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90Sr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1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是皮肤瘢痕组织过度增生 ,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但疗效都不甚满意 ,我们采用放射性核素90 Sr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增生性瘢痕 5 2例 ,女 36例 ,男 16例 ,年龄 :12~ 6 2岁 ,平均 37岁。病程 3个月至 8年 ,发病部位 :面、颈部 6例 ,耳垂 6例 ,胸、腹部 31例 (3例手术切除后复发 ,6例冷冻治疗后复发 ) ,背部 7例 ,上肢 2例 ;瘢痕疙瘩 89例 ,女 39例 ,男5 0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45岁。病程 6个月~ 12年 ,发病部位 :颈部 8例 (4例冷冻治疗后复发 ) ,胸、腹部 …  相似文献   

2.
120例瘢痕疙瘩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疙瘩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 ,病因不明 ,属皮肤表面瘢痕体质的一种特异改变。临床上多见 ,表现各异。局部痒痛不适 ,感觉减退或面部容貌改变。病人往往难以忍受或羞于显露。其治疗方法各种各样。效果差异较大。我们采用手术切除 +局部深部X线放疗等方法 ,治疗 12 0例瘢痕疙瘩 ,术后观察 1~ 2年 ,其中 2例复发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8年 8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瘢痕疙瘩 12 0例 ,其中男3 5例 ,女 85例 ,男∶女为 1∶2 .43 ,年龄 6~ 67岁。其中 2 1~ 3 5岁者 5 8例 ,发生率高。病变分…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2010年以来,使用曲安缩松用于瘢痕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患者103例,共计176块瘢痕疙瘩,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瘢痕疙瘩病例103例(男68例,女75例),瘢痕共计176块,年龄11~41岁,平均25岁,病程6个月~5年。其中胸部153块,肩部72块,耳垂36块,其它15例。皮损最大7cm×4cm,最小1cm×0.5cm。治疗前3个月内均未使用其它治疗方法。1.2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的药物为昆明积大制药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耻骨上区瘢痕疙瘩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21例耻骨上区瘢痕疙瘩患者。男6例,女15例;年龄11~69岁,中位年龄39岁。病因:会阴部毛囊炎迁延刺激形成瘢痕疙瘩16例,外伤或者腹部手术后增生5例。病程8个月~21年,中位时间3.5年。7例为复发患者。15例瘢痕疙瘩伴感染病灶。瘢痕疙瘩范围为6.0 cm×3.5 cm~14.0 cm×7.0 cm。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切取大小为8 cm×5 cm~16 cm×8 cm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联合电子射线治疗(连续3 d,总剂量15 Gy)。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供区愈合不佳,经换药2周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4例复发,治愈率为81%。复发患者中,2例为初次治疗患者,2例为再次复发;复发患者经长期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后不同程度萎缩,并得到控制。结论对于耻骨上区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且供区切口隐蔽的优点;结合术后早期电子射线照射可以有效降低瘢痕疙瘩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耻骨上区瘢痕疙瘩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21例耻骨上区瘢痕疙瘩患者。男6例,女15例;年龄11~69岁,中位年龄39岁。病因:会阴部毛囊炎迁延刺激形成瘢痕疙瘩16例,外伤或者腹部手术后增生5例。病程8个月~21年,中位时间3.5年。7例为复发患者。15例瘢痕疙瘩伴感染病灶。瘢痕疙瘩范围为6.0 cm×3.5 cm~14.0 cm×7.0 cm。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切取大小为8 cm×5 cm~16 cm×8 cm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联合电子射线治疗(连续3 d,总剂量15 Gy)。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供区愈合不佳,经换药2周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4例复发,治愈率为81%。复发患者中,2例为初次治疗患者,2例为再次复发;复发患者经长期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后不同程度萎缩,并得到控制。结论对于耻骨上区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且供区切口隐蔽的优点;结合术后早期电子射线照射可以有效降低瘢痕疙瘩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廓内动脉穿支(internal mammary artery perforator,IMAP)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术后放射治疗女性患者胸部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5例胸部瘢痕疙瘩女性患者。