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应娟 《中医研究》2010,23(4):64-67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情况及对痛经治疗的认知态度,为加强健康教育及积极推广针灸结合多种方法治疗痛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初潮年龄、痛经症状评定、痛经相关因素、对痛经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及认知态度等。结果:茂名地区原发性痛经发生率较高,凉水浴、抑郁等是痛经的主要因素;患者对痛经及治疗认知能力不够,并且缺乏中医针灸防治痛经的相关知识。结论:应加强青春期教育,提高青春期女性对痛经的认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积极推广针灸结合多种方法治疗痛经,并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样本数,以达到提高中医针灸预防和治疗痛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林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4,(23):155-155
目的:观察痛经散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院妇科就诊的符合原发性痛经的患者60例,用我院自制的痛经散外敷于神阙穴后用神灯照射。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痛经诊断标准评估本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的积分及不同程度痛经的总有效率。结果:痛经散对重度痛经的总有效率为85.37%,痛经散对中度痛经的总有效率为87.5%,痛经散对轻度痛经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给予痛经散外敷治疗效果明显,外敷治疗的给药方式特别,可明显发挥中药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在我国,痛经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少女及青年女性的学习、工作、生活,痛经是临床常见病,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对运用蒙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愿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4.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PD)的发生多与内分泌、精神、神经等因素有关,继发性痛经多由较明确的器质性病变。总的来说,痛经的发生多由综合因素所致,提示临床实践过程中可能单一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亦需采取中西结合、配合心理等综合治疗。1中医学对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属于经行腹痛范畴,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原发性痛经临床症状复杂,对患者工作、学习及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对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及分型进行分析,总结原发性痛经的中医外治方法,针灸、敷贴、埋线等中医外治法对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艳英  马堃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0):3920-3924
对2000例痛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探讨痛经临床特点,以期对痛经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短、经量多、经期时间长与痛经的发生未见有明显关系。痛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感受寒凉;证候(症状)特点主要为虚实夹杂,且随着程度加重,虚证的症状表现越明显;在不同程度痛经中,小腹畏寒症状出现的频率最多;寒凝血瘀证型所占比最多为53.2%;痛经应对措施以选择卧床休息为主,占79.6%,对于重度痛经患者的药物选择以中西药联合应用为主占43.4%。痛经患者对中药剂型的选择以汤药剂型所占比最多26.5%。调查结果得出,避免寒凉对预防痛经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治疗痛经应注重温经散寒。  相似文献   

7.
归附痛经颗粒的抗痛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归附痛经颗粒的抗痛经作用。方法:用己烯雌酚和缩宫素制造小鼠痛经模型,观察归附痛经颗粒对小鼠痛经模型的影响;用肌动描记技术记录子宫环的收缩曲线,研究归附痛经颗粒对离体大、小鼠子宫收缩的影响。结果:归附痛经颗粒能明显减少雌激素和缩宫素诱发的痛经模型小鼠的扭体次数;抑制离体大鼠和小鼠子宫自发性收缩,抑制缩宫素诱发的离体大鼠子宫的强直收缩。结论:归附痛经颗粒有明显的抗痛经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经法配合情志调理治疗青春期痛经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对600名青春期女生原发性痛经程度及情绪进行问卷调查并随访、治疗.结果:轻、中、重程度的原发性痛经中,重度痛经者197人占32.8%,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310人占51.6%.结论:痛经与情绪相关,温经法配合情志调理治疗青春期痛经能明显减轻痛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痛经对高校护生经济、情绪及学习的影响,为痛经对女性身心危害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危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资料.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护理专业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答卷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48份,收回有效问卷907份.痛经女生中,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痛经症状者108例,占调查总人数的11.91%,痛经对高校护生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痛经组高校护生压抑、沮丧、恐惧不安、痛苦、对生活无兴趣等不良情绪明显高于无痛经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经对高校女生学习也产生一定影响.结论:需积极控制女性痛经症状,以减轻其对女性的身心影响.  相似文献   

