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052铅的神经发育毒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多种功能,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铅尤为敏感。铅不仅对血脑屏障、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发育过程产生神经毒性作用,同时还可通过阻断钙通道、干扰蛋白激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抑制神经递质受体来影响突触形成和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2.
铅的神经发育毒性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铅是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 ,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多种功能 ,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铅尤为敏感。铅不仅对血脑屏障、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发育过程产生神经毒性作用 ,同时还可通过阻断钙通道、干扰蛋白激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抑制神经递质受体来影响突触形成和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3.
铅对神经发育有很强的毒性,即使是低水平铅接触,胚胎和发育期的中枢神经系统仍是其主要靶器官。胎儿期较低水平铅暴露可以对胎儿及出血后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就铅的胎盘转运,铅对胎儿毒性的可能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能损害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铅尤为敏感,铅可损伤脑发育的整个过程。本文综述铅对脑发育中诱导、增殖、迁移、分化、突触形成与神经元回路建立等环节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铅对神经行为的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铅对神经行为的毒作用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教研室(200032)时圣利(综述)陈自强(审校)神经系统对铅的毒作用极为敏感。铅对神经系统可产生早期的持续影响。关于铅的神经行为毒性,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但其毒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铅...  相似文献   

6.
铅对神经发育有很强的毒性,即使是低水平铅接触,胚胎和发育期的中枢神经系统仍是其主要靶器官.胎儿期较低水平铅暴露可以对胎儿及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就铅的胎盘转运,铅对胎儿毒性的可能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铅神经毒性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铅最强的有害作用就是其神经毒性,发育中的大脑对铅的神经毒性作用极其敏感.该文从铅与钙离子的竞争作用、铅对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其对海马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铅神经毒性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铅是一种是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 ,能损害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铅尤为敏感 ,铅可损伤脑发育的整个过程。本文综述铅对脑发育中诱导、增殖、迁移、分化、突触形成与神经元回路建立等环节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铅对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铅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显著的毒性作用,尤其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接触者学习、记忆的缺陷.儿童是铅污染的易感人群,铅对儿童智能及行为发育有严重的影响.该文就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点,比成人更易暴露于环境污染物中,同时由于其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对重金属的神经毒性更为敏感。目前已有许多文献证明铅能够影响儿童神经发育,并且可能与其他重金属存在联合暴露,并产生交互作用。本综述对近几年研究出生前后铅暴露、铅与其他重金属联合暴露对儿童神经发育影响的文章进行概述,为今后儿童神经发育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铅是神经毒性为主的重金属元素,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均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生长及成熟阶段,对铅毒性尤为敏感。儿童多为慢性铅中毒,其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往往在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之前的亚临床阶段即能危害儿童的行为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而且是不可逆的损害。人体血铅水平是了解人体体内铅含量的最佳指标。为了明确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与智商水平的相互关系,对血铅检测超标和不超标的5~6岁儿童进行智商评测,并对其血铅水平和智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种金属具有神经毒作用,最具代表性而且研究最多的是铅、锰、汞和铝.锰是体内必需微量元素,而铅和铝是体内不需要的.这些金属元素或者在自然界大量存在,通过生活途径进入体内,如铝;或者是工业生产和污染物中的主要成分,如铅、汞和锰.这些金属毒物不仅危害职业人群,而且作为环境毒物危害所有人群,尤其是通过母体胎盘和乳汁对胎儿、婴儿产生危害,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同时锰和铝还被认为与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巴金森氏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人们对铅毒性认识较早,对铅神经毒性的研究已超过一个世纪,对汞和锰神经毒性的研究也有半个世纪;人们原先认为铝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金属元素,但近二三十年来其毒性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金属毒物神经毒性的研究很多,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经证实,铅影响神经系统,尤其是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记忆功能具有危害,但关于铅的神经毒性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4.
铅在人体蓄积产生毒性,大脑为其最主要的靶器官之一,铅对发育中的大脑可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毒性。本文就近年来铅的神经毒性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铅神经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红梅  于云江  赵秀阁  李喜悦  聂静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56-3857,3861
铅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它能对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如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肾脏、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铅具有很强的神经发育毒性,儿童在发育期对铅暴露产生的毒性尤为敏感。因此,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已证实了持续铅暴露与儿童认知能力损伤之间的关系。据统计我国城市儿童中约半数以上处于无症状的亚临床铅中毒状态。目前,铅对智力发育影响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甲基汞与母亲孕期食鱼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基汞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未成熟的神经系统对其毒性更敏感,该文就甲基汞的神经毒性机制。对发育中的大离的毒作用,以及母亲孕期食含甲基汞高的鲁对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综述。  相似文献   

17.
高铅血症对儿童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神经毒性为主的重金属元素,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均有明显而肯定的损害作用.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生长和成熟时期,比成人对铅的毒性更为敏感,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往往在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之前的亚临床阶段即能危及儿童的认知和神经行为功能[1].  相似文献   

18.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市区儿童的血铅超标率为51.6%。铅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损害神经系统.儿童正处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对铅的毒性尤其敏感。有研究表明,即使是低浓度的铅,也可使儿童脑发育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铅致幼鼠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细胞凋亡的的角度探讨铅的发育神经毒性。方法 大鼠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剂量染铅,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仔鼠血、脑铅含量,取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数量。结果 染铅使出生后7天幼鼠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的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但对出生后21天幼鼠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铅可通过增加海马回及附近皮质细胞凋亡数量而表现出发育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20.
对新化学物质进行神经发育毒性评价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用于神经发育毒性评价的方法主要为啮齿类动物体内试验,存在费时、费力、敏感性差等缺点,很难满足目前对大量化学物质进行神经发育毒性评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或多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经济、快速的选择性方法。目前的选择性方法可以分为哺乳动物细胞水平的体外选择性模型和系统水平的非哺乳动物模型。由于这些选择性模型都是依据毒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发展起来的,因此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可靠性较好,但是由于多方面限制,选择性方法还很难完全取代整体动物模型。随着人们对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相关机制的进一步了解,选择性方法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