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氟醚与丙泊酚的不同配伍在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食管癌左侧开胸切除术患者45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5例):丙泊酚组(P组)、地氟醚-丙泊酚组(DP组)和地氟醚组(D组),分别于平卧位双肺通气15min(T0),右侧卧位双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15 min(T2)、30 min(T3)、60 min(T4)、90 min(T5)进行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TLV(T0)时,Qs/Q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V期间(T2~T5)Qs/Qt与TLV(T0)时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且D组明显高于P组和DP组(P<0.05),P组与D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OLV各时的PaO2较TLV时下降(P<0.05),但仍在安全范围内。结论临床剂量[3 mg/(kg.h)]丙泊酚复合低浓度地氟醚(<0.83MAC)对OLV的患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七氟醚、丙泊酚对对单肺通气(OLV)期出现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 ASA Ⅱ~Ⅲ级行OLV的肺癌、食管患者36例,年龄30~61岁,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吸入七氟醚(A组)或静脉丙泊酚诱导(B组),快速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术中以吸入3% ~5% 的七氟醚或静脉靶控2.0~3.0μg/ml 丙泊酚维持麻醉.于双肺通气(TLV)15 min、OLV 15 min,OLV 30 min、恢复TLV 15 min时,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值.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TLV时相比,两组OLV期的PaO_2显著下降,Qs/Qt明显增加(P<0.01).两组OLV时的Qs/Qt无明显差异.结论 七氟醚吸入或丙泊酚静脉麻醉OLV时均有一定程度的PaO_2下降和Qs/Qt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拟观察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单肺通气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肺通气(OLV)食管癌手术患者加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S组),异氟醚.芬太尼组(I组),每组20例。S组选择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I组选择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分别在双肺通气后15min(To),OLV15min(T1),OLV30rain(T2),OLV60min(13)及OLV90min(T4)采集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患者PaCO2、pH均在正常范围,组问比较无明显差异;S组单肺通气后各时点PaO2均高于I组(P〈0.05),Qs/Qt值低于I组。结论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舒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减少OVL时的肺内分流,提高动脉氧分压,有利于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浓度的异氟醚同异丙酚-芬太尼相比是否可抑制老年人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降低肺换气功能。方法 随机选择仰卧位非开胸手术的全麻老年病人20例。先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20分钟后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然后改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分别在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达到1.0和1.5,并维持20分钟后采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术中行有创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结果P(A-a)O_2及PaO_2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Qs/Qt及乳酸(LAC)无明显增高。结论 1.5MAC以下的异氟醚对HP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情况下,此浓度的异氟醚可用于心肺功能正常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浓度的异氟醚同异丙酚-芬太尼相比是否可抑制老年人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降低肺换气功能.方法随机选择仰卧位非开胸手术的全麻老年病人20例.先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20分钟后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然后改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分别在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达到1.0和1.5,并维持20分钟后采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术中行有创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结果P(A-a)O2及PaO2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Qs/Qt及乳酸(LAC)无明显增高.结论1.5MAC以下的异氟醚对HP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情况下,此浓度的异氟醚可用于心肺功能正常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测不同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对单肺通气(OLV)时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择期左开胸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0.5 MAC组(Ⅰ组)1.0 MAC(Ⅱ组)和1.5 MAC(Ⅲ组)三组,每组15例.三组均用芬太尼2 μg/kg,依托米脂0.2 mg/kg和琥珀胆碱(司可林)1.5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经口插入右双腔支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术中七氟醚分别以0.5 MAC、1.0 MAC和1.5 MAC,瑞芬太尼以0.5 μg/(kg·h),维库溴铵以0.05 mg/(kg·h)维持麻醉.在MAC值稳定后分别记录侧身双肺通气0、3 min单肺通气2、3、4、5、15 min的气道压、气道压峰值(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顺应性.结果 OLV后3组患者的顺应性明显降低(P<0.05),其他参数均无差异;OLV后Ⅲ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MAC七氟醚在右侧单肺通气时对顺应性有明显增强效应,0.5 MAC和1.0 MAC 七氟醚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7.
