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风辨治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仲瑛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0):566-568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为主证,病轻者可无昏仆。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代有发展,从外风到内风,病机有主风、主火、主痰、主瘀、主气、主虚,各执一端,经过相互补充而得到不断充实。当前辨证虽多以中经络、中脏腑为纲,而其具体分类、证候繁简迄今尚难求同,治法亦各有见解。现就有关辨治要领,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侍鑫杰  张琼 《河北中医》2009,31(6):864-865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历代医家将其病机总括为风、火、痰、瘀、虚,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将理肺法融人中风治疗有其特殊意义,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中风是由于阴阳气血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关于中风的论述颇多,其病机错综复杂,可归纳为虚、火、风、痰、气、血六端,但究其根本,总以"血"为其根  相似文献   

5.
中风,一名卒中。是指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的疾患,并可有半身不遂,舌强言蹇,口眼歪斜等症状。輕者亦有不經昏仆,仅半身不遠,口眼歪斜。按现代医学診断,包括脑溢血,脑血管痙攣,脑血栓形成等脑血管疾患在內捎诒静》⑸斌E,病情严重,犹如“暴风之疾速,矢石之中的”故有中风之名称。我院內科四年来共收治中风住院患者22例。茲进行分析,并根据临証实践的体会,提出对本病病机証治等方面的点滴意见,以供临床医家参考,并請指正。  相似文献   

6.
出血性中风的证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风为内科急症。稽其病机,历代诸说纷纭,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王履则创“中风非风”之说,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则遵《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倡导“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之论。当代医家以及教科之书,则把出血性中风  相似文献   

7.
郑淑美 《中医药学刊》2004,22(2):272-273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眼喎斜,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明代以后,中风治法发生了重大变革,多执“木必先枯也.而后风催之。人必先虚之,而后风入之。”的观点,改变了以前单纯调气的治法,使中风治疗进一步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第一条指出 :“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笔者对此条文的释义作以初步浅析。1 对“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的看法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以及活动障碍等为主症的病证 ,气血痹阻不通 ,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是其主要病机。中风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由于痹证与中风两病在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上有相同之处 ,临床上有时难以进行区分和鉴别。对释义颇有争议的“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中医学院已故名医李济春教授,从医三十余年,医技娴熟,尤其擅长治疗中风病。李济春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在临床实践中辨治疑难病疗效颇佳,尤其是运用补益法治疗中风急性期,效如桴鼓。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认为其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  相似文献   

10.
中风一病,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常可影响健康,危及生命,历来被视为重证、危证.笔者临床积累点滴经验,予以整理,请同道教正。从实践中探索病机探讨中风病机,当由临床症状着手,从果求因。中风以病起仓猝,如矢之中的,又如风云之突变,故以“中风”名之。但“风”仅从临床表现取类比象而作为病因之一,实未可概括此病之全貌。中风有起病急、发展快及起病缓慢,其来由渐两种类证,凡见猝然昏仆,不省人事,面红气粗,鼻鼾痰鸣,神昏失语,偏废痉急者,此多风阳痰火,激动气血,上冲犯脑,所谓“阳化  相似文献   

11.
马振国  李永红  郑薇 《陕西中医》2002,23(8):765-766
中风为较难治的风、痨、臌、膈四大病之一 ,也是导致死亡的疾病之一。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在中风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有点滴体会 ,现作一总结。   1 结合现代医学检测 ,辨病辨证相结合 1 .1中风又名“卒中”,与西医所称的脑卒中大体相同。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有高血压性脑出血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等。两者在病性、病势、治疗及预后上是有区别的。我们认为中医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 ,亦有未见昏仆 ,仅见歪僻不遂…  相似文献   

12.
<正>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言蹇,半身不遂等证的一种疾病.以喻其病势迅猛,证机多变,有如疾风之旋扰遂类比而名.至于《伤寒论》所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是属风寒表虚之证,与本文所述名同实异,迥不相侔.然穷本溯源,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都不尽相同.清·叶天士以"阳化内风"之论独树一帜,创"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的治疗法则,堪称后世之楷模.本文试将叶天士的"阳化内风"中风论从其源流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可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此病属于祖国医学“中风”之范畴。《内经》称为击仆、偏枯,自《金匮》起把它称为中风。中风以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多因内风而起,发病急骤,病情严重,犹如“暴风之疾速,矢石之中的。”历代医家对中风病  相似文献   

