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为补气中药,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排脓和益气利水作用.近年来,医学界对该药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它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气祛风方联合开瑞坦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气祛风方组37例,给予补气祛风方(组成:黄芪、白术、防风、刺蒺藜、浮小麦、五味子)治疗;开瑞坦组33例,给予开瑞坦治疗;联合治疗组60例,给予补气祛风方与开瑞坦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慢性荨麻疹症状缓解有效率补气祛风方组成75.67%,开瑞坦组为69.69%,联合治疗组为93.33%.联合治疗组分别与补气祛风方组、开瑞坦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气祛风方与开瑞坦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补气养血法是中医主要补法之一,多用于急腹症后期,目的在于调补气血,促进病人及早恢复健康.对于手术后和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补养气血尤为重要.临床上与急腹症有关的常用补气养血药有人参、党参、黄芪、当归等,以及由这类药物配伍组成的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相似文献   

4.
补气法是属于“八法”中补法的一种,也是中医临床常用治法之一。随着中西医结合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对补气方药的治疗作用和原理有了进一步认识和提高,此法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疗效更为卓著。本文仅就补气法的主要功效和在妇科临床应用,谈谈个人的肤浅体会,不妥之处,请指正。补气法的主要功效补气法不仅利于正气恢复,气血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治疗胸痹心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汤,实验组患者服用补气活血通脉汤,汤剂均以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5.0%,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临床症状总有效率77.5%,心电图总有效率90.0%.结论:在治疗胸痹心痛方面,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均有良好表现,但补气活血通脉汤能在临床症状治疗方面优于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6.
补气活血方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中药配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合用补气活血中药,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相近,分别为53.5%、50%;骨髓抑制率分别为40%、6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3.3%、5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中药配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轻骨髓抑制,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补气活血方及其拆方药理血清对大鼠诱导凋亡椎间盘髓核细胞Sox9、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免疫化学和积分光密度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补气活血方及其拆方补气方、活血方药理血清对诱导凋亡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Sox9、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补气活血方、补气方、活血方组相比,Sox9表达升高,TGF-β1表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气活血方组与补气方、活血方组比较,TGF-β1表达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及其拆方可以调控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内TGF-β1、Sox9表达,其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的凋亡相关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获得性认知行为缺陷为特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归属于中医消渴病合并呆病、健忘等范畴.发病机理多为气血不足,空窍失养,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为主.黄芪补气升阳,对于由于气虚津亏所致的消渴及并发症均有很好的疗效.黄芪多糖不仅有调节血糖的作用还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脑神经的代谢和调亡.因此黄芪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无疑是最适合的可进行早期预防,以及用于长期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气润肠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补气润肠汤(黄芪、当归、熟地、白术、枳壳、山药、山萸肉、菟丝子、肉苁蓉、何首乌、玄参、芦荟、决明子、)加减方治疗便秘患者78例.结果总效率:99%.结论补气养血,健脾养胃,润肠通便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近30年国内补气类中药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概括出补气类中药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关于补气类中药的研究型文献,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根据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信息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经处理后共获得文献3261篇.发文总体呈上升、不断波动的...  相似文献   

11.
补气化痰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补气化痰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补气化痰法 (治疗组 )治疗 36例与用芬氟拉明片口服 (对照组 )治疗 2 4例作对照 ,疗程结束时观察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33%、79.1 7% ,显效率分别为33.33%、37.5 0 %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两组治疗后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 :补气化痰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有较好的疗效 ,并有较好的调治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文献,探讨中医治疗该病的用药组方规律。中医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以使用补气药为主,同时有针对性地配伍滋阴药、理气药、活血药、温阳药。组方以补气安神、补气理气、补气养阴、补气活血为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3.
复方阿胶浆方源于古典医籍,为医家所推崇,其主要成分有阿胶、人参、熟地、党参、山楂.有文献报告称具有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补气摄血;用于久病难治,虚症当补血益气;用于各种血症,收敛止血的方药.明代<景岳全书>两仪膏加味阿胶又称"驴皮胶"、"盆腹胶".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种名贵中药.  相似文献   

14.
补气活血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脉胶囊,3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补气活血法有解毒、活血、补气的功效,对预防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效果,且中药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参麦注射液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肺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克俭 《中外医疗》2007,26(19):46-47
目的 观察补气通气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配合西药(对症)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氧饱和度、神志、呼吸、心率、呼吸困难等变化.结果:住院时间、通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动脉血气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通气,改善呼吸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monbokicus(Bge)Hsiao]的干燥根。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为补气要药。含有黄酮、皂甙、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黄芪为中药补气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及利水消肿的功能[1],近来研究发现黄芪还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我们根据"气有推动血液运行"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中医理论[3],发挥黄芪补气行血的作用,科学地配合活血祛瘀药治疗脑梗塞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崔树明  张树雄 《包头医学》2002,26(4):173-174
黄芪为中药补气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及利水消肿的功能[1],近来研究发现黄芪还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我们根据"气有推动血液运行"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中医理论[3],发挥黄芪补气行血的作用,科学地配合活血祛瘀药治疗脑梗塞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医不同治法(补气、活血、化痰)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诱导细胞凋亡及Caspase-3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末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ESMA法观察心肌细胞Caspase-3及NF-κB因子表达.结果 中医不同治法(补气、活血、化痰)均能降低AI;补气法、活血法能够抑制Caspase-3及NF-κB的表达,而化痰法对以上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中医不同治法(补气、活血、化痰)可能通过不同途径抑制I/R心肌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对I/R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