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化酶-1 (heme oxygenase-1,HO-1)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观察肾脏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表达的变化以及血红素氧合酶-1对其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CLP)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72只脓毒症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LP组、HO-1促进剂(CLP+hemin)组、HO-1抑制剂(CLP+ZnPP)组,每组18只,后3组大鼠分别于腹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hemin和ZnPP,12 h后在大鼠腹白线做正中切口约1.5cm,分离盲肠,在盲肠的近端和末端各穿一个孔,挤出少许粪便于腹腔内,回纳盲肠,分层缝合腹腔,造成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分时相处死大鼠,留取血浆、肾脏组织,分析各组之间肌酐(Cr)、胱抑素C(Cys-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差别,ELISA法检测血浆EP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肾脏组织经马休黄/猩红/天青石蓝染色法(MSB)对比各组之间病理变化,并应用Western Blot分析肾脏组织EPCR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脓毒症组中大鼠肾脏微血栓形成明显,凝血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明显,肾脏功能受损;在HO-1促进剂组中大鼠肾脏微血栓及炎症反应较脓毒症组显著减轻(P<0. 05),肾脏功能得到改善,EPCR表达较脓毒症组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1抑制剂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结论血红素氧合酶-1能够增加脓毒症大鼠肾脏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表达,发挥抗凝血及抗炎作用,从而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假手术(sham)组、脓毒血症(CLP)组、TP低浓度干预(CLP+TP-L)组、TP中浓度干预(CLP+TP-M)组、TP高浓度干预(CLP+TP-H)组和多黏菌素B(CLP+PMX-B)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血症大鼠模型,造模后每12 h观察大鼠存活情况,记录生存率;术后48 h行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病理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I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含量,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TLR4、TAK1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shame组相比,CLP组大鼠生存率低下,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形态学上心肌血管扩张充血、细胞灶状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生化指标显示:血清中CK-MB、cTn-I、血浆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心肌TLR4、TAK1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CLP组相比较,CLP+TP-M、CLP+TP-H组和CLP+PMX-B组大鼠生存率提高,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善,血清中CK-MB和cTn-I、血浆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心肌TLR4、TAK1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通过调节NF-κB炎症信号通路,减少大鼠体内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绿原酸(CGA)减轻脓毒症模型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并用5、10、15 mg/kg的CGA和15 mg/kg的丙酮酸乙酯(EP)静脉给药6 h,比较各组大鼠7 d生存率、肺湿干质量比(W/D)、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凋亡蛋白表达量、血清炎症因子、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肺组织Nrf2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GA干预后提高了大鼠7 d存活率,促进了肺组织中SOD水平、Bcl-2、Nrf2、HO-1、NQO1蛋白表达量,降低了W/D、肺组织细胞凋亡率、Bax表达水平、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肺组织中MDA水平。结论 CAG可能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改善氧应激反应,减少炎症因子及自由基生成,减轻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的变化对糖尿病肾损伤时肾脏内皮功能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成4组:对照组、糖尿病(DM)组、Hemin(HO-1诱导剂)+DM组、ZnPP(HO-1抑制剂)+DM组。在5、10、15周时收集标本;IHC及RT-PCR法观察肾组织HO-1的表达,检测MDA含量、SOD活性、NO及iNOS、eNOS水平的变化。同时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时大鼠肾脏局部MDA增加,HO-1的表达在5周时即增强,10周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照组肾组织中iNOS高于eNOS、DM时,iNOS下降而eNOS明显升高;与DM5周组比较,Hemin+DM组HO-1表达明显增强(P<0.05),MDA含量下降,eNOS升高受抑制,UAER减少(P<0.05);ZnPP+DM组HO-1表达减弱,MDA含量升高(P<0.01),eNOS增加,NO、UAER明显增加(P<0.05)。结论提高肾脏HO-1表达水平可减缓DM早期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5.
李佳熹  曹炬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9):1037-1041+104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6在脓毒症小鼠中的表达,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过程。方法:CLP诱导C57BL/6小鼠形成脓毒症模型,并收集血清,腹腔灌洗液及肝、肺、肾脏组织样本。记录小鼠生存情况;ELISA检测趋化因子CXCL16及IL-6、IL-8、IL-10、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血液分析仪计数炎症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炎症细胞;病理切片观察组织损伤;Anti-CXCL16抗体蛋白治疗脓毒症并观察效果。结果:CXCL16在脓毒症小鼠血清、腹腔灌洗液、组织蛋白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LP+PBS组相比,CLP+CXCL16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且促进炎症因子释放(P<0.05),肝、肺、肾组织损伤加重,肝肾功能血清指标ALT、AST、Urea和Creatinine升高(P<0.05)。与CLP+IgG组相比,Anti-CXCL6组死亡率降低,组织损伤减轻,肝肾功能血清指标降低(P<0.05),抗体治疗具有一定效果。结论:CXCL16在脓毒症小鼠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脓毒症免疫病理过程有关,CXCL16能够通过加重炎症反应促进脓毒症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电针足三里(ST36)对脓毒症大鼠促炎症因子所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随机分为CLP+电针(EA)足三里组 (CLP/EA组)、CLP+假电针(sham EA)组(CLP/SEA组)、迷走神经切断(VA)+CLP+SEA组(VA/CLP/SEA组)和VA+CLP+EA组(VA/CLP/EA组),每组16只。CLP/EA组持续针刺双侧足三里穴30 min,强度为2 mA,2-100 Hz。CLP/SEA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外侧旁开0.5 cm)30 min。