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已成为近代尿毒症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血透技术的广泛开展,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是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存活的关键。本文着重就36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1)性别与年龄:男26例,女10例,年龄22~69岁,平均40.5±12.2岁。(2)原发病:慢性肾炎29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多囊肾1例,肾结核1例,梗阻性肾病1例。(3)透析前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012.4±208.3μmol/L,血尿素氮40.3±10.5m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 36例老年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分析。  资料 :男性 2 5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6 0~ 74岁 ,平均 6 8.5岁 ,透析时间 8~ 39个月。病因 :慢性肾炎 8例 ,肾小动脉硬化症 1 3例 ,慢性肾盂肾炎 5例 ,糖尿病肾病 5例 ,多囊肾 2例 ,尿路梗阻 2例 ,晚期肿瘤 1例。透析前平均血肌酐76 7.8± 2 81 .3μmol/ L。方法 :透析时血流量2 0 0~ 2 5 0 ml/ min,透析用水为反渗水。碳酸氢盐和醋酸盐透析。  结果 :老年血透患者占同期全院血透总人数的 1 0 .2 % ,根据年龄分为三组 ,6 0~ 6 5患者2 4例 ,6 6~ 70岁者 7例 ,70岁以上者 5例…  相似文献   

3.
姜武林 《河北医学》2000,6(12):1092-1094
目的:探讨儿童非酮高渗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1999年11月收治的14例儿童非酮高渗综合征的病历.无糖尿病病史,13例有诱因,14均有脱水和神经精神症状.入院时血糖≥27.7mmol/L,血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350mosm/L,仅2例尿酮体阳性.入院后即快速静脉内输液,经胃管灌注温开水,同时用小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诱因.结果:全部病儿在2~3d.神经精神症状好转.治疗第一天血钠151.38±1.21mmol/L,血糖9.75±1.50mmol/L,血浆渗透压338.42±1.62mosm/L.d3血钠142.16±2.38mmol/L,血糖7.25±0.19mmol/L,血浆渗透压308.62±4.23mosm/L.14例均治愈.结论:儿童非酮高渗综合征必须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逐渐纠正高血糖以及去除诱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措施。方法 :观察 6例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和尿量变化 ,为期 1年。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5~ 6 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均采用 Baxter双联透析液CAPD治疗 ,每天 4次。同时配合注射 EPO、降血压和营养治疗等。透析前血尿素氮 (BUN)(38.2± 1 1 .7) mmol/ L,肌酐 (Scr) (830± 2 5 4)μmol/ L,2 4h尿量 (6 40± 1 80 ) ml。透析 1个月后 BUN(1 7.6± 8.5 ) mmol/ L ,Scr(4 91± 1 2 0 )μmol/ L,2 4h尿量 (4 6 0± 1 1 0 ) ml。透析 1 2月后 BUN(1 9.7± 9.…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治疗成人因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国内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对于小儿肾功能竭的血透治疗,由于各种因素所限,远不如成人开展的普遍。科从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对3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地进行了18次血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1.1例1:患者女,10岁,28kg。因服食生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能衰竭。血透前已少尿5d,伴抽搐昏迷2d。血BUN48.5mmol/L,肌酐782μmol/L,隔日透析,第一次血透后神志清楚,无抽搐,透析7次,血BUN降至10.2mmol/L,血肌酐194μmol/L。配合其治疗1个月,痊愈出院。1年后复查,尿常…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丧失后 ,需要进行肾功能的替代治疗。本科近两年来采用血液透析或(和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 72例 ,并作为肾移植的诱导措施 ,透析后肾移植 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从 1997年 8月~ 1999年11月间住院及门诊的慢性肾衰、尿毒症透析患者 72例。男 4 2例 ,女 30例 ,年龄 2 6~ 77岁 ,平均 54 6岁 ,其中血透组 38例 ,腹透组 34例。发病距透析时间血透组为 ( 18 3± 17)个月 ,而腹透组为 ( 9 6± 2 4 )个月。透析时间血透组为 ( 8 8± 2 4 6)个月 ,腹透组为 ( 5 9± 7 3)个月…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 97年 4月至 99年 2月收治的 2 1例少尿型急性肾衰患者进行血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总结如下 :  资料及方法 :2 1例患者中男 1 2例 ,女 9例 ,年龄 9~ 76岁 ,平均 37.8岁 ;病因药物性 6例 ,低血容量性 4例 ,流行性出血热 4例 ,挤压综合征 1例 ,急性肾炎 3例 ,蜂毒 2例 ,不明原因 1例 ,少尿期 3~ 2 7天 ,平均 9.9天 ,透析次数 1~ 1 1次平均 4.5次 ;全部患者透前血肌酐均大于 80 0μmol/L ,脱水量依据患者临床表现 ,具体分 3类 :   (1 )除尿量少外 ,无其它临床表现 ,参照每天出入水量 ,一般每次脱水在 0 .3~ 0 .8kg。(2 )平卧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 5 8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 :本组共 5 8例 ,男性 3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2 6~ 5 5岁 (平均年龄 32岁 ) ,发病后 5~ 7天入院 ,41例处于无尿期 ,1 7例处于少尿期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 ,并伴有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 ,不同程度肺水肿 ,左心衰。血小板平均为 (6 1 .8± 1 .5 )× 1 0 9/ L ,血尿素氮 (BUN)平均为 (2 9.8± 3.5 ) mmol/ L ,血肌酐 (Scr)为 (1 0 92± 2 84.6 )μmol/ L,碳酸氢根 (HCO- 3)平均为 (1 4.8± 3.6 )mmol/ L,血钾…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简便、安全、可靠 ,应用广泛 ,但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腹透而改为血液透析。本文对腹透患者改为血透原因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我院肾内科于 1982~ 1999年间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而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治疗的住院病例 32 4例 ,其中 6 1例因各种原因致腹透失败改为血透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33例 ;年龄 14~ 91岁 ,平均 (5 5 .3± 10 .2 )岁 ;平均腹膜透析时间为 (19.8± 8.1)个月。平均肌酐清除率为 (7.4± 3.1) ml/min。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4 0例、肾小动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简称DKA) ,是内分泌急症之一。自 1972年Soksen[1] 报告用小剂量胰岛素 (每小时 1 2~ 4 8U)连续静脉滴注治疗DKA以来 ,国内已多采用此法。现将我院 1997~ 1998年收治的50例DKA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0例急诊患者中 ,男 18例 ,女 32例 ,年龄 13~ 70岁 ,平均 4 8 9岁。入院时生化指标 :血糖 ( 2 1 9± 8 7)mmol/L ,血酮体 ( 4 1 9± 37)mg % ,尿酮体 ( ~ ) ,血钾 ( 4 2± 0 9)mmol/L ,血钠 ( 136 2± 6 2 1)mmol/L ,血氯 ( 10 2 5± 7 7)mmol…  相似文献   

