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培养法28例阳性,阳性率为46.7%;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38例,阳性率63.3%,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24.7620,P<0.05).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68.84±21.28)pg/ml,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31.94±10.65)pg/ml,20例健康对照组两法均为阴性,统计学处理表明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6040、2.0978,P<0.05),而且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亦明显高于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t=2.347,P<0.05).结论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粒细胞缺乏的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应用北京金山川公司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深部真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标本中血(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为(0.003±0.002)ng/L;深部真菌感染组为(0.188±0.207)ng/L;细菌感染组为(0.008±0.006)ng/L;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健康对照组与深部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深部真菌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与细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信息,G试验方法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可作为真菌感染的一个诊断指标,以0.02 ng/L为诊断阈值其敏感性、特异性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定量检测深部真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标本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含量[(121.22±135.56)pg/ml]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19.10±14.10)pg/ml]和健康组[(16.47±13.58)pg/m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可以较早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深部真菌感染信息,是一种实用并且极具价值的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检测1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诊断组)和1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并将两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有8例为支气管-肺真菌感染,6例为真菌血症;真菌菌种分别为念珠菌感染11例(混合感染1例),曲霉感染2例,卡氏肺孢子菌感染2例(其中1例为临床诊断无病原学证据).诊断组血浆(1→3)-β-D-葡聚糖平均浓度为(105.02±82.2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6.65±1.01)ng/L(P<0.01).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阈值为≥20 ng/L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86%、89.58%、72.22%、97.73%.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可作为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2.83±2.57)pg/ml;深部真菌感染组为(54.06±36.13)pg/ml.经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深部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平均值差异非常显著(t=7.741,P<0.001).结论:血浆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在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以及不同部位真菌培养结果,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38例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确诊患者35例,血培养阳性仅1例;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3%、84.5%、61.9%、90.6%;真菌培养计数>105 CFU/ml或>2个部位同时培养阳性后,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7%、99.0%、95.8%、89.5%;真菌培养联合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7%、100.0%、100.0%、84.4%;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阴性预测值较好,与真菌培养联合应用后阳性预测值高.结论 真菌培养计数> 105 CFU/ml或>2个部位同时阳性时,以及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时可提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血浆(1,3)-β-D-葡聚糖对普外科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普外科患者深部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普外科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84例及40名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真菌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与传统真菌培养结果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1,3)-β-D-葡聚糖法检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阳性43例,阳性率为23.37%,传统真菌培养法检测阳性32例,阳性率为17.40%,(P=0.03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系数K=0.617(P<0.001);(1,3)-β-D-葡聚糖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8.82%;当以(1,3)-β-D-葡聚糖=16.59pd/ml为临界值时,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达到最大,灵敏度为92.03%、特异度为83.17%。结论 (1,3)-β-D-葡聚糖可作为普外科深部真菌感染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效率,可为其诊治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诊断价值。方法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67例疑似IFI患者的标本,了解其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比较健康和确诊IFI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 G试验动态浊度法和传统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7.8%和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P〈0.01);IFI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475.3±375.6)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6.2±5.6)pg/ml(t=8.94,P〈0.01);血浆(1,3)-β-D葡聚糖使用临界值为20.0 pg/ml,诊断真菌感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3.0%、100.0%和91.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是反映IFI的一个良好指标,可用于IFI的早期诊断,又可为IFI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2.83±2.57)μg/L;深部真菌感染组为(54.06±36.13)μg/L,经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深部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平均值差异非常显著(t=7.741,P<0.001).结论血浆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4月-2014年7月174例AIDS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为临床确诊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对照组92例为无机会性感染,运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比较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最佳诊断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98.0pg/ml和24.0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最佳诊断值为75p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95%CI0.784~0.903,P<0.05),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40%、84.80%、81.30%和78.79%。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早期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最佳诊断值为75p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高危患者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23例,占28.75%,1-3-β-D-葡聚糖含量正常57例,占71.25%;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组真菌培养阳性12例,占52.17%,1-3-β-D-葡聚糖含量正常组真菌培养阳性2例,占3.5%,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组真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1-3-β-D-葡聚糖含量正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17%,阴性预测值为96.49%。