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州市1984~2003年食管癌死亡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性分析林州市居民1984~2003年期间的食管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时期和(或)出生队列效应对该地区食管癌死亡率时间趋势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林州市1984~2003年期间死于食管癌的全部记录,分性别按5岁年龄组及5年一个时期分组,并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年龄性别死亡率及世界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绘制年龄-时期和年龄-队列的食管癌死亡率曲线图,运用Poisson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估计各项参数,补充图解分析的结果。结果:1984~2003年20年间林州市居民死于食管癌总数为13 343人,年均粗死亡率为71.35/ 10万。1984~1988年的男性年均世界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为187.03/10万,1999~2003年下降为90.22/10万;女性相应的年龄调整死亡率由115.67/10万下降到51.88/10万。年龄-趋势模型估计趋势参数显示:男、女食管癌死亡率年下降分别为4.8%和5.1$。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在男、女各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模型的拟合优度欠佳(P<0.01)。年龄-趋势-时期-队列的完全模型对观察数据提供合理的拟合(P>0.05)。结论:林州市居民食管癌死亡率在1984~2003年期间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是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效应模型均不能对观察数据进行充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1984~2003年鼻咽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河南省鼻咽癌死亡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统计分析河南省1984~2003年的鼻咽癌死亡率及年龄调整死亡率.[结果]河南省1984~2003年鼻咽癌年均死亡率为1.47/10万,中国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为1.33/10万,占全部癌症死亡的1.46%.男性鼻咽癌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70/10万和1.64/10万,女性分别为1.22/10万和1.04/10万.鼻咽癌死亡率近5年呈下降趋势.[结论]河南省鼻咽癌死亡率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
张建功  马臣  姜永晓 《中国肿瘤》2013,22(4):245-250
[目的]分析河南省1985~2009年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预测2010~2019年胃癌死亡率.[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1985~2009年死于胃癌的全部记录,并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各时期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中标率)及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世标率),运用Joinpoint模型估计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莱斯利矩阵(Leslie Matrix)分性别预测2010~2019年人口数据;运用APC (age-period-cohort)模型预测2010~2019年河南省居民胃癌死亡率.[结果] 1985~2009年河南省死于胃癌总人数为72 238人.男性中标率由1985~1989年的40.16/10万下降至2005 ~2009年的23.96/10万;女性中标率由18.38/10万下降至10.91/10万.男、女性胃癌中标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女性模型趋势均有1个有意义的联结点.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0~2019年河南省人口数平均增长率为4.38%‰,2019年河南省15个市县总人口数将达到1 487万.2010~2014年男性中标率为23.67/10万,女性中标率为10.33/10万.2015~2019年男性中标率为21.11/10万,女性中标率为9.56/10万.[结论] 2010~2019年河南省居民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其死亡率仍较高,应继续开展以二级预防为主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二七区居民1984~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郑州市二七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动态变化.[方法]利用郑州市二七区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统计分析1984~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率.[结果]1984~2003年郑州市二七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78.91/10万,中国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为60.00/10万,呈下降趋势,但是在全死因中的构成则逐渐上升,恶性肿瘤在居民中的死因顺位由1987年的第3位上升到2003年的首位.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肠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的前5位.[结论]郑州市恶性肿瘤死亡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1984~2002年河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河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描述性分析研究1984年~2002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结果]河南省1984年~2002年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为3.54/10万,中国人口调整死亡率为2.82/10万,居女性各类癌症死亡率的第7位,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登记报告地区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结论]河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描述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以死亡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河南省食管癌的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粗死亡率为31.71/10万,中调率为23.51/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1.52%,居第1位.死亡率由1984年的35.91/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5.50/10万,下降了约50%.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河南省食管癌的死亡率居全国较高水平,20年来食管癌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河南省居民1984-2009年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对河南省未来10年(2010-2019年)的肝癌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河南省1984-2009年死于肝癌的全部记录及相应时期的人口数据,计算各时期死亡率、中国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简称中调率)及世界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用Joinpoint模型估计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运用线性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9年的肝癌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1984-2009年河南省生命统计登记中心报告死于肝癌总人数为53 432人.