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 3 2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照射剂量为 5 0~ 5 5Gy ,腔内治疗剂量为 5 0Gy/ 10周 ,放疗结束后 2~ 4周给予手术 ,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 2 2例 ,次广泛子宫切除术 8例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2例 ,盆腔淋巴结清除 6例 ,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活检 10例。结果显示 ,术后病理未发现癌残留者 2 8例 ,有癌残留者 4例 ,宫旁切缘无 1例查见癌 ,各组淋巴结均未查到癌转移及未见癌残留 ;其 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 4% ( 17/ 18)、71 4% ( 10 / 14 )。  相似文献   

2.
32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32例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KPS≥70)在放疗前均行1~3个周期的化疗,而后给予全程IMRT。其中17例为术后、化疗后预防性照射,15例为术后、放疗和(或)化疗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或)盆腔壁复发的放疗。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放射治疗,预防性照射的计划靶区(PTV)中位剂量为56.8Gy;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盆壁复发的胛V中位剂量为60.6Gy,90%的等剂量曲线可以覆盖99%以上的肉眼肿瘤靶区(GTV)体积。小肠、膀胱、直肠、肾脏和脊髓的中位剂量分别为21.3Gy、37.8Gy、35.3Gy、8.5Gy和22.1Gy。14例患者出现Ⅰ~Ⅱ级消化道反应,其中Ⅱ级反应者3例,I级反应者11例;5例出现Ⅰ~Ⅱ度骨髓抑制;12例出现Ⅰ级皮肤反应。1年生存率为100%。预防性照射的2、3年生存率均为100%;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或)盆腔壁复发患者的2、3年生存分别为5/7和3/6。结论 IMRT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预防性照射和复发患者的放疗均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邻近危险器官得到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48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既往未接受盆腔放疗病例,常规盆腔前后野或三野外照射DT40Gy,然后针对复发病灶行立体定向放疗总剂量DT56-66Gy(中位剂量60Gy);曾接受盆腔放疗病例,直接针对复发病灶行立体定向放疗DT36~46Gy(中位剂量40Gy)。治疗组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接受全盆腔照射者,在放射治疗开始第1周和第5周予FOLFOX4化疗2周期;直接行适形放疗者,于放疗第1周和最后1周予FOLFOX4化疗2周期。放疗结束后2~3周开始序贯FOLFOX4化疗2~4周期(平均3.6周期)。记录两组症状缓解情况、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5.2(20/21)%和91.3%(21/2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5%和40.0%(P〉0.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9%、50.2%和80.0%、23.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16个月(P〈0.05);2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9.1%和56.0%(P=0.054)。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除外周神经毒性外无明显差异,毒副反应较轻,基本可以耐受。结论立体定向放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安全可行,可望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和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术中放疗的意义。方法:对39例软组织肉瘤患者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术中放疗在术中放疗手术室进行,术中根据肿瘤大小,选择不同术中放疗限光筒及6~12MeV电子线1次照射15~25Gy,姑息手术者剂量加大至36Gy。术后辅以外照射治疗,常规设野,5/周,2Gy/次,总量40~50Gy。初发病灶10例,术后复发29例。结果:39例患者随访12~64个月,3、5年局控率分别为71.8%和64.1%。3年生存率为82.0%。结论:术中放疗具有较高的局控率,比之其他治疗具有许多优点,将获得较高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局部不良型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ang Y  Cao P  Zhang X  Zeng Q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5):508-510
目的:探讨局部不良型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方法:40例宫颈癌术前行常规综合放疗,A点剂量>70Gy30例,60-70Gy7例,50-59Gy2例,44Gy1例,放疗后1-8周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15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23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结果:2例死于夹杂症,12例死于肿瘤未控或复发。3年生存率为74.9%,5年生存率为66.8%,50%治疗失败发生于治疗后1年内,2年内死亡率为9/12(75.0%),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放疗后辅以近期子宫切除的综合治疗,对治疗局部不良型宫颈癌有其合理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单纯常规外照射放疗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Lu TX  Zhao C  Wu SX  Luo W  Chen Y  Xie FY  Chen M  Zeng XF  Hu WH  Cao XP  Xia YF  Liu XF  Cui NJ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0):620-622
