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10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体征、胸片、CT片及部分高分辨CT、肺功能及血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介干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大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先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后逐渐演变成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及CT则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的确存在,且使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肺功能、高分辨CT对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6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体征、胸片、CT片及部分高分辨CT、肺功能及血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先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后逐渐演变成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片及CT则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雏化临床的确存在,且使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肺功能、胸片、CT、尤其是高分辨CT对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99-1401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40例慢阻肺并肺间质纤维化与随机抽取的40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且多伴有肺部Velcro啰音。肺功能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先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后逐渐演变成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表现为毛玻璃影网格影、局限性肺气肿肺大泡。结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肺部听诊velcro啰音、胸部CT除肺气肿外,还出现毛玻璃影网格影、局限性肺气肿肺大泡、肺功能检查呈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明显下降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或高分辨CT(HRCT)结果,并与COPD进行比较.结果 ①IPF常在患COPD多年后发生,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并进行性加重,而且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为主,肺部听诊可闻Velcro音伴有杵状指(趾);②IPF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大于COPD组,COPD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IPF组;③IPF组PaO2降低显著高于COPD组;IPF组PaCO2 >40mmHg者显著高于COPD组;④影像学显示IPF患者以弥漫性点状、结节状、网状、毛玻璃状和蜂窝肺为多,其次为肺纹理增多、紊乱.胸部CT及HRCT IPF患者以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变形,小叶间质、间隔增厚为主.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其独特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依据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和肺CT,尤其肺HRCT可为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方法 总结3年来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和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的结果.结果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位于两种单病之间,肺功能检查多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Dlco弥散量多表现为中重度减低,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比较明显,胸部X线片和胸部CT具有两病的特点.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是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检查患者的肺功能、X线片、血气分析、胸部CT或者HRCT确诊.  相似文献   

6.
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5a来我院;确诊的17例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症状、X线胸片、血气分析、肺功能、HRCT结果。结果 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多具有较长的吸烟史,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种病变之间,其肺功能测定结果不完全符合阻塞型或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X线及HRCT兼具二者的特点。结论 尽管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确实可以并存,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胸部高分辨CT(HRCT)往往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高分辨率CT、肺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其中低氧血症32例(71.1%);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23例(51.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9例(20.0%),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2例(4.4%),通气功能正常3例(6.7%)。45例均完成心脏彩超检查,其中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30例(66.7%),肺动脉高压5例(11.1%);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12例(26.7%),右心房增大4例(8.9%)。结论: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老年患者可依据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并联合高分辨率CT及肺功能指标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8.
阎蘅 《中级医刊》2011,(8):57-5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或高分辨CT(HRCT)结果,并与COPD进行比较。结果①IPF常在患COPD多年后发生,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并进行性加重,而且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为主,肺部听诊可闻Velcro音伴有杵状指(趾);②IPF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大于COPD组,COPD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IPF组;③IPF组PaO2降低显著高于COPD组;IPF组PaCO,〉40mmHg者显著高于COPD组;④影像学显示IPF患者以弥漫性点状、结节状、网状、毛玻璃状和蜂窝肺为多,其次为肺纹理增多、紊乱。胸部CT及HRCTIPF患者以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变形,小叶间质、间隔增厚为主。结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其独特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依据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和肺CT,尤其肺HRCT可为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本院确诊的28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胸部X线片和高分辨CT(HRCT)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表现低氧血症较为明显,胸部X线及HRCT表现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COPD与肺间质纤维化可以共存,且使其原来单一疾病的特点变得不典型或两种疾病的特点并存;胸部HRCT能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间质性肺病(ILD)的临床特征及分析相关因素,加深对RA并非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424例RA中合并间质性肺病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肺部X线,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等。结果本组RA患者间质性肺病(ILD)的发生率为10.8%,肺功能检测异常表现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肺CT 较X线胸片更能表现肺间质的改变。结论 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疾病的活动密切相关,对于RA患者应尽早做HRCT和肺功能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肺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38例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毅  李源  王乐乐 《安徽医学》2010,31(10):1214-1217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报道38例临床诊断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主要症状和体征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肺底部闻及Velcro啰音。CT或高分辨率CT(HRCT)显示:两肺弥漫性磨玻璃状、网状、蜂窝状改变,病变分布以两肺外带、胸膜下为主,病灶自肺尖向肺底逐渐加重,两肺基底部病变明显。肺功能有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障碍,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I型呼吸衰竭,以激素和氧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有一定效果。结论 IIP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胸部CT/HRCT、肺功能等特征性表现,并除外其他间质性疾病,确诊还需肺活检。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住院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26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影象学,纤支镜检查,肺功能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以激素和57.8%氧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有一定效果。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有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胸部线片和高分辨检查,病XCT理组织检查示寻常间质性肺炎(UIP)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3.