VA组于CLP前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干。各组大鼠于CLP术后12 h取血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和肌苷(Cr);然后处死动物,取肝、 肾和空肠组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脏器组织含水率。结果: 与CLP/SEA组比较, CLP/EA组TNF-α、MPO、ALT、 Cr水平和脏器组织含水率显著降低,肠组织DAO活性显著增加 (均P<0.05);VA/CLP组和VA/CLP/EA组TNF-α、MPO、ALT、 Cr水平和脏器组织含水率显著增加,DAO活性显著降低 (均P<0.05);VA/CLP/EA组与VA/CLP组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显著抑制CLP大鼠肝、肾和空肠组织TNF-α水平,减轻脏器水肿和功能损害;切断迷走神经能显著减轻或消除EA的作用,上调组织TNF-α水平、加重脏器损害。电针足三里的抗炎和减轻脏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利多卡因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打开腹腔而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造模后利多卡因组大鼠给予利多卡因10 mg/kg负荷剂量+10 mg·kg~(-1)·h~(-1)尾静脉输注3 h,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心肌梗死率;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病理变化;生物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Nrf2和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率、血清中TNF-α、HMGB1、Myo和cTnI水平、心肌组织MDA含量及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出现严重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利多卡因组大鼠血清中TNF-α、HMGB1、Myo和cTnI水平、心肌梗死率及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SOD活性及Nrf2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利多卡因可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心肌细胞Nrf2/HO-1通路激活,提高其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姜素对盲肠结扎和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trol)组、CLP组、山姜素(alpinetin)40、80和160 mg·kg~(-1)组、阳性药物对照组(Dex,10 mg·kg~(-1))组,每组9只大鼠。CLP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后,大鼠通过腹腔注射alpinetin(40、80和160 mg·kg~(-1))和地塞米松(10 mg·kg~(-1))。HE染色观察肺病理变化和评分,称重法测量肺水肿,动脉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BALF中MIP-2、TNF-α、IL-18、IL-10水平和肺组织中MPO、SOD活性及MDA、GSH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Akt磷酸化水平及Nrf2、HO-1表达水平。结果与CLP组相比,山姜素80和160 mg·kg~(-1)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肺的病理评分显著减少(P0.05,P0.01),大鼠PaCO_2水平显著减少(P0.05),PaO_2水平显著增加(P0.05,P0.01),BALF中MIP-2、TNF-α、IL-18水平显著减少(P0.05,P0.01),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5,P0.01),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SOD活性和GSH水平显著降(P0.05,P0.01),肺组织中Akt磷酸化、核Nrf-2、HO-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山姜素通过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来改善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急性肺损伤,这与激活PI3K/Nrf2/HO-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NGR1)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纤维化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NGR1低中高剂量组(5、10、20 mg/kg)和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Metformin,MET,500 mg/kg)。检测大鼠肾脏功能;HE染色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炎症细胞因子血清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GR1中高剂量组肾脏肥大指数、尿蛋白、血清肌酸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脏病理学改变也有明显改善;TNF-α、IL-6、IL-1β和IFN-γ的血清含量也明显下调(P0.05或P0.01);肾脏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纤联蛋白(F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降低,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增加(P0.05或P0.01),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肾脏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最后,肾脏TGF-β1/Smad3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也降低(P0.05或P0.01)。结论:NGR1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来调节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菌丝体(Hirsutella sinensis mycelium,HSM)提取物对盲肠穿孔结扎(CLP)小鼠的免疫反应和肾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建立CLP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分为假术组(sham,n=5)、模型组(CLP,n=11)、治疗组(HSM,n=11)。冬虫夏草菌丝体组在术前2小时和术后10天给予HSM提取物200 mg/(kg·d),假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小鼠外周血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reg细胞数量以及腹水中巨噬细胞数量;利用QPCR检测了肾脏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及纤维化因子TGF-β1、TIMP1和MMP9的表达;另外,还对肾脏组织切片进行了HE染色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o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组外周血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腹水中巨噬细胞数量较假术组显著升高,而HSM提取物治疗能下降上述细胞的数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差异;模型组肾脏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及纤维化因子TGF-β1、TIMP1和MMP9表达均上调,而治疗组肾脏上述细胞因子表达都有显著降低;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肾脏组织炎性样变明显,而治疗组有较好改善;与假术组比,模型组肾小管及间质α-SMA和fibronection表达明显增多,而治疗组肾小管及间质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HSM提取物具有调控免疫及改善肾纤维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HS/R组和HS/R+D组。