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绥德县是陕西省布鲁氏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老疫区。1996年布病在我县爆发 ,当即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为了掌握布病爆发后的疫情动态 ,分析指导布病防治工作 ,1997年确定我县为省级布病监测点 ,2 0 0 0年又确定为市级布病监测点 ,现将 1996年~ 2 0 0 2年布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以与羊及羊产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 110 0 7人为调查对象 ,1996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调查 ,1997年~1999年选择薛家河、义合、白家硷流行较严重的 3乡做为省级监测点。 2 0 0 0~ 2 0 0 2年选择张家砭、崔家湾、田庄 3乡为市级布病监…  相似文献   

2.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由于不同方式接触患病的牲畜或被其污染物而感染发病。道孚县自1983年从血清学和病原学证实为布病疫区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科学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掌握道孚县人畜间布病疫情动态,科学指导布病防治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2000-2003年与县畜牧部门一起进行了连续的布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畜间以乡为单位,监测未接种菌苗或接种菌苗1年半以上的成年牦牛和藏系绵羊;人间以10岁以上从事放牛、饲养、畜产品…  相似文献   

3.
为随时掌握天水市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情动态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根据全国出血热监测计划要求 ,2 0 0 1年我们对老疫区北道区东岔乡、利桥乡监测点和新疫区清水县百家乡、草川乡监测点的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1 人间疫情监测  2 0 0 1年全市发生HFRS病例 1例 (经流行病学调查排除了本地感染 ) ,两个监测点均无病例发生。在北道区采集健康人群血清 40份 ,抗体阳性 10份 ,阳性率 2 5 % ,因此监测点曾广泛接种过HFRS疫苗 ,该阳性率不能代表隐性感染率。清水县采集健康人群血清 12份 ,抗体检测均为阴性。2 鼠间疫情…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全国布病监测点 1995年建立 ,按照“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和“郑州市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 ,逐年开展监测。现将2 0 0 0年郑州市布病监测点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荥阳市为固定监测市 ,其中豫龙镇、贾峪镇、王村镇、广武镇、乔楼镇为固定监测镇 ,其余乡 (镇 )为非固定监测乡 (镇 ) ,巩义市等其他 11个县 (市 )、区同时做重点监测。2 监测结果2 .1 固定监测点监测 荥阳市人间流行病学调查 5个镇、10个村、1180人 ,其中农民 888人、学生 2 5 4人、屠宰业 1人、兽医 1人、皮毛加工 6人、干部 7…  相似文献   

5.
我省的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防治 ,已取得较好效果 ,羊、牛种布病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为使今后布防工作卓有成效 ,现将近年来布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初步探讨。1 布病监测工作中的主要问题1.1 人畜间选择监测点不一致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主要宿主是牲畜 ,传染源为感染布氏菌的牛、羊、猪等 ,在对布病进行监测以了解疫情动态的工作中 ,应该在同一地区对人畜同时进行监测 ,但由于人畜间布病监测工作分属于卫生和畜牧兽医部门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 ,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多年来一直不太顺利 ,相互封锁信息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监测结果,掌握疫情动态,查明重点职业人群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8-2019年布病疫情信息和监测数据,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布病流行特征、突发疫情特点和监测点布病血清学监测结果.结果 福建省2018-2019年报告布病238例,年发病率0.30/1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四川省阿坝州布鲁杆菌病(布病)疫情动态,为牧区科学防治布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9年阿坝州人间布病固定监测点设在若尔盖,临时监测点设在理县和茂县,动物间布病监测2011-2012年在红原、阿坝、壤塘、松潘、马尔康、若尔盖和金川7县,2013-2016年在全州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方法检测相关动物及与动物接触的人群。对检测样本用虎红平板试(PAT)验进行初筛,试管凝集试验确认诊断。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判定为阳性。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人间监测: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固定监测点若尔盖县血清监测2 247份,发现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为0.76%(17/2 247),患者年龄集中在20~70岁之间,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牧民、肉加工等职业为高危职业,牧区、半牧区均有发病。流动监测点未检出阳性血清。动物间监测:13县羊布病血清阳性率为2.02%(259/12 851),牛布病血清阳性率为1.72%(1 804/105 176),羊检出率高于牛(χ~2=6.00,P0.05)。结论阿坝州人间布病呈散发,人间、动物间布病疫情形势严峻,今后应继续加强人间和动物间布病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8.
孟巧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66-366,368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布病在世界许多地区再度肆虐,河南省布病疫情也明显回升。安阳市20世纪60年代有布病发生,自1966到1996年30多年无人间布病疫情出现.1997年再次发生1例布病病人后.安阳市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已严重威胁本市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掌握安阳市布病疫情流行特点.给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安阳市1997~2005年人间布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布鲁氏菌病多年来在我省一些地方不断发生或流行。为了逐步掌握该病在我省的流行规律,三年来,卫生、畜牧兽医部门相互配合,对疫区和可疑地区进行了人畜间布病感染、与病原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初步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1954年报告首例病人,人、畜间不断有疫情发生。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在山东省曾出现较大规模的流行;经卫生、畜牧等部门积极防治,人、畜间分别自1976年、1985年以来未再有布病疫情发生和病畜检出,布病疫情已基本控制。进入90年代以来,布病疫情在山东省呈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达到高峰,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局部地区出现流行或爆发。现将1990~2000年布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控制秦皇岛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情,我们于1984~1993年的每年流行前期(11~12月)进行疫源地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开展灭鼠。将监测点分三种类型,即疫区、潜在疫区和侦察区,每种类型区各选3个监测点。发病村为疫区点,疫区点周围的乡为潜在疫区点,未发病的县、区为侦察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人间布鲁病菌(Brucellosis简称布病)在我市的疫情动态,巩固布病防治成果,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市于1990年起被定为全国布病固定监测点,按国家方案开展布病监测工作。现将我市2 0 0 3年度人间布病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 1 监测点的测定 根据农业部、卫生部[90 ]农(牧防)字第3 3号文件颁发的《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江苏省2 0 0 3年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依据人间和畜间同步监测的原则和我市近几年布病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逐年安排1/3乡镇…  相似文献   

