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胰腺囊腺瘤是比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为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囊性肿瘤,就其CT、MR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复习文献。结果5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浆液性囊腺瘤,病灶呈单个或多发囊状改变,囊大小不等,囊内有分隔,部分囊壁有结节,一例囊壁见点状或蛋壳状钙化,5例术前诊断为胰腺囊腺瘤。结论胰腺囊腺瘤在CT及MRI检查中有一定的特异性,大多可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诊断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表现。结果35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7例,粘液性囊腺瘤10例;浆液性囊腺癌6例,粘液性囊腺癌2例;囊腺瘤表现为壁薄、光滑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无壁结节;囊腺癌表现为囊壁及间隔不规则增厚,多有壁结节或肿块实性部分。结论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在其诊断和鉴别上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38个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个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18例21个肿瘤、黏液性17例。21个浆液性瘤中单房14个、多房7个,分别占67.7%,33.3%;17例黏液性囊腺瘤,均为多房囊。良性卵巢囊腺瘤表现为外形光滑的薄壁囊,囊内分隔较薄而规则清晰;实性成份相对较少,而交界性及恶性变者则表现壁厚而不规则的囊壁及分隔,实性成分相对较多。结论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以囊性病变多见;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缺乏特异性者易与其他囊实性病变混淆。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共17个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其CT表现特点。结果1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均表现为囊性为主,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的平均直径〉5cm,囊壁较薄而规则。其中表现为单房12个,多房5个,其中一例双侧发病。结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表现具有特钲性表现,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征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CT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占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CT表现和特征。结果:28例中良性13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并黏液性囊腺瘤1例,囊腺瘤表现为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物,囊液密度均匀,无壁结节;交界性6例,浆液性及黏液性各3例;囊腺癌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7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表现为囊壁和间隔的不均匀增厚,出现壁结节及实性团块,周围浸润及腹膜转移,腹腔积液形成。结论:单房浆液性囊腺瘤及多房黏液性囊腺瘤具有典型CT表现,CT易于诊断,当病变出现囊壁分隔不规则增厚或壁结节时,提示交界性或恶性变。CT能显示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特征,可为临床提供手术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和应用价值。方法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病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大小、部位、囊壁、壁结节、分房、钙化以及增强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提示病变位于胰体尾部(12/14),边缘钙化(5/14),病变最大囊的直径大于2cm(9/14),囊壁厚薄不均(8/14),壁结节(6/14),壁结节轻中度强化(5/14)等影像学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好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作出准确判断,但对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胰腺囊腺癌CT表现的认识,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癌的CT表现,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4例均呈囊性低密度肿物,囊壁较清楚。病变位于胰头部1例,胰体、尾部3例,最大病灶为5.6cm×6.8cm位于胰头,最小者为3.0cm×3.1cm在胰体部,病灶呈圆形1例,类圆形2例及分叶形1例。CT值1.1HU~28.2HU。2例囊内见线状分隔,2例囊壁厚薄不均并见壁结节。1例囊壁弧形钙化伴囊内结节状钙化。增强后囊壁、壁结节及囊内间隔不同程度强化。1例胰头病变推压十二指肠及下腔静脉,1例肝内见囊性转移状。结论CT检查能全面地显示胰腺囊腺癌的特征性图像和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的情况,为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在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的胰腺囊腺瘤患者71例,经病理检查,浆液性囊腺瘤共32例分为A组,黏液性囊性肿瘤共39例分为B组,回顾性分析其MSCT特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瘤体大小、部位和囊壁是否均匀。结果 A组患者平均瘤体大小为(5.10±1.59)cm,B组患者平均瘤体大小为(9.73±3.29)cm,两组患者平均瘤体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头颈部15(46.9%)例,体尾部17(53.1%)例;B组患者在头颈部5(12.8%)例,体尾部34(87.2%)例,两组患者瘤体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囊壁均匀24(75.0%)例,囊壁不均匀8(25.0%)例,B组患者囊壁均匀7(17.9%)例,囊壁不均匀32(82.1%)例,两组患者囊壁是否均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囊腺瘤的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像学特点,MSCT在胰腺囊腺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太洪  文旭  顾荣明  蒋谦 《江苏医药》2007,33(10):1034-1035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以上腹隐痛不适与腹块为多,梗阻性黄疸少.B超与CT是主要的诊断手段,表现为胰腺的囊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囊内有乳头状突起或实质性肿物.6例根治性切除,1例死于并发症,5例生存良好;2例活检后分别4个月与5个月死亡.