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应用PCR-RFLP核苷酸分型方法,探讨了我国南方浙江沪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系统红斑狼疮(SLE)的遗传关联性,对48例SLE患者的血样分析表明,SLE患者具有显著高的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30.21%,RR=2.8919,Pcarr=0.0112,EF=0.20),DQB1*0601可能是一易感基因,而DQB1*0301(2.08%,RR=0.1108,Pcorr=0,  相似文献   

2.
HLA—DQA1,DQB1基因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上海地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HLA-Ⅱ类基因的关联,本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杂交方法,对33例上海地区汉族IMN患者及70例同一地区 正常人作了HLA-DQA1、-DQB1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型,并比较其基因频率。结果表明:IMN组DOA10101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RR=3.043,P=0.002,Pc-0.018)。DQB1060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高,而DQB10301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低,但统计学处理后差异均不显著(P<0.05,Pc>0.05),以上结果提示,1MN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LA基因的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Ⅱ)消化DQAl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研究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与系统红斑狼疮的遗传关联。发现系统红斑狼疮DQAl*0102(36.5%,RR=2.25,P<0.05,EF=0.20)及*0401(15.4%,RR=12.42,P<0.005,EF=0.14)显著增加,而DQAl*0501(11.5%,RR=0.21,P<0.005,PF=0.31)和*0.0601(3.9%,RR=0.27,P<0.05,PF=0.09)显著下降。排除DQAl*0401的影响后,*0102频率的升高表现得更加明显(RR=2.84,P<0.01)。上述发现显示:DQAl*0102及*0401对SLE有遗传易感作用,而DQAl*0501和*0601有遗传抵抗作用,并提出了有关可能的单体型。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中国人载脂蛋白apoCⅢ基因变异的频率及其与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HTG)的关联,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74例正常人及69例HTG患者apoCⅢ基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TG患者和正常人均以S1等位基因(SstⅠ-)为主。大多数为S1S1纯合子基因型;S2等位基因(SstⅠ+)少见,其频率显著高于白种人(0.279vs0.120,P<0.003)。HTG组S2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有增加趋势(0.353vs0.279,P>0.05)。HTG组及对照组中具有S2S2基因型者与S1S1及S1S2基因型者比较,血清apoCⅢ及apoE水平显著升高(P<0.02,P<0.05)及血清TG/HDL-C比值显著升高(P<0.03)。推测apoCⅢ基因SstⅠ酶位点的RFLP与中国人HTG可能有一定关联,apoCⅢS2S2基因型对血清apoCⅢ、apoE含量及TG/HDL-C比值的升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χ2=21.2,P<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提示HLA-DRB1*0301基因与SLE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广东汉族人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与HLA-DRB1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47例广东汉族人RA患者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并与相应人群健康者102例结果比较。结果HLA-DR4基因在RA组显著增高(35.1%,RR=3.55,P<0.005,EF=0.252),DR16在RA组也高于正常(RR=2.57,P<0.05);而DR9基因在RA组显著减少(P<0.005)。31例DR4+患者患病年龄较早,病情较重(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和Ⅱ期RA骨关节X线改变者显著高于DR4-患者,P值分别<0.05和0.025)。结论广东汉族人RA易感性与宿主DR4基因密切相关,HLA-DR4可能是一个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价值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7.
浙江汉族人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B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103例浙江汉族人载脂蛋白(Apo)B基因XbaⅠ酶切位点,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研究表明:(1)冠心病组中少见X2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为0.1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2(P<0.01);(2)X2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与冠心病的病变范围无明显关联;(3)冠心病组中具X1X2基因型者与具X1X1基因型者比较,HDL-C及SOD水平明显降低(P分别<0.01,<0.05)。本研究结果表明,ApoB基因XbaⅠ酶切点的RFLPs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广东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某些易感基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遗传易感基因,用多聚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和银染色作HLA-DQA1基因分型,对106例健康人和50例RA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广东汉族共检出6种DQA1等位基因,RA患者组DQA1*0101等位基因显著增高(RR=2.334、P<0.005、EF=0.154);DQA1*0102明显减少(RR=0.068、P<0.01、PF=0.577);对RA组中的31例DR4阳性患者的DQA1基因分析显示,DR4与DQA1*0301连锁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05)。提示DQA1*0101对RA有易感作用,而DQA1*0102有遗传抵抗作用;DQA1和DR4基因型检测可能为预测RA易感者和估计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方汉族过敏性紫癜与HLA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过敏性紫癜(AP)的发病机理中是否有免疫遗传因素参与,采用国际通用的NIH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方法检测40例AP患者的HLA-Ⅰ类抗原,并与100例北方汉族正常人HLA-Ⅰ类抗原频率进行比较。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其中30例AP患者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并与104例北方汉族正常人的HLA-Ⅱ类基因频率进行了比较。发现AP患者HLA-A30+31、B13、B35、B40抗原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A30+31:Pc<0.01,RR=7.97;B13∶PC<0.01,RR=6.00,B35∶Pc<10-5,RR=10.40;B40∶Pc<0.05,RR=3.85)。HLA-DR10基因频率在AP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DR10∶Pc<10-5,RR=21.88),而HLA-DQ3、DQ6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DQ3∶Pc<10-5,RR=0.13;DQ6∶Pc<0.05,RR=0.23)。提示AP与HLA-A30+31、B13、B35、B40、DR10正相关,与HLA-DQ3DQ6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HLA—DRB1等位基因与中国湖北汉族人SLE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W-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x^2=21.2,P〈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显示HLA-DRB1*0301基因与SLE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