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66例,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绝对卧床、止血、脱水及对症治疗,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持续泵注,观察脑血管痉挛率和病死率。结果:166例均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2周内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具有显著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作用,能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且无增加再出血的风险,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应用尼莫地平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我院外二科自 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5月应用腰穿置管持续脑脊液 (CSF)引流治疗脑脊漏 19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11例 ,外伤性和开颅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脑室出血 5例 ,计 4 4例 ,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4例 ,男 31例 ,女 13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4 5 5岁。剖颅术后脑脊液内漏 16例 ,切口漏 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11例 ,其中钻孔引流失败 6例。外伤性和开颅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 5例。1 2 脑穿置管法 常规在L3~ 4间隙消毒局部麻醉 ,用 18号硬膜外穿刺…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 1998年 7月~ 2 0 0 2年 5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和颅骨缺损、脑膨出患者一期实行了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 16例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 17~ 56岁 ,平均 3 0 .5岁。其中 ,车祸 12例 ,坠落伤 2例 ,打击伤 1例 ,脑出血 1例。气管切开 6例。CT检查提示 ,16例均存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不同程度脑挫裂伤 ,合并存在硬膜外血肿 3例 ,硬膜下血肿 10例 ,脑内单发或多发血肿 5例。患者首次发病均出现大脑镰下疝和 (或 )钩回疝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2 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脑血管痉挛患者中,死亡1例、出现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为4例,其与患者通过有效护理,病情均得以好转并顺利出院。结论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通过早期观察和严密监测,可有效避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从而对脑血管痉挛进行防治,是促使脑血管痉挛患者致残率、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原因并根据病因进行对症防治。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手术患者死亡24例,其中再出血死亡14例,血管痉挛死亡6例,肺炎死亡2例,心肌梗死死亡1例,肺梗死死亡1例。开颅动脉瘤夹闭组死亡7例,其中大面积出血死亡4例,血管痉挛死亡2例,肺炎死亡1例。介入下行动脉瘤栓塞组死亡5例,其中血管痉挛死亡4例,术后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脑内再出血是非手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脑内血管痉挛是手术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所致缺血性神经损害如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已取得显著效果,但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报道较少。我院近四年早期应用该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正.且病例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3例,GCS评分5~8分。其中男83例,女20例,年龄8~72岁,均于伤后24h内入院且无并发症。分为两组,常规组35例,平均年龄28.5岁,入院伤情GCS平均计分7士l.79;血肿部位:硬膜外16例,硬膜下7例,脑内3例,脑挫裂伤者9例。观察组68例,平均年龄29.4岁,G…  相似文献   

7.
1994年 1月~ 1999年 6月 ,对 30 6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 19例迟发性颅内血肿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2 0~ 6 8岁 ,平均 39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13例 ,坠落伤 4例 ,跌伤 2例 ,均为减速性损伤。入院时GCS评分 :≤ 8分 12例 ,9~ 12分 3例 ,13~ 15分 4例。术前血肿类型 :急性硬膜外血肿 8例 ,急性硬膜下血肿 6例 ,脑内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 5例。合并其它颅脑损伤情况 :脑挫裂伤 1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颅骨骨折 8例。术前发生小脑幕切迹疝 7例。术后迟发血肿位于手术对侧脑内 9例 (额叶 3例 ,颞…  相似文献   

