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否先期预测脑梗死的发生?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均为佛山市常住居民,年龄23~87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48例(脑梗死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方法:对两组患者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情况。结果: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增厚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76.6%,对照组为15.6%,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x^2=40.877,P&;lt;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58.8%,对照组为26.7%,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99,P&;lt;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关,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白质疏松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国栋  莫建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30-2031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分别对92例脑CT或MRI检查确诊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观察组)和81例脑CT或MRI正常者(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回声特点和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及Crouse积分.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0.7%,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者占23.9%,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6.3%,Crouse积分410.1;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32.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者占12.3%,Grouse积分210.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白质疏松症明显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白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性质,并化验血脂.结果:观察组检出斑块63例(78.75%),对照组检出13例(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斑块者与无斑块者相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及护理配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住院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再选择同期非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配合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异常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软斑、溃疡斑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硬斑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存在相关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作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①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0.8m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脑梗死组硬化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检出);③颈动脉管腔狭窄率明显增高,以中度狭窄为多,与年龄增大有关系。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互关系.方法:确诊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7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同时检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超标准值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0.05,<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对脑梗死危险预测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了解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危险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对64例2001-01/2003-12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病例组64例有51例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斑块检出率79.7%,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6.7%(χ^2=33.68,P<0.001)。颈动脉分叉处硬化斑块检出率约为55%,显著高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χ^2=11.65.P<0.001.χ^2=15.45,P<0.001)。病例组中、重型患者软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χ^2=14.03.P<0.001)。结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脑梗死病情的轻重在一定程度上与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梗死危险预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胸痛待查入院患者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在造影前后1周内对上述患者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所测得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发生率。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关系.方法对连续住院的112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颈动脉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8.4%,同时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密切相关(P<0.05),而发现颈动脉硬化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无关(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并且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颈动脉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和狭窄程度、斑块分布情况及斑块性质.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87.2%),颈动脉狭窄率5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1%和11.4%(P<0.05); 脑梗死组以软斑块为主(53.3%),对照组以硬斑块为主(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彩超检查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多普勒超声对4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42例无脑梗死老年人(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进行检测。结果梗死组37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77.09%。对照组10例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2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为主,表面多呈不规则型。梗死组和对照组颈动脉IMT分别为(1.22±0.31)mm、(0.68±0.1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便有效方法,对预防老年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2例ICVD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测定血管反应性(vascular reactivity,VR)。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及脑血流量等情况。结果:ICVD患者中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的血管内径(vessel diameter,VD)、IMT、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无狭窄组患者及轻、中、重度狭窄组患者的VR均低于对照组(P0.05);ICVD组患者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总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ICVD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程度,有助于了解ICVD的不同状态以判断病程及预后,对ICV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脑供血不足组 (CI)、冠心病组 (CAD)、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斑块数量等 ,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CI和CAD的IMT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CI和CAD的斑块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IMT均值和斑块阳性率在CI和CAD组之间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 ,P >0 .0 5。IMT和斑块皆阳性对诊断CI和CAD的灵敏度分别为 84%、80 % ,特异性为66%。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年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成瑜 《临床荟萃》2009,24(9):752-75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探讨老年脑梗死与下肢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5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与33例无脑梗死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动脉内膜回声及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测量中-内膜厚度(IMT)、斑块的大小、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脑梗死组较对照组膝以上的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高(78.9%vs47.0%,65.8%vs45.0%,均P〈0.01);股总动脉、股浅动脉Ⅰ级狭窄发生率增高(60.5%vs33.3%,P〈0.01;47.4%vs30.3%,P〈0.05);股总动脉、股浅动脉IMT增厚(1I51±0.53)mm vs(1.27±0.53)mm,P〈0.01;(1.37±0.50)mmvs(1.20±0.45)mm,P〈0.05,粥样硬化情况更为严重。结论老年无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膝以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增加,脑梗死与膝以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可间接反映脑动脉硬化的情况,预测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颈动脉多普勒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有无及性质、管腔狭窄程度。结果:(1)老年人群颈总动脉IMT异常者占50.53%;颈动脉斑块阳性者占78.7%;颈动脉狭窄者占20%,以轻度狭窄为主。(2)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依次是左颈总分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颈总分叉、颈动脉窦、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右颈外动脉、左颈外动脉。(3)颈动脉斑块阳性人群合并高血压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和心脑血管事件率增加。(4)颈动脉IMT异常组较IMT正常组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合并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事件明显增加,同时颈总动脉IMT增厚伴颈动脉斑块阳性率、管腔狭窄率及斑块累及部位增加。结论: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并以左侧常见。颈总动脉IMT异常组合并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事件率明显增加,颈总动脉IMT增厚增加颈动脉斑块和管腔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4例脑梗死患者和106名健康查体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发生情况及血管狭窄情况。结果脑梗死组较对照组内中膜明显增厚,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检出斑块中均以强回声斑块最为多见。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血管狭窄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和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及其程度,提示脑血管病变是否处于高危状态,对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观察冠心病与颈总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时外周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个亚组,采用高频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和股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探测斑块发生率、相关物理性状和血流动力学环境参数,统计学处理各数据,并对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的IMT、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数目及其积分均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颈总动脉部分物理性状及血流动力学环境参数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结论 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与颈总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糖尿病患及30例正常人做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IMT值和血流频谱测值。结果 72例糖尿病患颈动脉IMT值明显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42例,发生率为58.3%,与正常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斑块与糖尿病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检测糖尿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临床价值,对糖尿病患脑梗塞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测结果早期评估糖耐量异常患者颈部及脑动脉血管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使用颈动脉彩色超声(CDFI)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观察管腔是否有斑块、斑块性质、管腔是否狭窄闭塞、狭窄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脑动脉收缩峰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所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CDFI检查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内中膜增厚人数及IMT值较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均明显增高(P<0.01);通过TCD检查IGT组脑血管发生病变、血流速度及PI值均高于NGT组(P<0.05)。结论 CDFI联合TCD检查发现糖耐量异常患者早期已出现脑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改变、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使用两种无创检查动态监测病变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颈动脉为窗口,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硬化间关系。方法用高频超声探查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一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斑块分级。结果三组IMT值及斑块分级存在显著差异。以斑块存在为预测冠脉病变的阳性指标,敏感性为83%,持异性为77%。1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斑块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0脏病(CAHD)的最有效的阳性指标。结论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