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残胃食管癌、贲门癌再手术并消化道重建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4~ 2 0 0 1年 ,笔者共施行残胃食管癌、贲门癌再手术 3 0例 ,并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消化道重建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48~ 77岁。贲门癌 19例 ,中下段食管癌 11例。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 2 4例 ,其中 1例历经 3次手术 ,先行胃穿孔修补 ,又行阑尾炎切除 ,再行胃大部切除 ;另 6例均为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术后至患胃癌或食管癌的时间为 2~ 2 4年。手术方法 :1全胃切除后空肠食管端侧吻合 ,适用于行毕 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先将胃肠吻合口切除 ,行空肠端端吻合。将吻合口远侧的…  相似文献   

2.
着重探讨吻合口与残胃体的细胞动力学变化及细胞DNA含量 ,以期作出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 :1997年 2月~ 11月间因残胃复查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门诊患者 31例 ,均为行胃部分切除术后 5年以上者。其中男 2 7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5 5 .94± 12 .0 5 )岁 ,残胃术后平均时间 (16 .30± 3.73)年。所有患者行胃镜检查 (OlympusGIF XQ2 0 0 型 ) ,并在吻合口及残胃体大弯侧分别取活检 8块 ,其中 3块行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 ,其余做病理检查。2 .DNA含量及细胞动力学检测 :①DNA含量 :…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胆囊切除后十二指肠胃返流量是否与术前不同以及是否引起胃粘膜组织和胃酸分泌改变.方法:11例胆囊结石患者,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50岁(33~67岁).均经过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疾患并作静脉胆道造影确定胆囊有功能.胆囊切除前和切除后6个月行以下三方面的检查:1.测定基础胃酸(BAO)和最大胃酸(MAO);2.在胃基础分泌情况下测定胃液中胆汁的含量;3.经胃镜在胃窦和胃体部取活检.结果:全部患者胆囊切除术后胃液中胆汁酸含量升高(p<0.01),空腹胆汁返流量(FBR)术前平均是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后胃瘫15例临床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瘫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1997~ 1999年 ,我科收治胃瘫患者 1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2~ 76岁。均符合下列标准 :1术后 7天仍需行胃肠减压 ,或者停止胃肠减压进食流质饮食 ,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疏质饮食后 ,再次出现胃潴留症状而需行胃肠减压者 ;2无机械性肠梗阻征象 ;3无明确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4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等。本组发生胃瘫原因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7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3例 ,结肠癌根治术后 2例 ,直肠癌 mile’s手术、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5.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为 178例行肺、食管手术患者取腋下微创切口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8例 ,女 4 0例 ;年龄 4 2~ 72岁 ,平均5 8岁。其中肺癌 12 9例 ,肺炎性假瘤 5例 ,肺结核 17例 ,支气管扩张症 17例 ,食管癌 8例 ,贲门癌 2例。 16 8例肺手术中 ,肺叶切除术 (包括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 115例 ,袖状肺叶切除术 16例 ,全肺切除术 2 8例 ,心包内全肺切除术 9例。 8例食管癌手术中 ,经左颈、右胸、上腹部三切口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 1例 ,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用吻合器颈主动脉弓上机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自发性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白发性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CT、MRCP、胃肠造影、ERCP等检查确诊11例。术中证实胆囊十二指肠瘘17例,胆囊胆管瘘7例,胆囊结肠瘘5例,胆囊胃瘘3例。30例行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其中19例行胃肠瘘口修补术,2例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和十二指肠造瘘术,2例行十二指肠瘘口修补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6例行T管引流(其中4例用部分胆囊壁修补),1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另2例仅行肠腔切开取石。本组死亡2例,余恢复良好。结论结合B超、CT、MRCP、胃肠造影、ERCP等检查有助于术前胆囊内瘘的诊断;本病应开腹尽可能切除胆囊,并根据瘘口部位、大小等综合分析后行瘘口修补等手术。  相似文献   

7.
颜素华  鲁红  李新丽 《山东医药》2006,46(11):48-48
1999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共处理术中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8例手术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4~76岁,平均68岁;均ASAⅢ级。其中实施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20例。其中行阑尾切除术8例,胆囊切除术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5例,骨折修复术5例,脾切除3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其中3例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仅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发作即中止;  相似文献   

