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5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取同期50例正常未干预初产妇作对照,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产程时间、分娩时间和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及新生儿影响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有效缓解产痛,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提高了分娩期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焕义 《中原医刊》2007,34(24):31-32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儿的影响。方法采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的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加速了产程活跃期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采用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s/m1)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1)镇痛有效率为96.0%。(2)两组产妇在产程中血压(BP)、脉搏(P)、呼吸(R)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3)产程时间比较:第一产程和总产程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4)分娩方式及缩官素使用情况比较:观察组缩宫素使用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阴道自然分娩及阴道助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0.05);剖宫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0.05)。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有缩短作用,降低剖宫产率,自控镇痛,同时增加了缩宫素使用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CSEA)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CSEA无痛分娩产妇124例(观察组),无镇痛分娩产妇136例(对照组),观察2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阴道出血量、异常分娩指征、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均长于对照组(P〈0.01);2组第三产程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器械助产率及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阴道器械助产指征:观察组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指征:2组在胎儿窘迫、头盆不称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其他指征方面则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可使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器械助率增加,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卢彩玲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2):111-111,134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未作任何处理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加速了产程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15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分娩镇痛药物的产妇11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差异非常显(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显(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比较无显差异(P>0.01)。结论:PCEA用于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降低了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笑气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对母儿影响。方法对1000例笑气吸入镇痛和同期1000例非镇痛分娩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镇痛组在镇痛效果、缩短产程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笑气吸入对分娩疼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方法简便,容易掌握,是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程陪产对母儿的影响,以提供全程陪产作为新的产时保健模式的依据。方法:选择无产科合并症适龄足月初产妇50例为观察组;设上1年同期同等条件产妇50例为对照组。观察全程陪产分娩方式对产科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产次、骨盆外测量,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和产时并发症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方式可明显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导乐分娩配合笑气吸入分娩镇痛30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配合笑气吸人用于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0例育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用常规镇痛方法,观察组实行导乐分娩配合笑气吸入镇痛,观察产生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合对照组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娩方式产生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在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乐分娩配合笑气吸人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因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产后出血、产后排尿等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37例,作为观察组,未采用分娩镇痛的产妇13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镇痛效果、产程、产后出血、产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产后出血、产后排尿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疼痛阻断效果好,加速产程,对产后出血、产后排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东琴 《医学文选》2006,25(2):218-219
目的 探讨普消痛镇痛分娩的效果反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以普消痛进行镇痛分娩的400例产妇为观察组,未行镇痛分娩的40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几窒息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且第一产程活跃期、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普消痛用于镇痛分娩,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既能解除分娩疼痛又能保障母婴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曼祯  卢冬青 《广东医学》2006,27(2):247-24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疗效、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0例有分娩镇痛要求,无产科并发症及麻醉禁忌证的单胎初产妇为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并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3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痛、不良反应、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产程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可达到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任喜捷  茹渤 《中原医刊》2009,(22):49-50
目的探讨笑气(氧化亚氮)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4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对照纽除不给笑气吸入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率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纽的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纽(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宫口开大2~3era时,观察组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对照组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注,比较2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宫颈扩张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产程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加速产妇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且对母婴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气囊助产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47-49
目的探讨气囊助产仪在临床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初产妇1226例,观察组613例(应用气囊助产),对照组613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及围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二产程与总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大大提高、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及母乳喂养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撕伤率、产后感染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囊助产术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疼痛,降低软产道损伤,增加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产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对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以阴道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00例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妇一般情况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等。结果:镇痛组的产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一般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对母儿及产程无不良影响,是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产妇、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60例产妇,在全产程胎心监护下,自愿接受全自控无痛分娩的为观察组,同期未干预产妇为对照组,每组180例,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给予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未给予镇痛药物,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分娩镇痛效果:观察组效果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产程进展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低,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4)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用于分娩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不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P〈0.01),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缩短(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效果好,能缩短产程,对母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方便,是一种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采取低浓度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412例作为观察组,将来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41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问、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状况的影响。结果2纽分娩活跃期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法用于分娩镇痛,疼痛阻滞效果可靠,缩短了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加速了产程进展,减少了产妇的体力消耗,从而增加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和阴道难产率,对产妇有利而对婴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时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O.15%~0.18%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40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5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疼痛阻滞完善。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