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4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48例糖尿病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对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病史、糖尿病病程、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等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248例糖尿病患者中112例发生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为45.16%。单因素分析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合并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无规律胰岛素治疗、低密度脂蛋白、SBP和甘油三酯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为糖尿病病程、合并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SBP、Hb A_(1c)、甘油三酯等,临床可加强对危险因素监测,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关村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就诊的300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HUA组(n=140)和非HUA组(n=16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HUA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HUA的患病率为46.7%。HUA组在男性、高龄、受教育程度低、离异、丧偶或独居、有吸烟史、糖尿病病程长、未用降糖药物、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卒中的发生率均高于非HU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BMI、糖尿病病程、肉类为主、每周海鲜次数多、血清中Cr、TC、LDL-C、TSH、NT-proBNP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HUA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男性、糖尿病病程长、肉类为主、每周海鲜次数多、BMI高及血清中Cr、TC、LDL-C、TSH、NT-proBNP等指标升高。临床应针对这些指标提前预判患者的危险级别,并给予针对性地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四川南充地区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南充地区192例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研究组)和224例单纯2型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肾脏病的患者共353例,发病率为13.46%。糖尿病肾脏病组的吸烟饮酒比例、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脏病组病程长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BMI、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是病程、吸烟、肥胖、血糖控制差、总胆固醇、血尿酸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检测和控制危险因素能够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与非肾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肾病组(ON组)和非肾病组(N-DN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谱、血清尿酸(U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水平及冠心病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对冠心病患病的影响.结果 DN组患者Cr(97.17vs71.34)、uMA(279.56vs14.56)高于N-DN组,CCr低于N-DN组(94.82vs121.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DN组冠心病患病率(57.33%vs38.62%)、糖尿病病程、血压、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及FIB水平高于N-DN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病程、血压、TC、LDL-C、UA及FIB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r(OR=0.987,95%CI:0.987~0.996)、年龄(OR=1.040,95%CI:1.015~1.065)、收缩压(OR=1.017,95%CI:1.005~1.029)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率较高;CCr下降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鲁南地区糖尿病肾病(DN)患者危险因素,为提高诊疗能力,改善预后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UAER<20μg/min)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UAER 20~200μg/min),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糖[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及有无用药史(特别是肾毒性药物)、临床药师用药指导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N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EDN组患者年龄、血压、BMI、糖尿病病程、血脂(TG、TC、LDL-C)、HbA1c、用药史均高于SDM组,临床药师用药指导率、HDL-C低于S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EDN发生风险主要与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等密切相关。结论 EDN患者其血糖、血脂(TG、TC、LDL-C)等的水平均较SDM患者更高,而年龄、血脂、血压等均属于EDN发生的危险因素,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平顶山某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研究组120例(UAER≥20μg/min)和对照组126例,检测尿白蛋白,并收集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合并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素氮(BUN)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高血压(OR=3.812),吸烟(OR=3.395),病程(OR=3.031),HbA1c(OR=2.839),LDL-C(OR=2.267)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戒烟是防止DN发生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郑州市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21年郑州市781例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将T2DM微血管并发症(DR+DN)303例作为微血管并发症组(DNR组),单纯T2DM患者368例作为无微血管并发症组(DM)。结果 781例T2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7例,占20.10%,糖尿病肾病235例,占30.09%。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增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增加(P均<0.05)。与DM组比较,DNR组年龄、BMI、收缩压、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明显增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BMI、收缩压、空腹血糖、HbA1c、肌酐、LDL-C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77、1.023、1.956、1.167、1.395、2.490、1.303)。结论 郑州市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和病程增加而升高,病程、BMI、收缩压、空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MS)与早期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院内科住院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代谢综合征各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1)研究人群中CKD患病率为39.04%,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早期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比例50.58%,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29.41%(P<0.05);(2)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糖尿病病程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3)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中的收缩压(SBP)、TG、LDL-C,以及年龄、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有着密切关系.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谢克亮 《现代保健》2010,(15):39-41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2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140例作为病例组(DN组),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非DN组)。结果DN组和非DN组比较,相关病史、糖尿病病程、血压、血糖、血脂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国玲  李威  石明 《中国医师杂志》2009,12(10):835-83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MS)与早期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院内科住院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代谢综合征各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1)研究人群中CKD患病率为39.04%,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早期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比例50.58%,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29.41%(P<0.05);(2)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糖尿病病程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3)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中的收缩压(SBP)、TG、LDL-C,以及年龄、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有着密切关系.