8.
董利 《淮海医药》2009,27(3):252-25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的39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19例和非尼莫地平组20例。2组均用止血、脱水、对症治疗,尼莫地平组加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0.5μg·kg^-1·min^-1,连用10 d,后改尼莫地平片剂30 mg,每日3次,连用10 d。观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谱检查。结果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0.5%(2例),非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45%(9例),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颅多谱勒检测尼莫地平组治疗后大脑前、中动脉的收缩峰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具有显著缓解脑动脉痉挛的作用,能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CT表现以及这些表现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首次CT表现及复查CT表现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迟发性颅内血肿首次主要CT表现为:(1)脑内出现灰白质不清的低密度影;(2)蛛网膜下腔出血;(3)局部轻度脑占位效应;(4)硬膜下血肿;(5)骨折。结论:脑外伤后CT检查时,如出现局部脑实质密度减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占位效应及硬膜下血肿、骨折,应做CT复查,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医患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同时期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表达水平,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平衡二甲基精氨酸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出血后不同时段(出血后1~3d、4~7d、14—21d)血浆ADMA水平。同期采用经颅多普勒测量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连续或间断监测脑血管的痉挛状况。根据有无脑血管痉挛将38例患者分为血管痉挛组与非血管痉挛组。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组血浆ADMA浓度明显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血管痉挛组水平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痉挛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3d出现2例,4~7d28例,14—21d以后1例。4~7d时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ADMA含量较时间段的患者明显升高,与其他2个时间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脑动脉瘤再破裂,1例重度脑挫伤脑疝死亡。6例治疗过程中新发脑梗死病情加重,经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疗效满意。结论ADMA参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过程,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脑积水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率为1.3%~8.0%[1],是影响脑外伤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1月对51例外伤性脑积水病人采取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17~72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2例,坠落伤13例,打击伤6例。入院时CT检查示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4例,脑内血肿5例,脑内血肿破入脑室7例。入院后先保守治疗22例,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术17例,脑室外…  相似文献   

12.
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是一种无侵袭性的检测方法 ,可以测定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和估计血管的管径 ,以判断脑血管痉挛 (cerebralvasospasm ,CVS)的存在及程度。本文观察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CVS 3 1例患者的TCD不同时期的表现以及与MRA、DSA的对比研究 ,旨在探讨TCD在CVS诊治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 3 1例。其中男 18例 ,女 13例 ;年龄 2 3~ 61岁 ,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70例颅内出血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占80%;脑实质内出血4例,占5.7%;脑室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2例,占2.8%。①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类型,多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生产过程多有轻至中度窒息史;②脑内出血多合并重度窒息史;③脑室内出血多在脑室后角形成血-脑脊液平面;④硬膜下血肿合并皮下血肿,并有产伤史。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常规的颅脑CT检查有利于颅内出血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对临床治疗及推测愈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治愈困难及产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回顾近年本院手术治疗的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出现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的处理经过,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例,发生率为15.38%。该8例患者平均年龄47.3岁。其中由于脑萎缩转变成硬膜下积液3例,术后包膜内再出血2例,血肿腔内有分隔1例,术后再出血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机化1例。结论患者的年龄、脑萎缩、血肿机化、包膜形成及包膜内出血、血肿腔内有分隔等因素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东港市中医院脑病二科就诊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情况、再出血、脑积水。结果试验组脑血管痉挛2例,再出血2例,脑积水1例,对照组脑血管痉挛5例,再出血6例,脑积水2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使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部血管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临床综合征.血管畸形包括囊性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是儿童时期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如脑实质出血后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时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本病国内外报道很多,但小儿则较少,现将我科十余年来收治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做临床分析.1一般资料 男23例,女6例,<1岁4例,~5岁6例,~10岁7例,~14岁12例.年龄最小者3个月,最大14岁,以8岁以上为多.2临床表现 起病急聚者多见.首发症婴儿为呕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阐述急性期手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方法根据脑动脉瘤类型采取翼点入路式、纵裂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21例术后复归,2例基底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3天死于脑血管痉挛所致广泛脑梗塞。结论急性期手术可以防止破裂脑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和清除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元凶蛛网膜下腔的血肿。  相似文献   

18.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近年来诊断明确的6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为依据,分析引流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腰大池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4例患者,痊愈61例,死亡3例 发生脑血管痉挛者5例,约8%左右。结论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改善快,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1],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低,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分析11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绝对卧床,止血、脱水等对症治疗,急诊开颅夹闭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法舒地尔静滴,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率及病死率。结果术后2周内,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够明显缓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不增加动脉瘤的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幕上蛛网膜囊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颅内幕上蛛网膜囊肿采用脑室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采用囊肿-脑池造瘘术或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好转,囊腔影像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2个月后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后痊愈。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幕上蛛网膜囊肿,手术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