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使海洛因依赖患者无痛、安全及快速戒毒,我中心于1993年9月15日-10月18日应用静脉复合麻醉方法治疗12倒海洛因依赖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单亲或无亲抚养环境在海洛因依赖者中的具体分布,并进一步以性别为基轴,研究单亲或无亲抚养环境对海洛因依赖者成瘾相关行为的具体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主要抚养者的组成情况和各项成瘾相关行为,共收集有效资料890例,对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亲或无亲抚养在女性患者中占17.5%,在男性患者中占8.5%,男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总体上,单亲或无亲抚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首次使用海洛因年龄较早(t=2.03,P=0.004),日使用海洛因量较大(t=3.74,P=2.63E-4),曾有自杀企图或行为者较多(χ2=4.02,P=0.045)。男女分层后比较:单亲或无亲抚养的上述影响在男性患者中不显著,也未见该因素对男性患者其他成瘾相关行为的影响;单亲或无亲抚养对女性患者初次使用海洛因年龄和日使用海洛因量仍有显著影响,单亲或无亲抚养的女性患者初次使用海洛因年龄相对较早(t=2.98,P=0.003),日使用海洛因剂量相对较大(t=4.59,P=1.47E-5);单亲或无亲抚养对海洛因依赖者自杀企图或行为的影响在男性患者中和女性患者中均不显著。结论:单亲或无亲抚养的成长环境对女性海洛因依赖形成的影响更大,对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成瘾相关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单亲或无亲抚养的女性患者初次使用海洛因年龄相对较早,日使用海洛因剂量相对较大。且单亲或无亲抚养还是海洛因依赖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因此,针对毒品滥用的防治措施似乎应尽早对单亲或无亲环境中成长者,尤其是单亲或无亲环境中的女性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海洛因依赖患者疼痛与睡眠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603例MMT门诊海洛因依赖患者完成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并接受疼痛(强度和功能损害)和睡眠(潜伏期、效率和质量)评估;用协方差分析检验疼痛是否与海洛因依赖患者睡眠数量和质量显著相关。结果:MMT海洛因依赖患者一般疼痛和临床显著疼痛检出率分别为64.3%和14.1%;控制协变量后,一般疼痛和临床显著疼痛患者睡眠潜伏期均显著长于无疼痛患者,临床显著疼痛患者睡眠效率均差于一般疼痛和无疼痛患者;临床显著疼痛患者睡眠质量显著差于一般疼痛患者,一般疼痛患者睡眠质量又显著差于无疼痛患者。结论:MMT海洛因依赖患者疼痛问题检出率高,疼痛导致的睡眠启动和/或维持困难可能是MMT海洛因依赖患者睡眠质量恶化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负性情绪与P_(300)电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其P300电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4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和43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SAS、SDS及P300电位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海洛因依赖组SAS及SDS标准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300电位成分中N2及P3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负性情绪较为突出,P300电位对海洛因依赖患者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小白鼠的生育情况。方法:先腹腔注射海洛因,6天后腹腔注射盐酸纳洛酮进行催促实验,海洛因依赖模型建立后,分成二组:一组继续注射海洛因,一组停止注射海洛因,在d14,将已对海洛因产生依赖的♀♂小白鼠各10只,作为海洛因依赖组;已脱毒的♀♂小白鼠各10只,作为海洛因戒断组;已对海洛因产生依赖的♀小白鼠10只与NS组的♂小白鼠10只,作为海洛因♀依赖组;已对海洛因产生依赖的♂小白鼠10只与NS组的♀小白鼠10只,作为海洛因♂依赖组;剩余的NS对照组♀♂小白鼠各10只,作为NS对照组。各组♀♂分别配对,观察不同组别小白鼠生育情况。结果:海洛因依赖组、海洛因戒断组、海洛因♂依赖组、海洛因♀依赖组与NS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海洛因依赖组与海洛因戒断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洛因♂依赖组与海洛因♀依赖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洛因对♀♂小白鼠的生育能力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认知改变情况。方法:采用1:1配对研究,分别测定了海洛因患者及正常人的脑听觉诱发电位。结果:海洛因依赖组Cz导联P300潜伏期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波幅正常无明显差异。同时发现患者Cz、Pz导联的P300潜伏期与其吸入海洛因的量呈显著正相关,亦-9其最后一次海洛因吸入量呈正相关;而患者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与其吸食海洛因的时间长短无关,P300潜伏期与其最后一次海洛因吸入时间也无关。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认知损害,其认知损害的程度与海洛因吸入总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总结海洛因依赖患者住院期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特征。方獉法獉:135例海洛因依赖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评估。结果:根据PSQI,135例海洛因依赖患者住院期间可能有睡眠障碍(PSQI总分≥8)的为96.30%(130例)。海洛因依赖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吸毒年限呈正相关,与焦虑情绪、每次吸毒量无明显相关。结论:绝大多数海洛因依赖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多种因素(包括抑郁情绪和吸毒年限)与海洛因依赖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与正常人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的海洛因依赖患者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方法: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6WB)对60名海洛因依赖患者和60名正常人进行主观幸福感的测定。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总体幸福感总量表分及各分量表分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女性海洛因依赖者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总体幸福感分高于男性(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相对正常人较低,女性海洛因依赖患者在幸福感体验和情感体验上都比男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合并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02例海洛因依赖合并哮喘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安全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总结对海洛因依赖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护理经验和要点。结果:对海洛因依赖合并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提高患者脱毒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要加强临床护理观察,对有明确躯体合并症患者的护理要注重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依赖临床特征与μ阿片受体基因多态的关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μ阿片受体 (OPRM1)基因多态与海洛因依赖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 ,分别检测2 0 2名海洛因依赖患者和 187名正常对照OPRM1基因A118G位点和C17T位点多态 ,分析该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未发现C17T位点的多态性 ;A118G位点多态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A118G位点多态与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OPRM1基因A118G位点多态与海洛因依赖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对103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进行调查。