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iae,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增多趋势[1]。MP与病毒或细菌等其它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各类疾病,仅根据临床症状很难作出鉴别诊断[2],而实验室提供的血清学结果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因呼吸道感染住院226例患者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及血清冷凝集试验(CAT),目的旨在探讨血清学试验诊断MP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2000年3月~2001年4月对儿科及呼吸内科…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最小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原发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首先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然后下行感染病理变化主要是间质性肺炎、急性细支气管炎,除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脑炎、肾炎、心肌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肺外疾病,是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源之一,特别是0~9岁小年龄组儿童是高发人群,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儿童发育.因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分别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胶体金法同时对35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抗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探讨其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比较.  相似文献   

3.
马振平  李薇 《海南医学》1996,(3):158-159
应用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MP),具有快速、准确、特异的特点,对我们临床上的准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先进手段。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其他肺外并发症的重要病原体,该病原体在非细菌性肺炎和非病毒性肺炎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以往临床诊断都依靠于支原体培养和血清学方法,不能满足快速诊断的要求,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310例肺炎支原体标本,现报告如下:1.材料:1.l标本来源:标本多来自本院住院部,少部分来自门诊儿科诊室的病儿咽拭子。1.2标本处理:取病儿咽拭子于500ti!生理盐水中漂洗片刻,然后15000rPm/10…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传播机制易实现多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感染所致肺炎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能引起肺内改变,而且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多脏器损害。肺炎支原体是急性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全球范围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我们采用FTC-2000实时荧光量PCR扩增仪,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共计1579份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陆东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526-3526
近年来,随着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增加,人们发现肺支原体己经成为人类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过去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手段,只能依靠非特异性的检测作为临床的诊断指标,使不少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得到及时、准确诊断。近2年,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指标,为临床提供了确切的实验诊断依据,但Mp-IgM的检测方法有较多种如:颗粒凝集法、金标斑点免疫法、ELSA法等。方法不同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不同,为此我院经过2004年至2005年收集的360例血液标本进行临床试验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033例住院患儿取静脉血2mL,取血清在生物薄片马赛克TM上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原体的抗体。结果1033例中共检出肺炎支原体71例,检出率为6.87%。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5.03%),混合感染19例(1.84%)。各年龄组MP感染率分别为1个月至1岁1.69%、~3岁13.78%、~6岁18.27%、~14岁19.23%。全年均可检出MP,且无季节差异。所有病例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本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现象普遍。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特异性肺炎支原体(MP)抗体IgM、IgA和IgG对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的意义。方法:分别对30例正常健康儿童和76例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采用Serodia-MycoⅡ方法检测MP-IgM,ELISA方法检测MP-IgA和MP-IgG。结果:30例正常健康儿童中,MP-IgG阳性2(6.67%)人,MP-IgM、MP-IgA皆为阴性。76例受检标本中,第1周,MP-IgM检出阳性率最高,为70.97%;第2周,MP-IgM、MP-IgA和MP-IgG检出阳性率都达到80%以上;第3周,MP-IgA阳性率下降至26.32%,MP-IgM、MP-IgG阳性率基本无变化。随访57例患儿,25例随访期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MP-IgA阳性率从32%上升至84%。结论:MP感染1周内,MP-IgM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血清学指标,MP-IgA对再感染患儿的诊断较MP-IgM更有价值。同时检测MP-IgM、MP-IgA和MP-IgG能获得最佳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无实验室诊断依据时,临床难以与其它病原进行鉴别。我室采用MP-IgM、IgG检测,统计了2002-01~2002-12 MP抗体阳性标本174例,提供了MP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薛琴  刘岑 《中外医疗》2009,28(24):166-166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方法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方法对20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不同血清学方法进行血清抗MP lgM检测。结果SERODI-A-MYCO凝集试验、ELISA法、金标渗滤法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抗MP lgM敏感性分别为94.6%、80.4%、46.4%;特异性分别为97.3%、95.3%、98.0%。结论SERODI-A-MYCO凝集试验和ELISA法诊断MP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马慧  董蕙芳 《医学综述》2000,6(11):F002-F002,F004
目的:报道兰州地区肺炎以原体(MP)致肺部感染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用血清学试验,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对40例MP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MP感染病例占同期肺部感染病例的7.84%,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占同期肺炎住院病例的9.12%。继发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较重、合并症多、治疗上较为棘手。结论:兰州地区肺部感染患者中MP是不可忽视的病原体之一,MP感染在中老年肺部感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3例的诊断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许英 《当代医学》2010,16(28):57-58
目的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探索支原体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12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以及肺部X-线、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热、咳嗽是主要临床症状,其次为喘息、肺部湿音、干音。X-线表现呈现多样性。血清学诊断提示需单份血清MP-IgM和双份血清MP-IgG检测或二者结合以提高阳性率。结论 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以及胸部X-线表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定量ELISA和荧光PCR均适合临床应用,联合应用有利于作出早期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快速培养法在成人社区下呼吸道感染(LRTIs)患者MP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LRTIs患者120例,取患者咽拭子样本用快速培养法进行培养,同时做血清学MP抗体(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结果受检的120例LRTIs患者中,33例MP快速培养法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27.5%;24例血清学检测MP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20.0%;MP快速培养法阳性率高于血清学检测MP抗体,但两种检验方法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快速培养法培养MP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MP快速培养法与血清学检测MP抗体联合应用能提高阳性率,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我们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128例MP感染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MP感染既有呼吸道症状,又可导致肺外多系统损害,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依然是目前临床诊断MP感染的主要手段,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用于MP感染的早期诊断。大环内酯类仍是治疗小儿MP感染的首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重症MP感染,MP肺炎合并肺不张应争取在病程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冬春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偏高,男孩患病率与女孩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严重危害小儿的身体健康,采用特异性、敏感性高的检测技术快速检测MP,可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除能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外.还可以并发肺外多系统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其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且往往缺乏肺部体征而易漏诊、误诊。我们在1993年10月开始,采用问接血凝法(IHA)对146例肺炎患儿开展了MP特异性抗体(IgM)的快速检测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不但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并可通过血行到达肺外器官或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肺外并发症。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明确诊断的126例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支原体肺炎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健 《吉林医学》2010,31(3):313-314
肺炎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肺炎支原体(Mycoplasrna pneumoniae,MP)是小儿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喘息等,还可以引起多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更一步认识小儿支原体肺炎,做好本地区MP肺炎的预防工作,现统计了我院2006~2009年间168例MP肺炎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并可引起多系统疾病,危害性严重。献报道支原体肺炎占所有肺炎总数的10%—33%。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于2001年11月—2003年6月共收治MP肺炎9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改进及对病原体的不断认识。MP及链球菌感染后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全身性疾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现对我科近两年来伴支原体抗体IgM阳性及抗“0”增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