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 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然后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 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无线性模型,为最终拟合模型;最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计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且3个验证处方零级释放特性良好.结论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方法:以药物基质比、泊洛沙姆188和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自变量,溶出T50、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运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Origin软件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根据效应图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419,为最终拟合模型;拟合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酸枣仁黄酮滴丸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赵俊霞  孙彩霞  苏建春  史玉荣  王浩  尹蓉莉 《中草药》2014,45(21):3081-3086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广金钱草总黄酮(TFDS)固体分散体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促渗剂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 TFDS的累积释放度及线性相关系数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图,通过数值优化法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优于多无线性模型,为最终拟合模型;最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积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TFDS固体分散体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5,(9)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处方。方法:以碳酸氢钠质量分数(X1)、羟丙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X2)和微晶纤维素质量分数(X3)为考察因素,以小丸的圆整度、12 h持续漂浮百分率以及在2、6、12 h的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模型绘制等高线图和效应面图,确定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为拟合的最佳模型,最佳处方小丸的圆整度为15.04°,12 h持续漂浮百分率为81.07%,2、6、12 h的累积释放度为27.01%、70.00%、84.61%,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偏差均小于5%。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处方的优化模型,实现了其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星点设计 - 效应面法优化替硝唑结肠靶向生物黏附片处方。 方法 以海藻酸钠用量 (<>X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量( <> X 2 )及包衣增重( <> X 3 )为考察因素,以 3 和 12 h 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 , 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 3 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 根据模型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 , 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 , 最后进行验证。 结果 根据二次多项式模型 , 发现 3 个考察因素和 2 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化处方各设定指标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二次多项式模型比多元线性模型置信度高。 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 - 效应面法 , 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替硝唑结肠靶向生物黏附片处方优化模型 , 实现了该结肠靶向生物黏附片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皮酚片剂处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皮酚片剂处方.方法:以MCC102、乳糖复合物Cellactose80和黏合剂PVPS630的用量、片剂硬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脆碎度为考察指标,并计算其“归一值(OD)”,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根据拟合模型,发现3个考察因素和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为MCC102与Cellactose80的比例为1∶1,PVP S630含量为1%,优化处方各设定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模型的丹皮酚片剂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片剂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7.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方法 以滴距、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为自变量,以丸重变异系数、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Origin软件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再根据效应图优选最佳条件。结果 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81,为最终拟合模型;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酸枣仁黄酮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磷酸川芎嗪温敏凝胶的处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磷酸川芎嗪温敏凝胶处方.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温度、黏度、渗透压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两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优化处方,最后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发现两个考察因素和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二次多项式模型比多元线性模型置信度高.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线性模型的磷酸川芎嗪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原位凝胶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口疡清微丸(甘草、大枣、黄芩、黄连、太子参、蒲公英等)的处方。方法:以辅料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以及崩解剂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微丸的圆整度(平面临界角Φ/°)、流动性(休止角α/°)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模型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再依据设定的微丸圆整度、流动性和溶散时限目标值,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结果:非线性模型中的三次多项式模型是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定量关系的最佳模型。按最佳处方制备的微丸,其圆整度、流动性和溶散时限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中药口疡清微丸的制备工艺处方,能够实现多指标的同步优化,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实用性,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处方筛选。  相似文献   

10.
正交实验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紫草素脂质体处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紫草素脂质体,使用正交设计并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处方。方法:以紫草素与脂质比,豆磷脂与胆固醇比,乙醇量与水量比,豆磷脂浓度和甘露醇浓度5个影响因子进行正交实验;进一步采用星点设计优化处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三项式非线性方程拟合,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处方配比。结果:三次多项式是描述各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最佳模型。优化处方制备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5.4%、载药量为5.16%,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正交设计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脂质体处方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夏天无总生物碱微孔渗透泵片处方.方法:以NaCl用量、致孔剂含量、包衣增质量为自变量,药物累积释药量及累积释放量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因变量,应用Design Expert对处方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NaCl用量34 mg,致孔剂质量分数99%,包衣增质量4%;优化处方呈零级释放特性.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成功建立了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夏天无总生物碱微孔渗透泵片的处方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沙棘黄酮提取物分散片的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间、混悬系数和抗张强度为指标,交联聚维酮(PVPP)、羟丙基纤维素(HPC)、聚维酮(PVP-K30)用量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试验优化处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非线性方程拟合,通过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处方.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PVPP 50.0 mg/片,HPC 9.2 mg/片,PVP-K30 7.0 mg/片.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偏差0.32%.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优选沙棘黄酮提取物分散片的处方工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解毒通络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解毒通络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选择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溶剂用量为自变量,黄芩苷、槲皮素、异鼠李素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通过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确定最佳数学模型,利用Design Expert 8.0.0统计分析软件绘制效应面图和等高线图。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90 min,煎煮时间85.63 min,溶剂用量9.21倍;综合评分(93.2±0.051)%,与预测值(94.30%)的偏差仅-2.32%。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适用于解毒通络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  相似文献   

14.
1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天山雪莲传递体制备处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天山雪莲传递体的处方.方法:注入-高剪切分散法制备天山雪莲传递体,以绿原酸和芦丁包封率、载药量、传递体平均粒径及归一化值为评价指标,以磷脂浓度、药脂比(质量比)、油水相体积比为考察因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非线性方程拟合,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处方配比.结果:二项式是描述各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最佳模型.以绿原酸为指标的包封率83.44%,载药量4.65%;以芦丁为指标的包封率70.69%,载药量3.94%,载药传递体平均粒径154.6 nm,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天山雪莲传递体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积法优选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缬草三酯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拟合,利用三维曲面图直观分析总缬草三酯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10:1,浸泡时间3h,室温超声2次,每次3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精度更高、重复性好、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