李琴琴  郑敏 《江苏医药》2021,47(8):818-821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期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DEX组入手术室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随后以0.5μg·kg-1·h-1持续输注至单肺通气结束;NS组患者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计算入手术室(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2 h(T3)和手术结束(T4)时的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2]和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于T1、T2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记录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T2~T4时,DEX组OI、P(A-a)O2和Qs/Qt均优于NS组(P<0.05).T2时DEX组血清NO浓度高于NS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减少肺内分流、低氧血症的发生和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脑氧饱和度 (SctO2) 及肺内分流 (Qs/Qt) 的影响。方法 选取 60 例 行开胸手术患者, 年龄 46~71 岁, 体质指数 (BMI) 18~24 kg/m2, ASA 分级Ⅰ~Ⅱ级, 随机分为 3 组 (n=20): 右美托咪 定高剂量组 (D1 组)、 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 (D2 组)、 对照组 (C 组)。麻醉诱导后 D1 组 10 min 泵注右美托咪定 1 μg/kg, 并按 0.5 μg·kg-1·h-1持续泵注; D2 组 10 min 泵注右美托咪定 0.5 μg/kg, 并按 0.3 μg·kg-1·h-1持续泵注; C 组给予等量生 理盐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 间断追加罗库溴铵。于麻醉诱导前 (T0)、 双肺通气 15 min (T1)、 单肺通气 5 min (T2)、 单肺通气 30 min (T3) 时采集动脉血, 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计算 Qs/Qt, 并记录相应时间点的 SctO2。结 果 Qs/Qt 在 T2 时 D1 组低于 C 组、 D2 组, 在 T3 时 D1 组和 D2 组均低于 C 组, 且 D1 组低于 D2 组 (P < 0.05)。与 T0、 T1 时比较, C 组和 D1 组患者 SctO2在 T2、 T3 时均降低 (P < 0.05); D2 组 SctO2在 T2、 T3 时较 C 组、 D1 组明显增高 (P <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改善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氧合, 降低 Qs/Qt, 减少 SctO2下降。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单肺通气时对肺内分流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比较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和异氟醚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单肺通气(OLV)时对肺内分流(Qs/Ot)的影响。方法 60例行VATS,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Ⅰ组,n=30)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组(Ⅱ组,n=30)。全部病例以静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3 mg/kg、阿曲库铵0.25~0.5 mg/kg诱导插双腔气管导管,然后Ⅰ组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8~10 mg·kg-1·h-1,30~45 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 25~0 5 mg/kg维持,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作调整。Ⅱ组吸入0 8%~2 0%异氟醚和50%氧化亚氮氧气维持麻醉。OLV 30 min、OLV 60 min 测定血气。结果 OLV期间PaO2Ⅰ组高于Ⅱ组,PaCO2Ⅱ组高于Ⅰ组(P<0.05)。结论 在OLV期间异丙酚静脉麻醉比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肺内分流的影响较小,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机体HPV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异氟醚对海水浸泡后单肺通气(OLV)氧合的影响。方法健康犬20只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0只微泵输入剂量4mg·kg-1/h;异氟醚组10只持续吸入1.5%;建立胸部开放性海水浸泡犬模型。监测海水浸泡30min,双肺通气(TLV)30min,单肺通气30、60min等时点的股动脉血气,并计算心脏指数(CI),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数值。结果海水浸泡30min时点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Qs/Qt增加,CI下降。两组双肺通气30minPaO2、PaCO2、DO2I、VO2I与海水浸泡30min时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单肺通气30、60min时点分别与双肺通气30min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肺通气30min、60min两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Qs/Qt、CI从双肺通气开始分别逐渐上升和下降,CI最低为(2.4±0.7)L·min-1/m2,存在心源性休克。结论异丙酚和异氟醚对胸部开放性海水浸泡后单肺通气氧合无影响。心源性休克表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