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切面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5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6.4±2.5)周采用多切面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采用Yagel五切面检测方法进行常规检查,五切面包括胎儿上腹部横切面、三血管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如发现胎儿心脏功能异常,则应立即联合其他切面进一步检查,包括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上下腔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及心底流出道切面,后以引产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尸体解剖结果及新生儿心脏手术或超声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并对多切面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计算。结果 4550例产妇中,产前多切面联合超声检测结果显示70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1.54%;经尸检及新生儿心脏手术结果显示,64例存在胎儿先心病,准确率为91.43%,6例误诊,误诊率为8.57%。联合多切面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为91.43%(64/70),诊断符合率为(99.7%),特异度为(99.8%),灵敏度为(93.8%)。结论多切面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准确性,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霞  蔡宇超  严夏  侯杰 《河北医学》2012,18(3):330-332
目的:分析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2例高危孕妇采用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导管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主动脉长轴切面、腔静脉长轴切面。结果:742例高危孕妇中检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6例,另外尚有3例产前漏诊,2例误诊,确诊率为83.87%,漏诊、误诊率为16.13%。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有较高确诊率,可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FECG)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切面四切面法,对6 500例孕20~41周孕妇进行产前FECG筛查,以引产后尸解或产后新生儿ECG作为对照标准。结果 6 500例胎儿中,检出胎儿心脏异常69例,包括复杂性先天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39例。结论四切面检查方法简便可靠,是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及产前筛查胎儿CHD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胎儿五横切面检查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并分娩的11541例孕妇。采用五切面检查方法进行常规检查,若发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联合其他切面进一步检查,包括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和三血管切面。以引产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尸体解剖结果、新生儿心脏手术结果或超声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联合多切面法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09例孕妇中,共有7例引产儿/新生儿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不一致。未检出的10313例孕妇中,13例产后检查诊断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准确性为99.81%。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敏感性为88.60%,特异性为99.92%,阳性预测值为92.66%,阴性预测值为99.87%。结论胎儿五横切面检查法应用于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较高,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唐宏伟 《中外医疗》2012,31(8):177-178
目的探究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孕16~30周的常规产前体检的孕妇自愿的基础上对109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以胎儿四腔心、右室流出道、左室流出道、三血管/三血管-气管切面为标准切面。显示异常情况即加做详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在1098例胎儿中发现先天性心脏病15例,发病率1.37%。经产后和尸检证实,结果相符,漏诊1例,漏诊率0.9%。诊断准确率为93.33%;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可有效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对优生优育及确定围产期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松松  程翼平 《中外医疗》2013,(31):188+190-188,190
目的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产前胎儿的心脏生理进行产前检查。研究探讨心脏超声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测诊断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提供新的临床诊断技术以及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自2004年1月—12年1月收治的3 200例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产前胎儿心脏检查,入选孕妇年龄自23~35岁,孕期在20~26周之间。检查采用切面分段方法。检查切面包括:上腹部横切面,胎儿的四腔心切面,动脉弓曲长轴的切面,大动脉交错切面,气管三血管切面,上下腔的静脉切面。检查后,对于部分具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且引产的胎儿进行尸体解剖,对于健康胎儿或已出生的胎儿进行随访检查。对比检验得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对3 200例孕妇进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有86例胎儿有心脏的心态异常。其中37例胎儿引产或出生后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有3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漏诊,有1例误诊情况发生。结论对胎儿进行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生理,诊断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效果良好,该技术对提前预判胎儿发育状况、生理健康,降低胎儿出生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的身体素质有重大的意义。值得在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文桂琼  詹林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177-177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四腔心平面头侧偏转法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横切胎儿胸腔获取四腔心切面,然后将探头声束平面略向胎儿头侧偏斜,依次显示左室流出道切面及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从而对心脏的主要结构及连接关系作出快速评价。结果:共检查胎儿心脏7300例,诊断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56例,结论:四腔心平面头侧偏转法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应用Yagel法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行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孕妇共4415例,孕周20~36周。应用Yagel法筛查4415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Yagel法筛查切面包括:①胎儿腹部胃泡横切面;②四腔心切面;③五腔心切面;④大动脉短轴切面;⑤三血管气管切面。随访胎儿预后,计算Yagel法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4415例胎儿中,应用Yagel法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共18例:①室间隔缺损5例;②房室间隔缺损3例;③肺动脉瓣狭窄1例;④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9例:右室双出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各3例;漏诊2例,误诊1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0.45%(20/4415)。Yagel法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90%(18/20),特异度99.9%(4394/4395)。结论 Yagel法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是产前筛查和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多切面多种手法产前快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 863例孕妇在16~38周行超声产前检查,以胎儿上腹部、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上下腔入右房切面作为标准切面,以四腔心切面为基础,胎儿胎方位为脊前位时采用降主动脉长轴切面左右偏转法、脊后位时采用左室长轴切面左右偏转法、脊左或脊右位时采用四腔心头侧偏转法等多种手法快速获取多个标准切面,观察胎儿心脏结构是否正常,在清晰的切面图像上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观察心内有无异常血流;以引产或产后诊断为金标准,评价多切面多种手法快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结果 在6 863例孕妇中,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5例,与尸检结果及新生儿超声检查结果对比,确诊27例,漏诊2例,误诊1例;产前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99.9%.结论 多切面多种手法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快捷、可靠,敏感度、特异度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加主动脉短轴切面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16例孕妇常规行胎儿心脏四腔切面与主动脉短轴切面的扫查,对异常者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产后尸解或产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心脏四腔切面与主动脉短轴切面检出异常23例(23/2516),均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证实,最终尸解证实11例,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6例。结论: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及主动脉短轴切面探测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对产前筛查胎儿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04-107
