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头发毛囊中抗体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疱性类天疱疮(B P)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1],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下水疱形成,免疫荧光检查示真表皮交界处C3和IgG等呈线状沉积,在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类天疱疮抗体。本研究拟通过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以期建立一种快捷、损伤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建立一种快捷、损伤小的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方法。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3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10例健康人及20例天疱疮病人头发作为对照。结果:3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毛发,其中阳性28例,阴性7例,阳性率80%;类天疱疮IgG和C3在毛囊表皮下的外毛根鞘外层与结缔组织鞘之间呈明显的线状沉积。10例正常人及20例天疱疮患者均无线状沉积。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敏感,且具有较高特异性,有可能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瘢痕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线状IgA大疱病等表皮下大疱病均存在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线状IgA大疱病与瘢痕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不仅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在基底膜带处沉积和结合方式相似,而且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的靶抗原亦可相互重叠。  相似文献   

4.
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瘢痕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线状IgA大疱病等表皮下大疱病均存在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线状IgA大疱病与瘢痕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不仅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在基底膜带处沉积和结合方式相似,而且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的靶抗原亦可相互重叠。大疱性类天疱疮及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IgA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水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组织病理学特点是表皮与真皮内形成水疱或大疱,表皮基底膜带(BMZ)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大约70%患者的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抗BMZ循环抗体,属IgG类。本文作者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中T胞细胞(PBL)的表现型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PBL体外产生IgG的量,从而说明抑制性T细胞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出现表皮下大疱,基底膜带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多数患者血清中有抗表皮基底膜带自身抗体。治疗上按轻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但重症病人治疗较为困难,尤伴有其它基础疾病的病人,而我们在临床上运用中药辨证联合免疫抑制剂成功的治疗了1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天疱疮患者头发毛囊与皮损中自身抗体沉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和皮损中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建立一种简便、迅速的检测方法。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21例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和皮损处天疱疮抗体的沉积。结果FITC标记的IgG抗体在19例天疱疮患者毛囊外毛根鞘的1~2层呈明显连续的网状或珠状沉积,2例稳定期天疱疮患者为阴性。在检测的19例天疱疮患者中17例皮损表皮内棘细胞间IgG呈网状沉积,2例稳定期患者为阴性。在8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及10例正常人无网状沉积。结论检查毛囊处天疱疮抗体沉积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无须切片,与皮损检查结果一致,有可能成为天疱疮诊断的一种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之间的比较,发现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之间存在相关性,表现在好发人群均为老年人、存在相同致病抗体、两者可同时合并肿瘤、间接免疫荧光显示致病抗体沉积在表皮侧等方面。近年来生物制剂如抗CD20抗体利妥昔等应用于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疗效。瘢痕性类天疱疮的黏膜受累机制与大疱性类天疱疮180及层粘连蛋白332等自身抗体有关,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表皮下大疱病。作者近来诊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均为中青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天疱疮抗体在患者毛囊沉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天疱疮是一种大疱性皮肤黏膜疾病。在正常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Nikolsky征阳性,血清中有天疱疮抗体。检测皮肤中天疱疮抗体的沉积,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临床上难以做反复的检查。本研究通过检测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的毛囊中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建立一种简捷、损伤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顽固性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朱国军(四川省西昌市第五一九医院,615000)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全身泛发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常以激素为首选药物。