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特点、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05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诱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发生尿路感染31例,感染率为29.52%;共检出病原菌3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8.97%、33.34%、7.69%;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病程10年、住院时间20d、空腹血糖8mmol/L及应用抗菌药物是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女性、血清白蛋白≤3g/L、留置尿管是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高龄、女性是发生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营养和留置导管护理,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李玉霞 《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349-135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措施,为临床降低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间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年龄≥60岁、糖尿病肾病病程≥1年、同时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糖尿病肾病病程≥1年、同时口服降糖药物的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应当加强护理,避免严重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徐春丽 《现代养生》2014,(20):88-8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独立组年龄、病程、BMI低于合并组,合并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清尿酸高于独立组,合并4项者合并冠心病比重最高,合并1项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为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9,P=0.01)、高血脂(OR=3.81,P=0.00),成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年龄越高,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控制血脂是避免并发冠心病最直接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2年上海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糖尿病肾病临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48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非肾病组,比较两组间各因素的差异,并运用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的关系。结果本研究4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为41.97%;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前4住危险因素依次为2型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静脉血清餐后2小时血糖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导致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社区糖尿病管理必须超越以控制血糖为中心的治疗观念,强调全面综合治疗,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或延缓临床蛋白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与早期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MS)与早期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院内科住院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代谢综合征各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1)研究人群中CKD患病率为39.04%,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早期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比例50.58%,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2型糖尿病患者29.41%(P<0.05);(2)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糖尿病病程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3)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中的收缩压(SBP)、TG、LDL-C,以及年龄、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因子与早期慢性肾脏病有着密切关系.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足(D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将276例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足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足组,搜集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在各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 结果 2组年龄、病程、SBP、DBP,2 h PG、HbAIC、HDL-C、LDL-C,Fbg、Scr、BUN、总蛋白、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Fbg、白蛋白及糖尿病肾病5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黏度,积极治疗各种DM并发症能有效预防DF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了解海安地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1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rate, UAER)检查结果:UAER≥20μg/min作为糖尿病肾病组,UAER不足20μg/min作为单纯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UAER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339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75例。两组性别、年龄、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病程、BMI、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尿酸、肌酐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BMI>28(OR=2.589,95%CI:1.598~4.192)、糖尿病病程≥10年(OR=3.180,95%CI:1.396~7.244)、有吸烟史(OR=1.725,95%CI:1.2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人中,其主要的感染诱发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的案例,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人中,其主要的感染诱发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对85例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的回顾分析可发现,在438例糖尿病病人中,并发尿路感染的病人有85例,其并发率为19.41%,并发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病程,及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等,且在以上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病人中,合并尿路感染的主要诱发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病程,及空腹血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6,(6):804-80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BMI、病程等资料,检测F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肌酐,记录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和时间,并分析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205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49例(23.9%),晚上临睡前低血糖发生率最高,占4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有4项:≥80岁、病程>20年、BMI<18.5 kg/m2、血肌酐≥149μmol/L。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需加强合并危险因素患者的巡视及睡前等高危时段的血糖监测,避免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发生病变组(40例)、未发生病变组(16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未发生病变组比,发生病变组患者BMI升高,2型糖尿病病程延长,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水平(MAU)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水平高、2型糖尿病病程长、血清FPG、HbA1c、LDL-C及尿MAU水平高,血清HDL-C水平低均为2型糖尿病并发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OR=2.250、2.106、2.284、2.237、2.145、2.121、2.140,均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