平结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方药用散结方;阳结阴虚证治以滋阴清热、理气化痰、逐瘀散结,方用滋阴散结方,实热证治以清热解毒,理气化痰、逐瘀散结,方用清热散结方;阴结者治以温补脾肾、理气活血、化痰散结,方用温阳散结方。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的多发病,中医将其归属于"瘿病"范畴,并概括其病机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治疗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为医圣仲景所创的千古名方,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癥瘕疾病,通过对其方药组成的分析可推理出凡由气、痰、瘀所致的疾病皆可用此药治之,故鳖甲煎丸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理当有效。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中医药对其治疗有明显的疗效。本文通过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症状及病因病机分析,认为痰邪贯穿于甲状腺结节的始终,为本病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其痰邪病机提出化痰软坚法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基本方法,包括理气化痰、活血化痰、养阴化痰、温阳化痰、清肝化痰、健脾化痰等方法,在临床中要辩证施治,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结节为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结于颈前而发病,在治疗上多以理气、化痰、消瘀为治疗原则。颈部经筋分布广泛,通过探讨颈部经筋与甲状腺的生理解剖关系,发现颈部经筋与甲状腺结节发病有着密切联系。在经筋理论指导下探讨应用推桥弓疗法干预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运用推桥弓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践表明,扣种不同的甲状腺病患者,在所患疾病的某一时期或整个疾病过程中,可存在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痰瘀"表现。陈如泉教授在其临床过程中,从痰瘀证用药治疗甲状腺病,总结出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清且化痰、益气化痰、养阴化痰、温阳化痰、化痰软坚、清热化痰等十个法则。并指出在使用中,首当审痰瘀的有无,若存在痰瘀证候,尚需分清二者先后及主次关系,辨其偏瘀血、偏痰结、兼夹虚实、寒热的不同。在具体治疗时,由于痰瘀的相伴为患,还要确定化痰与祛瘀的主从或是痰瘀并治,并结合临床病例信治疗法则,精选有关方药。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彭坚认为痰瘀互结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主要病机,主要由气滞、痰凝、血瘀互结形成“痰瘀互结”。其主张治疗时顾护正气的治本之道,结合运用化痰消瘀、软坚散结之法使其标本兼顾,化瘀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古代医家对食管癌论述颇多,结合历代医家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主要病理为阴枯热结,痰气交阻;对该病的辨证应抓住气、痰、瘀三方面;在治疗中应化痰不忘理气,祛瘀不忘化痰,将理气药、化痰药与祛瘀药配伍应用,使瘀消痰化气畅而积除。  相似文献   

9.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临床上多对症治疗。文章总结魏开建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证经验。桥本甲状腺炎与遗传、情绪、饮食密切相关,气、痰、瘀病理产物结于颈前而发病。魏开建教授认为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治过程中应先辨病,再辨证,将桥本甲状腺炎分为5个证型,分别是肝郁气滞证、气滞痰凝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运用疏肝理气、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化痰散结等中药辨证论治。魏开建教授强调桥本甲状腺炎起病多因情志不舒,使气滞、痰凝于颈前而发病,故临证中擅从肝脾论治,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程益春教授治疗甲状腺肿结节肿瘤经验选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瘤都属于祖国医学"瘿病"的范畴.程益春教授认为,本类疾病的病因病机不外气、瘀、痰、火四端.由此提出本病属本虚标实,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散结消肿,分别采用化痰散结、活血散结、解毒散结、养阴散结、益气散结等5种方法,并筛选出疗效确切的药物;程师将本类疾病分成痰气交阻、痰瘀互结、痰热壅盛、气阴两虚4型,并将以上五种治疗方法贯穿其中,利用中医药治疗本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高梦  熊思雨  陈静 《新中医》2024,56(1):145-149
甲状腺结节又称瘿瘤,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阳化气,阴成形”解释了甲状腺结节产生的根本原 因在于阳气不足从而气滞、痰结、瘀阻,逐步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聚积在颈部。在“阳化气,阴成形”思想的 指导下,治疗甲状腺结节重在扶助阳气,消散阴邪,恢复机体阴阳平衡。近年来,针灸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外 治法在各类结节、积聚等实证治疗上疗效突出,“阳化气,阴成形”思想也可作为针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指导 思想。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析针灸治疗甲状腺结节,以期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新思路、 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程益春教授治疗甲状腺肿 结节 肿瘤经验选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瘤都属于祖国医学“瘿病”的范畴。程益春教授认为,本类疾病的病因病机不外气、瘀、痰、火四端。由此提出本病属本虚标实,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散结消肿.分别采用化痰散结、活血散结、解毒散结、养阴散结、益气散结等5种方法,并筛选出疗效确切的药物;程师将表类疾病分成痰气交阻、痰瘀互结、痰热壅盛、气阴两虚4型,并将以上五种治疗方法贯穿其中,利用中医药治疗本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畅达气机之法出发,探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笔者认为本病的病理因素为气、痰、瘀,长期的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致气、痰、瘀三者互结引发甲状腺癌,其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原则,治法以畅达气机为主,同时健脾、化痰、散瘀,还需与临床辨证及分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统计陈大舜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效案例,整理总结了陈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经验。他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机复杂,以阴虚火旺、气阴两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治疗上滋阴益气为治法总则,清热解毒、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辅;采用经验方芪合二贝二芍汤、二梗二仁汤、百合二仁二核汤等;对症灵活加减,临床效佳。  相似文献   

15.