年龄28~75岁,平均45.2岁。患者瘢痕疙瘩病史1~28年,中位时间6年。病因:毛囊炎致继发性瘢痕疙瘩7例,心脏手术后4例,皮肤擦刮伤2例,蚊虫叮咬1例,原因不明1列。瘢痕疙瘩范围为5 cm×3 cm~17 cm×6 cm。采用IMAP螺旋桨皮瓣修复胸部瘢痕疙瘩切除后创面,皮瓣切取范围7 cm×5 cm~14 cm×8 cm;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均行放射治疗。结果术后所有IMAP螺旋桨皮瓣均成活良好,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毛细血管扩张或切口裂开发生,随访期间未见放射相关的癌变。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对称性均较满意。13例(86.7%)瘢痕疙瘩区域痒痛症状缓解,供受区瘢痕未见明显增生复发;2例复发(13.3%),继续给予保守治疗。结论采用IMAP螺旋桨皮瓣修复女性患者胸壁瘢痕疙瘩切除后创面,可更好地保留乳房外形;联合术后早期放射治疗可有效降低瘢痕疙瘩复发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综合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术后β射线放疗和局部贴敷硅凝胶膜综合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 方法 1996年~ 2 0 0 2年对 5 98例瘢痕疙瘩采用了综合治疗。其中男 2 4 3例 ,女 35 5例。年龄 15~ 5 5岁 ,平均 2 8.6岁。病程 6个月~ 6年。瘢痕疙瘩范围 1.0 cm× 1.5 cm~ 8.0 cm× 15 cm。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采用直接缝合或植皮术 ,分为直接缝合组 (5 79例 )和植皮组 (19例 )。直接缝合组于术后 2 4~ 4 8小时行β射线切口部位照射 ,其中 5次放疗组 (196例 )总剂量为12~ 15 Gy(5次 /1周 ) ;10次放疗组 (383例 )总剂量为 15~ 2 4 Gy(10次 /2周 )。植皮组在拆线后接受放疗 ,并采用 10次放疗组的方法。其中 32 5例患者局部加用硅凝胶膜 3~ 6个月。 结果 对 5 98例患者均行随访 ,时间 12~ 18个月。 15次放疗组总有效率为 91.3% ,10次放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2植皮组 19例中有 6例无效 ;3局部加用硅凝胶膜有效者 185例 ,对总有效率无明显影响 ,但能改善局部瘢痕的质地和色泽。 结论 综合治疗瘢痕疙瘩术中若能直接缝合创面 ,则不采用植皮术 ;10次放疗优于 5次放疗 ;若经济条件允许 ,应尽量局部加用硅凝胶膜。  相似文献   

8.
探讨瘢痕疙瘩的最佳治疗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射性核素的治疗手段 ,观察其临床效果 ,获得满意疗效 ,认为本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值得推广。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依据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1] 确诊 ,本组共 32例 ,其中男性 1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4~ 5 4岁 ,平均 2 9.7岁 ,病史 6~ 6 0个月 ,平均 2 3 .5个月 ;病变部位 :面部 11例 ,胸部 10例 ,上肢 7例 ,背部 5例 ;病变大小 :最小 0 .5cm× 0 .5cm ,最大4cm× 4cm ,平均 2 .3cm× 2 .3cm。2 .治疗方法 局麻下全部切除病变组织 ,切口直接缝合或以邻近随意型皮瓣…  相似文献   

9.
瘢痕内剥切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瘢痕内剥除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34例耳部瘢痕疙瘩患者,年龄22~65岁,女性30例,男性4例,瘢痕疙瘩为不规则圆形、椭圆形、哑铃形等形状,体积0.5cm&#215;0.5cm&#215;0.7cm~4.2cm&#215;3.0cm&#215;5cm,病程1~40年。采用保留瘢痕皮肤的瘢痕内剥除塑形手术方法,术后即刻及后续联合得宝松瘢痕内注射治疗2~9次,0.1~1ml/次,两次之间间隔4周。结果:随访1~3年,30例瘢痕疙瘩变为线状或萎缩性瘢痕,治愈率73.5%,控制率14.7%,4例无效。结论:保留瘢痕皮肤的瘢痕内剥除塑形手术方法联合得宝松注射辅助治疗耳部瘢痕疙瘩安全高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激光术配合同位素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疙瘩的治疗是美容整形科的一大难题。我科对 46例患者的 98块病变采用激光清除瘢痕疙瘩 ,任创面 期愈合 ,之后配合同位素 90锶总量 30戈瑞贴敷 ,结果表明疗效较为满意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采用此疗法治疗 46例 ,瘢痕疙瘩 98块 ,男性1 6例 ,女性 30例 ,年龄最大 50岁 ,最小 1 5岁 ;2 0岁~ 30岁占 80 % ,病变主要分布在双侧下颌角、前胸、背部、手臂等暴露部位。病程 1个月~ 1 5年 ,病因以痤疮挤压刺激感染后引发者居多 ,为 36例 ;外伤或手术治疗不当引起者 4例 ,烫伤引起者 6例。据瘢痕的色泽、高度、硬度、痒和痛…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 1996至 1999年采用保留瘢痕边缘的次全切除术 ,术后给予康宁克通A局部预防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共 2 8例 ,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7例 ,女 2 1例 ;病史 2年至 2 1年。年龄15~ 5 2岁。胸前部 2 6例 ,右耳后 1例 ,左肩背部 1例。其中10例为术后复发再次手术 ,患者均无明显外伤史 ,瘢痕疙瘩面积最小为 7.5cm2 ,最大为 6 3cm2 ,外形欠规则。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术前美蓝画线 ,沿瘢痕周围作切口 ,留边缘瘢痕约 0 .5cm ,于瘢痕深部与脂肪组织交界平面锐性切除 ,范围在 2cm宽以内的…  相似文献   

12.
