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8例.[结果]本组获得18 ~25个月的随访,骨折椎体达到解剖复位25例,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VAS评分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或神经症状加重,植入骨粒全部骨性愈合,1例发生断钉.[结论]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可恢复椎体高度、角度,减轻腰背疼痛,手术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GSS-Ⅱ型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2例,并与前期(2004年前)及同期未行椎弓根植骨的胸腰椎爆裂骨折26例作对照研究。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行X线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及矫正Cobb角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治疗组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率、矫正后凸Cobb角丢失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GSS一1型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再丢失以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8例.结果 本组获得18~25个月的随访,骨折椎体达到解剖复位25例,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VAS评分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或神经症状加重,植入骨粒全部骨性愈合,1例发生断钉.结论 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可恢复椎体高度、角度,减轻腰背疼痛,手术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22例,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入骨粒,10例术中行后路椎板减压。结果本组获随访12~24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椎弓根内固定为脊柱提供早期稳定性,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使伤椎获得坚强愈合为脊柱提供长期稳定,两者相结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骨折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3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结果 随访无排异反应,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6.
经椎弓根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4例并与同期同类骨折31例作比较性研究。结果 治疗组24例有1例螺钉松动,松动率4%,无断钉。对照组31例有8例内固定不同程度松动,松动率25%,2例断钉,断钉率6%。治疗组,对照组在前后缘高度的恢复,术前术后Cobb角的纠正,螺钉松动,断钉率等项指标中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成形术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病人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椎弓根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椎管环形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16例,其中93例获得随访。术前及术后随访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比较植骨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同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2个月,90%以上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无塌陷。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犤T12(3.14±0.41)cm,L1(3.33±0.34)cm犦与正常值犤(T12(3.26±0.38)cm,L1(3.47±0.61)cm)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CT显示椎体内植骨块边缘模糊,融合良好,植骨块无吸收现象。结论后路椎管环形减压及内固定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行椎体成形术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短节段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66例,41例行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融合,9例经伤椎椎弓根行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短节段椎弓根器械(Dick除外)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术后椎体高度比和Cobbs角有显著改善,41例后路植骨融合和9例椎体成形术患者无断钉、钉松动或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植骨融合或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伤椎置钉辅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伤椎置钉辅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3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结果 随访12~18个月,术前Cobb角、伤椎相对高度分别是21.5°、46.5°,术后分别是2.4°、3.4°,术前术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所有骨折复位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置钉辅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不仅骨折复位满意,而且降低了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概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意义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结合椎管环形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 76例。术前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 ,测量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 ,比较植骨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 13 .2个月 ,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 ,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与正常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CT显示椎体内植骨块融合良好。结论 :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及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 ,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 ,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 ,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经椎弓根植骨结合GSS-Ⅱ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GSS-Ⅱ型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结果随访均未出现明显椎体高度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伤椎植骨、GSS-Ⅱ型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9例.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伤椎椎弓根钉分散内固定的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围术期相关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孟祥启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067-1069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后,取自体髂骨剪成碎沫状,经伤椎椎弓根植入伤椎椎体内。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胸腰椎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对测量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伤椎中央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得到明显恢复,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是一种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及AF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在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作用和远期疗效.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检查,测量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明显的椎体高度的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椎体植骨、AF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椎体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18~62岁.30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40%,脊柱后凸角(Cobb角)25°,椎管正中矢状径55%,神经功能按ASIA评定标准:A级3例,B级6例,C级8例,D级7例,E级6例.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后凸角(Cobb角)为50°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90%,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7例,E级18例.术后骨折均获得复位,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经椎弓根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提供脊柱的长期稳定,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伤椎成形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椎稳定型爆裂性骨折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椎弓根内固定术,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4岁.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35%,脊柱后凸角(Cobb角)26°,椎管正中矢状径55%,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5例,D级6例,E级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后凸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腰背疼痛变化.[结果]随访8~37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成形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骨粒经椎弓根植入伤椎及后外侧内固定治疗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A组),并与仅行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治疗的2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B组)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疼痛VAS评分及脊髓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8(15±2.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评估:两组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结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及稳定性,防止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的再丢失以及内固定的失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6例。结果本组随访6~18个月,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对比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可行的,不仅使伤椎复位满意,矫正后凸畸形,而且可减少内固定松动、断裂,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2007年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治疗进行回顾,总共随访到96例病例。28例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68例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结合单侧伤椎螺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其中38例植骨材料为人工骨,30例为自体髂骨植骨。按照美国脊柱创伤研究组提出的胸腰椎损伤严重性评分标准(thoraco lumbar injury severityscore,TLISS)分别对各组病例进行评分,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胸腰段后凸Cobb′s角,前后椎体高度比,应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8个月(12~20个月),所有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单纯后路短节段固定比经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组高度丢失多,术后Cobb′s角的矫正能力差,应用人工骨与自体骨植骨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加伤椎固定重建了椎体的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稳定性,可有效的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钉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总结分析伤椎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伤椎根据骨折情况选择短钉或万向钉,椎弓根螺钉不经过骨折线,并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过6~25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后凸角度基本纠正。结论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既可有效的使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良好复位,牢固固定,又可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减少术后后凸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