从痰瘀互结是肿瘤发病的主要病机、痰瘀于肿瘤相关的临床表现、化痰祛瘀法在临床治疗肿瘤的应用等方面论述痰瘀与肿瘤。指出:痰瘀同源,痰瘀互结,应把化痰祛瘀作为基本法则,贯穿治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叶蓓  叶少玲 《四川中医》2012,(12):16-17
总结了许芝银教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经验,认为早期证属痰气交阻,治拟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中期证属痰瘀互结,治以破瘀化痰等;后期证属脾肾阳虚,治拟温补脾肾、破瘀化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近20年来甲状腺结节患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及数据分析,总结甲状腺结节的证型分布及用药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收集200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已发表的与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以实证居多,占80%,排名前5的依次为痰瘀互结证、气郁痰阻证、气滞痰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虚血瘀证。其中,痰瘀互结证病例占比最高,为24.46%。涉及脏腑频次排序前3位依次为肝、脾、肾,后期补充检索验证临床用药与辨证结果亦契合。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以实证居多,主要为痰瘀互结证、气郁痰阻证、气滞痰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气虚血瘀证,涉及主要脏腑依次为肝、脾、肾,常见的有疏肝理气类、健脾化痰类、活血化瘀类中药,包括夏枯草、浙贝母、柴胡、陈皮、莪术等。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中医学中常归为"瘿病"的范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是其基本病机。王素美主任医师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抑阳平阴,理气散结"为甲亢治疗基本方法。认为阴阳平衡是治疗甲亢病的关键,注重阴气的"平补""平舒"及阳气的"平抑"。治法上理气与散结并行,采用益气、行气等理气之法散痰、瘀之结。以此为基础,使用龙骨、浮小麦为基本药物,创制龙骨小麦系列处方,根据气滞、阴虚、痰瘀互结等多种病机辨证施治验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理发表的中医诊治甲状腺肿瘤(腺瘤和癌)文献,总结目前中医对甲状腺肿瘤的辨证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从1979-01—2008-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甲状腺肿瘤文献,统计其中医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频次。总结出常见证型和药物;分析证候要素,确定该病证候的主要病势虚实和脏腑病位因素;将方剂和药物按功能、归经归类,比较恶性和良性甲状腺肿瘤治疗用药的异同,总结甲状腺肿瘤中医治疗用药特点和常用治法。结果:共得证型41个,其中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气滞痰结、气滞血瘀、痰湿瘀阻和痰气瘀结证最为常见,占53.06%;证候病机以实性为多,占87.77%,主要是气滞、痰浊、血瘀、火热,虚性很少,仅占12.23%,主要是气血阴虚;证候脏腑病位主要在肝、脾。共用方剂200首,成方归为5类,以祛痰剂、理气剂和清热剂为主,自拟方多按清热化痰、滋阴养血、疏肝解郁治法进行组方。共得中药242味,按功能归为20大类,化痰、清热、活血化瘀、补虚和理气类药物最为常用,占81.45%,化痰药为第一位,清热药夏枯草是使用频次位最多的药物;药物主要归肝经、肺经、胃经、脾经、心经、肾经、胆经,占93.73%。结论:甲状腺肿瘤证候以实性多见,要注意对气滞、血瘀、痰浊、火热及气血阴虚病机辨证;化痰、清热、活血化瘀、补虚和理气是其常用治法和方药。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东垣学说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汉钧教授善用东垣脾胃学说治疗甲状腺疾病,现介绍于下。1 健脾理气、化痰散结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根据现代医学病理分类,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见于多种甲状腺疾病,如滤泡状腺瘤、甲状腺囊肿、乳头状腺瘤、腺瘤样甲状腺肿等,属中医“瘿”病中“肉瘿”范畴。唐师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宜,情志失调,思虑过度或劳逸失调,而致脾气受损。盖脾为仓廪之官,饮食失宜最先伤脾。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木郁克土,脾气自虚。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水液运行失常,日久聚液为痰,痰阻气机,痰湿凝聚,久而成瘀,痰瘀互结于颈前,而成甲状腺结节。唐师据此病机在治疗上以健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