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患者失牙区牙槽嵴发生慢性持续不可逆的骨吸收,引起骨量减少和剩余牙槽嵴形状的改变,加大临床修复工作的难度[1]。牙槽嵴吸收进行义齿修复,尤其是牙槽嵴重度吸收时,常固位不良,影响义齿的功能[2,3],其中下颌总义齿修复更为困难,修复治疗成功率较低。通过采用不同取印模法和  相似文献   

2.
任乃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55-2956
全口义齿修复中常见牙槽骨严重吸收致无牙颌牙槽嵴过于低平,给义齿修复带来困难,以下颌牙槽嵴吸收低平多见.颌骨低平、平坦甚至呈凹形.其中义齿固位不良是最主要的问题.对此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改进修复方法,以提高下颌低平牙槽嵴总义齿的固位,提高修复质量.近年来,对18例患者在常见修复方法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临床修复的疗效及意义。方法自2009年以来我院收治的对低平牙槽嵴下颚总义齿修复患者60例,按标准进行选择并分类急性评判观察,按照我院修复低平齿槽嵴下颌总义齿的方法步骤急性修复,修复完成后对所有患者进行2~3年的随访,按照标准评定修复效果。结果 60例低平下颌牙槽嵴患者中,达到一级标准的患者有28例,占46.7%;达到二级标准的患者有30例,占50.0%;达到三级标准的患者有2例,占3.3%,总有效率达到96.7%。本组患者中,有32例患者在佩戴义齿1~2年后做了相关的基托垫底处理,对患者义齿进行边缘进程封闭及增大其固位力等相关处理,其牙槽嵴的吸收状况没有显著变化,所有患者的义齿都能正常使用。结论低平齿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要有好的效果,主要是能否制做出良好的印模,从而保证基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的临床修复方案。方法选择30例2016年11月至次年5月期间收治的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病患,根据随访结果了解其修复评级以及修复后的适应情况,结果处于一级、二级、三级的比例分别为56.67%、40%以及3.33%,修复成功率达到96.67%;适应时间方面,平均适应时间为(3.31±0.42)个月,73.33%患者需3~5个月才可适应。结论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在临床修复过程中需考虑面、磨光面、舌运动、基托等多方面的因素,强调义齿的固位力和稳定性,并考虑到患者的适应时间,尽可能减轻不适感,提升修复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5.
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口腔修复的一大难题,应力是引起其吸收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应力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机理,分子机制,义齿与剩余牙槽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陈宇 《河北医药》2010,32(6):685-686
目的探讨上颌松软牙槽峭无牙[牙合]全口义齿患者的修复要点。方法选择上颌松软牙槽峭无牙[牙合]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修复前询问患者义齿使用习惯,检查口腔及旧义齿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复前手术,择期重新修复。在修复后6、12、24个月后复查,根据病历记录检查患者口腔和义齿情况是否有改变。结果义齿修复后的12个月内,牙槽峭的松软范围没有明显扩大及其他并发症,义齿使用效果良好。但是义齿修复后的12个月后,则有些患者出现一些不良的并发症。结论伴有上颌松软牙槽峭的无牙[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时,应该注意印模的准确性、前牙与牙槽峭顶的位置、前牙的覆[牙合]与覆盖,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并定期复查,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沈会领  陈艳霞 《河北医药》2009,31(12):1437-1437
患者,女,75岁,退休职工,因上下颌义齿极度脱落,无法进食,要求重新义齿修复前来就诊。患者于16年前行上下颌全口义齿修复,其间更换过2口,于10年前更换最近1口义齿至今。口外检查:患者息止颌位时,垂直距离56mm,而戴用旧义齿正中咬合时面型明显变短,咬合垂直距离47mm。低于9mm,说话时下颌义齿脱落,摘除义齿后患者面型凹陷,反颌面型。口内检查:下颌为无牙颌,严重牙槽嵴萎缩,几乎与口底及前庭沟黏膜平齐,上颌后牙牙槽嵴低平。反覆颌12mm。  相似文献   