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采取手术个体化切除与术后压力综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92例(117侧)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84例;年龄16~43岁,平均26.2岁,病程1~24年。瘢痕疙瘩范围0.3cm×0.3cm×0.3cm~6.0cm×4.5cm×2.2cm,形状各异。根据瘢痕疙瘩不同大小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切除瘢痕疙瘩并行缺损修复。术后7天拆线后开始采用耳夹局部压力治疗,保持加压状态持续1年时间。结果:术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87例(112侧),5例出现皮瓣下血肿,换药后伤口愈合,皮瓣均成活。92例(117侧)获随访1年,单纯手术组患者23例(27侧),治愈2例(2侧),显效6例(9侧),复发15例(16侧);手术加术后压力治疗组患者69例(90侧),治愈42例(56侧),显效21例(25侧),复发6例(9侧)。两组结果进行Ridit分析:R=0.1513±0.0695,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耳部瘢痕疙瘩可以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切除,结合术后加压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耳部瘢痕疙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方式和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的疗效. 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42例(71侧) 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34例;年龄16~50岁,平均26.2岁.病程6个月~4年.穿耳孔32例,创伤7例,耳部病变手术3例.瘢痕疙瘩范围 0.3 cm × 0.3 cm×0.2 cm~6.0 cm×4.0 cm×1.0 cm,形状呈球形、哑铃形、结节形.根据瘢痕疙瘩不同大小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切除瘢痕并行缺损修复.术后24 h内,高能电子束照射 10 次,每次2 Gy,总剂量20 Gy,对有复发倾向者,及时行"得宝松"1 mg 及 2%利多卡因按1∶3 混合液局部瘢痕内注射3次,每3周1次.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均成活.37例(64侧)获随访 1 年,获临床治愈;5 例(7侧)于术后3~6个月有复发倾向,及时局部注射"得宝松"后未见复发.根据刘文阁等疗效标准判定治愈37例,显效5例. 结论 耳部瘢痕疙瘩尽早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结合早期放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放射治疗48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Han CM  Shao HW  He XJ  Wang L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5):288-290
目的 探讨电子线放射治疗术后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随访 1994~ 2 0 0 2年间 4 8例(6 5处 )术后瘢痕疙瘩接受电子线放射治疗的患者 ,总照射剂量 2 5Gy ,随访时间均在 18个月以上 ,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估。结果 疗效分析表明 ,总复发率为 2 6 1% ,由感染所致瘢痕疙瘩和有家族史的患者复发率偏高 ,分别为 4 7 8%和 5 3 3% (P <0 0 5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及解剖位置分布与复发率高低无直接关系。结论 术后电子线放射治疗对于防治瘢痕疙瘩的复发效果较好 ,是一种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浓度5-氟尿嘧啶(5-FU)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临床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名瘢痕疙瘩患者,共51个瘢痕疙瘩。平均病史9.7年。以5-Fu2~5mg/ml瘢痕内注射,1次/2周。3~6次后辅以糖皮质激素注射。平均治疗时间为10.29个月。结果 低浓度5-FU抑制瘢痕疙瘩血管增生有效率为96.77%;在治疗6个月以上的患者中,5-FU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的总有效率为97.14%,其中完全缓解者占45.71%,极大缓解者占48.57%,部分缓解者占2.86%.未缓解者占2.86%。