13.
乔全 《预防医学论坛》2002,8(5):560-560
布鲁氏菌病 (布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锡林浩特市为布病的历史疫区和重病区 ,多年来坚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认真落实以畜间免疫为主的各项综合性防制措施 ,到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已基本控制了人畜间的布病疫情。但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 ,人、畜间布病在我市个别苏木出现暴发 ,并不断扩大蔓延。现对1998~ 2 0 0 0年布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监测对象主要为 7~ 6 0岁、有布病怀疑症状并与家畜及其副产品接触的重点人群 ,如牧民、饲养员 ,皮毛加工、销售、畜医和在疫区长期从事工作的人员。对监测对象登记造册 …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1990~ 1996年在我国 14个省 (区 ) 15个重点监测点 ,开展了布鲁氏菌病 (布病 )监测工作。结果表明 ,除少数监测点疫情比较稳定外 ,多数监测点疫情明显回升 ,甚至出现布病爆发。其疫情特点 ,主要传染源仍是羊、牛等布病病畜 ;牧区的老疫区疫情活跃 ,病畜未能彻底清除 ,长期保菌排菌 ,蕴藏着爆发的极大危险 ;人间疫情有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转移趋势。指出加强布病综合性防制措施的贯彻落实 ,做好流通环节的管理 ,控制疫情回升 ,是当前加强布病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人间布鲁菌病10年监测结果(1990—1999)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掌握全省人间布病流行动态及特征,客观地评价畜间布病防治效果,为四川省布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甘孜、阿坝、凉山等布病疫区选择7岁以上与家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人群作流行病调查,临床体征检查及血清学凝集试验,计算血清阳性感染率。结果 10年平均阳性率为1.59%,较90年代以前明显下降,但90年代中期有所回升,地区间以凉山州流行尤为猛烈,青壮年和兽医等为主要受染对象,男女性别间被感染的机会基本相等。结论 由于畜间传染源未得到彻底净化,防制力度相对削弱,我省人畜间布病疫情有明显回升趋势,甚至有引起人畜布病暴发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 ,其北部和东部为平原区 ,南部和西部为山区。山区农民有养羊的传统。 1965年就有布鲁菌病病例报告。 1965 -1980年全市共确诊布病病人 5 1例 ,分布在 4处乡镇 19个自然村及 3个市直单位。从 7处乡镇 2 4个自然村检出阳性羊 5 2只。根据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布鲁氏菌病监测试行方案》及《山东省布病防治意见》的要求 ,自1991年起连续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监测情况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监测范围 选择王坟、庙子、五里 3个乡镇为固定监测点 ,其余山区为非固定监测点 ,对人畜间布病疫情进行常年监测。1 2 …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布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2005年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根据全市布病发生隋况选择巴彦县作为市级布病监测点,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天水市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老疫区 ,由于地处陇南、平凉、定西、陕西宝鸡等HFRS高发区包围之中 ,故疫情形势始终比较严峻 ,仅 1999年就在清水县百家乡出现两处新疫区。为切实掌握我市HFRS疫情动态变化趋势 ,2 0 0 0年继续在疫区进行了疫情监测。1 材料和方法1.1 监测点选择 以 1999年 6月和 9月分别发生过疫情的清水县百家乡全庄村杈杈铺和党河村这两个新疫区及草川乡刘庄为HFRS监测点。1.2 标本来源 人血标本来源于疫区经常从事野外作业的青壮年 ,鼠标本采用夹夜法获得。1.3 监测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2 …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鄞州区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疾病[1].其流行地域广泛受威胁人群数量多,是世界性的传染病.我区从80年代至90年代末开展的布病人间监测始终未发现阳性病例.近年来由于西北和北方疫区畜间布病的输入,我区从奶牛中发现了布病.于是我们在接触病牛的职业人群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根据该县历年疫情分布情况,从1985年开始了疫情监测.选择亢村、城关、中和、狮子营四个乡镇为固定监测点,照镜、太山、徐营三个乡为非固监测点.畜间监测以羊为主、牛猪次之,固定监测乡每年抽当年末免疫五月令以上幼苹的90%以上,其它监测乡及非固定监测乡适当抽检.人间主要监测对象是与传染源接触机会较多的有关人群。第一年监测人数为5000人,第二年起每年监测人数不少于2000人,但应半数以上包括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