结论 G试验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表达,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宁波市第四医院住院初步诊断为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100例患者,收集痰液进行感染病原菌检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结果 74例患者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占74.00%,26例为细菌感染,占26.00%,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其中52例同时合并细菌感染、22例为单纯真菌感染,分别占52.00%、22.00%;真菌感染患者其中34例白假丝酵母感染、20例热带假丝酵母感染,分别占45.95%、27.03%;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分别为(43.33±28.40)pg/ml、(18.09±5.17) ng/L,高于无真菌感染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均明显升高,用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连续监测血清(1,3)-β-D-葡聚糖,比较其在抗真菌药物治疗与非治疗患者的变化,分析其在抗真菌药物治疗中的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医院118例连续监测G试验阳性患者(2周内至少检测3次),根据是否抗真菌治疗分为治疗组86例与非治疗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间血清(1,3)-β-D-葡聚糖的变化及转阴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血清(1,3)-β-D-葡聚糖的含量下降较明显(P0.05),由首次的(2.664±0.607)pg/ml降至第14天的(2.395±0.524)pg/ml;而非治疗组血清(1,3)-β-D-葡聚糖变化不明显;治疗组的G试验转阴率为27.91%,高于非治疗组的15.60%。结论 (1,3)-β-D-葡聚糖检测不仅可用于侵袭性真菌病的辅助诊断,动态监测更可成为临床治疗效果的依据,亦可用于观察判断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艾滋病合并有肺部感染症状而无其他真菌感染的患者,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中肺孢子菌肺炎诊断标准,共甄选出27例艾滋病合并PCP的患者作为病例组,38例艾滋病合并其他肺部感染者为对照组,应用国产试剂检测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中位数40.15pg/ml,高于对照组的5.92pg/ml(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PCP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6.51p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 0.864~0.985,P0.001),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20%和86.80%;经3周治疗后病例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为4.28pg/ml,较前40.31pg/ml降低(P=0.005)。结论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对于诊断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及评估其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6月一2011年4月IFI患者254例:确诊组64例,临床诊断组78例,拟诊组112例;细菌感染者57例,健康体检者68名;采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配套G试验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l,3-β-D葡聚糖的含量,用ROC曲线进行评估,并确定G试验的最佳临界值(cutoff值).结果 IFI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IFI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中位数28.9 pg/ml,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的9.1 pg/ml( Z=-2.818,P<0.05)和正常对照组的7.5 pg/ml(Z=-6.261,P<0.001);拟诊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中位数7.5 pg/ml,明显低于确诊组的103.6 pg/ml(Z=-8.398,P<0.001)和临床诊断组的44.4pg/ml(Z=-7.488,P<0.001);由ROC曲线分析可得,以9.35 pg/ml为cutoff值,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达最佳状态,分别为69.0%、64.0%、68.9%、64.0%,与培养法的一致性好,Kappa值为0.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完全可以用作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浆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检测在小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儿童医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IPFI患儿50例为试验组,同期在本院选择大叶性肺炎患儿以及非肺炎患儿各50例为大叶性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其中非肺炎组患儿均有支气管异物。对所有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并抽血3~5 ml,所有样本均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所有样本均成功操作。试验组、大叶性肺炎组和非肺炎组的BALF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值分别为(239.59±153.71)pg/ml、(14.53±6.71)pg/ml和(14.11±5.92)pg/ml,试验组与大叶性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值分别为(102.83±30.26)pg/ml、(11.25±4.74)pg/ml和(4.12±2.86)pg/ml,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表明,BALF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 IPFI患儿的血浆和BALF应用(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但血浆检测影响因素较多,应首选BALF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送检的99例气管镜吸引痰标本,其中真菌培养阳性者32例,真菌培养阴性者67例。99例患者同时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分析比较两组葡聚糖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价1-3-β-D葡聚糖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肺部真菌培养阳性组1-3-β-D葡聚糖水平明显明显高于阴性组(34.7.6±20.0 vs 10.4±6.9,t=8.9 P<0.0001);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2%~0.96%);以20 ng/L为Cutt-off值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2.4%(95%CI:83.2%~97.5%),特异度为75.0%(95%CI:56.6.2%~88.5%)。结论:痰培真菌沛养阳性患者血浆葡聚糖水平明显升高,其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或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418例及同期无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366例。结果 以≥50pg/ml为阳性诊断标准时BG结果阳性者334例,阳性率42.60%,以≥20pg/ml为阳性诊断标准时BG结果阳性者408例,阳性率52.04%,以≥20mg/ml为阳性标准时该试验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50pg/ml为阳性标准,两种标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标准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1,3-β-D葡聚糖检测可以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医师可以根据经验以不同的阳性界值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调节,即减少预防用药造成的毒性和增加的费用,又避免了侵袭性感染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于尿路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尿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尿路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临床诊断为尿路真菌感染93例患者,81例非真菌感染者,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和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BG)的含量,用ROC曲线评估G试验的诊断价值,同时用Kappa值检验G试验结果与培养结果的一致程度,用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尿路真菌感染组BG 18.4 pg/ml,显著高于非真菌组的7.5 pg/ml和健康对照组的7.5 pg/ml,ROC曲线分析显示,G试验临界值定为14.4 pg/ml时,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是91.00%、75.00%、0.66,可达最佳效果;G试验与培养一致性的Kappa值为0.583;单因素分析表明:中性粒细菌<0.5×109/L、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BG含量与尿路真菌感染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BG阳性、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为其预测因素.结论 血浆BG可作为尿路真菌感染的早期预警指标,避免高危因素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尿路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保勇  喻华  曾小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20-4522
目的 探讨血浆( 1-3) -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作用及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0.7~2011.1入住某院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血浆(1-3) -β-D葡聚糖的定量检测,并与真菌培养方法加以对比,同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66.0%,真菌培养阳性率为42.0%,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x2=18.89,P< 0.05).对38例临床诊断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4.8岁,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肾功能疾病10例,恶性血液疾病10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他疾病8例),1/例患者使用激素,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38例患者均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头孢二、三代及喹诺酮类为主,且使用时间较长,其中32例具有肺影像学的改变.结论 血浆( 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比真菌培养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应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与患者的高龄、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以及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有关,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