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韩变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490-249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优越性。方法对13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与开腹手术(对照组)治疗子宫肌瘤,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0±25)min、术中出血量(102±48.5)mL、零风险发生、无并发症出现,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风险低、子宫保留完整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唐金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519-5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治疗组3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和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多发(〉5个)和巨大肌瘤对照组要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开腹手术主要用于切除较深部位的肌瘤和剔除大且数目多的肌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龚敏 《河北医学》2013,19(5):690-69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传统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低于传统开腹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和患者手术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少和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是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与开腹剔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将35例应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的患者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35例开腹剔除子宫肌瘤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手术观察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林建国  何恒君 《河北医学》2014,(8):1256-125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近期临床疗效和组织损伤程度。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病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血清hs-CRP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血清hs-CRP水平较术前均升高(P〈0.05),但是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术后第3天两组血清hsCRP水平开始下降,术后第5天,对照组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妇女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立 《中外医疗》2010,29(8):52-5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开腹组50例,应用传统的开腹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50例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术后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方面比较,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小,创伤小,患者的疼痛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0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gA、IgG、IgM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2.12±21.75)min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的IgA、IgG、IgM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术前术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且对照组术后3 d的IgA、IgG、IgM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考虑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盛友芬 《微创医学》2014,(3):305-30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情况,旨在为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设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设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B组,且A组术后镇痛泵或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来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虽然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施行的6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6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段承志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26-3328
目的比较分析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4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对照组4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4.8±6.1 mL、125.9±28.7min、22.1±3.4 h、4.6±0.9 d vs 96.2±12.8 mL、62.4±11.8 min、37.9±6.2 h、7.3±1.2 d,t=11.258、21.587、6.715、3.136,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达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51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lj缶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工作,伤口完全愈合,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70d恢复正常工作,伤口出现痛、痒情况,少数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与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