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潜阳安神汤治疗不寐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不寐患者用潜阳安神汤治疗。结果:治愈30例,好转21例,末愈5例,总有效率91%。结论:潜阳安神汤治疗不寐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安神潜阳汤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7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安神潜阳汤,对照组36例用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7%、对照组6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神潜阳汤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而肾损害早期,若积极治疗,肾功能是可以逆转的,导师方祝元教授在精研历代医学论著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以滋阴潜阳为主兼以和血为法,自制潜阳育阴颗粒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育阴潜阳醒脑汤治疗高血压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性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育阴潜阳醒脑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5%,对照组为8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Barthel指数、HAMA评分及血压控制平稳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阴潜阳醒脑汤治疗高血压性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不寐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不寐患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见到,尤以老年人为多。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阴血衰弱,多表现为阴虚体质,阴虚阳亢是老年人不寐的重要病机。临床上多见客邪趁虚而入,阴虚阳亢夹杂他邪为患的不同症候,但病机的根本仍是阴虚而阳偏亢。因此,治疗上宜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以滋阴潜阳为治疗大法,兼顾他邪为患,辨证施治,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神失养、心神不宁而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引火汤源自陈士铎《辨证录》一书,原为治疗“阴蛾”所创,全方由熟地黄、巴戟天、茯苓、麦冬、五味子组成。引火汤所治证候的病机为肾水亏虚、相火妄动,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化失常。后世医家经过临床实践与探索,拓展了引火汤的应用范围,发现引火汤治疗不寐心肾不交证效果颇佳。心肾不交是不寐常见的证候,引火汤可滋阴潜阳、引火下行、交通心肾、阴阳同治,与不寐心肾不交证的病机相契合。临床治疗不寐时,常根据病情对引火汤进行适当加减以增强疗效。结合临床病例对运用引火汤治疗不寐的辨治思路、用药特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临床经常见到一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疲劳综合征、高血压等患者符合中医气机失调的临床表现,如胸闷、憋气,四肢无力,脘腹胀满等。予行气活血之法不效,在参入潜阳补肾之品后效果大彰,至此方明此类疾病气机失调为标,肝肾亏虚方是根本。经反复实践形成一方,名顺气潜阳汤,比较适合这一类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阴不敛阳致冲气上逆、肝阳上亢、气机失调的病证。  相似文献   

8.
心脏神经症以阳虚、虚阳浮越为主要病机,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以心悸、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用温潜法治疗有很好的疗效。顾老师常以四逆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与潜阳封髓丹治疗本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潜阳丹一方,出自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医理真传》,方由附子、砂仁、龟板、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其药意解: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封髓丹为《医宗金鉴》方,由黄柏、砂仁、甘草三味药物组成。郑钦安在临床应用治疗虚阳浮越之证时常将二者合用,疗效显著。后世医家常继承郑氏方法,将两方合用,吴佩衡称为"潜阳封髓丹"。该方用药独特,针对虚阳浮越,肾气不纳,下寒上热等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余跟随薛一涛教授学习,老师在临床中以潜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滋阴潜阳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方法对治疗高血压病进行临床研究。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为本虚标实 ,其病痊在肝 ,病根在肾。在潜阳之剂加入化瘀之品 ,疗效显著持久。  相似文献   

11.
石红卫  杨丽丽 《北京中医》2007,26(2):106-107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可单独为患,也可伴发其它疾病。严重时彻夜不眠,或常年依靠镇静剂维持睡眠,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1990年,笔者于《名医名方录》中学习了张琪老师治疗不寐证的验方潜阳宁神汤,因有感于临床不寐证的治疗颇为棘手,遂摘抄应用于临床。现将10余年来的临证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滋阴潜阳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方法对治疗高血压病进行临床研究,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为本虚标实,其病痊在肝,病根在肾,在潜阳之剂加入化瘀之品,疗效显著持久。  相似文献   

13.
陈吉全  庞景三 《光明中医》2013,(11):2371-2372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由于阳不入阴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庞景三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经验独到,现通过其验案揭示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周天梅  万海同  张卫华 《中医杂志》2012,53(12):1060-1061
老年人肾阳渐衰,下焦阴盛,虚阳(相火)上浮,易患顽固性失眠.治当补益肾阳,纳气归肾,引火归原.针对阳虚阴盛,虚阳浮越,不能摄纳群阴的失眠,从阴阳平衡人手,扶阳补肾,运用潜阳丹加减治疗老年人顽固性失眠能起捷效.  相似文献   

15.
潜阳封髓丹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阳丹是清代名医郑钦安的独创方剂,他临床注意扶阳,擅用大剂量姜附等辛热药,创立了"火神派".笔者近2年来有幸跟随火神派名家张存悌教授出诊,从其临证遣方用药领略了"火神派"的用药风格,可谓别有洞天,在中医学领域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潜阳封髓丹为温肾潜阳、纳气归肾之方,是由潜阳丹和封髓丹二方合成,前者为郑氏独创,后者为《医宗金鉴》方,郑钦安十分推崇该方,临床用于虚阳上浮之证时多与潜阳丹合用,疗效卓著,后世医家常承继郑氏方法,将二方合用,吴佩衡称为"潜阳封髓丹",该方用药独特,临床疗效妙不可言,对真气上浮或虚阳上越之证屡试屡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高体三教授治疗不寐的经验。方法:收集高体三教授门诊病例,跟随高体三学术思想继承人高天旭教授学习,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高体三教授认为,不寐为本虚标实之足三阴综合性疾病,应采用疏木达郁、健脾祛湿、温肾散寒的方法治疗。结论:高体三教授临床治疗不寐以"水暖土和木达"学术思想指导遣方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裴蓉  王抗战  李德珍 《光明中医》2013,(12):2500-2501
施今墨对不寐治疗有独特的见解,以病因而论认为心肾不交、阴血亏虚、脑肾不足、阳虚阴郁、肝经受病及胃热、胃实、胃虚、胆热、胆寒、胆虚等十余种不同因素皆可导致失眠.提出交通心肾、养血安神、补肾壮髓、扶阳抑阴、导痰化滞、建中和胃、调肝宁胆、化瘀通络、重镇潜阳诸法.  相似文献   

18.
慢性荨麻疹在中医学属于"瘾疹""风疹"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局限性风团骤起骤消、不留痕迹,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本病多从风寒、风热、阴血不足论治[1],近现代医家认为其难治在于夹杂虚、瘀、毒[2],而笔者在临床上跟诊中发现,除上述因素外,部分难治性荨麻疹尚与虚阳外越有关.潜阳封髓丹是火神派温潜法的代表方,由潜阳丹、封髓丹两方...  相似文献   

19.
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虚、瘀",辨证以上盛下虚、本虚标实较为常见。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为主治本,兼顾祛风火痰瘀之标邪。强调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固本培元,以达平肝熄风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不寐病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病症,往往呈现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过程。陆曙教授治疗不寐重视调整脏腑功能失调,擅长调节气机升降失常,强调健脾疏肝、交通心肾的重要性。陆曙教授针对部分慢性失眠症患者应用常规的辨证论治方法难以奏效的临床治疗难点,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及“开、阖、枢”思想,在中药处方时巧妙合用运气方,为临床治愈不寐病提供了思路与方法。陆曙教授认为“敷和汤”是疏肝健脾和胃的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于己亥年“岁土不及”的情况,而且只要符合辨证论治“土虚木亢”证型皆可应用。“敷和汤”通过疏肝健脾和胃,补虚泻实,使气机调达,营卫相和,阳入于阴,则夜寐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