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龚黎  郁念明  刘海峰 《中国医药》2014,(9):1298-1300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探讨导致V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90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190例VAP患者分离革兰阴性菌184株(76.0%),其铜绿假单胞菌74株(40.2%)和大肠埃希菌70株(38.0%)最为常见。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率最高,分别为77.0%(57/74)、73.0%(54/74),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率均为71.4%(50/70)。年龄≥60岁[比值比(OR)=6.675,95%置信区间(CI):2.620~9.731]、累及器官≥3个[OR=3.225,95%CI:1.337~7.806]及营养治疗不充分[OR=1.912,95%CI:1.043~8.522]是V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EICU中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器官功能受损、营养不良是导致VAP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丛岩  岳枫 《中国实用医药》2013,(35):113-1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为预防VAP的发生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07例有病原学诊断依据的VAP患者,分析其病原菌。结果共检出致病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3株(61.2%),革兰阳性菌37株(24.3%),真菌22株(14.5%)。结论ICU中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临床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构成。方法回顾性收集重症监护室(ICU)收住的118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培养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4.9%,其中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53例VAP以G-菌感染为主(68.2%),其次为G-菌(25.9%)和真菌(5.9%),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性。结论多种临床因素与VAP的发病有关;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耐药率高;VAP的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以及病原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该院ICU中进行机械通气时长>48h的患者。检查后将其分成VAP组53例及非VAP组51例,对两组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并研究VAP组患者病原菌的构成情况。结果 VAP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ICU时间均长于非VAP组,留置胃管、使用抑酸剂、糖皮质激素、亚胺培南、第2代头孢菌素,肺感染型肺部疾病及肺外感染比例均显著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VAP作为因变量,根据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可知,留置胃管、使用抑酸剂、糖皮质激素、亚胺培南及肺外感染均是VAP的危险因素。53例VAP患者的标本共培养各类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2株,占73.47%,革兰阳性菌26株,占26.53%,革兰阴性菌比例显著大于革兰阳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中VAP发病因素较多,临床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其病原菌情况,结合VAP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龙 《河南医药信息》2010,(22):155-157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布及耐药性,便于控制VAP。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确诊的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87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VAP 83例(44.38%);共分离出1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51%,革兰阳性菌占20.6%,真菌占7.88%。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位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亚胺培南对主要革兰阴性菌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革兰阴性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存在严重的耐药现象。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治疗VAP。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医院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68例VAP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菌株、细菌耐药情况以及治疗方面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VAP患者痰培养分离出12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7株(75.8%),革兰阳性菌10株(7.8%),真菌21株(16.4%),分别列前5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殊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所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VAP组的病死率为30.9%,是非VAP组的2.2倍。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的耐药率不断升高。预防和控制VAP可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耐药性及与机械通气时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宏胜  冒海蕾  张彬 《江苏医药》2005,31(9):696-698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VAP发生及耐药菌分布与机构通气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3例VAP患者的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统计药敏试验结果与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机械通气患者的VAP发病率为68.8%。VAP病原菌89.3%为革兰阴性杆菌,6.7%为革兰阳性球菌,4.0%为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孢菌、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并且对多种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一三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零,对其他抗生素存在广泛耐药性。结论VAP的发生及耐药菌分布与机械通气时间有关,且其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和预后情况。方法选择老年科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92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耐药性情况。结果VAP组和无VAP组之间的性别、呼吸末正压,是否服用H: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是否经口气管插管,是否气管插管后改气管切开等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连续使用情况、是否昏迷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分离出109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茵74株(67.89%),革兰阳性茵22株(20.18%),真茵13株(11.93%)。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唑林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率较高,在70%-100%之间;而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对以上病原菌的耐药率较低,在19%-42%之间;泰能对以上病原菌的耐药率更低,在5%~22%之间。结论年龄、COPD病程、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连续使用天数、抗生素舍用种类、是否气管切开及是否昏迷均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革兰阴性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茵,合理应用抗生素对VAP具有重要的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淑珊  何锐刚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11-211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38例VAP的临床症状;并通过气管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培养结果的致病微生物及耐药率。