我们收治一顽固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仅一次血浆换疗法取得了显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3d、C4d免疫组化染色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辅助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价值.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C3d、C4d的表达,并与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及正常皮肤进行对照.结果 2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石蜡包埋切片C3d、C4d真表皮交界基底膜处沉积率为95%(19/20),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中真表皮交界基底膜处C3d、C4d阳性率0%(0/9),4例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患者基底膜带均为阴性.结论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C3d、C4d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皮损除有大疱外,还伴有剧烈瘙痒和荨麻疹样皮损,患者血清中主要有IgG抗体,便部分患者体内有IgG抗体。有研究发现70%未治疗的大疱性类天疱患者体内存在高滴度的IgE抗体(平均339U)。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患者男,55岁。临床表现为四肢、躯干紧张性大疱,组织学表现为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初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在血清学分析中,发现该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与盐裂皮肤真皮侧结合,且酶联免疫吸附法未检测到BP180、BP230、Ⅶ型胶原抗体,从而排除了大疱性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断。通过免疫印迹、免疫沉淀检测,发现该患者血清存在与真皮侧200 000蛋白结合的抗体,综合这些特点,诊断该患者为抗P200类天疱疮,即抗层黏连蛋白γ1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IgM抗体所识别的皮肤抗原成分.方法:该研究共纳入1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15例天疱疮患者(包括7例红斑/落叶型和8例寻常型).首先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受试患者皮肤中所沉积的免疫球蛋白或补体,再通过免疫印迹方法分析患者血清中的IgM抗体所识别的皮肤抗原成分.结果:在1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皮肤中,C3、IgG、IgM单独沉积的例数分别是4例、2例、1例,IgG和C3共同沉积的2例,IgG、C3和IgA三者共同沉积的1例;在15例天疱疮患者中,C3、IgG单独沉积的例数分别是4例和2例,IgG和C3共同沉积的6例,IgM和C3共同沉积的3例.免疫印迹研究发现9例(9/10)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11例(11/15)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IgM抗体可以识别皮肤中分子量约80 kD的蛋白质.结论:IgM在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皮肤中沉积的几率很低,但大多数患者血清中的IgM抗体都能够识别分子量约80 kD的皮肤抗原.  相似文献   

16.
大疱性天类天疱疹的两个自身抗原存在着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220~240kD是人表皮基底细胞内半桥粒斑的成分,含2606氨基酸,空间结构可能是双螺旋。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80kD为跨膜蛋白,由1572氨基酸组成,其中有很多胶原域,推测为一种新的胶原蛋白成分,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病机制中,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80kD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患儿男,18个月.2个月前躯干和双下肢皮肤出现紧张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阴性,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卣接免疫荧光示:lgG、C3沉积于基膜,间接免疫荧光示抗表皮基膜抗体阳性.诊断为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予以口服泼尼松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寻常性银屑病合并结节性类天疱疮。患者男,56岁,既往有银屑病病史8年。全身红斑、风团反复发作1年余,双上肢丘疹伴瘙痒1个月。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红斑,上覆鳞屑;背部及四肢散在红色斑块,边界清楚,上覆银白色鳞屑;躯干及四肢大片红斑、风团;头部、背部及四肢暗褐色丘疹、结节,未见水疱、大疱及脓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不规则增生,表皮下可见裂隙,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间接免疫荧光:IgG沉积于真表皮交界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BP230)抗体和抗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2(BP180)抗体阳性。诊断:寻常性银屑病合并结节性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19.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两个自身抗原存在着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220~240kD是人表皮基底细胞内半桥粒斑的成分,含2606氨基酸,空间结构可能是双螺旋。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80kD为跨膜蛋白,由1572氨基酸组成,其中有很多胶原域,推测为一种新的胶原蛋白成分。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病机制中,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80kD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 0 0 2 56 2 大疱性皮肤病自身抗体靶抗原定位研究 /杨春俊 (安徽医大一附院皮肤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1999,34(6 ) .- 4 51为进一步确定存在分岐的靶抗原在细胞间或皮肤基底膜带中的位置。验证有关大疱性皮肤病自身抗体靶抗原定位的不同研究结果。采用包埋后金标记直接和间接免疫电镜技术 ,结合免疫印迹技术分别对 5例天疱疮皮损组织中 Ig G的沉积部位、8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 Ig G结合正常人皮肤的部位进行超微水平的研究。同样对 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组织中 Ig G的沉积部位及 8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