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张东风 《淮海医药》2007,25(5):444-444
腰椎髓核脱出症或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病手术所需时间长,并对麻醉的要求也较高,其不仅要解决镇痛等一般性麻醉问题,而且还要在术中麻醉的情况下,要求患者按医生指令活动下肢以配合手术操作.而以传统的药物、方法施行麻醉,临床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为完善麻醉方法,提高麻醉质量,给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我科自2005年开始以单次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方法用于本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唐山市腰椎问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术后椎体骨密度的不同变化。方法 对72例已施行了髓核摘除术的患者进行同顾性的问卷调查、一般查体、椎体骨密度测量;并按手术方式及突出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①椎突症手术组患者中未施行髓核摘除的腰椎椎体骨密度均低于正常组。②椎板切除并髓核摘除术后的相邻腰椎椎体骨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骨质疏松可继发引起腰椎退行性变;椎体边缘硬化导致髓核摘除术后相邻椎体骨密度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3.
林勤 《福建医药杂志》2014,36(6):152-153
Quadrant通道系统在脊柱手术中应用广泛,可应用治疗各类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滑脱症。其采用从患者背部进行手术,通过建立一个可扩张撑开的背部"通道",不需广泛剥离肌肉及软组织,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切口疼痛轻的特点。顺利完成腰椎滑脱复位、椎管减压、腰椎间隙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传统开放手术的操作,具有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近期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腰椎功能。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以来引进此系统,开展了脊柱微创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手术配合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旨在提高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Ⅰ度和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RF椎弓根钉内固定、减压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PLF)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25例占69.44%;良7例占19.44%,可4例占11.11%。优良率达88.89%。术后跟踪随访3~48个月,半年后拍片显示植骨愈合良好,患者满意。结论此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有效复位,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腰椎退行性变而引起的腰椎不稳症患者越来越多.目前,认为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它常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存在,其手术治疗不能以一般的神经减压术及椎管成形术解决.  相似文献   

6.
付堂贤  吕武 《贵州医药》2003,27(8):740-74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有开窗、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减压等手术 ,但对腰椎的结构、力学稳定性有一定破坏作用 ,尤其全椎板切除术将使后期腰椎不稳症发生率明显增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进一步认识到腰椎结构的完整对脊柱稳定功能的重要性。 1 997年美国Sofxmor .Danek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代中后路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系统 (MED) ,1 999年第二代MED(METRX)投入临床使用。近 2年该技术在欧美及国内逐渐开展 ,优良率达 95 %左右 ,但其适应症、技术要领、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微创管道系统 X-Tube 腰椎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 LDH 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微创管道系统 X-Tube 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血清指标等,分析2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4%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伤口一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CK、CRP、WBC 及 NE%均低于对照组,其中2组间 CR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其他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微创管道系统 X-Tube 行腰椎髓核摘除术对 LDH 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椎间孔镜微创术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椎间孔镜微创术,对照组接受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腰椎后伸、腰椎前屈、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0年来7例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早期有迹象表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患者,治疗要求上绝对卧床,早期静脉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并适当给予激素;2周后没有明显疗效的患者,且腰部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抽搐及高热等症状或者高热消退后再次出现高热的患者,应尽早行病灶清除及灌洗引流术。结果 7例椎间隙感染患者,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3例。7例患者均治愈,术后6~12周在腰椎保护下行走。随访6个月~1年,效果优良。结论发现椎间隙有感染的迹象,应尽早治疗,一旦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应立即行病灶清除及灌洗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青壮年病例多见,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高,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手术和非手术疗法各有其特征,不同病理阶段的临床表现各不同。笔者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以来对128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如骨盆牵引、理疗等,其中31例疗效不理想的患者进行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其中10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术式,21例行开窗髓核摘除术式,术后随访6个月~6年。以下对二种术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治的拟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针对临床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患有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的60例患者有关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采用有限减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固定椎弓根及植骨融合术的3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腰椎经临床手术治疗后的JOA评分、VAS评分、Prolo评分及治疗前后患者腰椎滑脱率情况。结果在产生滑脱度不同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JOA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VAS评分、Prolo评分、滑脱度等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具有更为显著地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炎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31-33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再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84例再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原因分析、影像学辅助检查、体格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定期随访。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主要因素为椎间盘突出、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失稳、椎管狭窄、髓核复发等,占73.7%;再手术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81.0%,2次以上再手术发生率为8.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有很多.再手术前需要综合评估再手术的原因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术后要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首次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997-2007年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探讨首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76例首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首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失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52.8%。结论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未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多间隙突出遗漏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并发后腰椎不稳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对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其中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为观察组,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6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VAS和O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术后早期疼痛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是多年来影响腰椎手术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由于神经根炎症刺激和手术过程中的机械刺激等原因,患者会出现术后持续一段时间的疼痛、麻木,使早期下床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的机制、操作方法、主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方法 自2000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患者103例,均予以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回顾分析其手术方法、治疗机制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年限3个月-3年。8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21例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等感觉障碍,均在6个月-1年内恢复,103例行走功能完全恢复,1例椎间融合器向前滑脱进入椎体前方但未引起任何症状。结论 RF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钉棒内固定坚强,Cage融合稳定。是否正常植入椎弓根钉,合理放置Cage进行融合,有无充分减压等对手术疗效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2005~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共行腰椎后路手术326例,发生脑脊液漏11例。其中6例为腰椎管狭窄症,3例为腰5椎体滑脱症,2例为腰椎压缩骨折(腰2椎体压缩骨折1例,腰3椎体压缩骨折1例);9例患者术中发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发现。术中发现的9例采用直接缝合、筋膜覆盖,使用可吸收明胶海绵。1例患者再次修补。全部病例术后体位限制、预防感染、补足液体、加强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结果经上述处理后10例患者3~5d拔出引流,切口愈合良好。1例患者切口31d愈合。全部病例无椎管内感染、颅内感染、脊髓和神经根症状、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对腰椎术后路发生的CSFL患者术中尽量修补破损的硬脊膜,术后处理恰当可有效治疗脑脊液漏。长期不愈的再次修补也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再手术治疗腰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与初次腰椎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手术临床疗效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再手术治疗腰椎失败综合征患者与初次腰椎手术患者各30例患者的资料(随机抽取),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及术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再手术治疗腰椎失败综合征优10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3%;初次腰椎手术优17例,良10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0%。结论通过术前准确的诊断,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再次手术治疗腰椎失败综合征可获得与初次腰椎手术同样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姚广菊 《淮海医药》2000,18(3):222-22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它是腰椎间盘纤维环因退化变性或损伤而出现破裂,导致髓核突向后方或后外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需要手术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着创伤大、术后可能出现神经根粘连、硬膜纤维化、腰椎不稳定等并发症,从而导致腰腿痛不能缓解.近年由于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彻底克服了上述缺点.我院骨科1999年1月~10月引用经皮穿刺(AMD)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现将资料完整的20例患者的整体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卫国  张智东  桂平 《江西医药》2008,43(11):1180-1181
目的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方法5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腰椎峡部裂致脊椎真性滑脱患者1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35例。3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有限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后路椎管减压,1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4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手术患者优良率82.5%。结论下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主要为短节段融合术,合并腰突症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者应同时治疗,下腰椎滑脱症者还须行复位术及内固定术,内固定是手段,融合是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