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科学事业的突飞猛进,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观念也随之作出了相应调整,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而心理护理又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越来越被重视。因此,重视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已成为外科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院工作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化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引下 ,护理学进入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护理工作由机械地执行医嘱向病人的疾病、心理、社会全面护理转变。根据卫生部推行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精神 ,我院自 1996年 12月开始筹备 ,经过充分扎实的准备 ,于 1997年 5月由普外科在自治区率先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试点工作 ,在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上逐步在医院推行。目前 ,我院已有 14个整体护理模式病房 ,占全院病房的 70 …  相似文献   

3.
郭红蕾 《包头医学》2000,24(1):34-34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即心理护理,而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模式已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普遍认为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对病人实施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措施,而实施手术对病人是一件大事,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给病人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护士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对象从病扩展到人。这种转变是医学和护理科学发展的必然。现就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发展阶段,护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我院对2000级和2001级本科生41人,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医学由自然哲学模式进展到生物医学模式后。现又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必然导致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观念的形成,使护理工作从传统的单纯疾病护理概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整体护理概念,心身疾病患者是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主要对象。肝病是我国发病较高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带教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翚 《医学文选》2005,24(1):104-105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内涵的升华,护理模式也相应地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医学发展,为加强护理队伍的后备军——临床实习护生适应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按教学大纲要求,将整体护理理论贯穿于手术室实习带教中,为她们走向护理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整体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目的不再只是寿命的延长,而是更注重生存质量的提高。精神科整体护理最好地体现了这一目标。下面就其研究概况以及与康复的关系进行讨论。1历史回顾1.1护理模式的转变纵观护理一百多年的历史,护理的概念和内涵随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逐步从简单的“照顾、照料”向纵深方向拓展和延伸。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则是在…  相似文献   

9.
李丽荣  孙玲  张全英 《吉林医学》2007,28(4):565-566
随着医疗观念的改变,护理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基础护理向整体护理发展,广大的病人及家属越来越重视整体护理。很多医院也从“以病人为中心”的角度,要求护理工作从整体出发。根据当前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整体护理是护理的发展方向。但是,就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护理现状及病人两方面考虑,强调基础护理尤为重要,而且应该从基础护理抓起,严抓不放,也是护理安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在历经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到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后,护理专业的功能从疾病护理逐步拓展为“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护士的职责从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和疾病护理,逐步转向整体护理,即从整体人的健康出发,综合考虑服务对象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环境等各方面的健康需求,运用护理程序和医学知识帮助他们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的平衡和适应。  相似文献   

11.
我院是一所国家级爱婴医院,是省内首家通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被授予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承担着周边地区及铜陵市的妇幼保健和儿童疾病的诊疗工作,随着医学事业的突飞猛进,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门诊工作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是防病治病的前哨阵地,在长期门诊治疗护理中,我深深体会到:做好门诊小儿的心理护理,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整体护理是对旧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这一不合理框架的一种修正,是向心理、社会、环境、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转变。整体护理宣教是把预防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手术室实行护理宣教,其目的是为病人解决手术前、中、后的生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在医学的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从单纯对病人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已由一般的功能制护理改为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概念,在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正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传染病人相对普通病人心理更为复杂。慢性乙肝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而且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由于此病病程长,病情迁延反复,患者住院期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患者康复,为此,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改变及有效护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包括了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内容,对护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是保证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正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这是当前国际上倡导的先进护理模式,其特点就是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标、有效价的整体护理,其实质就是从整体观点出发,掌握人的心理状况、情绪变化、性格特征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因素在治疗和护理中的影响。由于人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既受生物的影响,又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关联,因此,对病人除周密的生物性护理检查外,还应做到细致的心理调查及社会分析。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 ,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模式已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强调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对病人实施多元化、多层次的护理 [1]。这样心理护理就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也就是说 ,整体护理离不开心理护理 ,没有心理护理则构不成整体护理。目前 ,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已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 ,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 ,提高护理质量 ,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如何运用护理心理学把心理护…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逐步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跟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我国护理界正积极地进行护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由几十年一贯制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我院自1998年3月在内科、外科两个病区建立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经过近一年的实施,证明:护理管理者在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如何转变全体护理人员的观念集中群体智慧,灵活运用沟通、组织、协调、指挥、控制运筹等现代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至关重要的。l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职能任何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观也有了新的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现代护理观把人视为一个整体,它包含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其中心理护理已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心理护理通过与病人之间的一个互相交际过程,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的各种情绪与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在2003年1月~2006年3月通过对150例腰腿痛病人的治疗进行心理调查,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霞 《中国医疗前沿》2009,(22):111-111,1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也必须从以前“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为理念”的人性化护理转变。“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其本质是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在注重病人疾病的同时,更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