8.
王小丽  罗星 《贵州医药》2011,35(4):346-347
老年患者由于牙周病、或戴用不合适义齿等多种因素,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的全牙列缺失,牙槽嵴常常出现上颌牙弓向内上变窄,下颌牙弓向外下变薄的现象,严重的呈反关系,甚至有牙槽骨吸收不规则者形成部分正常,部分反的情况。在制作全口义齿时,这些异常的上下牙弓位置关系对排牙要求增高,难度加大,因此合理的排牙是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可以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而且对于防止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和义齿基托的折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对5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修复要点。方法:选择牙槽嵴低平患者26例,采用改良二次印模法制取印模,确定患者颌位关系后排牙.适当的伸展基托制作全口义齿。在修复后3个月、半年复查了解戴入情况。结果:义齿修复后、3个月、半年复查中,患者全口义齿固位良好,患者满意,修复效果良好。结论:在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注意印模准确性、正确颌位关系的确定、良好的排牙、适当的基托延伸以及定期复查全口义齿才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平齿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低平齿槽下颌总义齿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三级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判观察。结果 60例低平下颌牙槽嵴患者,修复后,28例患者达到一级标准、30例患者达到二级标准,2例患者达到三级标准。结论修复低平齿槽嵴下颌总义齿的过程中,需严格掌控基托的密合和伸展,舌的运动情况,磨光面和牙合面的高度和排列等不同方面,可有效加强义齿的稳定性和提高义齿固位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牙合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对低平牙槽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低平牙槽嵴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用舌侧集中牙合,对照组戴用解剖牙合全口义齿,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以及义齿固位性、稳定性和舒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5.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对低平牙槽嵴患者具有稳定、舒适、美观、咀嚼功能良好、制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宏斌  高平  殷恺  周晖  孙迎春 《天津医药》2003,31(9):606-607
附着体可提高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延缓牙槽嵴的吸收 ,减少卡环的暴露 ,增加义齿的美观效果 ,已在远中游离端缺损的修复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1]。游离端义齿远中无基牙支持 ,承受牙合力时应力的分布较为复杂。笔者采用有限元法 ,设计建立包括精密附着体修复的下颌KennedyI类缺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按照不同数量基牙的设计对模型进行修改 ,模拟正中牙合和侧方牙合 ,对远中基牙的牙周支持组织进行应力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主要设备成人下颌骨标本 ,骨质正常 ,C76和D67缺失 ;McCollum附着体(德国) ;Bayer牙托粉(上海) ;螺旋CT (GECTI,…  相似文献   

13.
张忠平  董强 《贵州医药》2009,33(12):1151-1152
口腔种植义齿主要是通过以植入颌骨内的种植体为支撑,并在与种植体精密联接的基桩上进行义齿修复。具有保护天然牙、义齿稳固舒适、成功率高等优点,尤其对部分常规口腔修复疗效不佳的病例,如牙槽嵴吸收严重的全口义齿修复,体现了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全口义齿修复中常能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例如牙槽嵴高度吸收后。其上或有游离松软组织,支持骨受力不均或集中于局部,或者牙槽嵴呈刃状,其上黏膜过薄;戴义齿后义齿组织面看似密合。但有反复压痛;软硬组织倒凹大,义齿摘戴时基托边缘压迫产生疼痛;义齿下牙槽嵴受压不均匀造成义齿性口炎:义齿不密合产生压痛或固位力减低。本研究通过对53例已戴全口义齿不能达到满意效果的患者用软衬作衬垫。以观察软衬对全口义齿压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l apatite,HA)和胶原膜行下颌牙槽嵴增高术的临床效果。采用HA和胶原膜植入修复下颌牙槽嵴萎缩10例,结果表明HA和胶原膜生物相容性好,植入物与基骨结合稳固,牙槽嵴增高5~8mm,伤口均一愈合,无1例伤口裂开、植入物逸出等并发症。此项技术操作简捷,术后牙槽嵴不易变形,义齿修复后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6.
使用常规全口义齿修复牙槽嵴萎缩的无牙颌患者后,常存在着义齿易脱落、咀嚼效率低、并伴有疼痛不适等问题。种植覆盖义齿的应用,为牙槽骨萎缩的无牙颌患者提供了新的修复方法。本研究就是采用球帽种植覆盖义齿在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长义  张连云 《天津医药》1998,26(7):437-438
许多戴下颌总义齿的患者都存在着固位不良,其原因除修复水平外,更主要的是下颌牙槽嵴本身的条件。因此对下颌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患者保存残留牙齿,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基础上将根帽附着体固定在牙根上,增加义齿的支持和稳定作用,制成根帽附着体下颌总义齿。该修复方法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已逐渐应用,但在国内尚难推广普及。笔者于1995年9月至1997年9月采用国产根帽附着体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行下颌软衬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56例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下颌软衬修复治疗,分别对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12个月之后的咀嚼效率、牙齿咬合程度、义齿的稳定性以及口腔的健康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接受治疗12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对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进行下颌软衬修复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结论:采用下颌软衬修复的方式治疗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由于增龄性的改变,在大部分牙列缺损中牙槽嵴萎缩,并存有个别残冠(根),为义齿修复带来了困难。2003—2005年作者对80例老年人大部分牙列缺损,同时上下颌内尚存有1~3个残冠(根),体质较弱,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不宜拔牙。又因经济状况较差,不能采用复杂的套筒冠、附着体等修复方法的患者,选择对残冠(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并依颌间距离的大小在上下颌残冠(根)上做铸造核桩,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平牙槽嵴下颚总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的下颌总义齿,按照三级标准进行评判观察疗效。结果静止发音后,可正常进行咀嚼运动者25例,为I级标准,占所有病例45.45%。偶发脱位,咀嚼、吞咽尚正常,发音无碍患者26例,定义为Ⅱ级标准,占47.27%。无论是咀嚼,吞咽还是发音都频有脱位现象出现的患者占4例,评级达到Ⅲ级,越占7%。结论对低平齿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从基托的密合和伸展,到面的高度与排列,舌的运动情况以及磨光面多方考虑严格掌控,对义齿稳定性的加强和义齿固位力的提高有着综合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