目的分析934例初治鼻口咽癌单纯常规外照射放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疗效的临床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全年934例初治鼻咽痛单纯常规外照射放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根据CT和MRI对照射靶区进行个体化设计,按规范化要求制定治疗计划。采用低熔点铅挡块、面颈联合野等中心照射技术。鼻咽根治剂量68~70Gy/7周.颈淋巴结阳性者颈部根治剂量60—70Gy/6~7周,阴性者给予颅防剂量50Gy/5周,结果全组病例1.2.3.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5%、81.9%、78.1%和75.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8%、73.1%、68.5%和65.1%;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0%、77.2%、74.4%和72.0%;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5%、92.7%、90.3%和87.3%。全组病例放疗结束总残留率为14,6%,4年复发率为7.2%.远处转移率为9,2%,放疗后的总失败率为30.9%。中位复发时间为放疗后19.3个月,中化转移时间为放疗后12.8个月,结论采用CT和MRI进行照射靶区的个体化设计,改进照射技术,缩短总疗拌时间,提高照射剂量.加强放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有助于提高鼻咽癌常规放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28例不能手术的肝外胆道系统肿瘤放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放疗晚期肝外胆道系统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8例手术不可切除的肝外胆道系统肿瘤采用放化疗,其中胆囊癌13例,肝外胆管癌15例。15例采用常规放疗,中位照射剂量45Gy(30~60Gy),1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多野(3~5个野)照射或加量,中位照射剂量55Gy(50~70Gy)。12例单纯放疗,16例放化结合。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00mg,2次/周,或氟尿嘧啶500mg+顺铂30mg,1次/周,疗程3~6个周期。结果 全部患者近期有效率14%。全组中位生存期9.4个月(2~28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38%、15%;其中1年生存率胆囊癌为46%,肝外胆管癌为27%,3DCRT为42%,常规放疗为33%,单纯放疗为37%,放疗+化疗为31%;〈50Gy的为29%,≥50Gy的为45%。只有照射剂量(≥50Gy)对1年生存率有影响(X^2=5.31,P=0.023)。急性消化道反应1~2级为57%,3级为18%,仅有25%的出现1~2级血液毒性反应。结论 对晚期肝外胆道系统肿瘤采用放化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且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咽癌后程超分割(LCF)放疗的疗效和F副反应。方法 182例中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常规分割(CF)放疗组92例和LCF组90例。CF组鼻咽部和颈部全程给予根治剂量65-75Gy,45-55d完成。LCF组鼻咽部采用常规放疗36Gy3.5周后改为LCF,即1.2-1.3Gy/次,2次/d(间隔6-8h),剂量30-35Gy,3.0-4.0周完成;颈部分割方法同cF组。鼻咽部总剂量为65-75Gy,6.5-7.5周完成;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照射至68-74Gy,临床上未扪及淋巴结者预防照射至55-60Gy。结果治疗结束时肿瘤完全消失、缩小和无效者cF组分别为51%、36%和13%,LCF组分别为67%、29%和4%(Х^2=4.20,P〈0.05)。LCF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优于CF组的91%、74%(Х^2=8.24,P=0.004),尤其对Ⅳ期病例LCF较cF具有更好的疗效。1、2级和≥3级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CF组分别为38%、42%、20%,LCF组分别为28%、44%、28%(Х^2=1.70,P〉0.05)。结论 后程超分割放疗较常规放疗提高鼻咽癌患者近期疗效及1、3年生存率,而未增加急性放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的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随访期超过5年的40例Ⅱ期子宫内膜癌。27例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13例另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为单纯手术,有6例为子宫次广泛切除术,3例另加盆腔淋巴结清扫。34例行术后放疗,12例阴道残端补充腔内治疗。结果:全组病例5年生存率65%(26/40),复发率17.5%(7/40),舅腔外转移率25%(10/40)。其中术后放疗组5年无瘤生存率70.5%(2/34),复发率5.9%(2/34),盆腔外转移率为29%(10/34)。单纯手术者有5例2年内阴道残端复发。术后放疗远期反应发生率为44%(15.34),主要为间断性腹泻、便血、血尿、肠梗阻。结论: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能明显提高局控率,但远期放疗反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外阴癌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外阴癌治疗、预后情况及其淋巴结转移的特征。方法 对随访超过5年并有完整资料的76例外阴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的5年5年生存率64.5%,Ⅰ、Ⅱ、Ⅲ及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16/17)、67.9%(19/28)、54.5(12/22)、22.2%(2/9)。Ⅲ、Ⅳ期手术加放疗组5年生存率62.5%(10/16)与单纯放疗组25.0%(3/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6例经治疗后有11例未控制,未控率14.5%,复发17例,复发率为26.2%。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9%(19/56)、28.6%(4/14)。盆腔淋巴结转移者腹股沟淋巴结均有转移。