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各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从而探讨这一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发现、损伤严重程度以及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量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I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并以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发展,IDN组HCY浓度(20.31±7.43)μmol/L,明显高于SDM组(17.33±5.05)μmol/L(P〈0.05),CDN组HCY浓度(25.38±8.97)μmol/L又明显高于IDN组(20.31±7.43)μmol/L(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有助于判断和监测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血清HCY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FA)及维生素B12(VB12)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中的变化。方法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2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3组患者HCY水平升高(P〈0.05)而叶酸和维生素维生素B12水平降低(P〈0.05),HCY与FA和VB12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和-0.43(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CY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FA和VB12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下降,这些指标可能与T2DN的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肌酐水平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肾衰竭组。4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并随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程度相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望成为糖尿病肾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赖战峰  黄媛  张涛  沈寒蕾 《当代医学》2011,17(28):37-3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妊娠妇女7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OGTT2小时血糖及血尿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同型半胱氨酸与空腹血糖、OGTT2小时血糖及血尿酸相关(P〈0.05或P〈0.01)。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妊娠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控的一个指标,有效控制孕妇血糖、血尿酸可减轻高同型半胱氨酸所致大血管、微血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伴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将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无肾病组和肾病组,分别检测其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DN组血清HCY又显著高于NDN组,P<0.01,糖尿病非肾病组血清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有助于监测、判断T2D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侯小光 《中外医疗》2012,31(10):57-57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以15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以142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2组患者FBG,2hPBG,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9±3.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9.6±2.4)μmol/L,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小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182-418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和(或)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单纯老年TIA患者作为B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TIA患者作为C组;另选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测定全部研究对象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B组、C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对照组D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D组、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老年TIA患者或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肌酐水平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肾衰竭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比较,糖尿病合并肾病组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并随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每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Hcy相关性及叶酸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及叶酸对上述两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2011年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门诊、住院患者连续入选为研究对象,收集有效病例60例,并按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分组,同时收集体检对照者资料20例,分别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以判断糖尿病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监测叶酸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肾功能的变化,明确叶酸对上述两者的影响作用。结果 2型糖尿病各组病人血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高于体检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高于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P〈0.05);叶酸治疗后T2DM各组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肾病有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血管内皮损伤所致;补充外源性叶酸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以了解肾损害的情况。方法: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并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中Hcy的含量。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Hcy含量明显偏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单纯性糖尿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Hcy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对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损害有一定临床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疑诊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查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39)、糖尿病肾病早期组(n=38)和糖尿病肾病中晚期(n=33),分别测定其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对其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效益进行评价。结果 110例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GFR、Scr和BUN有显著相关性(r=-0.746、0.902、0.745和-0.770、0.846、0.701,均P〈0.05),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试验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灵敏度分别为87.32%、90.14%,特异度分别为94.82%、100.00%)。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根据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8例和临床期肾病组(CDN组)25例。检测IGF-1、IGF-BP3、UAER等指标,分析IGF-1、IGF-BP3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和病情轻重的关系。结果:CDN组血清IGF-1、IGF-BP3和UAER均明显高于SDM与EDN组(P <0.01),CDN组血清IGF-1、IGF-BP3和UAER亦均明显高于EDN组(P <0.01)。 IGF-1与肌酐、尿素氮、UAER和IGF-BP3均呈正相关关系(P <0.01),与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无相关关系(P >0.05),而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关系(P <0.01)。结论: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尿素氮(BUN)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间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糖尿病组,UAER<30 mg/24 h)75例、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30~300 mg/24 h)71例、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300 mg/24 h)41例。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4组入选者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A、B、C三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两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在A、B两组中CysC和β2-MG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cr和BUN的阳性率(P<0.05);而在C组中CysC、β2-MG、Scr和BUN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β2-MG、Scr、BUN间均为正相关性(P<0.05)。 结论 血清CysC、β2-MG、Scr和BUN均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其中CysC、β2-MG在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tHcy、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浆tHcy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代谢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代谢紊乱特点HbA1c。方法:收集13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肾功能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组(T2DM组)54例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KD组)7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再将DKD组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结果:DKD组患者血清TC、LDL-C、肌酐及尿酸水平均高于T2DM组(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组的TC、LDL-C及肌酐水平均升高(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明显较低(P<0.01),但2组患者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尿酸的代谢紊乱有关,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尿酸的水平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继发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法测定95例糖尿病患者(包括29例无肾病组、66例肾病组)和5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P(A)水平,酶法测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后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LP(A)与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及对照组(P均<0.01),CH、TG和ApoB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肾病组LP(A)水平与肾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r=0.2538,P<0.05)。结论LP(A)水平与糖尿病患者有无并发糖尿病肾病及肾损害的程度有关,监测LP(A)浓度,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患者有无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液清蛋白排泄率分为A、B、C组:正常清蛋白组(A组,n=48),微量清蛋白组(B组,n=37),大量清蛋白组(C组,n=34),同时采用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Hcy、CysC、尿β2-MG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各组间血清Hcy、CysC、尿β2-MG水平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CysC、尿β2-MG联合检测可以推断糖尿病肾病的损害程度,提示临床应早期干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几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32-13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量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临床糖尿病肾病组(P0.01)。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胱抑素C阳性16例,阳性率为50.0%,hs-CRP阳性17例,阳性率为53.1%,Hcy阳性15例,阳性率为46.9%,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25例,阳性率为78.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指标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肾病组(n=50)与糖尿病无肾损伤组(n=20),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检测3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Cys C和Hcy。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肌酐、尿素氮、UAER及Cys C水平高于糖尿病无肾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无肾损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的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ys C和Hcy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 D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 ACR)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同时对3组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尿酸( UA)、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CRP)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中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被纳入回归方程,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欠佳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