容量复苏后6 h处死动物,采集血和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NS组比较,HS/R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HS/R组比较,HS/R+D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与NS组比较,HS/R组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P0.05);与HS/R组比较,HS/R+D组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与NS组比较,HS/R组肾组织NF-κB表达升高;与HS组比较,HS/R+D组肾组织NF-κB表达降低(P0.05)。与NS组比较,HS/R组肾组织HO-1表达升高;与HS/R组比较,HS/R+D组HO-1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右美托咪定治疗可明显减轻肾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HS/R大鼠急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O-1表达及抑制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黑木耳提取物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使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脓毒血症动物模型,分为CLP组、黑木耳粗提物组及黑木耳多糖组,术前3 d分别给予预防性灌胃,造模12 h后,下腔静脉采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和AST)、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取肝标本做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应用黑木耳粗提物及黑木耳多糖干预后,大鼠血清中ALT、AST、ET、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CLP组(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减轻。CLP组肝细胞NF-κB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黑木耳粗提物组和黑木耳多糖组肝细胞NF-κB弱阳性表达。结论: 黑木耳粗提物及黑木耳多糖在有效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血清ET的基础上,同时降低TNF-α、IL-1β和IL-6含量,抑制脓毒血症大鼠肝组织细胞NF-κB的表达,对脓毒血症大鼠肝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方(YHHD)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及YHH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各药物干预组以相应浓度的药物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用药12周后采集标本并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酸(UA)的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计算肾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率,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Krüppel样因子15(KLF15)、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连接蛋白(FN)、I型胶原(Col I)和Ⅳ型胶原(ColⅣ)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LF15、HMGB1和NF-κB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胶原纤维沉积率及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KLF15的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HMGB1、NF-κB、IκB、MCP-1、IL-1β、TNF-α、FN、Col I和ColⅣ的m RNA及HMGB1、NF-κB和MCP-1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YHHD中、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的胶原纤维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且HMGB1和NF-κB的蛋白表达以及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YHHD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KLF15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MCP-1的蛋白表达及FN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YHHD高剂量组KLF15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MCP-1、Col I和ColⅣ的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YHHD各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NF-κB和IκB的m RNA表达及Cys-C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U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益气化瘀化痰方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F15表达、抑制肾组织HMGB1和NF-κB及其下游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羚羊角与钩藤联合用药对热性惊厥所致发育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热水浴建立热性惊厥大鼠模型,实验分为5 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羚羊角组、钩藤组、羚羊角与钩藤联合用药组(简称联用组),每组10 只,共50 只。通过HE 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情况;ELISA 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Glu 及Asp 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TNF-α、IL-1β表达情况。结果:联用组、羚羊角组、钩藤组脑组织Asp、Glu、TNF-α及IL-1β及海马区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联用组脑组织Asp、TNF-α及IL-1β含量较钩藤组显著降低(P<0.05)。联用组海马区TNF-α较羚羊角组、钩藤组显著降低(P<0.05),IL-1β较钩藤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羚羊角与钩藤联合用药抑制热性惊厥所致大鼠脑损伤,效果优于羚羊角及钩藤单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兴奋性氨基酸Asp、Glu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轻度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比较脓毒症大鼠心功能与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的时间。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盲肠结扎穿孔术组,分别于手术后6 h、9 h和12 h用Langendorff装置检测大鼠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并测定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TNF-α水平以及大鼠肝、肾功能和肺湿/干重比值。结果:轻度CLP术后10 d,大鼠的死亡率为26.7%。CLP术后9 h与12 h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与下降速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CLP术后6 h,心肌TNF-α、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CLP术后9 h心肌TNF-α和VCAM-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LP术后9 h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12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高于假手术组。