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实习护生的适应状况,提高实习效果。[方法]以罗伊适应模式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临床实习期护生进行适应状况调查。[结果]护生在生理功能方面,不适应反应早期、中期、末期均低于初期;在自我概念方面,不适应反应初期、早期、中期均低于末期,在角色功能方面不适应反应依次为中期、早期、初期、末期;在互相依赖方面不适应反应依次为末期、早期、中期、初期。[结论]护理教育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临床实习期应根据不同期的适应状况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及引导,促进护生更顺利地适应毕业实习。  相似文献   

2.
不同层次护生毕业实习期适应状况调查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井坤娟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92-595
为研究护生在毕业实习期的适应状况 ,提高实习效果 ,以Roy适应模式论作为理论框架 ,对北京 3所医科大学 2 33名不同层次护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层次护生在毕业实习期均存在不适应反应 ,不同学历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中专护生不适应反应少于本科 (P <0 .0 5 )及大专护生 (P <0 .0 5 ) ,在生理需要及角色功能方面 ,不同学历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自我概念方面 ,不同学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中专护生少于本科(P <0 .0 1)及大专 (P <0 .0 5 )护生 ,在互相依赖方面 ,不同学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本科护生多于大专 (P<0 .0 5 )及中专 (P <0 .0 1)护生 ,大专与中专护生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据此 ,护理教育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对不同层次护生在毕业实习期有必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及引导 ,以促进护生更顺利地适应毕业实习  相似文献   

3.
买轩  张卫青 《护理研究》2014,(3):951-953
[目的]调查男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压力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河南省5所三级医院实习的43名男护生与43名女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中度压力,与女护生相比,在工作性质与内容、监督与评价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根据男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压力情况,调整带教方法,提高男护生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实习末期的状态-特质焦虑状况及相关压力源.[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表和状态-特质焦虑原因调查表对200名临床实习末期护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状况及相关压力源调查.[结果] 200名护生总体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为44.33分±8.59分,总体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为44.13分±8.72分,其中女护生S-AI、T-AI及男护生S-AI均高于国内同年龄段常模;压力源主包括收入压力、就业压力、前途迷茫、专业发展不好、医源性伤害、怕病人拒绝及担心考试等.[结论]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程度较高,压力源来自临床实习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各阶段的心理反应,为帮助护生适应实习提供一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开放式提问方式对222名护生在实习早、中、末期的心理反应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早期最突出的情绪是护生对临床环境陌生,但其中72.5%的护生因此而充满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33.0%的护生因此感到紧张、恐惧而无所适从。中期,熟悉、轻松成为护生最普遍的现象,但仍有一些护生对工作热情不高。末期,34.4%的护生因能独立工作而有成就感;有37.2%的护生产生怠倦情绪。[结论]对整体而言,护生不同时期的心理不同,个体也充满差异性。因此,带教老师应该加强师生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护生的心理变化,把握其变化规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习中期护生心理安全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陈顺森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安全感量表与自编基本资料问卷对246名实习中期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中期护生心理安全感总分为73.13分±14.30分;本科生的虚幻情境和模糊情境风险预感得分均低于专科生(P<0.05),不同父母教养态度和不同应对方式护生的能力评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中期护生心理安全感较高,与护生的学历、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态度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状况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个性测试问卷在实习末期对15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末期护生焦虑得分为48.16分±8.27分,焦虑检出率为37.33%;焦虑得分大专生显著高于中专生(P<0.05);不同个性特征护生的焦虑表现程度存在差异(P<0.05或P<0.01).[结论]实习末期护生焦虑状况较为严重,除实习本身外,就业压力为其主要原因.只有加强临床带教力量,培养护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能,加强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立护生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针对性的支持系统,才能降低护生焦虑发生率,确保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习初期影响本科护生与病人沟通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初期影响本科护生与病人沟通的因素与对策.[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整群抽取临床集中实习1个月的175名护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结果] 96.6%的护生认为护患沟通非常重要,94%以上的护生认为临床实习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能力;影响临床实习初期本科护生与病人沟通的因素包括环境、护生、病人及教师4个方面.[结论]临床实习初期应从实习环境、护生、病人及教师4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护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目前护理学专业本科、专科学生在临床实习不同阶段适应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9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护理学本科、专科学生在实习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学专业本科、专科学生临床实习期的适应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压力、学历和就业意愿不同,其适应水平也不同.[结论]护理学专业本科、专科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适应行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学生的压力、学历和就业意愿等因素均可影响学生的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肖计划等编译的应付方式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泸州医学院护理系、卫生学校本科、专科、中专共261名实习护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应付方式无明显差异,多采用成熟型的应付方式。使用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使用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结论]使用不同类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护生应付方式的指导,预防心理疾患,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5):5-6
4理解西方护理模式/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护理学科常用的模式/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社会,在进行护理理论的教学中发现,无论是阅读原文还是翻译为中文的理论,往往会感到文字上生涩,某些概念比较生僻,对照原版文字还会发现翻译上的不一致性,这些都成为我国护理人员理解西方护理理论的障碍。现举几个实例:①Roy在其适应模式中认为相关刺激(contextual stimuli)和固有刺激(residual stim-uli)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刺激,必须在二级评估时加以区分。而这两类刺激的区分往往是理解该理论的难点之一,更容易理解与更容易应用的方式是根据刺激的来源评估患…  相似文献   

12.
13.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4):5-6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专业,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模式和理论。尽管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这些模式和理论对护理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正如众多其它学科一样,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一直是各学科努力探索的问题,尤其是绝大部分现有的护理模式和理论均来源于西方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塑造高效护理执行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制订执行目标,转变执行观念,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高效执行体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执行团队,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形成合理激励机制,建立沟通渠道,塑造良好执行文化等有力措施,不断塑造护理高效执行力。结果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护理工作质量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病房管理和五常法管理的护理不良条数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大专以上护理人员由2008年的51.3%提高至2009年的65.6%,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结论护理高效执行力对保证护理管理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