结论 影像学是术前主要的诊断手段,除明确的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局部切除外,均应作根治性的胰腺囊性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16例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浆液性卵巢囊腺瘤8例(其中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乳头性囊腺瘤3例),且见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内钙化1例。黏液性卵巢囊腺瘤6例.交界性黏液性卵巢囊腺瘤1例,浆液性卵巢囊腺癌1例(双侧卵巢发病)。术前诊断14例(87.5%),误诊2例(12.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特征.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囊腺肿瘤上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其术前正确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术前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0例中6例阑尾囊状膨胀呈长圆形、2例呈茄子状、2例呈类圆形;3例内部密度不均匀,其余7例密度均匀;4例囊壁有弧形钙化,3例壁出现小壁结节伴轻度强化,壁平均厚约3 mm,5例囊内有细条状分隔。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CT资料。结果:(1)非赘生性囊肿和囊腺瘤的特征为薄壁的囊性肿物,壁与间隔薄且规则。CT可识别囊内新近出血。(2)肿物内含脂肪成份,囊壁隆起的实性结节处见结节状钙化或牙齿是囊性畸胎瘤定性诊断的特征性表现。(3)恶性囊性肿瘤的特征为囊壁与间隔不规则增厚,其内可发现乳头状或不规则实性成份。结论:CT是诊断卵巢肿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SPTP患者的术前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结果肿瘤2例发生在胰头颈部,10例发生在胰尾部。直径3.0~10.4cm。3例为实性病灶;9例为含有囊壁的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3例肿瘤内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5例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强化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结构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陈珍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485-486
目的探讨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于术前采用CT和B超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在定位准确率方面高于B超,误诊率低于B超,在与周围组织关系、钙化情况及囊壁厚薄诊断方面也有优于B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各个细节的分析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 28例卵巢囊腺瘤均表现为囊性为主,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单房或多房,囊壁及分隔多薄而规则。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0例,单房8例,多房2例,内密度较均匀;粘液性囊腺瘤17例,均为多房,各房密度多不均;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1例,双侧多房,囊壁及分隔厚薄略不均,强化较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内部特征及其与周围腹盆腔结构的关系,在卵巢囊腺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中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病例资料。结果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3例(合并脾切除),胰颈体切除1例,无术后近期死亡,手术切除后无一例复发。结论B超、CT和MRI是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手段,完全切除病灶可获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检查图像。结果9例病例中,肿瘤位于胰头者3例,位于胰尾者5例,位于胰体者1例,肿瘤直径约1.7~7.8cm,平均约4.2cm。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其余8例为囊实性,3例肿瘤组织内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囊性成分不强化,实性成分及包膜呈动态强化。结论CT能够较明确的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瘤(SCPT)的CT诊断及与胰腺其他囊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SCP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患者肿瘤位于胰体尾部,3例位于胰头体交界区,肿块大多数较大,最大截面达10 cm×10 cm,最小3 cm×4 cm,均含囊实性成分,但大部囊性成分较多;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CT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成分可见明显强化,至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强化程度均略低于正常胰腺组织.4例患者有钙化.结论 胰腺SCP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注意与胰腺癌,黏液性、浆液性囊性瘤或癌及假性囊肿等鉴别,有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SPTP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女性,无黄疸,CT平扫表现为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胰腺肿块,以囊实性混杂密度为主,有包膜。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多期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所有病例均无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0.
吴杰 《临床医药实践》2013,22(3):189-190
目的:对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胰腺囊性病变患者78例,其中假性囊肿51例,真性囊肿4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囊腺瘤7例,囊腺癌5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6例。对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CT对于51例假性囊肿的诊断均正确,1例真性囊肿出现误诊,对于假性囊肿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0%,准确性较高。结论:在对胰腺囊性病变患者进行具体疾病的诊断时,采取CT检查使得诊断的准确率较高,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