14.
一、病因学上的内风、外风之争中风病因属外风入中或内风所为?还是二者兼有之?历代医家一直争论不休。《内经》称本病为“仆击”,“偏枯”,而有关“厥”的记载与本病尤为相似。《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通评虚实论》载:“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不仅认识到本病病因与饮食、情志、气血内虚等因素有关,而且指出其病机为气血逆乱。相反,《内经》所论诸风,多指外受风邪,故无神昏等证。如《素问·风论》载:“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金匮  相似文献   

15.
<正> 中风作为病名由来已久,但唐宋以后所指的中风,专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之证而言,以其发病急暴如风矢之中人,故名中风。即《内经》所载的,“大厥”、“击仆”,“偏枯”等病。论中风病因,唐宋以前多从外风立论,金元以后多从内风立论,分为真中风,类中风。辨证上延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以脏腑经络作为病变深浅层次的辨证纲领,这种分类方法从纵向上对中风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作了概括,但是对揭示疾病的性质,确立治  相似文献   

16.
下法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的诊治规律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法在温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热病急重症的治疗和抢救更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历代医家十分重视。急性脑血管病来势凶猛,病情暴急.轻者喝僻不遂.重者突然昏仆.居四大死因之首位。自河间提出“心火暴甚”.首开泻下通腑之先声,随之卜法在本病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现据笔者的认识及临床体会,作一概要性阐发.以期抛砖引十。1中风的病机特点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内科常见、多发的急症之一,中医名为“卒中”、“中风”。古今医家对其发病机理认识不一,多崇上病在肝,病住在脑之说,总以脏腑亏虚、阴阳偏盛、气血逆乱为发病之本,气、…  相似文献   

17.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对于本病病因的认识,历代医家颇不一致,各执其说,亦各有所宗。仅就笔者管见,略陈于后。一、病因笔者认为,中风之证,有内虚自病者,有因虚而邪乘者,亦偶有风邪外中者,相比之下,则内虚自病者多,而外邪侵袭者少。此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无论风、火、痰、气等证因百端,总不越一“虚”字。所谓“虚”乃肾之精气虚。肾水不足,肝木失养,致肝阳偏亢,阳升风动,势必上扰清空,而致昏仆眩冒,即所谓内风是也。所谓实是指痰、火、风、气而言。则以肝气横逆而犯睥,饮食不节而伤脾,致脾湿不运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由古而今,学说颇多,其中自刘河间提出“火热致中”的发病机理后,内伤中风之门户为之大开,并为后世医家所重视,迄今方兴未衰。本文试就火热致中学说的源流与现状作一考察,并结合己见讨论如下。 1火热致中的源流与现状 1.1源流辨析 中风的火热致中学说,始于隋唐,彰于金元,盛于明清。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中风多由热起”。金·刘完素大倡火热内盛为中风病机。刘氏以前多主“正气亏虚,风邪入中”,其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阐发火热致病的特点,认为“暴病暴死,火性疾速故也”。中风之“风…  相似文献   

19.
论心火卒中     
卒中即中风。是指卒然仆倒,昏不知人的疾患;同时可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斜,舌强言蹇等症状。轻者亦有不经昏仆,突然发作口眼斜,或半身不遂。心火卒中,是指仅因心火爆盛所引起的中风证。关于中风之说,自内经而下,代有发展。总其病因,不外风(包括内风、外风)、火、痰、虚四种。而因火所致之中风,历代医家仅  相似文献   

20.
路老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中医专家 ,出身中医世家 ,业医近 6 0个春秋。临床经验丰富 ,精通中医典籍 ,擅治中医内科及疑难杂病。推崇脾胃学说 ,主张综合疗法 ,常针药并用。吾有幸随师学习 ,受益匪浅。兹将路老治疗中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中风是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伴有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疾病。历代医家各有发挥《灵枢·刺节真邪论》曰 :“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营卫 ,营卫稍衰 ,则真气去邪独留 ,发为偏枯”。至金元时代 ,许多医家对外风侵入理论提出不同看法。刘河间提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