男性中调率从1984-1988年的18.54/10万上升到2004-2009年的26.85/10万;相应时期女性中调率由8.14/10万上升到12.96/10万.Joinpoint模型趋势参数显示,男、女性肝癌中调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10-2014年男性中调率为27.90/10万,女性中调率为13.13/10万;2015-2019年男性中调率为28.50/10万,女性中调率为13.00/10万.结论:河南省居民肝癌死亡率在1984-2009年有明显上升趋势,未来10年(2010-2019年)上升趋势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居民1984~2002年肝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河南省1984~2002年肝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分析河南省肝癌死亡率的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河南省1984~2002年肝癌调整死亡率为14.50/10万.自20世纪80年代起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河南省肝癌死亡率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近20年来肝癌死亡率上升明显,应加强对肝癌的科普宣传和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方婕  姜玉  李泓澜 《中国肿瘤》2019,28(5):327-332
摘 要:[目的] 分析1988~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居民胃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上海市长宁区1988~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登记资料,以Segi’s世界标准人口计算胃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Joinpoint趋势分析软件估计年均变化百分比。进一步拟合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 model),并评估三者效应对胃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的影响。[结果] 1988~2013年期间,上海市长宁区男女性胃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9.80/10万和15.45/10万;男女性胃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2.80/10万和11.20/10万。男性胃癌发病和死亡率以平均每年3.6%和4.0%的幅度下降;女性以平均每年2.6%和4.1%的幅度下降。APC模型结果提示,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女性胃癌发病风险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高年龄组和早期出生队列者其胃癌发病风险较低,但时期效应对发病风险的影响也没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三者对男女性胃癌死亡风险的影响效应均较小。[结论] 近25年上海市长宁区男女性胃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控制年龄和出生队列因素后,时期效应对胃癌发病和死亡风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河南省居民1988—2012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对河南省未来(2013—2020年)的乳腺癌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河南省1988—2012年死于乳腺癌的全部记录及相应时期的人口数据,计算各时期死亡率、中国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及世界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用Joinpoint模型估计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运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河南省2013—2020年的乳腺癌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河南省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从1988—1992年的2.68/10万上升至2008—2012年的5.04/10万。3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快速增加。Joinpoint模型趋势参数显示,城市地区乳腺癌死亡率2000年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轻微下降,农村地区呈持续上升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13—2020年,城市地区乳腺癌粗死亡率变化不大,而农村粗死亡率从7.84/10万上升到9.14/10万。结论河南省居民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1988—2012年呈上升趋势,未来(2013—2020年)农村地区乳腺癌疾病负担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连市区1991~2010年5~19岁学龄期青少年恶性肿瘤流行趋势.[方法]利用5~19岁学龄期青少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世界人口调整发病率(世调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年龄、时期、队列三因素相互调整后的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的估计,综合分析肺癌的年龄—时期—队列三因素变化趋势.[结果](1)发病概况:男性粗发病率和世调率分别为11.79/10万和11.80/10万,女性分别为11.99/10万和11.89/10万.白血病、脑瘤和恶性淋巴瘤位居学龄期青少年人群恶性肿瘤的前3位,构成比分别为34.14%、17.71%和9.92%.(2)时间趋势分析:男性粗发病率和世调率的APC分别为0.50%(P>0.05)和-0.20%(P>0.05),女性为1.61%(P>0.05)和1.51%(P>0.05).(3)流行趋势分析:男性发病年龄在10~岁组、1984~与1989~出生队列发病风险增加(P<0.05),女性在2006~2010时期、1979~与1984~出生队列发病风险增加(P<0.05).[结论]白血病是威胁大连市区学龄期青少年健康的首位恶性肿瘤,男性脑瘤和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的上升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林福生  林艺兰 《中国肿瘤》2016,25(8):600-603
[目的]比较厦门市城乡居民肝癌死亡和减寿趋势变化,为厦门市肝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3~2014年厦门市城乡居民肝癌死亡资料,采用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03~2014年厦门市城市、农村居民肝癌死亡率分别为27.17/10万和40.48/10万;人均寿命损失分别为14.71年和19.03年.无论城市、农村,男性肝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03~2014年城市肝癌死亡率年均下降1.94%(t=4.26,P<0.01),2004~2014年农村肝癌死亡率年均下降1.57%(t=-2.36,P>0.5).城市肝癌造成的SPYLLR和AYLL均存在下降趋势,而农村未见明显升降.[结论]厦门市城乡居民肝癌死亡率仍保持高位态势,应以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肝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开封县1988~2005年胃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开封县居民胃癌死亡率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河南省开封县1988~2005年胃癌死亡登记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5年开封县男、女性胃癌的年均死亡率分别为11.79/10万、6.81/10万,中国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分别为8.42/10万、3.66/10万,世界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4.68/10万、6.17/10万。