结果:38例VAP患者34例细菌检查呈阳性,共检出病原菌株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60%),革兰阳性球菌11株(27.5%),真菌5例(12.5%)。治疗有效26例(68%),无效12例(32%)。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呈多重耐药。往往几个因素同时存在,尽早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采用降阶梯治疗策略,获得药物敏感试验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导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NICU行机械通气的41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VAP感染发生比例及病原学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0例机械通气患儿共发生VAP 50例,其中早产儿21例,足月儿29例,VAP发病率为12.20%(50/410);VAP病原学检查结果 显示,革兰阳性菌占74.00%(37/50),革兰阴性菌占24.00%(12/50),真菌占2.00%(1/50);2011年行机械通气183例,发生VAP 12例,感染率6.56%(12/183),2012年行机械通气227例,发生VAP 38例,感染率16.74%(38/227),2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2年NICU机械通气患儿VAP的发生有增加趋势,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本科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66例患者66份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人工通气时间与病原菌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人工气道建立时间与病原菌的检出率成正相关系。结论 机械通气过程中做好各项预防措施,是控制感染的关健。  相似文献   

12.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入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对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有26例发生VAP,占37.1%。26例VAP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6.01±1.95)d,未发生VAP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11±1.07)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0株,占66.1%;革兰阳性菌29株,占27.4%;真菌7株,占6.6%。结论 ICU患者VAP的发生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及预防措施.可有效切断VAP感染途径并有效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李建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074-3075
目的:研究老年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ICU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VAP发生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是否行气管切开以及原有疾病的关系,并进行药敏实验对耐药性进行统计。结果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 d、年龄超过65岁患者VAP发病率(16.8%、13.4%、18.5%)均显著增加(χ2=11.592、11.989、13.187,均P<0.05),切开气管VAP的发生机会并不增加(P>0.05)。老年VAP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药敏实验发现患者存在多重耐药性,耐药性依次为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以及头孢曲松。结论原有慢性的肺部疾病、机械通气时间过长以及年龄超过65岁是老年人VAP的危险因素,患者存在多重耐药,以氨苄西林耐药最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普通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现状及高危因素进行研究,为制订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普通外科ICU行机械通气的178例进行观察,运用VAP集束化套餐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VAP的高危因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通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为17.42%,VAP发病率平均为21.62/1000通气日,病死率12.90%,因感染VAP延长ICU住院时间为(20.7±5.72)d。VAP发生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的管理与更换、呼吸机环路的更换与消毒、营养支持途径和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发生VAP涉及医疗、护理、患者、设备等环节。结论运用预防套餐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VAP高危因素中机械通气时间的比例最高,要减少VAP的发生率应对高危因素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2至12月在综合ICU住院并行机械通气的233例患者资料,对发生VAP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233例患者中发生VAP72例,感染率为30.9%;其中好转或治愈33例,死亡30例,未愈9例。VAP发生率:住ICU时间〉7d者为51.9%(56/108),机械通气时间〉14d者为68.6%(24/35)。气管切开、留置胃管者的VAP发生率与气管未切开、未留置胃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昏迷者与未昏迷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VAP的高发生率与多种临床因素,如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有关。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订和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控制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机械通气过程中VAP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在PICU住院治疗且行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41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VAP组与非VAP组,对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19例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患儿中,46例发生VAP,VAP的发病率为15.04%;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基础疾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PICU住院时间、APACHE评分、留置胃管及是否使用激素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OR=1.356,P<0.05)、机械通气时间(OR=2.135,P<0.01)、插管次数(OR=1.892,P<0.05)、PICU住院时间(OR=1.683,P<0.05)、APACHE评分(OR=2.642,P<0.05)、留置胃管(OR=1.869,P<0.01)为PICU患儿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U患儿VAP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效的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相关因素分析法分析新生儿VAP的危险因素,以VAP发生率为指标评价抗生素疗效。结果:分娩方式及机械通气时间可能为VAP的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新生儿VAP主要病原菌。抗生素疗效评价显示,联合用药预防VAP的有效性为66.67%~85.71%,而单药预防仅为57.14%。结论:依据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推荐将广谱抗生素作为本地区新生儿VAP经验性用药。抗生素联合用药预防VAP优于单药预防,但此结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从该院病案室资料库中选取60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对真菌菌种类型、菌种分布、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抗菌药物应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ICU深部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41.67%);发生真菌感染共82例次,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共28例次(34.15%);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9.23%)、治疗15d后留置尿管(73.33%)、接受治疗7d后行中心静脉置管(71.39%)、术后留置引流管(71.39%)、接受治疗7d后行机械通气(70.00%);感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主(68.32%)。结论 ICU深部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可能导致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