腹股沟淋巴结阴性5年生存率为86.5%、阳性42.1%(P<0.05)。结论 外阴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病灶>1cm者应行根治性外阴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晚期病例加放疗。单纯放疗预后差。腹股沟淋巴结阴性不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方法:从1999年5月~2002年8月采用3-DCRT技术治疗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43例,剂量-时间-分割方式:2.5~3.0 Gy/次,5次/周,12~16次,总剂量35~40 Gy。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22例,总有效率(cR PR)83.7%。近期疗效与病灶体积及病理类型有关,病灶体积越小效果越好(2=3.007,P=0.003),未分化癌疗效优于鳞癌和腺癌(z=3.52,P=0.001), 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1%和7.0%。结论:3-DCRT治疗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有较好的疗效,放疗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结合热疗的治疗方案:热疗,采用WE2102-Ⅰ型915MHz微波治疗机,温度42~43℃,60min/次,2次/周,共10次。放疗,腔内加热后1h进行放疗,体外照射与腔内照射同时交替进行,体外照射采用GK06-100型直线加速器行6MV-X线常规盆腔前后对穿两野垂直照射,先行全盆腔照射DT 30Gy,再予子宫旁野DT 20~25Gy,5次/周,DT 2Gy/次;腔内照射,应用^60Co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GEP6型),以A点为剂量参照点,A点剂量42~49Gy,1次/周,7Gy/次。化疗,同期给予顺铂(DDP)30mg/m^2,5-氟尿嘧啶(5-Fu)1.0g/m^2,连用3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对照组3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与试验组相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CR+PR分别为26例(89.7%)和19例(6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及复发的组织间插植放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及复发组织问插植近距离后装推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量放疗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残留15例直接组织间插植后装推量放疗,鼻咽癌放疗后单纯颈部复发8例先局部外照射DT40~50Gy,然后组织间插植后装推量放疗,保留置管,超分割照射,250~400cGy/次,2次/天,残留者DTl0~20Gy,复发者24~35Gy。[结果] 肿块全消22例(95.7%),残留l例(4.3%),l、3、5年生存率为95.65%、57.9l%、41.3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死亡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及鼻咽复发。[结论] 组织间插植后装推量放疗是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或复发安全有效的挽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术后不同因素对放疗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宫颈癌术后不同因素对放疗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1998年收治的各期宫颈癌共525例,其中346例手术治疗,术后放疗者302例。302例分布在Ⅰ、Ⅱa、Ⅱb、Ⅲa期,分别为142、121、23、16例。术后放疗采用^60Coγ线或6MVX线前后野垂直交替照射44~50Gy4~5周。根据存在的因素情况酌情扩大射野、缩野加照或阴道后装治疗及少数给予辅助化疗。结果 Ⅰ、Ⅱa、Ⅱb、Ⅲa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7.7%、56.5%、56.2%(X^2=22.22,P〈0.01)。浸润浅层、深肌层、全层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83.1%、62.7%(x0=27.46,P〈0.01)。盆腔内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残端及宫旁切缘呈阳性的有与无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与88.2%(X^2=41.79,P〈0.01)。结论 对术后有多种影响因素的患者,术后放疗是必要的,它可减少盆腔复发率。凡认为手术是宫颈癌主要治疗手段,有术后放化疗就可放宽手术适应证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的意义和放射并发症等进行探讨。方法1986年5月~1995年12月收治Ⅰ期子宫内膜癌2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15例行子宫全切及双附件切除术,5例加盆腔淋巴结清扫。20例均行术后放疗,大部分患者术后2~4周开始放疗,照射野包括全部盆腔淋巴结。全盆腔DT40~50Gy。全部患者得到随访。结果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10、8/9、3/4,局控率100%(20/20)。5年远转率5%(1/20)。20例在放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并发症,6例有晚期放射并发症,其中2例较严重。结论术后放疗对提高局控率有利,但晚期损伤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复发宫颈癌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64~1985年收治复发性宫颈癌137例,其中根治术后复发73例,首选经典放疗法64例。本组患者再治前经病理诊断者73例,治疗期获病理确认者47例,影像诊断8例,另9例是依据肿块、疼痛加重、或加下肢肿大等诊为复发。复发癌灶位中央(子宫或阴道)的66例,在盆壁出现者28例,中央及盆壁均有癌者24例,肺、锁上区或骨骼癌转移19例。再治疗方法根据个别病例经认真研究后制定。以放疗或加中药治疗者92例;插管化疗(大多经动脉插管化疗)26例;手术处理者13例均为放疗后复发者;化疗加放疗6例。137例再治疗后,随诊5~28年,随诊率为96.4%。生存5年或以上者56例均有病理诊断。全组的5年生存率为40.9%,13例复发癌经手术治疗5年生存达53.8%,无癌生存最长1例有28年余。  相似文献   

17.