8.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云  郑大梅 《山东医药》2002,42(20):75-76
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是将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经静脉通道输入人体的方法。可使患者在不进食情况下 ,仍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行TPN治疗患者 70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胃肠手术后行支持 70例 ,男 4 2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5 9岁。其中贲门癌切除手术 35例 ,食管癌切除手术 2 6例 ,全胃切除术 2例 ,胃窦癌根治术 2例 ,Miles手术5例。护理 :1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及使用。 TPN的营养素不能单独直接输入人体 ,必须混匀稀释后输入 ,否则会发生并发症 ,也起不到最大营养作用。配…  相似文献   

9.
20 0 2~ 2 0 0 3年 ,我们对上消化道手术患者采用肠内营养乳剂瑞素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上消化道手术患者 ,男 38例、女 12例 ,年龄 2 1~ 87岁。其中 ,食管、贲门癌手术 9例 ,胃癌手术31例 ,十二指肠手术 6例 ,肝、胆手术 4例。术式 :胸内胃代食管 8例 ,近端胃大部切除 12例 ,远端胃大部切除 15例 ,全胃切除 9例 ,胆肠内引流 6例。方法 :术前将液囊空肠导管随胃管一并插入 ,术中将液囊空肠导管送至十二指肠内或空肠上段。胃管留在残胃内以待作术后胃肠引流之用。术后 2 4小时始从液…  相似文献   

10.
自 1998年以来 ,我院应用镇痛泵治疗手术后疼痛 12例 ,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42~ 80岁 ,平均5 4.5岁。其中胆囊切除手术 4例 ,胆总管手术 2例 ,结肠癌 2例 ,腹股沟疝 1例 ,髋关节置换 2例 ,胃大部切除 1例。方法 :将吗啡 2 mg、0  相似文献   

11.
1994 1998年 ,我院手术治疗 2 9例壶腹部肿瘤 ,其中 13例行局部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9例壶腹部肿瘤患者中 ,男 2 5例 ,女 4例 ,年龄 36 76岁。其中局部切除组 13例 ,平均年龄 6 3.5岁 ,肿瘤直径为 1.12 .4cm ,平均 1.7±0 .3cm ;胰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脾切除术后病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对术后进行病原治疗的54例患者与未行病原治疗的38例患者进行了5年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病例选择 92例均为经本院脾切除术的晚血病人,其中粪检阳性14例,COPT阳性、环沉率>5S例,直肠镜检发现虫卵2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为病原治疗组,乙组为对照组.甲组男47例,女7例,平均年龄45±12岁,距手术时间6.4±3.8月,手术:脾切除 断流术48例,脾切除 分流术6例.乙组男34例,女4例,平均年龄49±9.6岁,距手术时间5.8±4.4月,手术:脾切除 断流术35例,脾切除 分流术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呕血、黑便史,2年内无血吸虫病原治疗史;HBsAg阴性  相似文献   