结论 利用低浓度5-FU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O:激光联合磷[32P]酸钠盐敷贴治疗顽固性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2001至2006年,对122例151个经过2种或2种以上方法治疗后复发的顽固性瘢痕疙瘩,采用下述方法:①连续波CO2激光去除增生性瘢痕组织,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新鲜肉芽组织;②磷[32P]酸钠盐敷贴:创面愈合后,依据患者年龄、个体差异、身体状况,以及瘢痕厚度、大小和不同部位,给予磷[32P]酸钠盐敷贴0.5~1 MBQ/cm2,时间为72~96 h,每1~2个月1次,连续用2~3次.结果 122例151个顽同性瘢痕疙瘩,显效为111个,有效为40个.不良反应包括色素沉着21处、色素脱失32处.经随访2~6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CO2激光联合磷[32P]酸钠盐敷贴治疗顽固性瘢痕疙瘩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浓度(0.25%)5-氟尿嘧啶(5-FU)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射治疗胸骨前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将本组的98例患者(共有167个胸骨前瘢痕疙瘩,病史1~42年)分成A、B、C三组,均行瘢痕疙瘩全层注射。对A组的22例患者行单纯5-Fu(2.5%5-FU0.6ml+2%利多卡因5.4m1)注射,对B组的22例患者行单纯5-FU和糖皮质激素(1%曲安奈德5m1+2%利多卡因1m1)交替注射,对C组的54例患者行5-FU与糖皮质激素的混合液注射(2.5%5-FU0.6ml+1%曲安奈德5m1+2%利多卡因0.4m1)。在瘢痕疙瘩完全萎缩后,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并延长注射间隔期。治疗次数为6~22次,治疗3~36个月,随访6~26个月。结果局部注射低浓度5-FU,能够减轻瘢痕的充血程度和痛痒症状(有效率均为95.5%),但只有在与糖皮质激素交替或联合使用后,才能促使瘢痕明显萎缩(P〈0.05),而联合使用比交替使用更为有效(P〈0.05)。结论低浓度5-FU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胸骨前瘢痕疙瘩,具有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瘢痕疙瘩的治疗,目前尚缺少特别有效的方法,若将其单纯地手术切除,复发率很高,而且病损有较术前扩大的趋势。1996年1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手术切除并注射曲安奈德综合治疗瘢痕疙瘩5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4例,其中男16例,女38例,共76块瘢痕疙瘩,平均每例1.4块,最多达5块。年龄7~53岁,平均为29.38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2.3个月。病发原因:手术切口和烧烫伤创面愈合后,外伤、创面感染、蚊虫叮咬、搔抓等。发病部位以胸部、胸骨前为最多,其次为面颈部和耳垂等处。病损大小:1.0cm×0.8cm…  相似文献   

19.
冷冻加激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瘢痕疙瘩治疗是美容整形科的一大难题,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十分理想。冷冻治疗在目前常使用的疗法中是首选,特别是损害较小、散在多发的病人有约半数以上损害在治疗后不再复发〔1〕。我科自1994年5月至2000年2月采用冷冻加醋酸曲安萘德(原名醋酸确炎舒松-A,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局部注射治疗78例瘢痕疙瘩患者89块病变,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瘢痕疙瘩89块。男33例,女45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6岁,平均28岁。瘢痕部位:颌面部8块,胸前部40块,肩背部31块,上臂5块,腹部4块,会阴部1块。瘢痕面积0.5cm2~19cm2。1.…  相似文献   

20.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除痒痛不适外 ,且明显影响外观及功能。笔者从 1 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9月 ,针对不同类型的瘢痕分别采用局部注射、手术切除、综合治疗等方法 ,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 1 7例 ,其中女性 87例 ,男性 30例。年龄 8岁~ 39岁。瘢痕部位 :面部 36例 ,颈部 7例 ,前胸部 1 8例 ,后背部 1 5例 ,腹部 2 1例 ,会阴部 1例 ,前臂部 1 3例 ,膝部 6例。瘢痕病因 :外伤后瘢痕 49例 ,烫伤性瘢痕 31例 ,激光治疗后瘢痕 37例。2 治疗方法及结果2 .1 注射治疗 本组 43例。耳垂 1 4例 ,眉部 1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