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同种异体植骨治疗长骨干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行病灶局部刮除,术中腔内用95%酒精灭活,病灶切刮术后骨缺损填充采用同种异体脱钙松质骨条.对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病灶术后采用单边支架外固定.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X线摄片观察,依据骨囊肿治疗标准进行评价.结果:8例患者切口均I 期愈合,X线片病损区植骨均愈合,无骨不连发生,其中6例达到优(Ⅳ级),2例达到良(Ⅲ级),优良率100%;半螺纹钉松动1例,半螺纹钉道感染2例,经治疗痊愈,无创面感染病例,无断钉病例,无排斥反应,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采用病灶局部开窗病灶腔内灭活,可降低局部复发率,配合同种异体骨条植骨外固定支架可以达到骨折的牢固固定,对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及其病理性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骨囊肿也称孤立性骨囊肿 ,是发生于青少年的常见病 ,而动脉瘤样骨囊肿却不多见。现将我院 1992年以来收治的孤立性骨囊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患者中 ,男 16例 ,女 7例 ;年龄最小6岁 ,最大 5 1岁 ,其中 10~ 2 0岁年龄段的患者 17例 ,发病年龄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1] 。本组中发生于长管骨干骺端的骨囊肿 16例 (包括 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 ) ,跟骨 3例 ,距骨 4例。临床表现有轻微酸、胀、痛者 5例 ,并发病理性骨折者10例 ,其余无明显症状。本组 12例手术均见囊壁外侧骨皮质明显变薄且平滑如蛋…  相似文献   

3.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内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本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反射性三种类型。原发性者是坐骨神经本身的病变,多与感染因素有关,受寒冷常为诱发因素,如风湿或体内感染病灶(扁桃体炎、牙病)等。主要引起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常与肌炎,及纤维组织炎伴同发生,继发性者,是因该神经通路的邻近组织病变所引起,如(1)骨与关节疾病;腰椎间盘脱出是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增生性脊柱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2)椎管内病变压迫,如马尾肿瘤,硬脊膜外转移癌等。(3)盆腔内病变压迫(子宫肿瘤等)。(4)中毒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等。反射性者,是由于背部的某些组织遭受外伤或炎症的刺激,冲动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坐骨神经痛。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一侧,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其疼痛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等处发生放散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在大腿以上而不至小腿和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评估病灶刮除植骨术等手术方式治疗距骨原发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13例距骨原发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等,经病灶刮除植骨术等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感染,距骨肿瘤有无复发、转移等并发症,并根据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肢功能进行评分,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13例距骨占位患者中,骨软骨瘤1例,骨样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1例,内生软骨瘤2例,Paget骨病1例,骨囊肿7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为(45.6±14.5)岁。术后随访时间7~56个月,平均随访为(28.1±16.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异体骨排斥等并发症。1例骨囊肿患者于术后9周因跌倒导致距骨骨折,出现距骨塌陷。经保守治疗,患者半年后获得骨性畸形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转移等症状。末次随访时,患者肢体Enneking功能评分为18~27分,平均分为(23.0±2.9)分。其中优4例,良7例,一般2例,差0例。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结论病灶刮除植骨术等手术方式治疗距骨原发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儿童股骨粗隆部骨肿瘤或瘤样病损并病理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部骨肿瘤或瘤样病损并病理性骨折6例:男2例,女4例;年龄8~12岁,平均10.3岁。病理结果: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骨巨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孤立性骨囊肿1例。手术采取病灶刮除、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接骨板内固定。结果:6例均随访至恢复日常生活,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6个月。参照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进行功能评估及Harris功能评分。术后最后复查股骨正侧位及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病灶未见复发或转移,植骨区域骨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变形等,手术部位均无感染、骨髓炎,双下肢等长,无再次骨折及髋内翻畸形等发生。结论:儿童股骨粗隆部骨肿瘤或瘤样病损并病理性骨折虽治疗困难,但手术中能利用多种手段处理瘤体细胞,采用同种异体骨充分植骨结合PHILOS接骨板的有效固定,可以减少复发,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1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发生疼痛,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较多.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发病与受寒、潮湿、损伤以及感染等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为神经通路的临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性压迫或粘连所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腰腿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发生放射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常因感受风寒湿而诱发.笔者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患者11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党卫 《中医正骨》2006,18(9):82-82
患者,男,32岁。右环指末节渐增粗、活动时略疼痛近3个月,于2003年8月21日来诊,以右手环指末节骨囊肿收住院。行病灶清除和植骨术,术中发现环指末节指骨背侧骨皮质菲薄,骨质缺损约1.0cm×1.0cm×0.5cm,髓腔扩张,充之以淡黄色液体。白色囊壁用止血钳夹剥离。骨内壁光滑、坚硬,轻刮内壁后,取同种异体骨作腔内充填。病理检查诊断为指骨骨囊肿。讨论骨囊肿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骨的囊性病变。多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长管状骨的骨干或骨端。指骨骨囊肿实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仅为局部增粗,活动时稍疼痛。X线表现为髓腔膨胀、骨…  相似文献   

