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们在急诊与神经科工作中先后遇到低血糖偏瘫6例,均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53~69岁,平均62.4岁。5例有糖尿病史,4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脑梗死病史,1例肾功能不全。5例发病前口服降糖药(其中1例无糖尿病史,治疗胆囊炎中误服降糖药),1例大量饮酒。6例全部有意识障碍,神志模糊3例,浅昏迷2例,中度昏迷1例,均出现偏瘫,其中右侧4例,左侧2例,巴彬斯基征阳性1例,足跖反射中性1例。6例均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发病0.5~1天做脑CT检查2例,1例脑白质缺血,1例正常;3天后复查5例,2例脑白质缺血,余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糖0.9~2.1mmol/L,平均1.62mmol/L。低血糖诊断一经确立,立即依据血糖水平及意识改善状况,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100ml,5例于发病2~3小时开始治疗,5~40分钟意识转清,随之偏瘫消失。1例急诊可疑脑出血,静脉滴注甘露醇350ml,做脑CT除外脑出血,50分钟后意识开始好转,肌力仍差,测血糖1.4mmol/L,于病后6小时补糖治疗,4小时后肌力恢复,遗留右侧轻偏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血糖昏迷的急救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低血糖昏迷患者58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血糖均<2.8mmol/L,确诊后立即采用50%葡萄糖注射液40~80ml行静脉推注,而后根据具体病情给予5%或者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维持.对于给予葡萄糖后仍然昏迷的,可给予20%甘露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脑细胞保护剂等.结果:43例在治疗后10分钟~2小时内意识开始清醒,其余15例血糖纠正后仍然昏迷,给予20%甘露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脑细胞保护剂等.10天内53例痊愈出院;3例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其余2例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快速监测血糖有助于低血糖昏迷诊断,为抢救低血糖昏迷患者赢得时间,提高患者预后,避免漏诊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血糖昏迷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急诊科按急性脑血管病收到神经科治疗的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血糖测定均〈2.8 mmol/L(0.6-2.7 mmol/L),均伴有明显的脑功能障碍。头部CT检查提示10例阴性,12例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14例脑萎缩;24例48 h后复查CT未发现新病灶,其余12例未复查头部CT。诊断低血糖后立即给予注射50%葡萄糖60-100 m l治疗,随后以5%或10%葡萄糖液维持治疗,0.5-6 h后症状及体征逐渐消失,低血糖纠正。结论对于昏迷患者要先给予快速指血血糖检测,可立即判断是否为低血糖昏迷,避免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特征、诱发因素和误诊原因.结果 9例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入院前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入院后快速测血糖1.3~2.7 mmol/L,立即静注50%葡萄糖注射液40~60 ml,症状改善.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昏迷,临床表现往往与急性脑血管病症状相似,误诊考虑与对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认识不足、病史询问不详,对拟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未常规开展快速测血糖检测有关.应重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点,及时作快速血糖检测,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和 /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可有药物诱发低血糖的危险。我院急诊科、内科门诊及社区服务站 1996年至 2 0 0 0年共收治药物诱发低血糖昏迷患者 31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为 1型或 2型糖尿病成年人。其中女性 17例 (54.8% ) ,男性 14例 (45.2 % ) ,年龄 57~ 82岁 ,平均年龄 6 8.2岁。 3例为住院期间发生 ,2 8例发生在院外降糖治疗。1.2 方法 :将意识不清 ,血糖浓度 <2 .5mmol/ L[1]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能使意识恢复的状况定为低血糖昏迷。本组平均血糖浓度 1.77mmol/ L。把血尿素氮浓度>7.…  相似文献   

6.
李玮  高淑杰  陈玉丽 《吉林医学》2003,24(6):512-512
低血糖昏迷可有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例1:患者女,74岁。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年。1月前自服降糖灵每日3次,每次50mg,未监测血糖。入院前4h被家人发现不省人事,尿失禁,以“脑出血?”收入院。查体:血压150/95mmHg,昏迷,双眼向左共同偏视,右侧鼻唇沟变浅,四肢肌张力增高,左侧著,双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头部CT: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急检血糖:0.3mmol/L,诊断:低血糖昏迷。急予50%葡萄糖100ml静注,10%葡萄糖500ml静点,30min后患者神志转清,双眼球运动自如,鼻唇沟对称等深,肌张力正常,病…  相似文献   