13.
Barrett食管55例临床、内镜特征及幽门螺杆菌检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 95 12例 ,确诊为Barreett食管 (BE) 5 5例。我们对 5 5例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及幽门螺杆菌检出情况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性 38例 ,女性 17例 ,年龄 30~ 85岁 ,平均年龄 46.8岁 ,其中 40岁以上 46例 ,占 83.6% ,病程 0 .5~ 2 4年。有胃大部手术史 2例。2 .临床表现 :5 5例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为烧心 31例(5 6.36% )、反酸 2 9例 (5 2 .73% )、上腹部隐痛 16例 (2 9.0 9% )、胸骨后灼痛 10例 (18.18% )、吞咽不利 9例 (16.36% )、消化道出血 6例 (10 .90 % )。3.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 2001年7月入院并治愈的11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未行胆囊切除术.根据是否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将所有患者分为EST组和非EST组,并根据是否行胆囊切除术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平均随访18.5个月(6 ~ 30个月).EST组38例,其中16例行胆囊切除术,均无胆石性胰腺炎复发(0/38);非EST组74例,14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14/74),复发率为18.9%,两组有显著差异(P < 0.01).在非EST组中,胆囊切除29例,2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2/29),复发率为6.9%;未作胆囊切除45例,12例胰腺炎复发(12/45),复发率为26.7%,胆囊切除后胰腺炎复发率显著降低(P < 0.05).复发距患者出院时间为2周至2年不等.对2例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胆石性胰腺炎行ERCP,均发现有胆总管结石,EST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 EST能有效预防胆石性胰腺炎复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高龄、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胆囊切除能降低胰腺炎复发率,胆总管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姜相君  林惠忠  陈磊  张明 《山东医药》2002,42(22):22-22
1995年 1 0月~ 2 0 0 1年 1 0月 ,我院采用胃镜引导下行小肠营养管置管术治疗胃术后胃肠吻合口梗阻 5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同期住院患者 ,共 5 6例 ,男 46例 ,女 1 0例 ;年龄 2 8~ 78岁 ,平均年龄 5 8岁。术前诊断胃癌 47例 ,胃平滑肌瘤 2例 ,胃肉瘤 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例 ,十二指肠癌 1例 ,胰头癌 2例。行Billroth 1式吻合 1 5例 ,Billroth 2式吻合 2 6例 ,Roux- Y式吻合 1 2例 ,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3例。1 .2 置管方法术前用 1 %地卡因喷雾咽部 3次 ,胃镜采用 Olympus GIF-…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解放军 30 6医院普外科自 1985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5 1例 80岁以上高龄腹部外科急诊手术的经验体会 ,以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1] 。分析 5 1例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腹部外科手术情况。手术种类 :胆道手术 19例 (胆囊切除术 14例 ,胆囊大部切除术 1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 4例 ) ;直肠癌根治术 2例 ;胰头癌行胆总管、空肠Roux Y内引流术 2例 ;胃癌行根治术 3例 ;结肠癌行根治术 6例 ;贲门癌行开胸腹联合切口根治术 1例 ;腹股沟嵌顿疝 5例 ;肠梗阻、肠扭转 5例 ;急性阑尾炎行切除术 7例 ;髂股…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但早期EN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检测.为术后早期应用EN提供依据。方法:将41例拟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n=20)和肠外营养组(PN组,n=21),术后第1~7d分别给予EN或PN支持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7d清晨分别测定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结果:41例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第1d血清GAS、血浆MTL和CCK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7d恢复至术前水平。EN组术后第7d血浆MTL、CCK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和P〈0.01),而两组血清GAS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应用EN制剂能增加患者血浆MTL和CCK水平,有助于促进残胃动力功能的恢复,促进胃肠道消化和吸收,促进胆囊收缩,预防胆汁淤积等胆囊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95~ 1999年 ,我们对 82例血糖升高的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 ,现将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 31~ 79岁 ,平均 59.35岁。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肿瘤位于胃窦部6 0例 ,胃体小弯部 15例 ,贲门胃底部 7例。术前空腹血糖均高于 6 .4 0 mmol/L,其中 31例确诊为 2型糖尿病 ,其空腹血糖 >8.0 mmol/L。患者均无典型糖尿病症状。本组施行胃癌根治术 58例 ,其中毕 式术 37例 ,毕 式术 6例 ,全胃切除 11例 ,近端胃大部切除 4例 ;姑息性胃癌切除 12例 ;胃肠吻合术 8例 ;单纯剖腹探查术 4例。术后病理检查示早期胃癌 …  相似文献   

19.
赵希学 《山东医药》2002,42(9):41-41
1994~ 2 0 0 0年 ,我们收治 30岁以下胃癌患者 2 0例 ,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14例 ;年龄 17~ 30岁 ,平均 2 7岁 ;病程 3个月至 7年。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上腹胀痛不适 (16例 ) ,其次为恶心、呕吐、乏力、返酸、黑便、贫血、腹部包块。合并幽门梗阻 3例 ,消化道出血、梗阻性黄疸、结肠癌各 1例 ,卵巢转移 4例 ,胸腹水 1例。其中 1例为 6个月妊娠。 2 0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全胃切除 3例 ,全胃切除 +脾切除 +胰尾切除1例 ,胃癌根治 3例 ,姑息切除 4例 ,胃空肠吻合 4例 ,空肠造瘘 3例 ,胆囊引流 1例 ;单纯活检 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7月入院并治愈的11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未行胆囊切除术。根据是否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将所有患者分为EST组和非EST组,并根据是否行胆囊切除术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平均随访18.5个月(6~30个月)。EST组38例,其中16例行胆囊切除术,均无胆石性胰腺炎复发(0/38);非EST组74例,14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14/74),复发率为18.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在非EST组中,胆囊切除29例,2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2/29),复发率为6.9%;未作胆囊切除45例。12例胰腺炎复发(12/45),复发率为26.7%,胆囊切除后胰腺炎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复发距患者出院时间为2周至2年不等。对2例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胆石性胰腺炎行ERCP,均发现有胆总管结石,EST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EST能有效预防胆石性胰腺炎复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高龄、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胆囊切除能降低胰腺炎复发率,胆总管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