10.
痛经相关症状对女大学生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痛经相关症状对女大学生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痛经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临床治疗调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676例痛经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痛经相关症状对女大学生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痛经女大学生经期相关症状涉及生理、心理等方面,各项自觉症状与女大学生痛经发病相关。[结论]痛经女大学生经期生活质量较差,在临床上应针对痛经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通过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途径改善痛经女大学生经期的学习生活质量,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经法配合情志调理治疗青春期痛经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对600名青春期女生原发性痛经程度及情绪进行问卷调查并随访、治疗。结果:轻、中、重程度的原发性痛经中,重度痛经者197人占32.8%,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310人占51.6%。结论:痛经与情绪相关,温经法配合情志调理治疗青春期痛经能明显减轻痛经。  相似文献   

12.
脊源性痛经是一种由骶髂关节和骨盆解剖异常所导致的痛经,临床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收效甚微。从脊源性痛经相关结构的生理解剖学、脊源性痛经与脊柱解剖结构异常的相关性、脊源性痛经的致病机理以及中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4个方面探讨脊源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并对近年来非药物疗法治疗脊源性痛经做了简要介绍,以期为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痛经患者的体质分布规律、痛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11名女大学生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痛经症状评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为痛经组、无痛经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阳虚质、血瘀质在痛经组中所占比例高于无痛经组,平和质在无痛经组所占比例高于痛经组(P<0.05),其他体质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2痛经组睡眠障碍所占比例高于无痛经组(P<0.05)。3痛经组与无痛经组比较,BMI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虚质、血瘀质是女大学生痛经的好发体质,且痛经与睡眠障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NO,Ca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是否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NO和Ca2 有影响。方法:采用催产素所致大鼠痛经模型,选择治疗痛经的常用腧穴关元和三阴交对痛经大鼠模型进行针刺治疗,测定其子宫NO和Ca2 水平,并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推测针刺治疗痛经的机理。结果:针刺痛经模型大鼠关元、三阴交后,能明显减少痛经大鼠的扭体次数(P<0.05),对痛经大鼠子宫重量无明显影响(P>0.05),经针刺治疗后痛经大鼠子宫组织中NO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Ca2 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针刺的镇痛作用再次得到实验证实,针刺痛经大鼠模型的关元、三阴交能明显升高子宫组织中NO的水平,这可能是针刺治疗痛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级中学女生痛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痛经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痛经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对上海市城郊地区初级中学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及COX痛经症状量表,分析痛经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城郊地区初级中学女生痛经发生率为29.52%(93/315)。痛经与无痛经者身高、初潮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与平和质的秩相关系数(rs)=-0.130(P=0.021);除特禀质外,痛经与7种偏颇体质的rs均大于0(P0.05)。经血有无血块、有无痛经遗传史、不同睡眠质量、不同学习压力、不同情绪状态和不同体育锻炼者痛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经影响因素主要为痛经遗传史、学习压力和阴虚体质。结论偏颇体质是初级中学女生发生痛经的易感体质。阴虚体质、痛经遗传史、学习压力大均使痛经发生率增高,建议通过疏导、调理以改善阴虚体质,预防痛经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引起痛经原因很多,根据痛经的病理实质为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受阻,经脉不通所致。笔者采用艾条灸至阴穴以温通经脉,暖宫散寒;神灯照射下腹部任脉经以消炎、消肿、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痛经原则。本法对虚寒性痛经及寒湿凝滞型,阳虚内寒型痛经,疗效比较满意,对气滞血瘀型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痛经是指女子经期或行经前后1周内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厥逆者。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故又称功能性痛经。笔者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经前针刺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定坤丹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 《陕西中医》2010,31(3):278-280
目的:探讨定坤丹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定坤丹(人参、鹿茸、白术、川芎等)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安慰剂作对比治疗。结果:定坤丹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有效率90%。结论:定坤丹对原发性痛经有滋补气血,调经舒郁,通阳行水之功。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疼痛一般呈痉挛性,有时伴有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症状。祖国医学则认为原发性痛经的产生与气滞、寒凝、血瘀、痰阻、体虚及情志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妇女中痛经的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痛经占53.2%,重度痛经的发生率为13.55%。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毫针、艾灸、温针灸及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的观察报道的文献进行比对、分析,来阐述中医疗法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引起痛经原因很多,根据痛经的病理实质为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受阻,经脉不通所致。笔者采用艾条灸至阴穴以温通经脉,暖宫散寒;神灯照射下腹部任脉经以消炎、消肿、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痛经原则。本法对虚寒性痛经及寒湿凝滞型,阳虚内寒型痛经,疗效比较满意,对气滞血瘀型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