11.
慢性血透病人76例血铝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测定血透病人血铝浓度 ,探讨与甲状旁腺激素 ( PTH)、钙离子 ( Ca2 + )、及服用活性维生素 D3 ( AVD)的关系。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反渗水铝水平 ,放免法检测血 PTH,生化法检测血钙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统计服用及未服用 AVD的病人数 ,分析其与血铝的联系。 2 1例健康献血者的血铝水平作对照组。结果 :血透病人血铝水平 ( 13 1.0± 10 7.0 )μg/ L ,健康对照组为 ( 10 .3 0± 9.5 7)μg/ L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1) ;高铝血症 (血铝 >10 0μg/ L )发生率为 3 6.8%( 2 3 5 .2 5± 114 .78μg/ L) ,PTH增高者占 78.6%( 4 3 3 .81± 2 62 .97pg/ ml) ,血铝与 PTH的 r=0 .18( P>0 .0 5 ) ;血 Ca2 +水平为 ( 2 .13±0 .3 6) m mol/ L ,与血铝的 r=0 .2 7( P>0 .0 5 ) ;服用 AVD组 4 1例病人中高铝血症 12例 ( 2 9.2 7%) ,未服用 AVD组 3 5例中高铝血症 16例 ( 4 5 .71%) ,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糖尿病组 i PTH( 5 3 .12± 4 6.99pg/ ml)低于铝正常的非糖尿病组 ( 3 91.8±181.5 6pg/ ml,P<0 .0 5 )。结论 :血透病人血铝负荷高 ,其血铝水平与 PTH、钙、AVD使用无相关性 ,血透治疗的糖尿病病人 PTH值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中乙醇浓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55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其中26例入院后行血液透析(透析组),29例入院后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用气相色谱法于血液透析前后测定血中乙醇浓度。结果 26例患者在血液透析后1 h内清醒者15例,1~3 h清醒者11例,透析组治疗后2 h血中乙醇浓度由(6075±1013)mgg/降为(29±1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2 h由(5860±634)mg/L降至(4946±530)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平均清醒时间、生命体征平稳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缩短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付可调钠透析 (即调节透析液钠浓度呈高低变化 )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及失衡反应发生的临床效果及其在透析间期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 1 2例维持性血透常规透析易致低血压患者及 2 0例首次透析和透析间期太长致尿毒素剧高 (血肌酐 >1 3mg/ d L ,BUN>1 5 0mg/ d L)二组患者 ,采用下降型可调钠透析 ,即透析开始后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为 1 45~ 1 5 0m Eq/ L (根据患者个体病情 ) ,至透析结束前 1小时降至 1 36~ 1 40 m Eq/ L,并监测其中 1 8例次透析结束时血钠浓度 ,同时追踪观察所有病例透析间期不良反应。结果 :第 1组 1 2例维持…  相似文献   

14.
我院使用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伤寒 30例 ,并与同期使用氨苄西林治疗者 2 8例进行比较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均为我院 1993年 10月~ 1998年11月住院患者 ,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 ,经肥达氏反应和 /或血培养阳性确诊为伤寒。治疗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4~ 5 1岁 ,平均 2 5 7岁 ,入院时发热天数 (7 7±2 8)天。对照组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5~ 5 9岁 ,平均 2 7 1岁 ,入院时发热天数 (8 1± 2 6 )天。两组年龄及入院时发热天数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 :治疗…  相似文献   