结果·· :83.5%海洛因依赖者有睡眠质量问题 ,PSQI平均得分12.26±s1.46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患者脱毒后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躯体化、生活事件、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存在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 ,在临床脱毒治疗后 ,应重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这有助于患者成功戒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自愿戒毒机构海洛因依赖者防御方式。方法: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采用防御方式量表(DSQ)对83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患者进行测评,并与57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均分高于正常人,而成熟型防御机制均分低于正常人(P<0.05);不同性别海洛因依赖患者在防御方式上除"缓解"外其余无显著性差异;伴有多药滥用的患者与不伴有多药滥用的患者相比更不擅长使用成熟防御方式来应对各种事件(P<0.05)。结论:自愿戒毒机构的海洛因依赖者防御机制上存在一定缺陷,合并多药滥用的患者更加不擅长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应对应激事件。在治疗机构中应针对患者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采用个体化的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建立成熟防御机制,延长操守时间,增强戒毒信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98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结果与一般资料、临床特点、乙肝三系结果及肝功能检查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 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海洛因依赖患者抗-HCV阳性率高于国内自然人群低于国外静脉海洛因依赖者。海洛因依赖者抗-HCV阳性的可能性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海洛因的使用方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乙肝病毒的感染指标与本质资料所列的可能危险因素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静脉注射的海洛因依赖者可能是HCV的高危人群,HCV可能较HBV更易传染和引起肝功能变化及慢性化,丙型肝炎(HCV)应是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肝炎预防和医务人员保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BH)基因-1021C/T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关联分析,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12例海洛因依赖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DBH基因-1021C/T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DBH基因-1021C/T多态性在海洛因依赖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DBH基因-1021C/T多态性在对照组和海洛因依赖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DBH基因-1021C/T多态性在海洛因烫吸组、静脉注射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静脉注射组CT/TT基因型比例显著低于烫吸组(P<0.05);在海洛因烫吸者中CC、CT及TT基因型日使用量差异无显著性;在静脉注射者中TT型日用量是CC和CT基因型的日使用量的2倍(P<0.01)。结论:DBH基因-1021C/T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海洛因依赖者的某些行为特征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5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血浆肾素活性呈上升趋势。脱毒后一周PRA提高69.3%。两周提高118.2%,24小时尿钠水平增高。全内积留海洛因水平下降,脱毒前海洛因阳性转为脱毒期结束时尿吗啡呈阴性。本研究提示海洛因依赖患者牌低肾素状态,为临床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洛因依赖者T细胞亚群变化及人参四物汤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长期摄入吗啡对机体主要的免疫调控细胞Th、Ts亚群的影响和中药人参四物汤的调节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h、Ts亚群数目。结果··:烫吸海洛因依赖者的Th、Ts亚群数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服用人参四物汤组的患者 ,T细胞亚群数目有所增加 ,静脉注射海洛因依赖者的Th/Ts倒置。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的免疫功能有明显损伤 ,iv较之烫吸对T细胞损伤更甚 ,人参四物汤可缓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免疫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云南省汉族海洛因依赖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和海洛因依赖的关联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云南省217例海洛因依赖者和102例正常对照的5-HTTLPR。探讨5-HTTLPR与海洛因依赖是否相关。结果:海洛因依赖和正常对照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5-HTTLPR的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无统计学关联,5-HTTLPR可能不是海洛因依赖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例1,男,29岁,烫吸海洛因3年,于2006年1月15日上午9时以海洛因依赖入我中心行脱毒治疗。其陪护诉述:患者于2006年1月7日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30例海洛因患者配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并根据测评出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结果:海洛因依赖者配偶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症状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配偶干预后,其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症状等因子分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值得关注。戒毒期间,同时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海洛因依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脑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脑CT的形态学改变。方法:39例海洛因依赖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组行头部CT扫描,测量侧脑室前角尖间最大宽度等7项相关指标(D1-D7),用SAS9.1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海洛因依赖者两侧脑室前角最大宽度为7.67mm±s1.63mm,额叶脑沟最大宽度为3.08mm±s0.61mm,两侧脑室体中间部最大距离为34.91mm±s3.69mm,与正常对照组(6.41mm±s1.15mm/1.91mm±s0.65mm/31.70mm±s5.33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1)。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侧脑室增大,存在额叶皮层萎缩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