1988~2005年胃癌死亡率下降趋势不明显。[结论]要完善恶性肿瘤监测系统,系统开展胃癌的防治对策研究,以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本文通过描述河南省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14个县市人口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统计分析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年龄调整死亡率.结果: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81.95/10万,中调率为 71.31/10万,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1.29%.男性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01.17/10万和94.81/10万,女性分别为61.58/10万和49.28/10万,前4位死因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肠癌.20年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中胃癌、食管癌呈明显下降趋势,标化死亡率分别从 1987年的30.38/10万、34.12/10万下降至 2006 年的21.27/10 万、15.70/10 万;肠癌死亡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但肝癌呈明显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从 1987年的12.45/10万上升至 2006年的18.26/10 万.结论:20年间河南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建议进行相应的防治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15.
庄河抽样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伟  孙丽华  赵岩  潘铁  杨林 《中国肿瘤》2004,13(1):14-16
[目的]了解庄河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现状,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2年庄河市农村1/10人口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抽样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2.80/10万,占全死因的第2位.胃癌死亡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下降26.10%),但仍然高于全国农村胃癌死亡率的平均值(1.81倍).[结论]胃癌、肺癌、肝癌是防治重点,尤其是胃癌.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测上海市松江区大肠癌死亡趋势,为大肠癌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死亡数据来自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登记系统.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模型)的分析方法,根据模型拟合结果进行预测.[结果]模型拟合结果以同时加入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的模型为最佳.分性别大肠癌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均表现出序列趋势.应用模型拟合预测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分性别的30~89岁年龄组大肠癌死亡率,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对于2006~2010年(除30~34岁年龄组外)均有所下降.[结论]开展大肠癌早发现为先导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应成为大肠癌预防控制的优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丰市居民胃癌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大丰市居民胃癌死亡的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大丰市1971~2003年胃癌死亡资料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33年间大丰市胃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且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1971~2003年各时间段的死亡率趋势有所不同,70年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末呈平稳上升趋势,1999年以后略呈下降趋势,但仍位居肿瘤死因第3位.[结论]近年来大丰市居民胃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胡志翔 《中国肿瘤》2012,21(10):768-770
[目的]探讨桐乡市不同时期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桐乡市1988~1991年、2008~2011年全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ICD-9、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1988~1991年桐乡市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16.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4.74/10万,位于全死因的第3位,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2008~2011年桐乡市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72.9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7.23/10万,位于全死因的第1位.2008~2011年与1988~1991年相比,肺癌死亡率明显上升,肝癌、胃癌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桐乡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对死亡率上升迅速的肺癌要采取对策,加强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开封县1988~2003年肺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河南省开封县居民肺癌死亡率特征以及动态变化。方法:对河南省开封县1988~2003年肺癌死亡登记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封县肺癌年均死亡率为18.17/10万,中国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为12.12/10万,世界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为19.95/10万,仅次于肝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开封县男性肺癌死亡率自1988~2003年呈显著上升趋势,女性则未见明显上升趋势。结论:要完善开封县恶性肿瘤监测系统,系统地开展肺癌防治对策研究,以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居民癌症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河南省居民常见癌症死亡率及其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河南省癌症登记中心从1974年到2003年的有关资料,按照ICD-9疾病分类及统计方法,分析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流行趋势.[结果]近30年来,河南省居民癌症死亡率相对稳定,其中食管癌和子宫颈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胃癌死亡率基本稳定,肝癌、肺癌死亡率上升明显.[结论]癌症死亡是河南省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1974~2003年不同癌症的流行趋势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报告系统,对于了解和掌握癌症流行动态及其进行癌症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