15.
20 0 1~ 2 0 0 2年我院儿科对 2 0例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例中足月儿 18例 ,36周早产儿 2例 ,出生体重平均为 (2 986± 4 6 8) g,男 12例 ,女 8例 ,入院时日龄平均为 (3± 1.5 ) d。 2 0例患儿入院时均有黄疸 ,肝脾增大 3例 (15 % ) ,无呼吸困难及青紫 ,无神经症状。入院时血清胆红素浓度平均为 (4 2 9± 5 5 ) μmol/ L,血红蛋白量平均为 (174±30 ) g/ L。 2 0例母亲 ,与患儿 ABO血型不同者 14例 ,患 G- 6 -PD中度~重度缺陷 6例 ,产母 Rh血型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6.
1973年12月至1986年2月该科收治13名糖尿病病人接受了15次手术.选择性手术13例次中,术前空腹血糖为100~221(平均156.88±37.08SE)mg/dl,无酮症酸中毒,除例10明显因皮瓣张力过大,术后发生皮瓣坏死而Ⅲ期愈合外,其余12例次切口全部获得Ⅰ期愈合,未发生其他合并症,也无低血糖现象.13例次选择性手术中,8例次术前空腹血糖为160~221(平均181.5±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老年透析病人不断增加,为减少透析次数或透析并发症,我院自1994年至1998年与协作医院一起,应用国家级新中药尿毒清颗粒,对30例60~70岁、日尿量1000mL以上的规律性血透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在透析问期限水冲服尿毒清。服药方法:6、12、18、22时各服10克。服药4周后,原每周血透3次的14例,减少为每周2次的8例;原血透每周2次的12例,减少至每周1次的6例;原血透每周1次的4例减少至每2周1次的2例。除多数病人大便呈糊状外,无不良反应。本品有全身性降解尿毒物质及加速胃肠道内滞留的氮质排除,所以,透…  相似文献   

18.
作者 1990年 10月~ 2 0 0 2年 5月 ,观察 8例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 ,最后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小儿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2例 ,年龄分布于 4 .5~ 13岁 ,<5岁 1例 ,5~ 7岁 2例 ,7~ 13岁 5例 ,病程 5d~14个月。 2例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 ,门诊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 ;2例表现为头痛、头晕 ,门诊以“高血压”收住院 ;4例门诊诊断为“贫血原因待查”。实验室及其分辅助检查 :血细胞分析HGB 4 2~ 10 9g/dl,RBC 2 .3~ 3.5× 10 12 /L ;尿常规 2例正常 ,余 6例尿蛋白±~ + + ,RBC 0~ 8/HP ,WBC 0~ 4…  相似文献   

19.
何渝忠 《四川医学》2001,22(4):341-342
本科近两年来采用血液透析和 (或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 72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从 1997年 8月至 1999年 11月间住院及门诊的慢性肾衰、尿毒症透析患者 72例。男 4 2例 ,女 30例。年龄 2 6~ 77岁 ,平均年龄 54.6岁。其中血透组 38例 ,腹透组 34例。发病距透析时间血透组为 18.3±17个月 ,而腹透组为 9.6± 2 4个月。透析时间血透组为8.8± 2 4 .6个月 ,腹透组为 5.9± 7.3个月。1.2 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4 4例。慢性肾盂肾炎 12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 9例。糖尿病肾病 2例。梗阻性肾病 3…  相似文献   

20.
长期低蛋白饮食治疗重度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蛋白饮食综合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例患者均为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疾病的慢性肾衰患者 ,入选时根据患者意愿 8例进入低蛋白饮食组 (LPD)和 8例进入常规蛋白饮食组 (NPD)。结果 低蛋白饮食组蛋白摄入量为 (0 5 5± 0 17)g/(kg·d) ,盐的摄入量为 (6 3± 0 45 )g/d ,常规蛋白饮食组蛋白质和食盐摄入量分别为 (1 5 6± 0 2 3)g/(kg·d)和 (12 8± 2 5 6)g/d ;为达到降压目标值 ,低蛋白饮食组所用降压药物种类为 2 33种 ,而常规蛋白饮食组所用降压药物种类为 3 4种 ,为维持血磷正常LPD和NPD组所服用碳酸钙总量分别为 12 0 0mg/d和 2 40 0mg/d ,为保持血碳酸氢根浓度 2 3mmol/L以上 ,两组所消耗的碳酸氢钠分别为LPD组 2~ 3g/d和NPD 4 5~ 8g/d。经过最长 2 5年 ,最短 1 5年跟踪观察 ,其中除NPD组有 2例患者因血肌酐显著升高 ,水肿及心衰进入透析治疗外 ,两组中其余患者营养状态良好 ,体重稳定 ,仍然继续接受保守治疗。血肌酐值LPD和NPD组分别为 (687± 12 3 3)μmol/L和 (712± 34 4) μmol/L ,内生肌酐清除率分别为 (8± 2 34 )和 (6 5± 1 2 9)ml/min ,肾功能不全进展速度 (0 12 5±0 0 72 )和 (0 2 14± 0 0 17)ml/(min·月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