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肝硬化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两组均接受肝硬化肝切除术,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蛋白[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水平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ALB、TF、IL-21、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保护患者肝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大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TFN),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_4~+、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_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龙晓静  曾英  莫霄云  江涛  李金燕 《安徽医学》2015,36(9):1071-107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营养不良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心力衰竭合并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体内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及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型脑钠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高血糖以及二重感染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衰合并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在保证机体能量补充的同时,更好的维持电解质平衡,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而改善免疫功能,起到了综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豪  陈长清 《右江医学》2004,32(1):23-24
目的 探讨胃肠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病人营养状况及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 6例胃肠术后肠内营养 (试验组 )与 2 6例胃肠术后肠外营养 (对照组 )随机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恢复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不良反应 ,并测定营养支持前后的体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K+ 、Na+ 、Ca2 + 等指标的变化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分别提前 12h和 15h ,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体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K+ 、Na+ 、Ca2 +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 ,可促进肠功能尽快恢复 ,及时改善营养状况 ,是临床胃肠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宁梅  申艳玲  王丽  李雪梅 《海南医学》2013,24(24):3616-36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则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将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周、2周的免疫状态指标、营养状态指标及炎性状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周、2周的免疫状态指标、营养状态指标及炎性状态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干预后2周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炎性状态及调整机体免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胰腺癌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促进机体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11月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接受的营养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营养状况、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术后1周及2周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营养干预后1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CD3+、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患者,CD8+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腹泻、腹胀、便秘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胰腺癌患者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机体整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对早期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早期脓毒症患者99例,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脂肪酸和谷氨酰胺进行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28 d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的变化,观察两组入院28 d内感染性休克或严重脓毒症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白蛋白、前白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6、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l)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28 d内感染性休克或严重脓毒症的发生率、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减轻脓毒症时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早期胃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静脉营养组)各22例。观察两组治疗后1、2、3周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结果从第2周开始。试验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6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观察干预前及干预后30天的营养状况。结果:经过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9%,生化指标检测值、体重指数、非瘫痪侧上臂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混合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推注普通匀浆膳+持续输注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注普通匀浆膳。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后第7、14d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传统推注匀浆膳加持续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的混合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增加老年脑卒中患者摄入量,提高血清蛋白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8-21
目的探讨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营养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以及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Alb、TP、Hb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Alb、TP、H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IL-6、IL-8、TNF-α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IL-6、IL-8、TNF-α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博 《广西医学》2016,(12):1711-1714
目的 观察含强化精氨酸的肠内营养支持辅助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H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先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后经空肠营养管给予含强化精氨酸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腹部体征缓解所需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营养指标、体液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所需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水平均较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含强化精氨酸的肠内营养支持辅助治疗HAP能更加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急性反应期炎症反应,预后和提高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倍生颗粒对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症状、体征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即透前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检测前白蛋白(Pre-Al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SF)的浓度、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BMl)。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血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与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SGA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倍生颗粒可改善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序贯式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序贯式肠内营养支持,持续干预14 d。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和胃肠道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干预前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神经功能(P>0.05)。观察组干预后,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前白蛋白(PA)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5.00%)比对照组(16.67%)低(P<0.05)。结论 重症脑出血患者接受序贯式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恢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采取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每组84例。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前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WAL-QOL评分比对照组高,SSA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接受咽喉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干预,可改善吞咽功能,提高营养状况水平,并发症更少,进而提升生活质量,有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营养支持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带管时间及复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n=54)和观察组(营养支持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n=54),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l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管率(3.70%)低于对照组(14.81%)(P<0.05);两组干预后的TRF、PA、ALB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FVC、FEV1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TNF-α、IL-6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采用早期肺康复锻炼+肠内营养干预可缩短带管时间,降低复管率,改善营养状况,提高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入院早期禁食,常规治疗7d后行常规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入院72 h内开展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经不同肠内营养干预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感染发生率为2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开展早期序贯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廖利春  骆国才  黎慧霞 《海南医学》2016,(15):2460-2462
目的:观察内镜下胃造瘘术胃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及协作单位接受治疗的160例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81例,分别接受内镜下胃造瘘术胃肠内营养支持和鼻胃管鼻饲胃肠内营养支持,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MI、血红细胞、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高于对照组[(19.33±1.84) kg/m2 vs (18.67±1.56) kg/m2;(99.5±12.4)个/L vs (92.4±12.7)个/L;(246.2±26.3) g/L vs (225.7±29.9) g/L;(38.7±4.1) g/L vs (36.1±3.8)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CD8+明显低于对照组[(7.32±1.32)个/L vs (8.45±1.84)个/L;(24.84±4.08)个/μL vs (28.44±4.07)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细胞、CD3+、CD4+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92±0.57)个/L vs (2.32±0.62)个/L;(67.84±8.33)个/μL vs (62.17±5.48)个/μL;(42.36±6.11)个/μL vs (36.18±4.92)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6/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6%(4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鼻饲管胃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相比,内镜下胃造瘘术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蔡微 《基层医学论坛》2023,(12):135-137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49例患者列入甲组,将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的49例患者列入乙组。对比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炎症因子、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分及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结果 干预7 d后,相较于甲组,乙组ALB、Hb、PA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为4.08%,低于甲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乙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甲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甲组(P<0.05);干预7 d后,乙组POMS-SF评分较甲组低,GQOLI-74评分较甲组高(P<0.05)。结论 与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相比,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更有助于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心理状态,提高喂养耐受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