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牵引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402例行腰椎牵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6例)和对照组(196例),两组均采用伊藤TM-300牵引系统进行牵引治疗。观察组按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根据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对照组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体位。结果 牵引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根据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造的牵引体位,优化物理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seze方法测量治疗前后腰椎弓顶距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随访3年。观察远期疗效情况。结果两组腰椎生理曲度(弓顶距离)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年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复发的弓顶距中,复发2次及2次以上者的弓顶距离与3年中未复发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生理曲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即腰椎生理曲度弓顶距离越小,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物理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400例腰椎间盘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腰椎牵引组(A组)、腰椎牵引加电疗组(B组),治疗20次后,进行比较.评估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分别对疼痛和腰椎功能状态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止痛效果和腰椎功能改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都有效,经统计学处理B 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1).表明腰椎牵引有较好疗效,如果腰椎牵引加电疗则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将1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盆牵引加腰腿推拿,同时服用消炎镇痛药物;观察组采用"品"字形稻糠垫枕辅以中药加热,通过局部皮肤吸收给药的方法.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垫枕加中药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急性期即予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急性期后予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6例,无效12例,有效率76%;治疗组:治愈34例,显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9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理想,并且不同时机给予高压氧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改善也不相同,急性期即予高压氧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腰椎旁神经阻滞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麦肯基力学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改善腰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行普通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行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观察抗骨质疏松治疗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及物理因子治疗(包括干扰电疗法、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及脉冲电磁场(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下腰痛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的下腰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改善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综合疗法能提高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95例采用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两组随访时间为6~ 13个月,平均8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良率(76.3%)明显高于对照组(61.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腰痛程度轻,腰部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热敏灸配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及其肌电图表现。方法将1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密封信封法按1:1随机分组,92例行热敏灸配合悬吊牵引者归为观察组,92例行传统悬灸配合悬吊牵引治疗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6个月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M-JOA评分和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88.04%,治疗后6个月79.35%,对照组分别为76.09%和66.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竖脊肌和多裂肌MPF、MFs值均显著降低(P0.05),AEMG值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悬吊牵引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血栓素水平,改善神经根压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运动操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腰椎活动度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4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IL-1β、TNF-α及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前屈、后伸、侧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遵医治疗、康复运动、定期复查、治疗效果及治疗形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能减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腰椎活动度,且两种方法干预能降低机体炎症瀑布联级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骶管注射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骶管注射配合牵引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骶管注射、腰椎牵引及理疗,对照组仅给予腰椎牵引和理疗。结果对总体疗效而言,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0%、77.94%,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PP)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6%、85.00%,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具有临床上的优效性,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骶管注射配合牵引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何杰民  许杰  唐勇  杨睿 《中国骨伤》2006,19(12):708-710
目的:评价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牵引治疗相比较。方法:对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B组)和单纯牵引治疗(A组)。A组89例,男45例,女44例,采用持续牵引,牵引力300~400N;B组91例,男46例,女45例,使用干扰电作疼痛区局部刺激。各病程分级(<2个月、2个月~2年、>2年),A组为29、30、30例,B组有31、30、30例;各年龄段(<40岁、40~55岁、>55岁)两组分别为30、29、30例及30、29、32例。对治疗前及治疗中期、治疗后分别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制订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不同病程疗效结果比较,对于病程<2个月和2个月~2年的患者评分显示牵引加干扰电疗组较牵引组疗效好(P<0.01)。两组不同年龄段中,对于年龄<40岁和40~55岁的患者评分显示牵引组加干扰电疗组较牵引组疗效好(P<0.01)。结论:对于病程<2年、年龄<55岁患者,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牵引治疗疗效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FTS应用于结直肠癌(CRC)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对92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给予快速康复方案((n=46)作为实验组和传统方案(n=46)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FTS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FTS组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1)。术后FTS组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01)。FTS组术后评价手术疗效及医疗成本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FTS组恶心、呕吐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205),其余并发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FTS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皆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两组间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给予CRC患者以FTS治疗,可以减少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综合疗效,减少并发症,最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17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为对照组(86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86例)。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以及术后6个月Nakai分级的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卧床时间短,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各时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症状减轻更明显,功能恢复更好(P0.05)。术后6个月Nakai分级优良率:观察组为81.40%,对照组为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LNG-IUS)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AUB-O)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AUB-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口服,观察组予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HGB)、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治疗前及12个月后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表达。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控制出血及完全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减少(P0.01),E_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中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治疗前,ER、PR阳性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VEGF阳性率高于对照组,ER、P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的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曼月乐治疗AUB-O能更好的通过调节子宫内膜ER、PR、VEGF的表达,达到临床治疗效果,且较口服妈富隆更加简便、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从第3周开始予以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心理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家庭支持和教育等,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NOSIE-3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弹性棒固定治疗两节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评估其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将68例两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L_(3~4)、L_(4~5)椎间盘切除减压后弹性棒椎弓根钉固定术;对照组32例采用L_(3~4)、L_(4~5)椎间盘切除、横突植骨、椎弓根钉棒固定术。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X线片测量腰椎各间隙高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34(26.2±2.3)个月。VAS评分: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上位邻近节段L_(2~3)椎间隙高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3~4)、L_(4~5)节段椎间隙高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在尿道下裂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04例尿道下裂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每组各5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疼痛程度、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而切口愈合率更高(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尿道下裂修复术后,能够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应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