8.
答:三叉神经痛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由小脑桥脑角肿瘤、三叉神经根及半月神经节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引起。本病发作特点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反复发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在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尚未能发现病因.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继发于局部感染、外伤、三叉神经所通过的骨孔狭窄、肿瘤、血管畸形、血液循环障碍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查体及其它辅助检查中常有异常.  相似文献   

10.
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正常骨骼时刻处于一个骨重建的过程,由骨形成和骨吸收构成,两者发生相互协调作用,骨不断被破坏和重新形成,人体骨骼处于生理性动态平衡状态,维持骨骼的生理功能.正常骨重建过程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各种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畸形性骨炎、骨转移瘤、高钙血、高钙尿、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骨关节炎等,都是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1.
<正>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剧烈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某些器质性病变的一个症状,如颅内邻近三叉神经部位的肿瘤、动静脉畸形等。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疑难病症,常缠绵难愈,苦不堪言.此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的剧烈疼痛,无三叉神经损害的体征,其病因尚未明了;继发性的多与血管畸形、动脉瘤、胆脂瘤等病变侵犯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或神经干而引起其支配区域内的疼痛.三叉神经痛多为单侧性,疼痛发作突然,难以忍受,呈烧灼样、钻凿样、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发作时间不长,每次疼痛持续数秒钟或1~2分钟,常伴有流泪、流涎、不敢说话等.说话、呵欠、刷牙、洗脸、咀嚼、吞咽或局部受刺激、情绪激动等是导致疼痛发作的诱因.  相似文献   

13.
米德萍 《中国针灸》2004,24(Z1):78-79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自臀部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可因多种病因引起.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后者多见.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主要是神经间质炎,与受冷及病灶感染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由其邻近结构的病变所引起,如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病变等.近年来笔者用针刺加电针治疗本病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骨性关节炎]疾病.又称骨关节病.关节软骨变性,并在软骨下和关节周围有新骨形成者.好发于负重较大、活动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髋关节等.中年以上,尤其是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多见.发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无明显致病原因,多数有明显的遗传因素.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系在原有病变基础上,促使某些关节发生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最显著的症状是疼痛.其疼痛的特点是:在承重时疼痛加重,经过一个阶段的休息不活动,可出现暂时性的僵硬,从一个姿势转变到另一个姿势时,活动感到不便,有疼痛,经活动后,关节反而感到舒适,疼痛减轻,但过度活动又会引起疼痛和运动受限.另外关节软骨的磨损和消失,以及骨质增生将导致关节畸形,活动时关节有摩擦音,局部压痛及关节轻度肿胀.  相似文献   

15.
桃红四物汤治疗妇科疾病10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痛经(dysmenorrhea),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相似文献   

16.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相似文献   

17.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侧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囊肿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7例股骨颈骨囊肿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1~49岁,中位数30岁。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5例股骨颈皮质受累变薄。按照国际保肢协会分区方法,囊肿均位于H2区,囊肿直径均2.5 cm,累及股骨颈及部分大转子,股骨头未被侵犯。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清除病灶,酒精囊内灭活,植骨后以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改良Neer X线评级标准判定骨囊肿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功能重建的评估标准"评定患者的下肢功能,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者术中采用自体髂骨植骨,4例采用自体髂骨和人工骨植骨。1例患者术中发生股骨颈骨折,术后13个月下地负重行走;1例发生切口感染,对症治疗2周后治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4~62个月,中位数27个月。至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消失,髋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正常活动范围。12个月内囊肿均消失、彻底愈合,改良Neer X线评级达Ⅳ级。末次随访时MSTS下肢功能评分27~30分,中位数28.5分。结论:外侧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囊肿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腕踝针配合局部温针治疗56例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发生的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甚则难以忍受以致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称之为“痛经”。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痛经指经过详细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多见于青春期女性;继发性痛经则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宫颈狭窄、子宫畸形等引起的痛经,多见于已婚妇女。笔者用腕踝针配合局部温针治疗56例痛经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继发性骨质疏松是指患有其他疾病的过程中伴随发生的骨量丢失 ,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胃肠疾病、风湿病、肿瘤、卵巢切除、氟中毒、某些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 )和肢体废用所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 ,其发生无年龄限制 ,临床上除骨质疏松表现外 ,还有原发性疾病的表现 ,其治疗重点是原发疾病。关于继发性骨质疏松 ,只要找到原发病 ,其治疗方案便可以确定。因此患者若出现弥漫性骨质疏松症表现后 ,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于近日曾遇 1例继发性弥漫性骨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