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越  于文霞  何青敏  王猛  苏雪 《陕西中医》2023,(12):1740-1744
目的:探讨三黄血竭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及对创面分泌物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清创组(n=60)和三黄血竭方组(n=60),常规清创组给予清创换药治疗,三黄血竭方组在清创换药时给予三黄血竭方外敷治疗,清创处理同常规清创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评估两组治疗28 d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创面面积、溃疡深度及创面分泌物中TNF-α、IL-1β、IL-10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患足红肿、足部溃烂、创面脓液臭秽、肌腱坏死、疼痛、发热及口渴7项中医症状积分和总分呈现显著降低趋势(均P<0.05);且与常规清创组比较,三黄血竭方组上述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5)。三黄血竭方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清创组(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均P<0.05),三黄血竭方组改善显著优于常规清创组(P<0.05);两组创面溃疡深度较治疗...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辅助独角膏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方法选取洛阳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接收的糖尿病足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独角膏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辅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状况(创面面积、足趾皮肤温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创面凋亡基因表达水平[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43%(54/56)高于对照组83.93%(47/56),P 0.05;治疗后研究组创面面积少于对照组,足趾皮肤温度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CRP、TNF-α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Bcl-2高于对照组,Bax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辅助独角膏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可提高疗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足趾皮肤温度,抑制炎性反应,并改善创面凋亡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沙丽君  马立人  马书平 《新中医》2022,54(7):208-212
目的:观察中药灌洗负压技术联合生肌玉红膏外敷对湿热型糖尿病足的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湿热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生肌玉红膏,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灌洗负压技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3 (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创面面积、创面形态及症状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创面愈合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IL-13、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研究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肉芽颜色和形态、气味、创周红肿、分泌物、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上述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李建儿 《新中医》2015,47(11):83-8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用药联合局部消毒清创法进行治疗,并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去腐生肌膏外敷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时间和截肢率以评价2种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0天后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截肢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成药去腐生肌膏外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透骨血竭散外敷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透骨血竭散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予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造模法建立RA模型。确定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进行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予扶他林软膏外敷,透骨血竭散组予自制透骨血竭散外敷,连续14d,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红肿情况;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滑膜免疫组化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载脂蛋白-1(ApoA-1)的阳性表达。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每周模型关节炎指数(AI)评分均≥6分,均有明显的RA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模型组IL-1β、TNF-α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透骨血竭散组大鼠IL-1β、TNF-α表达量降低,透骨血竭散组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滑膜APOA-1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透骨血竭散组VEGF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透骨血竭散组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血竭散外敷可通过抑制IL-1β、TNF-α及VEGF mRNA的表达量发挥治疗RA的作用,其对滑膜APOA-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分析针对肛瘘术后患者应用人参白茅根汤和三黄汤治疗对其创面生长因子以及炎症指标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2月-7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肛瘘切除术治疗的肛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均予以术后高锰酸钾常规坐浴,治疗组40例均在此基础上联合予以术后口服人参白茅根汤及坐浴三黄汤。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相应干预后,治疗组总显效率高达90.00%,显著性由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较之于对照组偏少(P<0.05)。2组入院时各项创面生长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周时2组EGF、VEGF及FGF-1水平均得以明显提升(P<0.05),治疗组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2组入院时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均较高且相互均衡(P>0.05);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IL-6、TNF-α及IFN-γ水平均得以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肛瘘术后患者应用口服人参白茅根汤和坐浴三黄汤治疗,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化腐生肌膏外敷治疗糖尿病2~4级足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同时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根据血糖水平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予化腐生肌膏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元活血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6.7%,对照组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 AIC)值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腐肉脱落、新生上皮出现、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化腐生肌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病变安全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四物散外敷,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生长因子(VEGF、EG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三黄四物散封包外敷治疗0级糖尿病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和生长因子水平,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药外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中药外治糖尿病足。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C组),在相同基础治疗下,分别采用中药外洗+祛腐生肌换药,单纯祛腐生肌换药和西药常规换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A组总有效率95.0%;B组总有效率85.0%;C组总有效率60.0%;治疗后A组患者血管和神经等功能明显改善,3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可以促进患者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改善,可以加速坏疽创面愈合,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0级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黄四物散外敷。