7.
周稳兰 《医学文选》2000,19(3):338-338
本文总结近10年来我院传染科收治的20例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8例,女2例,年龄23~64岁。低血糖昏迷病因:肺结核伴肺心病2例,肾综合症出血热2例,慢性重症肝炎5例,亚急性重症肝炎3例,原发性肝癌6例,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例。低血糖昏迷诊断指标为病人呈昏迷状态且即测血糖<2.8mmol/L。1.2 治疗与转归 本组10例在注射50%葡萄糖40~60ml过程中或注毕即清醒,8例除予静注50%葡萄糖外还继续滴注10%葡萄糖液历时30~90分钟才清醒,2例在持续滴注10%葡萄糖48小时期间,反复多次出现神志不清,血糖在1.8~2…  相似文献   

8.
刘自新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7):800-801
目的总结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点,防止漏诊、误诊,提出低血糖昏迷的防治方法。方法对5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血糖结果为0.2 ̄2.6mmol/L,平均1.46mmol/L。其中应用降糖药不当者37例,饮酒后发作9例,节食减肥者2例,肝硬化3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3例,胰岛素瘤2例。56例中误诊为脑血管病13例,急性中毒3例,癫痫发作2例,肝性脑病2例。全部病例确诊低血糖后均给予葡萄糖治疗,55例获救,1例未愈。结论低血糖昏迷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关键,常规急查血糖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王晟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35-1735
临床上急性酒精中毒导致酮症酸中毒多以低血糖为主,血糖≥33.3mmol/L极少见。本院自2007年~2008年间收入2例急性酒精中毒性酮症酸中毒误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做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
病例:患者,男,60岁。多尿、多饮、多食、消瘦20余年,昏迷6小时入院。患者确诊糖尿病20余年,曾口服降糖药,于1988年因合并心、肾、视网膜、神经等并发症,住院降糖治疗由口服降糖药改为普通胰岛素。24~36u/d皮下注射,病情控制出院。入院前1天,因故未注射胰岛素,而自服优降糖5mg/d(分早、晚两次口服),入院前6小时其妻发现患者尿失禁,呼之不应;无抽搐及出汗等,急送我院。体检:T36.60℃、R12次/分、HR48次/分、BP24/13kPa、深昏迷、呼吸表浅而慢、皮肤干燥,双侧瞳孔1.5mm大小,对光反射消失,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扩大,心率48次/分,律不齐,腹部平软。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糖1.2mmol/L,血钾1.5mmol/L,血钠135mmol/L,BUN22.5mmol/L,Cr98.6nmol/L,CO_2Cp20.11mmol/L,血常规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不齐、左室高电压、心肌受损、Q-T间期延长(0.56 ″)。诊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即给予50%葡萄糖80ml静注,并用10%葡萄糖500ml静滴,患者当即清醒,有饥饿感,并进食面条2两。入院5小时后测血糖5.55mmol/L,血钾3.3mmol/L,心率恢复至77次/分,律齐,对答切题,停止补糖,晚餐进食3两。次日清晨再度昏迷,呼吸不规则,伴双  相似文献   

11.
苏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52-3753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36例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患者,经及时有效处理,均康复出院。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是酒精中毒中的危重病症,早期识别、给予对症处理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董杰 《包头医学》2003,27(1):14-15
医源性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收治的1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5~82岁。病程2~22年。均为Ⅱ型糖尿病。临床表现:意识朦胧5例,四肢抽搐、尿失禁2例,昏迷3例。全部病例血糖≤2.8mmol/L,其中3例昏迷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治疗体会,为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有效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治疗的39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使用100ml50%的葡萄糖溶液静注,再使用10%的葡萄糖静滴,给予吸氧等对症处理,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对颅内压升高者采用降颅压和脑细胞营养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3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发病诱因:药物服用不当12例,过度劳累15例,饮食不当7例,不明原因5例。经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均恢复正常或偏高的水平,血糖为7.2-12.3mmol/L,平均血糖为(9.0±0.6)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经治疗后5~25min内恢复意识,经观察1d病情均无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 应重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健康危害及识别方法,并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对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龙娟 《吉林医学》2012,(35):7836-7837
<正>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成人血糖低于2.8 mmol/L可认为血糖过低,但是否出现症状个体差异很大,现将我院收住的4例特殊表现的低血糖症患者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患儿男性,3岁,凌晨4点突然出冷汗,皮肤湿冷,四肢抽搐,不醒人事。查体:昏迷,深浅刺激无反应,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消失,颈项无抵抗,四肢肌张力差,病理征未引出。查血常规WBC29×109/L,当班医生拟"化脓性脑炎"给予静脉滴注NaCl溶液、抗生素、地塞米松处理,症状无改善,测血糖1.7 mmol/L,静脉滴注10%葡萄糖100 ml加50%葡萄糖20 ml后20多分钟清醒,第2天复查血白细胞数正常,痊愈出院。例2:男性,52岁,患有2型糖尿史3年,不规则服药,起病时出冷汗、  相似文献   

