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在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胃癌常规护理,心理辅导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对比两组胃癌手术患者干预前后的应激反应、焦虑与抑郁情绪、希望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率与收缩压及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心理辅导组患者的心率与收缩压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希望水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围术期患者接受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会不会对其应激反应起到积极影响并且改善负性反应。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两年间到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分组完全按照病例编号随机分配,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先进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最后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即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36.9±5.7)(44.3±5.5),对照组则为(40.6±6.4)(52.1±6.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收缩压和心率数据来看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好。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系统合理的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术中产生的疼痛感以及术后带来的负面情绪和抑郁心理,是值得在子宫肌瘤手术相关医院推广的先进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麻醉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进行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按一般护理常规进行,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麻醉各时期的不良心理反应。结果心理护理组手术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顾虑、恐惧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麻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紧张心理,消除其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施行择期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术前准备期间采用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在入院后24小时内及送手术前30分钟,分别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小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P>0.05),送手术前30分钟,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均比入院当天有明显改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对其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心理护理)和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情绪状态评分及应激反应,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经护理后的情绪状态评分更低,应激反应更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有效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施行择期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术前准备期间采用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在入院后24小时内及送手术前30分钟,分别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小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P>0.05),送手术前30分钟,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均比入院当天有明显改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对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王薇 《中国卫生产业》2014,(3):64-64,67
目的就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患者的临床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妇科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及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①在手术之前和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在术中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②在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对患者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在术后抑郁、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结论在围手术期对妇科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在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恐惧、紧张程度,对于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具有极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8.
孟进  王金云 《中国校医》2019,33(9):711-713
目的 探究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手术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负性情绪、手术应激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皮质醇(Co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肺癌根治术患者可缓解其负性情绪,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我院于2016年06月--2017年07月期间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36)与常规组(n=36),行手术之前,为常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之上,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心理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心理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比较组间与组内的焦虑、抑郁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情况。结果:手术麻醉15min后,研究组患者体温、心率和血糖水平等应激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d内,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与传统手术室常规护理相比,能有效的减少手术患者出现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改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妇女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剖宫产护理的同时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妇女术前、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其发生寒战、呕吐及对麻醉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①两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本组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寒战、呕吐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剖宫产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影响及护理满意率。方法 将2020年1—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宫颈癌患者78例开展回顾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样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指数变化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 3,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多样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增强患者负性情绪管理能力,稳定患者情绪,正向应对,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体现个性化、人性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手术室麻醉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从自2016年4月到2016年11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手术室麻醉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9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从心理反应来看,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形成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不同时期的恐惧、顾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为实际操作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80例手术患者任意分为对比与实验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则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术前心里干预方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心理评估数据。结果实验组在干预措施下孤独、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降低幅度明显,与对比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模式能够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消极情绪,让其身心保持最佳状态,为获得理想疗效提供强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冯伟  李修栋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117-1118
目的:调查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00例,采用心理学支持疗法;对照组100例,按常规处理。采取焦虑状态-特质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于入站时和出站时进行评估,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入站时两组病人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失眠、担心术后遗留后遗症、担心手术疼痛等负性情绪,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负性情绪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计划生育妇科医护工作者应重视手术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能有效改善其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的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生理、心理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护理前焦虑、抑郁状态差不多.实验组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术前2h,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实验组血压和心率和术前2h比较,没有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影响,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例,1组进行常规护理,2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情况进行比较后整理出以下结果:1组出现抑郁的患者7例,焦虑患者6例,暴躁患者8例,恐惧患者9例;2组抑郁的患者2例,焦虑的患者l例,暴躁患者1例,恐惧患者1例,P〈O.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妇女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剖宫产护理的同时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妇女术前、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其发生寒战、呕吐及对麻醉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①两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本组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寒战、呕吐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剖宫产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54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77例,对照组77例,测定两组患者术前睡眠、入室时血压、心率、和情绪变化。结果干预组多数患者安静入睡,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情绪稳定。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术前焦虑、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54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77例,对照组77例,测定两组患者术前睡眠、入室时血压、心率、和情绪变化。结果干预组多数患者安静入睡,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情绪稳定。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术前焦虑、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