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87.5%(35/4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0%(28/40)、72.5%(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快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快于对照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治疗第7天两组均上升,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治疗第14天、21天、28天,两组TNF-α、IL-1及IL-6水平均下降,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黄四物散封包外敷可有效改善0级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及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膏创面外敷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2组均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再予祛腐生肌膏切口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比较2组感染后第1,3,7天切口分泌物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中hs-CRP、PCT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而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s-CRP、PCT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创面分泌情况均呈逐渐好转趋势,2组在感染后第1天创面分泌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创面分泌物评分在第3,7天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腐生肌膏创面外敷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其疗效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丹纱条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足I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与基础降糖、抗炎及清理疮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紫丹纱条,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紫丹纱条外敷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缩短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生肌外治法对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质量以及血清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生肌药物熏洗和外敷。观察2组治疗前后足部溃疡创面改善情况和血清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创面氧分压均显著升高(P均<0.05),创面p H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 FGF和VEGF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通络生肌外治法能够促进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的愈合,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拔脓膏对急性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创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浸润3%硼酸无菌纱块外敷,观察组采取拔脓膏外敷。结果:观察组治疗7d后、治疗14d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4.9%,对照组有效率79.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脓膏外敷能够降低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创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111-114
目的探究活血生肌汤结合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计纳入126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患者均由该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组两组,对照组患者(63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生肌汤及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变化及溃疡面积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3%,60/63)高于对照组(82.54%,52/6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腓浅神经及胫后神经等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IL-1、IL-6、TNF-α、VEGF、EGF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VAS评分、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腓浅神经及胫后神经等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IL-1、IL-6、TNF-α、VEGF、EGF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腓浅神经及胫后神经等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IL-1、IL-6、TNF-α、VEGF、EG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P0.05)。结论活血生肌汤结合三黄四物散外敷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显著,症状改善,疼痛缓解,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断肠草煎剂溻渍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及抗生素控制感染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蚕食"法清创,应用"断肠草煎剂"冲洗、纱布引流湿敷伤口,每日换药1次。对照组创面予金三联(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胰岛素)外敷,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34例,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显效率(治愈显效率)91.18%;对照组28例,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治愈显效率)67.86%。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感染控制指标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创面红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断肠草煎剂溻渍法具有攻毒、拔毒、祛腐、生肌作用,对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凝胶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给予富含血小板凝胶联合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14 d为一个疗程)。统计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血清中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创面愈合有效率、创面面积变化及创面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等。结果:对照组中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0.00%(27/30),治疗组中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6.67%(29/30),治疗组创面愈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糖尿病足患者创面面积均下降,治疗组创面面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炎性指标(WBC、CRP)均降低,治疗组炎性指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各症状体征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含血小板凝胶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创面感染情况,减少创面的渗出,增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提高创面愈合率,减轻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汤熏洗外敷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肛瘘术9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给予凡士林纱条进行外敷,观察组给以祛腐生肌汤熏洗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创面面积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对照组改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瘘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改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腐生肌汤于肛瘘术后熏洗外敷对创面愈合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银黄清热汤辅助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9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予以挂线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抗感染+伤口换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热汤口服,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炎症水平、生长因子水平、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35/46)(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肉芽组织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黄清热汤辅助...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5):98-100
目的探讨自制三黄紫草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对创面愈合情况及血清五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中选出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制三黄紫草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治疗效果、肉芽生长情况、血清5-HT、β-E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伤口面积缩小率、脱腐率、渗出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35/4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肉芽覆盖达伤口床面积25%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覆盖面积达26%~50%、51%~75%、76%~100%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5-HT、β-E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三黄紫草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有助于创面的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效缓解疼痛,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