可手术食管癌采用手术与放射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un XD  Yu JM  Fan XL  Ren RM  Li MH  Zhang GL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84-787
目的探讨对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69例可手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手术组135例,放疗组134例。手术组距肿瘤上下缘各5cm以上切除食管及其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常规摘检≥5mm的区域淋巴结。放疗组临床靶区(CTV)前程设野原则:胸上段食管癌包括双侧锁骨上区及病变下缘以下4cm,胸中段食管癌上下缘各外放4cm,胸下段食管癌包括上缘以上4cm及胃左淋巴引流区,食管处宽度5~6cm,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CTV,设3~5个照射野,常规分割,每次1.8~2.0Gy,照射50.0~50.4Gy,然后缩野(病变上下缘各外放2cm)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d,间隔≥6h)照射18~21Gy,总剂量为68.4~71.0Gy。结果放疗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6%、56.2%和34.7%,手术组分别为93.3%、61.5%和36.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9%、43.7%和23.1%,放疗组分别为73.3%、39.7%和20.6%,两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手术的食管癌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其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垂体泌乳素瘤手术切除后的放疗价值。材料和方法1988~1994年收治术后垂体泌乳素瘤40例,其中微腺癌6例,均为女性,大腺瘤32例,男性7例,女性25例;采用双侧颞耳前野对穿照射,能量为8MV直线加速器,每次1.8~2.0Gy,总剂量40~60Gy/4~6周。结果总的临床控制率为87.5%(35/40)剂量以45~50Gy/4.5~5周为好,低于45Gy控制率下降,高于50Gy并发症明显,放疗后仅25%血浆PRL值完全降至正常范围,病期和手术切除情况影响长期长存。结论PRL瘤术后放疗剂量以45~50Gy/4.5~5周为宜,它即控制了肿瘤,又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联合四野盒式放疗技术对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胃全切或胃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扩大清扫(D2)术的胃癌32例,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常规四野外照射,肿瘤量46~50Gy,同时在放疗的第1~3天和第29~3l天给予紫杉醇(135mg/m^2)和顺铂(70mg/m^2)方案化疗二疗程。结果:二年总生存率为87.50%,二年无瘤生存率81.25%,肝转移4例(6.3%),腹膜转移2例(6.3%),吻合13复发2例(12.5%),经三维治疗计划系统DVH评价,90%等剂量线包括整个临床靶区,除左肾外,OAR受量均在耐受剂量以下。结论:胃癌术后四野放疗技术靶区剂量分布满意,无严重毒副反应,病人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对1983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存活5年以上的72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放疗采用60Co-r线或10MV-X线,大野前后对穿照射Dr40Gy/20次,共4周后缩野加量至总DT52G6y-76Gy(平均61.6Gy,非手术者)或50Gy-70Cy(平均56.1Gy,手术者)。手术均为肺叶(段)切除术。化疗主要方案为(CTX+5-FU+VCR、CTX+ADM+DDP、CTX+5-FU+CBP/E-ADM+VP-16等。[结果]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是否加用手术治疗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分析显示有统计学差异。I、II、III、IV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12.9%、5.8%及0;小细胞未分化癌与非小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和96%;手术加放疗(加或不加化疗)与放疗(加或不加化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对.5%和5.5%。而放疗剂量及是否加化疗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癌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