而术后6 h、9 h和12 h,大鼠血尿素氮水平、肺湿/干重比与相应时点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轻度CLP模型大鼠在脓毒症发生后6 h心肌炎症因子表达增多,9 h后即发生心肌内在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其发生早于肝、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歧杆菌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数量,测定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血浆内毒素。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肠道大肠杆菌、CD8+T 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肠道血浆内毒素、大肠杆菌、CD8+T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中肠道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P<0.05),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乳酸杆菌含量显著优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结论:双歧杆菌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疗效显著提高,抑制CLP大鼠的TNF-α、IL-6的表达,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提高脓毒症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Ⅳ型胶原(Ⅳ-C)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MODS肺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组,其中,CLP组又根据造模后不同时点分为MODS 6 h组、MODS 12 h组、MODS 24 h组和MODS 48 h组,每组各8只。采用改良的CLP法构建MODS大鼠模型,于造模后不同时点处死大鼠并收集标本。血液生化检查及血气分析检测各组大鼠肝、肾和肺功能的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MP-9及TIMP-1含量的变化,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MMP-9及TIMP-1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Ⅳ-C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ODS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和肺功能损伤。光镜下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模型组肺组织损伤较重。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1β、MMP-9及TIMP-1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于造模后12~24 h达高峰(P0.01)。各模型组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MMP-9于造模后12 h达高峰(P0.01),TIMP-1于造模后24 h达高峰(P0.01)。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6 h肺组织Ⅳ-C降低不明显,12~48 h显著下降,于24 h降至最低(P0.01)。结论:MMP-9和TIMP-1通过共同调节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Ⅳ-C的合成和分解,在MODS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对戊四氮(PTZ)诱发的急性癫痫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致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致痫组(PTZ组)和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组,分别给予7 d、14 d和28 d的假刺激和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后,腹腔注射PTZ 建立急性癫痫动物模型,观察给药后大鼠癫痫行为学表现,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ELISA方法对海马IL-1β、TNF-α进行检测。结果: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的痫性发作级别,减少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P<0.05), 且海马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表达明显少于PTZ组(P<0.05或P<0.01)。结论: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在PTZ 急性点燃癫痫大鼠模型中不仅具有抗惊厥作用, 还可以减少海马致痫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表达,可能为癫痫的防治带来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药物有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物,植物药因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而越来越受到瞩目。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白喉乌头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37只,造模组于大鼠足跖及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24只造模成功大鼠进行后续实验,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和白喉乌头组,每组各8只,每周对3个造模后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共4组大鼠进行关节炎评分。经过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滑膜中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白喉乌头组、雷公藤组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P < 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模型组滑膜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在白喉乌头组、雷公藤组中表达低于模型组(P < 0.05)。结果证实,白喉乌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用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葛根素治疗组、沙格列汀治疗组、葛根素联用沙格列汀治疗组和二甲双胍联用沙格列汀治疗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个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应量的生理盐水。第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肾重指数(肾重/体重)、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等;电子显微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TNF-α、MIF和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 mRNA表达。结果: 糖尿病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肾重指数、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上升(P<0.01或P<0.05),血清中TNF-α及MIF含量明显上升(P<0.01),肾脏组织中TNF-α、MIF及CD68 mRNA 表达上升(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葛根素联用沙格列汀治疗组的肾重指数、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P<0.01或P<0.05),血清中TNF-α及MIF含量下降(P<0.05),肾脏组织中的TNF-α、MIF及CD68 mRNA表达下降(P<0.05);与单用药组比较,联用组在各指标改善程度上更显著。结论:葛根素联用沙格列汀能降低血糖和血清中TNF-α、MIF含量,下调TNF-α、MIF及CD68 mRNA在大鼠肾脏组织的表达。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被抑制的机制可能与上述指标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