目的 探讨产前四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 年4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的胎儿CHD 高危孕妇680 例为观察对象,均接受产前四维超声检查,以引产病理/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产前四维超声对胎儿CHD 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 680 例高危因素孕妇经引产病理/随访结果证实为CHD 者67 例,发病率为9.85%;产前四维超声检出的胎儿CHD 64 例,检出率为95.5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9,P=0.080);产前四维超声对胎儿CHD 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8.44%,阴性预测值为99.35%,灵敏度为94.03%,特异度为99.84%,准确率为99.26%;产前四维超声对胎儿CHD 诊断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90~0.892)。结论 产前四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多切面法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产检的482例孕妇进行联合多切面超声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将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尸检或出生后超声进行比较。结果 482例孕妇中,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3例,尸检或出生后超声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25例,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为92.0%,其中室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狭窄漏诊1例。结论联合多切面法能够显著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杨洁晖 《中外医疗》2011,30(30):23-24
目的探讨系统胎儿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2109名妊娠21~25周产前检查的孕妇采用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右室流出道切面(RVOT)、左室流出道切面(LVOT)、四腔心切面(4C)进行系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进行初步筛查。对系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疑似病例加做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进一步的确认。结果产前体检的2109名胎儿中,经系统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异常22例,漏诊2例。漏诊率8.33%;16例疑似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均在产后或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6例在产后1个月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结论系统胎儿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准确率高,可准确检查出明显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适合产前孕妇筛查,而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优生优育及确定围产期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颖 《当代医学》2013,(28):56-56
目的考察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采用产前超声进行胎儿先心病筛查的孕妇23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经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诊断。结果 238例孕妇总共娩出240名胎儿,经过临床证实共有先天性心脏病38例(15.8%),其中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32例,确诊率为84.2%。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诊断方法,对于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确诊率、优生优育等方面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超声检查是检查胎儿CHD的首选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0例高危孕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首先确定胎儿左右方位,再显示胎心四腔观切面,旋转或侧动探头后取得:五腔心、左室长轴、心底短轴、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下腔静脉长轴、三血管等切面。观察心脏大小、结构、大血管的位置、走形等。应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观察心脏内血流情况。结果:共检查出胎心复杂畸形14例,发病率4.5%,敏感性92%,特异性95%。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提供了新手段。可作为高危孕妇的常规检查也作为一般孕妇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加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切面)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高危孕妇行胎儿心脏三切面的扫查,对异常者行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产后尸解或产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心脏四腔切面与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异常12例,尸解证实7例,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5例。结论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及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探测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对产前筛查胎儿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 198例孕妇于孕中期进行二维超声及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胎儿左、右室流出道、三血管、主脉弓、肺动脉和动脉导管弓切面等多个切面,进行产前及产后比较,分析产前筛查胎儿CHD的类型及准确率.结果 共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12例,占1.00%(12/1 198),其中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3例,可疑室间隔缺损1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单房、单室并右侧房室瓣骑跨1例,左心发育不良1例,大动脉转位1例,法洛四联症1例.产前筛查发现的1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11例符合中孕期胎儿CHD筛查结果(由出生后超声心动图确诊,其中1例为室间隔缺损,孕晚期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占91.67%(11/12),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基本符合中孕期胎儿CHD筛查结果(单房、单室并右侧房室瓣骑跨,经引产后胎儿尸检证实),占8.33%(1/12).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经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证实),漏诊率7.70%(1/13).结论 产前超声对中孕期胎儿CHD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检测出的CHD主要为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四切面法及九切面法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孕期检查的孕妇,将其中病理结果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纳入本次研究,共计60例。分析四切面法和九切面法对于各种类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6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主要为以下畸形:20例胎儿心脏位置异常、27例静脉与心房连接例异常、20例房室连接例异常、29例主动脉及其分支异常及11例心脏其他畸形;6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共发现心脏位置异常共有20例,四切面法和九切面法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静脉与心房连接例异常共有27例,四切面法和九切面法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房室连接例异常共有20例,四切面法和九切面法的诊断正确率无差异义(P0.05);发现主动脉及其分支异常共有29例,四切面法和九切面法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11例心脏其他畸形,四切面法和九切面法的诊断正确率无差异义(P0.05)。结论四切面法检查时间短,对于低危胎儿的心脏筛查有较好价值,九切面法能够获取更多临床影像学信息,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对6500例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有高危因素者作重点检查,着重观察四腔心及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结果 产后证实胎儿先天性心脏病64例,产前超声诊断59例,经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52例,产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7例,误诊2例,漏诊3例,产前超声诊断敏感性95.3%,特异性96.7%.声像图显示心胸比增大30例(46.9%),四腔心不对称35例(54.7%),室间隔缺损或缺失44例(68.8%).结论 心胸比增大、四腔心不对称、室间隔缺损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主要声像图表现.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87例经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胎儿资料.中、晚孕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心脏采用"三切面法"即四腔心切面和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对超声检查发现可疑心脏异常的胎儿再进行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1例,占受检胎儿的7.93‰,其中单心房1例,单心室1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4例,肺动脉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1例,左心发育不良并右室双出口1例.出生后超声心动图发现产前漏诊胎儿心脏畸形2例,占受检胎儿的1.44‰,其中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2.7mm,房间隔缺损的直径为4.3mm.结论 在合适的孕周,应用规范的、标准的检查切面、仔细辨识图像特征、熟悉病变特点,可以大大减少胎儿畸形的漏诊率.但由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本身的复杂性和超声检查存在的局限性,不可能在产前检出所有的心脏畸形,应向孕妇及家属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