杨贵鹏  杨晓红 《农垦医学》2011,33(6):537-539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其组织病理学表现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一致,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刺激性干咳等。如何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近年来已经有了比较显著的进展。多项研究发现,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和胸部高分辨CT(HRCT)特征性表现的患者,结合血清标志物、肺功能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检查,既使未获得病理学依据,亦可以对特发性肺纤维化作出较明确诊断。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来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最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01~2013—0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例,平均(65.6±5.2)岁。24例吸烟患者平均吸烟40.5包/年。25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及肺部Vel—ero哕音和杵状指(趾)。胸部CT表现为在双肺网格、蜂窝样基础上出现肺部团块、结节影(22/25),及肺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斑片状阴影(3/25)。病理上多为腺癌及鳞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及低氧血症。部分患者肿瘤标志增高。结论老年男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在原有肺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肺部出现团块、结节影或斑片阴影,要高度警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可能,积极行痰病理、经皮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该院1995-2005年诊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5例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26例患者的病程、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呼吸困难进展较快,具有两种病变并存的x线及HRCT表现,常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ccount for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Clinical lung involvement manifests in two major forms: the acute chest syndrome and sickle cell chronic lung disease. Acute chest syndrome is characterised by fever, chest pain, and appearance of a new infiltrate on chest radiograph. Sickle cell chronic lung disease, on the other hand, manifests as radiographic interstitial abnormalities, impaired pulmonary function, and, in its most severe form, by the evidence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ese complications. In this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of sickle cell diseas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ILD)的临床与肺功能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7例经胸片、肺功能试验确诊的ILD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高分辨率肺CT、肺功能试验(弥散功能、血气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泉:临床表现中主要为进行性气短59例(88%).干咳、少痰64例(95%),55例(82%)患者可闻及肺底湿啰音.低氧血症34例(51%).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47例(81%)。67例胸片均有异常发现,特征性表现是网结节影。HR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网格影、小结节影、囊状影蜂窝样改变。结论:ILD的诊断主要应通过询问病史(应包括环境接触史、服药史等)、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或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检查、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试验、血气分析)等来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肺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伴肺部损害的MP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肺功能及病理活检。结果:20例肺部受累的MPA,常见肺部症状有咳嗽(占85%)、呼吸困难(占30%)、咳痰(占25%)和咯血(占20%)。95%(19/20)的患者血沉加快,55%(11/20)的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90%(18/20)的患者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0-ANCA)阳性,5%(1/20)的患者抗蛋白酶3抗体(PR3-ANCA)阳性,5%(1/20)的患者MPO—ANCA、PR3-ANCA均阴性。肺部HRCT表现有磨玻璃影、肺间质纤维化、斑片浸润影、胸腔积液和支气管扩张。结论:MPA常累及肺部,可以肺部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肺部受累的MPA临床表现及肺部HRCT影像学无明显特异性,及早予以ANCA检测及组织病理活检,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20例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为肺部疾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t993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0例误诊为肺部疾病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结果男性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8±12)岁,既往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4例;患糖尿病3例;慢性肾炎7例。咳嗽20例,咳痰12例,咯血5例,气促5例,胸痛3例,发热8例,皮疹和红斑3例,关节疼痛5例,两下肢浮肿3例。肺部湿哕音7例。5例患者低氧血症,11例患者肺功能异常。胸部CT表现肺内弥漫性磨玻璃影4例,弥漫粟粒影2例,间质性改变4例,多发斑片及片状影10例,伴充气支气管征5例、伴多发结节3例、形成空洞2例、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2例。误诊为间质性肺炎4例、细菌性肺炎10例、粟粒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各1例及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3例。2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ANCA)阳性率为100%。结论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肺部疾病,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ANCA检查能显著减少漏诊误诊,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诊断(附5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4例IPF患者经HRCT扫描后对兴趣区行高分辨率薄层回顾性重建,观察病变的分布及HRCT表现。结果IPF的主要HRCT表现:1)磨玻璃样密度影;2)网状改变;3)蜂窝肺;4)胸膜下间质纤维化;5)肺气肿;6)牵拉支气管扩张。结论HRCT能细致、准确地反映IPF的影像特征,但各种征象均可见于其他各种肺部间质性疾病,HRCT在能够排除其它肺纤维化病变并有以上明确CT表现时可诊断为IP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