15.
低血糖昏迷在基层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具备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例诊断亦不困难。但是,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加之病史提供不详,医务人员缺乏足够的警惕性,致使该病极易误诊。作者报道的15例患者,均为近年来本院收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误诊患者。其中误诊为脑血管意外8例,误诊为安眠药中毒2例,误诊为急性酒精中毒5例,由于及时纠正诊断和治疗,均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1例,女4例,年龄28~72岁,平均496岁。12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浅昏迷9例,深昏迷6例,发热5例,出现精神症状1例,主要表现为谵语、幻听、幻…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64~78岁。既往病史高血压4人,冠心病4人,脑血栓3人,糖尿病肾病1人。发病前常规注射胰岛素2人,服用降糖药2人,空腹运动后1人。1.2临床表现5例发病时均主诉头痛后神志不清,头痛较重者4例,伴呕吐1例,浅昏迷2例,深昏迷3例,2例有病理反射,检测毛细血管血糖值1.1~1.9 mmol/L,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40毫升,神智立即清醒,头痛消失,症状完全缓解。2讨论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昏迷临床少见,易与脑血管病混淆,加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更易误诊。本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诊断低血糖昏迷无疑,该病多数以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点,防止漏诊、误诊,提出低血糖昏迷的防治方法。方法对5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血糖结果为0.2~2.6mmol/L,平均1.46mmol/L。其中应用降糖药不当者37例,饮酒后发作9例,节食减肥者2例,肝硬化3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3例,胰岛素瘤2例。56例中误诊为脑血管病13例,急性中毒3例,癫痫发作2例,肝性脑病2例。全部病例确诊低血糖后均给予葡萄糖治疗,55例获救,1例未愈。结论低血糖昏迷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关键,常规急查血糖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3岁。因恶心呕吐、四肢强直性抽搐、尿失禁、昏迷5h来我院急诊。查体:T 36.8℃,P 110次,R22次,BP110/80mmHg。神志不清,压眶及角膜反射消失,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应消失,肺(-),四肢肌张力增高,偶呈强直性抽搐,腱反射(卅),双侧锥体束征(+)。经询问病史证实患者自服甲磺丁脲90片,每片0.5g,总量为45g。诊断为甲磺丁脲中毒并发低血糖昏迷。 化验:尿:糖(-)、酮醋(-);血象:WBC12×10~9/L,N80%,L20%,血糖1.1mmol/L,K~+2.9mmol/L,Na~+132mmol/L,Cl~-97mmol/L,Ca~(2+)2.2mmol/L,肝肾功能正常,EKG示窦速、T波低平。予以2%小苏打溶液洗胃,每日静滴10%GS2000ml,5%GNS1000ml,KCl 4.0,ViLC 4.0、地塞米松20mg,20%甘露醇250ml,静推50%GS 40ml,每日二次,持续高流量吸氧,抗生素应用。入院第二天血糖上升到2.66mmol/L,  相似文献   

19.
优降糖引起低血糖昏迷时有报告,严重者可造成不良后果。现报告我院近年收治的3例,供同仁借鉴。 例1,男,66岁,1991年6月20日入院。16日因尿糖(+)诊断为糖尿病,服消渴丸10粒3/日。第三天开始心悸多汗。四小时前意识不清,四肢抽搐,门诊脱水降压治疗后以脑出血收入。入院1小时进入深昏迷,体温39.8℃,四肢阵发性强直性抽搐,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心电图示频发室早,血糖1.59mmol/L。经高渗葡萄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性,6 0岁。于清晨被发现神志不清,小便失禁,被送至我院。T36 5℃,P10 2次/min ,R2 3次/min ,BP177/87mmHg,中度昏迷,鼾声呼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软,双巴彬斯基征阳性。糖尿病病史7年,发病前夜服消渴丸8丸。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后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尿糖尿酮体均为阴性。血糖测定1 7mmol/L ,诊断为低血糖性昏迷。静脉推注5 0 %葡萄糖6 0ml,10 %葡萄糖持续静脉滴注,神志转清。次日,再次反复出现低血糖性昏迷。每次昏迷时血糖在(0 96~1 70 )mmol/L之间。反复静脉推注5 0 %葡萄糖,10 %葡萄糖静脉滴注,鼓励进食。2d后,血糖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